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這句成語出自哪裡,與大家分享學習這篇文章的幾點經驗

2020-12-20 野百合的教育觀

春季是踏青、賞花的好季節,桃花紅,菜花黃,美麗的桃花是春的象徵。看到桃花自然而然就聯想到世外桃源這句成語,那麼世外桃源這句成語是出自哪裡?東晉著名田園山水詩人陶淵明所著的《桃花源記》中的一片桃林景色,就是人們想像當中的世外桃源。每當看到山谷中小溪旁的一片桃園,就仿佛看到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陶淵明開創了這種世外桃源的風格和嚮往自然寧靜的生活,《桃花源記》也成為後人嚮往世外桃源的一種典範。這篇文章不但反映桃花源的美麗景色,也體現了陶淵明的個人理想以及對淳樸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嚮往。在此我們先提問一些問題,然後再解決這些問題,用這種方法來討論學習這篇文章,以便起到提綱挈領、無師自通的作用,以便應對即將來臨的高考。

學習《桃花源記》這篇文章的思路是什麼。學習《桃花源記》,不但要解析文中的詞、字、句,還要弄懂陶淵明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這樣你才能真正理解《桃花源記》的精髓,當然背誦這篇文章是必不可少的功課。《桃花源記》的結構是什麼?這是一篇記錄旅遊經歷的文章,《桃花源記》中的「記」就是用文字記錄這一遊歷的過程。這篇「記」的結構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發現桃花源(第一段);第二部分進訪桃花源(第二,第三段);第三部分尋找桃花源(第四段,第五段);第四部分「未果」。還要學習這篇文章的語言特色,作者用淳樸的語言來表達豐富的思想和深厚的感情,雖然語言易懂,但也需要仔細閱讀和細細品味文中的意境。

如何歸納《桃花源記》的中心意思。中心意思就是用桃花源的美滿安寧、豐衣足食的生活來襯託外界的黑暗、汙濁,表達作者對沒有戰爭剝削、人人平等、幸福自由的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我們分析文章的其中兩段給大家以示例。第一段我們可以歸納出如下段意,第一段主要寫了漁人偶然發現桃林美景,引起他探尋桃林盡頭的興趣。首先交代了尋找桃花源的時間是晉太元中,人物是武陵人。那麼武陵人的職業是什麼?既不是探險家,也不是旅遊家,而是一個漁民,以打漁為生的人。人都有高興的時刻,有一天,這個武陵人心情特好,他就沿著溪流一直往前走,沿途的美景十分好看,就忘記路的遠近。邊走邊欣賞沿途的美景,沿途的景色應該是很美,不然怎麼能邊走邊欣賞,忘記回家了。他運用了一種寫意的手法,來渲染環境,引人入勝而又富含哲理。

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林的。是偶然發現的,是通過「忽逢」發現的,下面幾句話是描寫發現桃花林的:「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這個「忽」字表明桃花林出現的很突然,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這個桃花林一定豔麗多姿、萬紫千紅。漁人發現的這個桃花源景色如何?有哪幾句話是描寫桃林美景?有什麼作用?漁人發現的這個桃花源景色很美。以下這幾句是描寫桃林美景的:「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也就是兩岸幾百步都是桃花林,中間一棵別的樹都沒有,全部都是桃花樹,桃花的色彩豔麗,小草十分鮮豔、美麗。這幾句話的作用就是渲染神秘氣氛,推動故事情節發展,暗示本文中心,為下文做鋪墊。

第二段的段意我們歸納如下幾點。漁人是怎樣進入桃花源的,漁人進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有哪些,所以第二段是描寫桃花源中的生活環境。漁人是「便舍船」而進入桃花林的,「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這幾句就是描寫「便舍船」而入桃花林的情景的。漁人進入桃花林首先寫環境,比如:「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次寫人,比如:「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其手法是敘情、寫景、議論緊密聯繫,讓人看了情景交融。

下面我們提出幾個問題。為什麼不足為外人道?因為怕外人擾亂破壞他們與世隔絕的和平安寧生活。第二段哪句話是總寫漁人的感受?「豁然開朗」這句話是總寫漁人的感受。這篇文章有一個最著名的成語就是世外桃源,那麼世外桃源的意思是什麼?世外桃源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來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也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學完這篇文章,小編歸納幾個知識點如下。交通:古義指交錯相通,今義指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妻子:古義是指妻子和兒女,今義是指男子的配偶。無論:古義是指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是表示條件關係的連詞。不足:古義不值得,今義不夠。鮮美:古義鮮豔美麗,今義是味道好。絕境:古義是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是沒有出路的境地。間隔:古義斷絕來往,今義是事物在空間或時間上的距離。仿佛:古義是隱隱約約,今義是好像。

這篇文章中的為、聞、通、屬、舍、尋、志等是多義詞。由於篇幅關係,我們只給出文中出現的「為」和「通」的多義詞,餘下的以後有機會再分析。「捕魚為業」中的為是當作、作為的意思。我們再看其他和「為」有關係的多義詞。「願為市鞍馬」中的為是為此的意思。「為宮殿」中的為是雕刻的意思。「孰為汝多知乎」中的為是認為的意思,「為」字我們就給出這些詞句。「才通人」中的通是通過的意思。我們再看其他和「通」有關係的多義詞。「仲永之通悟」的通是通達的意思。「通計一舟」的通是總共的意思。「政通人和」的通是順利的意思。「鳴之而不能通其意」的通是通曉的意思。「中通外直」的通是貫通的意思。另外還出現一個通假字是「要」,「便要還家」中的「要」通「邀」,意思邀請的意思。

學習這篇《桃花源記》,就可以理解世外桃源這句成語的意思了,怎麼樣?世外桃源這句成語是不是很有意思,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相關焦點

  • 你知道這些耳熟能詳的句子到底出自哪裡嗎?
    看過百妹最近推文的讀者一定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出自慈禧寫給她母親的詩生活中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句子我們都不知道出自誰手今天百妹給大家盤點幾個還記得上學時,老師總提醒我們要珍惜時間,因為「一寸光陰一寸金」,百妹一直以為下一句是:「寸金難買寸光陰」,原來這句話的原貌是這樣的
  • 總結了幾點經驗分享給大家!
    總結了幾點經驗分享給大家!總結了幾點經驗分享給大家!現在的職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了,很多高薪的崗位不僅要看學歷還要看技能,特別是一些外企或大公司,對英語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很多人為了能在職場獲得更高的薪水,或想再上一個臺階,也開始重新學起了英語。 但由於以前都是應試教育,經常就是背單詞、記語法,考試雖然都通過了,但要真正使它時支支吾吾半天也蹦不出一句話來。
  • 千奇百怪的成語:「博士買驢」是出自隋代的成語?還有更奇葩的!
    成語有很多,也有一些比較奇葩的成語,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些成語,一個比一個奇葩,看完讓人感慨,成語真是千奇百怪啊。博士買驢這個成語乍一看是現代的成語,但它實際上是隋代時期就已經出現的典故,博士買驢出自《顏氏家訓·勉學》,其實「博士」這個詞由來已久,但是意思差不多,都是指有大學問的人,這個成語的典故也很有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這5句奧特曼的名言,很少人知道出自哪裡,特別是第5句
    這5句奧特曼的名言,很少人知道出自哪裡,特別是第5句奧特曼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童年的記憶,更是對生活的闡釋。有時候,我們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在奧特曼裡卻能找到答案。在奧特曼裡的名言,有很多,但並不是所有的名言你都會在意。
  • 小學600個成語大全,成語分類歸納精華,給孩子收集成語請看這裡
    小學語文基礎由字、詞、句、段和篇構成,孩子從簡單的拼音開始學習,到漢字的筆順筆畫、偏旁部首,再到組詞,造句,寫作文,每一個學習內容從簡單,到複雜,再到深奧,層層遞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文化內容豐富多樣,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 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韓愈的經歷和2篇文章1個成語有關
    千載難逢:這個成語和韓愈有關,貶官升官曲折過程涉及佛骨和泰山韓愈的兩篇文章,一篇讓他被貶為潮州刺史,一篇讓他高升吏部侍郎。古人說,詩言志,韓愈所寫的這首詩的前兩句,說明了他因上表《諫迎佛骨表》而被皇帝貶斥潮州;第三四句,表明了韓愈的心聲,為了摒除掉皇帝所做的不利的事情,就算將這一把風燭殘年的老骨頭都交待出去也無怨無悔;第五六句,轉為寫眼前之景,雲橫秦嶺處已經離家很遠,藍關之前厚厚的積雪讓馬兒也邁不開向前的腳步;第七八句,韓愈對前來送行的侄孫囑咐,如果自己死在潮州,韓湘要為其收斂屍骨。
  • 這3個成語均出自鶴壁,與殷紂王有關,你了解的成語還有哪些?
    成語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多數為4個字,但也有3個字和5個字的。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成語的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繼承下來的。它們具有固定的結構和固定的術語,表示一定的含義。它在語言上通常與現代漢語不同,它代表一個故事或典故。它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 俗語:「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下句少有人知,處世經驗值得學習
    俗語:「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下句少有人知,處世經驗值得學習在現代人的印象中,烏龜一直是描述一個人不懂得擔當,遇事畏畏縮縮的詞。因為烏龜膽子特別小,被驚動的時候就會把頭縮進烏龜殼中。但是在古代社會中,在人們心中,烏龜是神靈。
  • 出自南京的成語故事
    一次,新安王的母親逝世後,謝超宗寫了一篇表彰死者的文章,宋孝武帝讀後大加讚賞,稱讚說:「超宗殊有鳳毛。」而「麟角」之說則是出自《北史》:「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3.幹卿何事  故事:南唐定都建康(今南京),中主李璟喜愛詩詞,他的《攤破浣溪沙》中有:「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之句。而馮延巳的《謁金門》中有:「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 暗送秋波、望穿秋水…這些關於秋的成語你知道出自哪裡嗎? | 愛學習
    天氣轉涼秋天終於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它的到來關於秋天的成語你知道多少呢
  • 暑假是補習成語的好時機,3個輔導方法助力成語學習,全都是考點
    暑假作為查缺補漏,彎道超車的學習時間,我們自然不能怠慢了成語學習。作為補習成語的好時機,家長一定要有系統地幫助孩子來學習成語。每個階段的小學生對成語學習的目標是不一樣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了解成語的典故,能夠把成語故事複述出來,是成語學習的初級階段。接著默寫成語、成語填空、根據成語造句是我們進一步學習成語的目標。
  • 滿腹文章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滿腹文章,比喻文章極好,很有才華。出自:元 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他憑著滿腹文章七步才,管情取日轉千階。」近義詞有:滿腹經綸,滿腹文章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謂語;含褒義。滿腹文章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滿腹文章(mǎn fù wén zhāng)成語釋義:比喻文章極好,很有才華成語出處:元 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他憑著滿腹文章七步才,管情取日轉千階。」
  • 成語濫用鬧笑話,四年級語文下第一單元成語是否用對?網友:簡單
    成語的使用非常講究,或特定語境,或特定情感色彩,不能望文生義而鬧出許多笑話。本文通過小學語文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課文重要成語的解釋,簡要談談這些成語在考試中的用法。春深似海還形容生機盎然,春光美好。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這屋裡那塊四樂堂的匾,可算掛定了!
  • 經典成語取名字,出自成語有內涵的寶寶名字,好聽好記!
    使用成語取名字,也是一種「取其精華」的方式,這次分享的是寶寶成語取名,並結合歷史典故,供大家參考借鑑。取名:青雲成語:平步青雲,比喻一下子就登上了很高的官位,舊時用以形容科舉及第,或表示突然變得富裕。取名:金諾取自成語「千金一諾」解釋:諾:許諾。一個諾言價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輕易許諾。出自:《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 這幾個成語都是成就大業的人喜歡的,分享給在努力的你,請收藏
    成語,俗語,是我們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也是很多文人墨客在表現文字的時候,經常使用的。從今天開始,我們會持續推出楊衛磊博士書寫經典成語、俗語,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經典內容和精美的書法。雲在青天水在瓶雲在青天水在瓶,他的原文出自李翱《贈藥山高僧惟儼(其一)》一詩中,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 成語「樵柯爛盡」是什麼意思,背後的歷史典故引人深思
    大家好,我是國學大觀園,今天的大話成語,為大家帶來2個成語,分別是青門種瓜和樵柯爛盡,這2個成語背後都有歷史典故,而讀懂成語最主要的就是讀懂背後的歷史,一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一個成語就是一種人生。青門種瓜 (qīng mén zhòng guā)這句成語出自《史記·蕭相國世家》。蕭相國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蕭何,當年劉邦得天下,是靠蕭何、張良、韓信,人稱「漢三傑」。劉邦得了天下後,有人說燕王臧荼有反心,劉邦稱帝的第一年就把燕王臧荼以謀反罪殺了。
  • 朋輩說||國科大本科生分享學習經驗【物理篇①】
    朋輩說||國科大本科生分享學習經驗【物理篇①】 2020-03-05 2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夏歷史上,跟這三人有關的成語最多,與韓信有關的成語最有氣場
    —— 莎士比亞 中華文化最璀璨的一顆明珠,莫過於成語了。古詩雖好,現代人日常交流很少用到,大家卻不可避免地用成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華夏歷史上,就有這麼三個人,根據他們的生平創作的成語最多,可其中創造成語最少的一個人,氣場卻最強大。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 歐陽娜娜即將出國留學,發文用成語分享心情,卻被大家開玩笑
    之前那時候他從美國頂尖柯蒂斯音樂學院休學,在家自學,並且全力衝刺演藝圈的工作,但是在她今年6月份的時候,決定了重新回到學校讀書,1號的時候,她跟妹妹歐陽娣娣一起飛往了美國波士頓,前往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學習編曲等課程,並且同時宣布了,將會暫時離開演藝圈。
  • 這個成語原來出自這個典故啊……
    哈嘍大家好,我是高考幫幫劉老師。前一段時間生僻字大火,沒點文化底蘊還不一定知道這首歌怎麼唱。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這些你們肯定見過,但不一定知道是出自這些歷史故事的成語。快點學起來吧。1、傾國傾城出自《詩·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婦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