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近日,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五部門聯合發布2020年度「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全國36名好少年入選,其中有2位來自山西,劉雨墨和馮麗清,這2名好少年根植於三晉大地,在黨的陽光雨露滋養下,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傳遞著充滿光與熱的正能量。
劉雨墨:用愛心尋找快樂
今年13歲的劉雨墨是晉城市第九中學七年級學生,她出生在一個志願者之家,受父母言傳身教影響,6歲便成為了一名志願者。剛成為志願者時,父親帶著她去幫一位聾啞爺爺打掃庭院、整理被褥,小雨墨坐在一旁給老人講學校裡的趣事,逗得老人露出了久違的笑臉。小雨墨忽然發現,原來一次簡單的陪伴行動,就可以給別人帶來這麼多的快樂!
從此,劉雨墨把更多的節假日時間用來做志願服務,從義務植樹到保護環境,從關愛空巢老人到清理小廣告。在晉城,人們經常可以看到這個笑容融化人心的小學生。
志願服務中,劉雨墨感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更多人加入進來,才能做更多的事。2018年1月,在學校和山西省匯邦慈善基金會的支持下,劉雨墨發起成立了「城南四小義工隊」。
在山村社區,劉雨墨和她的團隊為孤寡老人捶背揉肩、表演才藝、打掃衛生;在植樹節,劉雨墨和她的團隊多次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僅在城區洞頭村他們就植樹80餘株……在她的帶動下,城南四小已經發展志願者140多人,組織各類公益慈善活動613次。
升入初中,劉雨墨的學業加重,在緊張的學習間隙,做義工依然是她最大的興趣愛好。在她的感染下,「劉雨墨現象」日益成為晉城這座太行山城的亮麗風景線。
在晉城市「志愛晉城」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啟動儀式上,劉雨墨與5000多名志願者分享她的志願服務感受,共同向全市人民發出「行動起來,奉獻社會,倡導文明」的倡議。在晉城市「雨墨學雷鋒志願服務隊」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上,劉雨墨帶領全市中小學生宣誓:學習雷鋒、關愛他人、奉獻社會,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晉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際,一支支「雨墨學雷鋒志願服務隊」走上街頭,或者在街頭巷尾撿垃圾、清理小廣告、清掃街道,或者化身「小小交警」協助交警維護交通秩序……「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成為晉城市的一大亮點。
隨著「雨墨學雷鋒志願服務隊」影響的不斷擴大,劉雨墨的事跡日益得到社會各界肯定。2019年2月,劉雨墨受邀參加了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學雷鋒紀念日特別節目《大手牽小手——我是小小志願者》,向全國觀眾分享了她對學雷鋒志願服務的看法和感受。2020年1月,晉城市歌舞劇院創作了兒童劇《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將劉雨墨的事跡搬上了舞臺。
馮麗清:小小當家人
來自臨汾市隰縣午城鎮杜家村的馮麗清出生在一個不幸的家庭。一家四口除她外都是殘疾人,爸爸因強直性脊柱炎致殘;媽媽在生下小麗清45天後患上了小腦扁桃體下疝,至今癱瘓在床;叔叔是先天性智障並患有嚴重的癲癇病,生活不能自理。媽媽治病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一場火災又燒盡了僅有的家當,讓本就貧寒的家庭雪上加霜。絕望的父母萌生了輕生的念頭。家,跌入了深淵。
這個家如此不幸,卻又如此幸運,小麗清仿佛是上天贈予這個家庭的最美禮物!從懂事開始,小麗清就知道自己家和別人家不一樣。記憶中都是爸爸的愁苦嘆息,媽媽流也流不完的眼淚,叔叔呆滯的面孔。懵懂中,小麗清隱約意識到大家是愛她的。她要為愛她的人做些事,她要讓爸爸媽媽還有叔叔快樂起來!當別的孩子還在媽媽懷裡撒嬌,吵嚷著不去上幼兒園的時候,是她,學著生火做飯,為這個家帶來了溫暖的煙火氣;是她,哭喊著拼死地試圖把癱瘓的媽媽救出火場;是她,用稚嫩的兒歌和叮噹作響的鍋碗瓢盆聲給這個困苦的家庭帶來了生活的希望。她是一個愛的天使,在這個家中四處播撒快樂的種子;她是黑暗中一縷燦爛的陽光,足以驅散這個家所有的陰霾。她的愛,讓毫無生機的日子變得溫暖。三歲,馮麗清就會幫癱在炕上的媽媽擇菜、挖面,然後在媽媽的指點下,把菜和麵條放進鍋裡做成湯麵。四歲,學會生火,學會幫媽媽換尿布,學會打掃家、洗衣服,夠不著晾衣服的繩子,就把衣服晾在柴草堆上;當陽光照到屋裡時,她會讓媽媽躺在褥子上,自己使出吃奶的勁往前拉,讓媽媽沐浴在一片溫暖中。五歲,哼著兒歌為全家做飯。六歲,學會了上山採藥,夢想用草藥為媽媽治病;為了減輕爸爸的勞累,學會了給果樹套果袋,給自己定下了每天300個果袋的目標。七歲,八歲……時間順流而下,生活逆流而上。小麗清守著自己的幸福,慢慢成長著。
馮麗清的夢想是當一名醫生,除了給父母治病,她還想把社會各界給予她家的愛心更好地傳遞下去,幫助更多的人。馮麗清說,她最高興的事情是第一次看到媽媽笑,那是社會各界為她家送去愛心的時候。她也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回報著社會各界的關懷和幫助,多次謝絕了社會的助學金,她說:「我家現在有低保等扶貧救助政策扶持,生活好轉了,把錢資助給更需要的學生吧。」
孝敬父母,承擔責任,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馮麗清會以更美的笑容面對未來的每一天。
本報記者李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