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投訴維權,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給孩子起名字是一件大事嗎?
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我覺得一個人的名字本身就是這個人在社會上的代稱,「聞名如其人」是非常形象的表述,每個人的名字都會和這個人融為一體,也將會成為人們對這個人的最初印象的定格。
不過現在的年輕人,很多思路都很活泛,也不會受到一些潛規則的影響,在起名字這件事上真可謂是「憑心情來」,名字雖然讓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但是卻讓人不敢苟同。
01張姓爸爸給娃取「5字姓名」
一位張姓爸爸給孩子取名「朝朝暮暮」,引發網友關注。
「朝朝暮暮」來源於秦觀的《鵲橋仙》中的那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用以表達兩個人之間至死不渝的愛情。
其實早在戰國時期,宋玉的《高唐賦》中就有這樣的詞句:「妾在巫山之陽,高山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也是表達一種夫妻的情分。
另有非常流行的那句詞「吾愛有三,日月與卿,日為朝,月為暮,卿為朝朝暮暮」,同樣是表達夫妻之間至死不渝的愛情的。
如此可見,這位爸爸和這位媽媽之間的感情一定是令人羨慕的,所以才有網友的評價:知道你倆恩愛,這屆娃真是多餘啊,就連自己的名字都是父母愛情的見證。
有人認為這種起名字的方法很新穎,起名字遵守姓氏加姓名就行了,沒有誰規定一定是兩個字或者是三個字。
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這樣起名字就是一時興起,簡直是胡鬧,孩子要頂著這樣另類的名字過一輩子,不考慮孩子的感受。
02越來越多年輕家長,給娃起名字不按照常理出牌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給娃起名字,都不按照常理出牌,為了避免跟別人重名,索性給孩子起多字姓名,四字姓名在當下就很常見。
有位網友說一次帶著寶寶去接種疫苗,等號的屏幕上出現一個神奇的名字「鄧布麗多」。看完就忍不住笑了,父母一定是看著《哈利波特》長大的,並且深愛其中的老校長,所以給孩子起了個「鄧布麗多」,估計是個女孩,所以把「利」換成了「麗」。
還有浙江梅姓爸爸,索性給孩子起名「梅賽德斯」,內心估計還有一種小竊喜,這名字朗朗上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偏偏只有姓梅的能起,簡直就是量身定做。
03如何看待父母給孩子起「另類」新穎名字?
名字是一個稱號,不過名字的意義已經遠遠不止局限於個人,還涉及到社會的秩序和社會管理,中國的名字都要遵守姓氏加父母給起的名字,這樣有利於社會管理,而且這是祖先傳承下來的,家族姓氏還是要遵守。
不提倡隨意更換姓氏之前有武漢的一位大學生,因為叫「春秋戰國」引發關注,在我國的姓氏中甚至沒有「春秋」這個姓氏,爸爸給兒子起這個名字,完全就是出於個人對歷史的愛好,算是隨意起名字。
網友也提出質疑,通常,這樣名字上戶口這一關就過不了,但是這個男孩卻一直頂著這個名字讀到了大學。
如果所有人都這樣隨意起名字,那麼社會的管理問題就會成為一個大問題,人員統計以及人口調查的難度將會提升幾倍甚至十幾倍。
姓氏還是要遵守祖宗傳下來的規矩,這一點不能變。
名字可以新穎,但是最好寓意是好的家長給孩子起多字姓名,對此不予置否,至少我不會這樣給孩子起名字,但是對於那些願意嘗試給孩子這樣起名字的家長,也持有理解的態度。
不過有一點提醒家長,想要給孩子起別致的名字,比如說「梁、辰美景」確實寓意不錯,但是像一些遊戲名字王,叫「者榮耀」就算了,這寓意實在是不怎麼樣。
04名字會和孩子融為一體,起名字還是嚴肅一點
最後想要說的一點是,一個人的名字會伴隨這個人終生,對一個人來說,人們也通常會把對一個人名字的印象加到這個人身上,名字還是很重要的。
給孩子起名字最好還是遵守以下準則:
1、 遵守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
名字就是「姓氏+父母起名的名」,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名字,在我國通常都是孩子跟隨父親的姓氏,也有部分跟隨母親的姓氏,跟隨父親或者是母親都沒有關係,關鍵是這一點不能改變。
2、 起名字要切忌和長輩同名
中國的禮儀中,長輩的名字不能隨便稱呼,所以起名字一定不能跟長輩同名。
除了不能跟長輩同名外還要避免跟一些名人、過世的偉人重名,除了出於一種尊重外,避免讓孩子在學校中引發不必要的關注或者是受到不必要的嘲諷。
3、寓意好積極向上
起名字的寓意一定要是積極向上的,因為名字遲早會和一個人融為一體,名字的寓意往往就是人們對這個人的第一印象,這一點還是很重要的,很多時候一個好名字,確實能夠給人帶來好運氣,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公眾人物都熱衷於改名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