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中國古代有「人如其名」的說法,可見名字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畢竟看到一個人的名字,就會對他產生第一印象,所以說「名字是人的第二張臉」,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
因此,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生的時候都很煩惱,不知道該給孩子取一個什麼樣的名字。
今年9月,小王得了個「小棉襖」,但是在給孩子起名的問題上,一家人犯了難,翻遍了詞典也沒找出個好字。
無奈之下,小王只能上網求助網友,想知道他們是怎麼給娃起名的,並參考他們的經驗,結果網友們的回覆讓他笑出了「豬叫聲」:
「本人不才給女兒起名楚墨,楚是媽媽的姓,也是初的諧音,墨的顏色是黑色,經過研磨、稀釋、固化,顏色始終不變。我希望女兒像墨水一樣,不管經歷了怎樣的挫折磨難,仍能不忘初心。這是一個好名字,但我姓熊!幾年後,一個叫《熊出沒》的動畫片橫空出世,現在就……很後悔!」
「我姓史,給兒子取名克朗,是不是朗朗上口?但是有人就把我兒念成『屎殼郎』,弄得我很後悔。名字沒取好,叫我兒在學校丟臉了,現在正為改名做準備。」
「我女兒叫端木女王,是不是很大氣!」
「我給孩子取名凌品如,萬萬沒想到,2011年夏天,《回家的誘惑》大爆,我女兒『火了』。」
……
這就是沒取好名字的後果啊,小王忙關了電腦,不敢再看。只覺得這屆網友太「野」,算了吧他不敢加入。
那麼,父母給孩子取名究竟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1、不取生僻字
現在的父母基本上都讀過書,因此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為了凸顯自己有文化,也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跟別人重名,他們會給孩子取一些生僻字,比如:「燮」、「龑」、「勍」。
這些字的確是很與眾不同,和別人重名的概率不大,但是認得的人也不多。
給孩子用生僻字起名,難免會遇到這樣尷尬的場景:別人叫你名字的時候總是叫錯,就連老師拿著名單點名也會下意識避過這個名字,因為他們怕念錯了丟面。
所以說,用生僻字起名對於孩子的人際交往可能會有不好的影響。再者,有的生僻字不僅難認,而且難寫。
很多一年級的孩子剛學寫自己名字的時候就被難哭過。因此,父母在給孩子起名前,要慎重考慮一下,不要給孩子造成不便。
2、不與名人同名
與名人同名的後果就是,自己也會成為名人。比如說,一個姓李的孩子被起名為李清照,和宋朝著名女詞人重了名;一個姓鄭的孩子和女明星鄭爽重了名。
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其實是有妨礙的,因為周圍的人可能會議論他們或者有意無意開他們的玩笑,比如:「你是那個流星雨裡的鄭爽嗎」、「你和那個女明星有什麼關係」……
總而言之,孩子是會受到負面影響的,甚至可能會因此變得自卑、陰鬱。
3、不能太隨意
一直以為給孩子取名為「王者榮耀」的父母已經夠缺心眼了,萬萬沒想到,還有一對父母更加與眾不同,他們竟然給孩子取名為「北雁雲依」。乍一聽是不是很像網名?但是這對父母卻表示自己在認真地給孩子取名字,甚至還要這樣給孩子上戶口。
後來,因為工作人員拒絕登記這個名字,父母把工作人員告上了法庭。好在最後,最高法教他們做人,「北雁雲依」這個名字被駁回了。
不管這對父母是怎麼想的,但孩子長大後一定會慶幸自己沒被起了個這樣的名字。說句不太好聽的,「北雁雲依」委實有些不倫不類了。
所以說,父母給孩子起名字一定要上點心。不能一時興起就弄了個自己覺得好聽,實際上會讓孩子長大後想「哐哐撞大牆」的名字。
4、不能與性別差異太大
因為李宇春等明星的崛起,近幾年一股中性風悄然颳起,所以很多父母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都會刻意給孩子起跟他們的性別截然相反的名字,比如:給女兒起名「剛」、「虎」等,給兒子起名「麗」、「娜」等。
也許對父母而言,這些字裡包含了他們對孩子的期盼;但是對孩子而言,這種名字只會讓他們遭受別人異樣的眼光的看待,時間久了很難不自卑。
5、不能有諧音歧義
其實,很多作家寫作的時候就喜歡給自己書裡的人物起有諧音的名字,比如:曹雪芹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像曹雪芹一樣,起諧音名都能起的很好聽。
諸如吳美麗(無美麗)、黃嶽靜(黃月經)等,這樣的諧音名字就很難聽,而且寓意不好,很容易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對於孩子而言,如果他們知道自己的名字諧音是這個意思,也會心情不佳。
作為父母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所以在起名字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注意以上五點,儘量用心地給孩子取一個好名字,畢竟名字是會伴隨人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