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花開中國》五一開播,探尋五種花卉美麗故事

2020-11-19 北京日報客戶端

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將於5月1日至5月5日在CCTV-9每晚20時播出,CCTV-1每晚22時30分播出。紀錄片共5集,選擇了五種國人耳熟能詳的花卉:茶花、杜鵑、月季、菊花和牡丹。從山野到園林,從中國到世界,花雖無言,卻用美連接起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生活。

《花開中國》拍攝周期兩年,行程足跡遍及中國21個省市自治區,深度調研及拍攝走訪了英國、法國、美國、日本、荷蘭等國家的近20個城市。從英國最南端的園藝城堡,到北部的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從法國香水之都格拉斯,到歐洲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神秘花園……美麗的花朵遍布世界,有多少種花朵,就傳遞出多少美麗的故事。

無論是所拍攝的杜鵑、牡丹、菊花和月季,還是世界之最的茶花之王,隱匿深山的絕美花海,匠心獨具的園藝技藝,以及科研創新的執著堅持,使這些花朵的故事及其和世界的聯繫,都非同凡響。

在英國皇家園藝學會、邱園、愛丁堡皇家植物園等地,節目組第一次系統拍攝了大量鮮為人知的中國花卉標本檔案:由中國無名畫師繪製的裡維斯植物繪畫,雲南大樹杜鵑樹幹切片標本,19世紀中國植物採集手記照片等。這些是中國植物之美被世界認識的重要史料。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探尋花的故事,節目組尋找到了第一份從中國帶去歐洲的珍貴花卉標本,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首席科學家為我們首次展示了1699年昆寧漢姆從中國採集的茶花標本。

此外,節目組還聚焦了植物學家對中國花卉的最新科研動態,通過科學眼光,揭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其中包括對牡丹全基因測序項目進行了首次展示,對中法科學家在裡昂的中國月季最新聯合研究項目進行了深入拍攝。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邱偉

編輯 關一文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探索中國花卉與世界的故事 《花開中國》五一開啟「花卉之旅」
    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5月1日至5日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和綜合頻道共同推出。本系列共5集,每集50分鐘,通過5種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花卉:茶花、杜鵑、月季、菊花和牡丹,在這個春天帶領觀眾一起感受花卉的歷史,品味花的文化,開啟一次全新的「花卉之旅」。
  • 大型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五一假期隆重開播
    《花開中國》30秒預告   築生態文明之基,走綠色發展之路,讓觀眾更加深入了解植物文化,值此萬物復甦、芳菲滿目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從5月1日開始,特別推出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探尋「花」開背後的奧秘,展現花卉承載中華文明並影響世界的故事。
  • 王永利:紀錄片《花開中國》用故事彰顯中國花卉之美的國家相冊
    五月1日起,五集紀錄片《花開中國》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隆重播出,這部由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獨家出品的中國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選擇了五種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花卉,茶花、杜鵑、月季、菊花和牡丹,從期待到收穫,從山野到園林,從中國到世界,它們連接起不同的地域文明,展現花卉承載中華文明並溫馨影響世界的故事,每一幀都是致美的屏保,令人賞心悅目,陶冶情操,彰顯了中華文化自信。
  • 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即將開播
    在漫長的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花貫穿了整個中國文化的發展歷史,形成了在世界文化殿堂佔有一席的中國花文化。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特別推出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本系列共5集,每集50分鐘,選擇了五種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花卉:茶花、杜鵑、月季、菊花和牡丹。
  • 《花開中國》:用一葉一瓣打開「歷史」和「世界」
    通過講述五種中國花卉從生長到綻放的奧秘,再現中國花卉的歷史流傳過程,《花開中國》喚醒植物之美與人文之美。 5月1日起,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的原創紀錄片《花開中國》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紀錄頻道播出。
  • 開啟一次全新的花卉之旅 11:57【花開中國 1-5】
    -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 花開中國 《花開中國》先導片 中國人自古就喜愛花,對花有著深厚的感情。
  • 開啟一次全新的花卉之旅 10:00【花開中國 1-5】
    -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 花開中國 《花開中國》先導片 中國人自古就喜愛花,對花有著深厚的感情。
  • 「五一」在杭州,你需要它們,適合宅家!
    想看電影吧,北京國際電影節辦了一場線上影展,五一期間每天都有主打好片;想看電視劇吧,有任嘉倫主演,張涵予、李小冉一幫老戲骨參演的諜戰劇《秋蟬》,還有TVB經典港劇的續集《降魔的2.0》,宋威龍主演的愛情劇《彼岸花》;想吃喝玩樂吧,央視紀錄片頻道重磅推出了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這個周日還有陳曉卿團隊打造的《風味人間2》第二集《螃蟹橫行記》……
  • 麻城杜鵑花登上央視紀錄片《花開中國》
    縣市新聞/col/col33/index.html 麻城杜鵑花登上央視紀錄片《花開中國》 信息來源:黃岡日報 時間:2020-05-11 09:01 【字體:大 中 小】
  • 央視紀錄片《花開中國》聚焦婺城茶花
    5月1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紀錄頻道特別推出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第一集就將鏡頭對準了「中國茶花之鄉
  • 紀錄片《中國》開播
    本報訊(記者高爽)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7日在湖南衛視開播。首期《春秋》聚焦中華文明的靈魂人物、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截取其會見另一位思想泰鬥老子以及遭遇陳蔡之厄的人生兩大轉折點,延展出孔子跌宕卻偉大的一生,並由此展開對中國原發思想啟蒙與發展歷程的追溯。
  • 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聚焦通草花
    「五一」期間,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在紀錄頻道CCTV-9的20:00檔和綜合頻道CCTV-1的22:30檔播出。在第四集《花開中國·菊花》中,揚州的「菊花」亮相,綻放央視。揚州「菊花」央視亮相去年11月,作為《花開中國·菊花》的分集導演之一的鄭浩林,來到揚州,希望在這裡找尋到與菊花有關的故事。
  • 央視紀錄片《花開中國》聚焦雲南大樹杜鵑
    這不,雲南的花又一次上了央視5月3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紀錄頻道特別推出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節目第二集將鏡頭對準了「雲南大樹杜鵑」用鏡頭追尋大樹杜鵑綻放的足跡記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特別推出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
  • 今晚請大家看電視,天狼登上央視首部園藝紀錄片啦!
    對紀錄片感興趣的花友或許已經發現,5.1央視播出了一系列名為《花開中國》的紀錄片,這也是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 花開中國先導片 《花開中國》的主角,是國人耳熟能詳的5種花卉:茶花、杜鵑、月季、菊花和牡丹。從山野到園林,從中國到世界,節目組用鏡頭追溯「花」開背後的奧秘,展現花卉承載的中華文明並影響世界的故事。
  • 原來「花」也是一種對話,這部紀錄片如何記錄國際友誼的故事?
    在網際網路世界,這個中國先民精心培育的古老月季品種有了新的舞臺,也有了更多的觀眾。5月1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紀錄頻道特別推出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五朵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花朵:茶花,杜鵑,月季,菊花和牡丹正在以新的面貌重新進入我們的視野。正如姜正之所說,「你連花都養不活你何談去愛,她也是向你在傾訴她現在的一個狀態。」
  • 五一看什麼?2020年高分紀錄片都在這兒
    這是塵封二十餘載的公牛王朝歷史檔案的開箱現場,偶像的輝煌,一代人的青春,伴隨著記錄片的開播有了存檔。對於許多年輕一代的球迷來說,喬丹或許只不過是懸浮在空中的一個符號——「早已聽慣神的傳說,卻從未真正見過神跡。」至少,這部紀錄片可以讓那些穿著AJ的年輕人們有機會知道,一個人要偉大成什麼樣子,才能成為人盡皆知的符號。
  • 芒果TV《石榴花開2》重磅歸來,創新民族新時代脫貧致富故事表達
    在內容層面,《石榴花開2》與以往紀錄片不同的是,每期通過三個以上典型人物故事為依託,以故事與細節記錄少數民族當下充滿了活力與煙火氣的經濟生活。盡顯「百姓富、生態美」的美麗圖景,以及日新月異的生活變化和脫貧致富故事,將繼續在裕固族、壯族、滿族、彝族、黎族、白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中上演。這些將國家與社會的進步映射到少數民族人民平凡的生活軌跡中的故事,使紀錄片的大情懷以春風化雨的形式走入百姓日常,成為人們美好生活的奏鳴曲,與年輕觀眾達成了新的觸點。
  • 漲知識了,原來「五花八門」中的「五花」指的是這5種花卉
    五花、八門,本身是指古代兵法中的陣法名稱,即「五花陣」和「八卦陣」。五花陣中的「五花」,指的是五種花卉:金菊花、木棉花、水仙花、火棘花、土牛花。這五種花的花型和花色差別很大,在古代,這五種花代表著不同的社會職業。
  •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活動上評選出中國紀錄片十佳十優作品、優秀欄目、年度頻道、年度人物,其中央視紀錄頻道(CCTV-9)製作和播出的10部紀錄片獲獎,引起網友熱議。這些紀錄片在播出時就收穫過無數觀眾的好評,獲獎也是實至名歸。
  • 紀錄片《山河無恙》將開播 梳理百年中國防疫史
    紀錄片《山河無恙》將開播 梳理百年中國防疫史 時間:2020.03.30 來源:文匯報 作者:張禎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