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麥子 | 排版:多加
公號轉載請後臺輸入授權
《堅固保障》是馬丁·路德根據《聖經·詩篇46章》所寫,當時的他正在奧斯堡國會受審,在最絕望的時刻,他和他的朋友腓力一同,唱起了詩篇46章,從基督那裡得著力量,剛強壯膽。藉著《堅固保障》這首傳遞著力量和盼望的詩歌,在現在全球疫情大爆發之時,帶給我們在基督裡莫大的安慰,呼求主作我們隨時的幫助,作那最堅固的保障。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1.10–1546.2.18)生於德國一個貧苦的礦工家庭,但父母極重視教育,竭盡全力使他受到良好的教育。馬丁自幼有音樂稟賦,不但有卓越的歌喉,也能彈奏七弦琴。
1505年,他大學畢業後,進修道院研讀聖經,三年後成為修士,在大學教授哲學和神學。1517年馬丁因當時教會的腐敗,他列出九十五條弊端與教皇及教會領袖爭辯長達三年之久,1520年被羅馬天主教會逐出。當時有許多人隨從他的宗教改革。
馬丁·路德認為人應當用普通文字讀神的話(聖經),用通俗易懂的詩歌向神講話。第一本聖詩集在1524年問世,這本詩集只有八首聖詩,其中四首是馬丁·路德寫的,但傳詠歐洲,到處可聽到有人在唱。後來他又寫了多首,當時他被稱為「威登堡的夜鶯」。
這首《堅固保障歌》作於1529年,取材於詩篇46。
歌曲也是他作的,他自己從這首詩中得到很大的鼓勵。全德國人人都會唱這首聖詩,兵士們在前線時更不停地唱著,人們稱這首詩為「宗教改革的馬賽曲」,在納粹統治前的真正「德國的國歌」。這首詩有六十五種英譯,英國人認為卡萊爾 (Thomas Carlyle)的譯文最完善,美國聖詩集則是海琦(Frederick H. Hedge)的譯文最通用。
莫法特博士曾介紹這首《堅固保障歌》是「德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時期、最偉大的人物所寫的最偉大的聖詩」。
這是一首最偉大的聖詩,被譽為「宗教改革的戰歌」。
英譯者之一蘇格蘭著名藝術家、文學家卡萊爾(Thomas Cariyle)說:「它像山嶽崩潰的聲音,又像地震的巨雷,由不和諧的聲音產生更高超的和諧。」
德國詩人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說:「這首鋒利無畏的詩歌是一首戰歌。馬丁·路德和他的同道們帶著它進入沃爾姆斯城(1521,4,16)。古老的大教堂在這些音符面前顫抖,棲息在鍾摟上的鳥群為之驚愕。這首宗教改革的馬賽曲至今仍保持它無窮的威力。」
每逢遭遇困難失望時,路德總是轉過臉來向他的同工墨蘭敦(Melanchthon)說:「來罷!和我同唱詩篇四十六篇吧!」路德去世後不久,威登堡城陷落,墨蘭敦偕其同工逃避。
當他們踏進威馬爾城時,恰好聽見一女孩歌唱此詩,心中大得鼓舞,墨氏於感奮之餘對她說:「親愛的女兒唱罷!妳不知道我們是怎樣得著妳的安慰,許多殉道者都在臨難前,勇敢的唱著這首詩歌啊!」
這首詩歌簡直成了聖靈行走的「雲柱、火柱」,人們稱之為教會的馬賽曲(Marseilles),宛如德國的國歌。四百年來已有五十三種語言翻譯,八十種譯本。現在德國古老的威丁堡城裡,路德的紀念坊上仍刻著:「我神是我大能堡壘」。
《堅固保障歌》
作曲 : Martin Luther
作詞 : Martin Luther
主是我堅固保障
莊嚴雄峻永堅強
主是我安穩慈航
助我乘風衝駭浪
惡魔盤踞世上
仍謀興波作浪
猖狂狡猾異常
怒氣欲吞萬象
世間惟他猛無雙
我若但憑自己力量
自知斷難相對抗
幸有神人踴躍先登
率領著我往前方
如問此人為誰
乃是萬軍之將
又是萬有君王
自古萬民共仰
耶穌基督名浩蕩
魔鬼雖然環繞我身
向我儘量施侵凌
我不懼怕因神有旨
真理定能因我勝
幽暗之君雖猛
不足令我心驚
他怒我能忍受
日後勝負必分
主言必使他敗奔
此言權力偉大非常
遠勝世上眾君王
聖靈恩典為我所有
因主耶穌在我方
親戚貨財可舍
渺小浮生可喪
他雖殘殺我身
主道依然興旺
上主國度永久長
阿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