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曾經大名鼎鼎的錦衣衛幹什麼去了?

2020-11-23 瀏史君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與陳友諒於鄱陽湖激戰,雙方前後糾纏、鏖戰數年,最終朱元璋以少勝多,取得勝利。在此次戰役中,朱元璋毫髮未損,而陳友諒卻被流箭射中要害,一命嗚呼。

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戰績,朱元璋的親軍功不可沒。於是他創建了親兵衛都指揮使一職,使之成為自己的貼身護衛,負責儀仗與保衛工作。

建國後,由於朝中政治鬥爭激烈,加之朱元璋生性猜忌多疑,總是擔心大臣對他不忠。他便在這支親軍中精心挑選一批家世清白、忠誠可靠的人,嚴格訓練後組成密探,稱之為「拱衛司」,外出四處刺探消息。這就是明朝特務機構最初的雛形。

錦衣衛劇照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正式改拱衛司為錦衣衛,最高職位是都指揮使,首任都指揮使是楊憲,後續幾個繼任者分別是毛驤、蔣瓛、紀綱。

此後,在洪武朝時期,無論是各類驚天大案,還是一般的官員貪汙案件,甚至連大臣的日常生活中,都無時無刻的有錦衣衛參與其中,明朝也開始進入特務政治時代。

由於錦衣衛有刺探情報、抓捕人犯、審訊行刑等一系列職權,而且還不受任何人的節制,只對皇帝一個人負責,其風頭大大的蓋過了刑部的職權,所以造成錦衣衛「非法凌虐,誅殺為多」等一系列嚴重後果。

所以在洪武二十年的時候,朱元璋下令裁撤了錦衣衛這個組織,為了顯示撤衛的決心,他甚至還在大殿以外,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當眾焚燒錦衣衛的刑具。以為這樣就完事了。

錦衣衛劇照

可沒想到他死後,兒子朱棣造反,搶了孫子的皇位之後,為了監視並鎮壓反對他的臣民,於是朱棣又完全恢復了錦衣衛的各項職能與權力,甚至還有進一步的提升。

朱棣在位期間,對錦衣衛、及後來的東廠等特務機構的重用,構成了皇權制衡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籌碼。對於平衡皇權與官僚之間的政治矛盾,及對官僚階層的制約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到了成化年間,為了限制錦衣衛指揮使的過度權力,於是為其下設的北鎮撫司刻印,使其成為獨立的詔獄。自此北鎮撫司主要負責審訊,錦衣衛則主要負責偵緝任務,二者分別對皇帝負責。

此後,錦衣衛的權利雖然時消時漲,但機構設置基本定型,一直未有大的變化。一方面,他們是鞏固皇權、控制臣僚的工具;另一方面,他們則又是助紂為虐、濫殺無辜的幫兇。

如此「威風凜凜,又權利通天」的職業,自然引得廣大有志青年紛紛擠破頭皮,也想要加入這個特殊的組織了,因此在全國範圍內,曾一度發展到十萬人左右的龐大隊伍了。

錦衣衛劇照

到了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百萬農民軍進攻北京時,已經沒有一兵一卒的崇禎皇帝迫不得已,只得讓一群宦官與錦衣衛們守城抵抗。

可此時的錦衣衛們面對鋪天蓋地,蜂擁而至的農民軍,哪裡頂得住如此強大的攻勢,於是很快就敗下陣來,最後一任指揮使駱養性也投降了李自成,餘者不願投降的,也均被殺害。

後來,李自成兵敗,沒有骨氣的駱養性卻又投降了清軍,還被分到了一個閒職,手下跟著投降的錦衣衛也被清廷接管。

清軍入關後,為了招攬漢人的人心,錦衣衛的各項職能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順治元年,錦衣衛的名稱雖然暫時被保留,但其偵緝、監視、逮捕、刑訊等特權均被剝奪,而僅僅只是作為皇帝的儀仗隊而存在。

儀仗隊劇照

又過了一年,出於消除錦衣衛在民間臭名昭著的政治影響,於是連錦衣衛的名稱也去掉了,改為「鑾儀衛」。兜兜轉轉二百餘年,終於還是回到了它誕生的原點,曾經叱詫風雲、威風凜凜的錦衣衛們不知會作何感想。

除了投降清軍的這一部分外,還有一些其他地方不願投降的錦衣衛,追隨南明政權,一路奔波流竄,逃亡到了海外。

順治三年,明神宗朱翊鈞之孫、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稱帝,建元永曆,建立了南明政權。然而,這個剛建立的小朝廷還沒來得及站穩腳,就被南下的漢奸吳三桂及清軍追得到處跑。

南明政權一路輾轉到廣西、貴州、雲南等地,中華大地已無容身之處的朱由榔迫不得已,只得逃往緬甸境內,以待東山再起。

永曆帝朱由榔劇照

順治十七年,為了討好清廷,緬甸國王莽白決定出賣朱由榔,於是藉口以喝咒水起誓結盟為由,派人約朱由榔過江議事。

朱由榔毫無防備,率一幫文武大臣前往赴約。剛一到,他們便被早已埋伏在此的三千緬軍圍攻,隨行的錦衣衛們奮起反抗,然而終因寡不敵眾,所有人員全部戰死。

朱由榔本人也被活捉,轉交給了清廷,隨即被吳三桂殺害於昆明。最終,大明朝最後的錦衣衛們與南明政權一起被埋葬在了異國他鄉。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大明最後的錦衣衛:流亡異國他鄉,最終被緬甸設伏包圍戰死殉國
    歷史上的錦衣衛曾經兇名赫赫,皇帝一人之下,掌管刑獄,專職巡察緝捕之事,隊伍多達近十萬人,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無不可管之人,一時風光無兩。然而這一切,在1644年戛然而止。 1644年(農曆甲申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清軍入住中原大地,曾經無限繁華的大明王朝轟然倒塌。
  •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為何在自縊前殺光自己的妻女?
    崇禎畫像插圖《明史·后妃列傳·莊烈帝愍周皇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暝,都城陷,帝泣語後曰:「大事去矣。」後頓首曰:「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聽一語,至有今日。」帝令後自裁。1643年3月18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崇禎皇帝跑到煤山上的歪脖樹上自縊身亡。崇禎在自縊前讓自己的妻女全部自殺,不想死的就被他用劍刺死。崇禎不是無能,也不是昏庸,而是性格使然崇禎皇帝最大的性格特徵是剛愎自用、獨斷多疑。
  • 明朝滅亡後,錦衣衛都去哪裡了?
    錦衣衛在明朝時,讓朝臣聞風喪膽,手握廷杖和詔獄兩大法寶,手下血債纍纍。但是,明朝滅亡之後,錦衣衛的結局令人唏噓。當李自成的大軍猛攻北京城時,已經年屆七旬的錦衣衛南堂指揮同知李若璉,死守崇文門。但錦衣衛兵力太少,而且並不是專業的作戰部隊,最終無法抵擋源源不斷湧進來的大順軍,無奈失了城門,李若璉等忠於明朝的錦衣衛自殺殉國。
  • 闖王李自成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就拿著刀殺死債主和妻子,為了躲避這場官司李自成去參軍了,參軍不久李自成就因為作戰勇敢被提拔為把總,這也算是有一個新的職務,總算可以按分下來.據說攻打北京城前夕曾經派一個密使到皇宮中找到崇禎皇帝和他談判,李自成要求崇禎皇帝把西北地區割讓並允許他建立國家,當然這個條件被崇禎帝拒絕,他寧願一死也不願意偏安一隅苟且偷安,既然議和沒有成功那只能用武力來解決問題了,在紅衣大炮震耳欲聾炮聲中農民軍吶喊著向北京城發起最後衝擊,城內守軍看到農民軍發瘋似攻擊紛紛開城投降,比如當時負責守城宦官曹化淳率先開門投降
  • 清軍入關,進北京城,諸臣士紳上流人物的各式各樣屈膝媚俗的表演
    順治元年(1644年),睿親王多爾袞統帥清軍南下,準備攻佔山海關,恰遇明朝因農民起義軍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而覆亡。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三十日,剛剛在武英殿舉行過登極大典的李自成,在北京城僅僅呆了41天,毫不猶豫的放棄了北京城,率領農民起義軍撤離了北京,準備回到陝西大本營。
  • 大明滅亡後,讓百官心驚膽戰的錦衣衛去哪裡了?說出來你可別不信
    朱元璋對危害自己統治地位的功臣名將和貪官汙吏殺起來是毫不手軟,四大案前後株連數萬人,正是這一片血海,鑄就了讓文武百官以及黎民百姓們聞之喪膽的錦衣威名。後來朱元璋也注意到錦衣衛權力過大,稍稍制衡,到建文帝的時候更是廢除了錦衣衛,不過到明成祖朱棣時,錦衣衛重新設立,由他麾下的靖難功臣統率。自此,有明一代,凡有大案,身後必有錦衣衛的蹤跡。
  • 故宮院刊︱百年沉浮:明代錦衣衛世家駱氏興衰史
    駱以誠從軍時,其長子駱寄保即使已經出生,年齡也很小,可能是在他移居北平後,才自家鄉前來投從。駱以誠去世後,駱寄保承襲其職。作為燕山中護衛的軍人,他肯定要參加靖難之役。燕王朱棣奪取政權後,原燕山三護衛軍人多獲升賞,駱寄保也因功升至濟陽衛正千戶。駱寄保死後無子,由其弟承襲其官。墓志銘謂其弟名「善寄」,依兄弟排名慣例推測,恐為「寄善」之誤。
  • 明朝滅亡後,威風八面的錦衣衛都去了哪裡?他們都去了哪裡?
    15:12:00 來源: 影劇早出發 舉報   相信看過明朝電影和電視劇的朋友們都知道 錦衣衛
  • 李自成揮師東徵滅明,很可能只是一個偶然
    1644年,也就是大明崇禎17年,李自成攻破西安後建立了大順政權。 至此農民軍多年流竄的日子終於結束了,可是部隊的糧秣軍餉卻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問題。 早在1643年底,李自成攻入潼關開始向西安進軍時,為了籠絡民心,改變農民軍之前燒殺搶掠的土匪形象。
  • 清朝入關後,曾令人聞風喪膽的明朝錦衣衛,到底去了哪裡?
    前陣子熱播的明朝大劇《錦衣之下》,使觀眾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明朝官場之上。錦衣衛這個群體,也再次被大家推到輿論的熱潮之上。很多人在看完《錦衣之下》以後,都開始四處找資料,想要對明朝真實的歷史事實進行簡要了解,想知道明朝時期的錦衣衛,是否真的令人聞風喪膽,清朝入關以後,錦衣衛這一群體,又到底何去何從?最恐怖的特種組織在明朝,只要提起錦衣衛這三個字,無論男女老少,臉色都會為之驚變。因為在當時,錦衣衛是個非常恐怖的特種組織。
  • 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前,明朝最厲害的三大營都去了哪裡?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檢因為無力阻擋闖王李自成的進攻,在煤山自縊,宣告明朝滅亡,但是據史料記載,當時守衛北京的只有幾千個太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一種情況,明朝最厲害的三大營去哪裡?
  • 吳三桂為何要聯合滿族多爾袞,抗擊漢民支持的李自成?
    在當時,如果吳三桂真的去火速救援北京,即使麾下精銳的關寧軍臨時戰勝了李自成的農民軍,那吳軍也很難徹底將李自成趕跑,到時內無糧草、外無救兵,遷延日久之下,吳三桂很有可能會重蹈袁崇煥被崇禎帝殘殺的可悲覆轍;後來成為清朝功臣的吳三桂再者,即使崇禎帝不殺他,可一旦在李自成軍的全力圍攻下,吳三桂也只能跟著崇禎帝陪葬在北京城,當時他才33歲,對於年富力強、想建立一番宏圖大業的吳三桂來說
  • 到底什麼是錦衣衛?
    GIF截取自電視劇《錦衣之下》由任嘉倫飾演的男主陸繹,是錦衣衛指揮使陸炳之子。圖片截取自電視劇《錦衣之下》如果有機會可以穿越回明朝做一名錦衣衛,為了你的穿越體驗,吃畫人建議你去之前一定要看完這篇文章。如果穿越回明朝,怎樣才能成為一名錦衣衛?有三個辦法。一是世襲。像《錦衣之下》中的陸繹,《繡春刀》中的盧劍星,父親都是高級錦衣衛。
  • 摧毀大明拿到主角劇本,李自成怎麼還是敗了?看他稱帝後幹的好事
    李自成雖然屢屢戰敗被擒,但一直不改意氣風發,最終就在一鼓作氣之下攻破北京,滅亡大明。李自成猶如一顆璀璨的流星,猶如曇花一現,僅在位42天就走到末路。他究竟為何失敗? 01 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擊敗孫傳庭,佔據西安後,集結了所有兵力開始向北京進軍,這次他的目標是終結這個傳承已經兩百七十五年的帝國。
  • 最慘錦衣衛指揮使,被群臣活活打死在朝堂上
    錦衣衛這個群體,表面上鮮衣怒馬、叱吒風雲,其實暗地裡的苦楚和尷尬,細數起來實在是一把辛酸淚。關於這個話題,可以拿出來當故事講的有很多,似乎流傳下來的史料與文人筆記都熱衷於記載此類「八卦」。這大抵是因為,明人對錦衣衛的超然地位與所作所為到底心存怨恨吧。
  • 朱由檢34歲在煤山自縊,15萬錦衣衛去哪了,學者:降清後改名了
    錦衣衛在明代大概只能夠用一個詞描述:「望而生畏」。錦衣衛僅僅效忠皇上,理論上而言,除去皇上之外,無論你是達官貴人、王室貴族,還是統兵將軍,再狠的人物,見了這些人都只能躲得遠遠的份。錦衣衛是朱元璋親自開設的情報組織,原名是拱衛司。
  • 明史:李自成到底當了多久的皇帝?他為何要三建政權、兩次登基?
    而部分人認為的,李自成只做了42天皇帝,是一種誤解,是從李自成進入北京城(三月十九日)到全面退出北京城(四月三十日)算起的時間,正好是42天,或許,在很多人眼中,佔據了北京城這個明朝的首都,才算是取代了新朝,才是可以承認的政權,李自成自己大概也是這麼認為的,因此,他才在山海關一戰敗北後,還堅持在北京城內又搞了一次登基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