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開的這個會,為2021年經濟工作定了調

2020-12-23 正北方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陳煒偉、劉紅霞、吳雨)2020年收官,中國經濟交出怎樣的答卷?2021年將啟,經濟形勢怎麼看,經濟工作怎麼幹?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這為明年經濟工作把脈定調,為確保「十四五」開好局「劃重點」。

2020年答卷「怎麼樣」:人民滿意 世界矚目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我國遭遇1998年以來最嚴重汛情、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形勢複雜嚴峻……會議指出這是「新中國歷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

面對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我國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經濟社會發展交出一份亮麗的答卷,會議用「人民滿意、世界矚目」8個字作出概括。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我國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

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二季度由負轉正、同比增長3.2%,三季度增速加快至4.9%,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0.7%,率先實現正增長,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走在世界前列。

「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次會議作出判斷。國際機構也紛紛點讚,認為強勁復甦的中國經濟將為全球經濟注入活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前不久,隨著貴州省宣布剩餘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

「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不平凡之年,我國交出不平凡的成績單。

2021年形勢「怎麼看」:具有特殊重要性 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

2021年,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來說意味著什麼?會議這樣定調——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特殊重要性如何理解?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十四五」將開啟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2021年則是奮進「十四五」、逐夢新徵程的開局之年。

開局關係全局,起步決定後勢。這次會議強調,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但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然而,越是面對不確定性,越要主動作為,以自身發展的穩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這次會議強調,要強化機遇意識、風險意識,科學部署,狠抓落實,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

機遇如何把握?黨中央明確判斷,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分析,儘管國際經濟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但我國有豐富的人力資源、龐大的國內市場、較完整的產業體系等良好條件,將為我國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和更大空間。

風險如何防範?會議強調「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還提出「要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範」。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專家分析,增強風險意識,需要我們樹立底線思維,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範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

2021年工作「怎麼幹」:供需兩端發力 暢通經濟循環

面對諸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如何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會議強調,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是經濟穩健運行的關鍵。為此,會議提出,「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過去幾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包括調整經濟結構、化解過剩產能等,提升了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未來改革在供需兩端發力,將為經濟發展拓展新空間。

當前,我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此次會議強調,要整體推進改革開放,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認為,新發展格局是將國內大循環和對外開放有機結合的發展格局。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通過深化改革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內循環越通暢,雙循環相互促進的作用就越明顯。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會議要求,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專家認為,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堅定信心、埋頭苦幹,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增強我國科技應對國際風險挑戰的能力。

會議還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民生始終是黨中央關切事。此次會議強調,歲末年初,要把困難群眾生活安置好,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提前對「兩節」相關工作作出安排。


[責任編輯:孟捷]

相關焦點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什麼信號?2021年經濟工作解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信號一:明確定調「不急轉彎」,政策穩定性護航穩增長與防風險  「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就在市場擔憂明年隨著超常規政策陸續退出,宏觀政策調控可能會出現「政策懸崖」之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上述簡短有力的表述作出正面回應,向市場釋放「定心丸」。
  • 中銀研究: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2021年我國經濟六大趨勢
    (作者:周景彤、梁婧、葉銀丹、王梅婷,均供職於中國銀行研究院 )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二、宏觀政策不急轉彎,注重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1年「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這有兩方面含義。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運行持續恢復,2021年經濟增長將逐步回到正常軌道,為應對疫情採取的寬鬆政策將逐步退出,宏觀調控政策大概率「轉彎」,實施有序退出。
  •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內容
    [ 財政政策積極取向依然保持不變,但力度較今年會有所降低,財政赤字率從今年的3.6%以上降至3%左右。 ]  按照慣例,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12月召開,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明年經濟工作。  2021年不僅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兩個百年目標交匯與轉換之年。
  • 2021年經濟工作怎麼幹?中央重磅定調釋放9大政策信號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未來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  12月16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會議指出,經過5年持續奮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完成。
  • 焦點訪談:中央開的這個會,給2021年的中國布置了這些大事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各種不確定因素的衝擊,我們經受住了挑戰。那麼,今年的經濟工作做得怎麼樣,明年的經濟工作怎麼幹?12月16日至18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對2021年經濟工作作出部署。那麼,會上總結了哪些經驗?提出了哪些重點任務?
  •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何理解2021年中國的宏觀政策取向?
    摘要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何理解2021年中國的宏觀政策取向?】據新華社消息,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我市引發熱烈反響
    導語: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了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在我市廣大黨員幹部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 2021年中國經濟工作的風向標基本確定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後,2021年中國經濟工作的風向標基本確定。面對這一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年份,官方拿出諸多新思路應對挑戰。科技創新地位更高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位列來年中國經濟八大重點任務之首。
  • 穩中求進 奮力前行——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
    統一思想、深化認識,是做好經濟工作的基礎。5年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推動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體系,提出了引領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套政策框架,有力指引了中國經濟航船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 財經眼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大看點為經濟政策劃重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總結今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基礎上,為明年經濟工作指明方向,為明年經濟政策劃出重點。相比去年,今年會議有不少新的提法。例如,首次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等。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這些鮮明信息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用這樣一句話「定義」即將過去的2020年,相信會喚起每個中國人心底的記憶。會議指出,「我們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一周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說的是「我們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答卷」。這次新加了六個字——「可以載入史冊」,可見這份答卷的分量之重。
  • 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發布時間:2020-12-21 09:25:35    來源:陝西日報   12月19日,省委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我省貫徹落實措施。省委書記劉國中主持會議。會議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之後中央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
  • 2021年經濟工作怎麼幹?中央重磅定調!釋放9大政策信號:房住不炒...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未來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   12月16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 2021房地產怎麼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這幾點!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我們針對會議內容中與房地產相關的若干關鍵點進行了如下解讀。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要用好寶貴時間窗口,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
  •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提租售並舉
    此前,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房地產的表述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北京房地產中介協會秘書長趙慶祥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在城市住房問題上,2019年提出「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到「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以問題為導向,較以往更加務實和聚焦。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 要求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官方連續第十年將「穩中求進」設定為來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
  • ...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重慶各界熱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在我市引發強烈反響,大家表示,這次會議為明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深受鼓舞倍感振奮。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要內容解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慄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出席會議。
  • 中國氣象局黨組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會議要求,認真學習、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轉化為真抓實幹的具體舉措,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升氣象保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貢獻更大力量。會議指出,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
  • 國泰君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評:中央對政策的定調要好於市場預期
    原標題:國泰君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評:中央對政策的定調要好於市場預期   國泰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