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跨界歌王》,通過鄭凱的晉級之路及他自己的反思明白了一個道理: 每個行業都該恪守職業道德,提升職業素養!
第五季的《跨界歌王》請來了「江南七怪」評審團,尤其是丁太升,號稱「七怪之首」,想得到他的認可太難!第一期鄭愷表演結束之後他就開啟了毒舌模式,直言鄭愷一點都不專業,充其量只是一個喝多了的KTV選手!說他不夠尊重這個舞臺,太散漫!
在第六期賽程過半,鄭凱晉級最後總決賽。主持人劉婧問他有什麼和大家分享的,鄭凱說了一番話: 我覺得我可能是經歷過環節最多的選手吧: 被淘汰,坐冷板凳,吃瓜,然後上歌王。作為跨界「環節體驗官」,來這個節目,讓我對唱歌這件事的理解都發生了改變。以前唱歌就是「唱」而已。但來到這之後,這幾期節目讓我學到了唱歌是這樣的,我也終於知道為什麼專業歌手在KTV 不輕易唱歌了。
因為唱歌這個領域也有它的規矩和它的儀式感。我覺得這是每個行業最值得尊敬的地方。
這就是我要和大家分享,我不是要和大家討論「跨界歌王」,畢竟這只是個娛樂節目。我是通過鄭凱這段經歷聯想到了「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
老爸住院時,目的就是簡單的要安心臟起搏器,因為心率太慢,白天41次,到了夜晚偶爾會20幾次。入院後,主任讓我們先做個心臟造影,看看心血管堵沒堵,需不需要再安支架!
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大夫目的不純,想讓我們額外多做檢查!造影的費用非常高,六七千!而且堵沒堵,堵多少咱們也不懂啊,再告知你需要安支架,他從中獲利是不少的!畢竟大家對醫生亂開藥,多開藥,收紅包,器械檢查安裝的提成很有意見。尤其是對安支架,百姓特別牴觸!事後還要終生服用藥,有的人效果不好,反倒更難受。
但進了醫院就得聽大夫的,沒辦法。老爸被推進去後,我和其他家屬一樣,坐立不安的在門外等候,就怕廣播喊自己去約談室,那基本上就是告知你要安支架,讓你籤字,選支架的種類。
等了大約兩個多小時,手術室門一開,護士推著老爸出來了,我還在發蒙。忙問什麼情況。護士說血管很好,八十歲的年齡,二十八歲的血管!不需要安支架!我半信半疑的看著老爸,老爸美滋滋的點頭!還有一個六十多歲的農民也被推出來,血管堵了兩支,分別是75%和80%。家屬問不是堵75%就要安支架嗎?大夫告訴他,堵的是毛細血管,只需要吃藥調節控制就行,明年再來複查!
由此可見,醫生並不是像我們之前臆斷的那樣,隨意決定患者的治療方案!
所以不論你從事哪行哪業,都必須培養自己的職業道德。醫生有醫德,因而有&34;的言論,強調&34;;教師有師德,&34;&34;;商人有商德,&34;。
對於百姓來說,我們的操守就是別主觀臆斷,偏聽偏信,眼睛看到和耳朵聽到的未必是事實!我們要用心❤去感知和體會!而對於職場人員,必須尊重自己所在的領域。恪守職業道德,提升職業素養,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也能決定你的社會價值和個人成就的高低!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圖片取自網絡,聯繫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