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固保障 |音樂心之聲 04

2021-02-18 幸福美滿家庭

 

用音樂銘刻真理,以旋律感受天國,

一則感人的故事,一首動人的詩歌,

激發信望愛的靈感,請聽,心之聲!


堅固保障

大家好!我是雅億。這裡是sostv媒體布道,您現在觀看的是音樂心之聲,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很高興我們在一起!

又是一周過去了,每到周末的時候,我們都不得不感嘆時間的飛逝。每當我們過一天,我們的生命就少一天,離末後大考驗的日子也就臨近一天。當然,這也就意味著離主耶穌基督再來的日子就更近了一天。大家為了接下來的患難做好準備了嗎?

今天一開場給大家講這樣嚴肅的話不是要嚇大家,而是讓我們每一時、每一刻都要警醒。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為主做見證的時刻就要到了,所以我們要在今天,就在現在做好準備。

在今天節目剛開始的時候,我想給大家看一段前不久在網上看到的很感人的視頻。

我們都知道我們之所以能夠擁有這本《聖經》,是因為那些忠誠於真理的基督徒,通過他們的犧牲和鮮血換來的。他們一直忠誠地保守著《聖經》,忠誠地傳講著《聖經》,才使得真理能夠一直流傳到我們現在生活的時代。因著無數基督徒的犧牲,因著他們義無反顧地為主的緣故殉道。我們今天才能擁有這本寶貴的《聖經》。真理正是因著那些熱愛真理的上帝的百姓才得以傳播。對於宣教士來說,他們對這些失落的,被謬道蒙蔽,被罪惡捆綁,被罪責感困擾的靈魂,有一種非常的責任感。

下面,我們要看這個故事。就是關於一些宣教士的故事。他們為上帝所賦予的使命而捨棄了自己的生命,就是一個用性命去尋找並贏得靈魂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視頻播放

為了永遠的,將凡人的生命拋棄的人們,絕不是蠢人--詹姆斯·艾羅特


看完了這個故事,此時大家心裏面在想些什麼呢?我想,肯定有很多的感動吧?這個故事裡面也有很多感人的細節,但其中有一個場面,讓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也非常的感動。這是那位父親臨行前與他兒子的對話。他兒子問他說:「如果奧卡族攻擊你,爸爸,你會怎麼樣做呢?你會向他們開槍嗎?」他回答說:「兒子,我們不能對奧卡族開槍,他們還沒有準備好進天國。雖然我們準備好了,但是,上帝要給他們進入天國的機會。我不能開槍,不能顧惜自己的性命的原因,就是要給他人進入天國的機會。」

當奧卡族舉起長矛要攻擊他們的時候,他們完全可以拿起手槍,擊殺奧卡族人以保全自己的性命,他們的槍遠比阿爾法族人的長矛的速度要快得多。但如果他們那樣做的話,他們就永遠失去了傳福音給野蠻的奧卡族的機會。他們不顧惜自己的性命,只為將真理、福音傳給奧卡族。他們要在政府鎮壓除滅奧派族之前,要將福音傳給他們,以化解他們之間的民族仇恨。在看到奧卡族長年陷在自殺和復仇的這樣的惡性循環中,年輕的五名宣教士,有了強烈的使命,要將福音帶給他們。

親愛的弟兄姐妹,為了要拯救靈魂,你願意獻上自己,甚至自己的生命嗎?5位年輕的宣教士息了他們的勞苦,但作工的果效卻隨著他們。這不僅是將來到天上是要得的賞賜,就是在地上,上帝也沒有讓他們的犧牲歸於徒然,這些殉道者的血成為了福音的種子,最終將福音深入到看似沒有可能的地方,那些被仇恨和虛假折磨看不到希望的人,得到了釋放。

我們也像奧卡族一樣,在我們固有的信仰自由的背後,有前輩和先賢們的犧牲作為付出的代價,那麼他們是怎麼樣為我們的信仰自由而爭戰的呢?

我們今天的主題詩歌是《堅固保障》,這首歌正是路德前往俄姆斯為自己的信仰作申辯的路上所做的。等待他的也許是羅馬教廷最殘酷的判決,但他沒有絲毫的動搖,因為他相信有上帝與他同在,做他最堅固的保障。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位改革家的故事吧。

雲端的天使往來天地之間,仁慈的天父等待來自人間的回應。讚美之聲,感恩之聲,崇敬之聲,愛之聲,聽,心之聲。

馬丁·路德於1483年出生於德國,在一次暴風雪中,他通過禱告經歷了上帝的保守,於是他毅然決然地到修道院當了修道士。1507年,他被晉升為神父,1508年他成為《聖經》教授。他雖然是修道士、神父,《聖經》的教導者和神學博士。但是,他的內心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平安。當他滿含期望地去到羅馬教會時,卻被羅馬教會的腐敗和世俗化震驚了,尤其看到聖職人員竟公然出售贖罪券,他就立志改革當時的羅馬教會。自1517年9月4日路德發表了針對羅馬教廷的95條論綱之後,他就走上了宗教改革之路。在改革的過程中,他始終以《聖經》為他唯一的準則,毫不動搖。隨著上帝的引導,改革工作不斷擴大,但也受到魔鬼猛烈地攻擊,但這一切都在上帝的旨意和引領之下,改革工作最終走向了成功。

有一段話是這樣描述馬丁·路德的,在話語裡面說到:在一切蒙召引領教會脫離教皇制度的黑暗,而走向更純潔之信仰的人中,馬丁·路德是站在最前列的。他是一個火熱、殷切、忠實的人,除了上帝之外,他別無畏懼。除了《聖經》之外,他不承認任何其他標準為宗教信仰的基礎。

從這段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馬丁·路德他是一個敢於革新的人。衝破黑暗的權勢,尋求光明。而且,他還是一個非常勇敢的人,他除了對上帝的敬畏之心之外,對世間的一切權貴都絲毫沒有奉承和妥協。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非常忠誠的人,對於《聖經》的教導,他非常的忠誠。而且,他不在乎其他宗教的權威,正是因為這些特點才使他成為一個非常偉大的改革家,擺脫天主教的專制,走向宗教自由。

路德的童年是在德國一個非常平凡的家庭中度過的。他在大學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本拉丁文的《聖經》,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一部完整的《聖經》。他邊讀著《聖經》,邊認識到自己真的是一個非常有罪的人,這種覺悟是他以前從來沒有過的,他決心加入修道院,想終身成為修道士。他在修道院的時候,想靠著自己的行為得到罪的赦免與平安。於是,他便過著一種非常嚴格的生活,希望借著禁食、禱告和肉體上的鞭傷,來醫治本性的罪惡。路德被奉為神父,後來威廉堡大學聘他擔任教授,他就離開了修道院。

由於上帝的安排,他得到了一次機會旅行到羅馬城去。到了羅馬城後,他所看到的一切都令他失望至極,他看到許多令他驚奇而厭惡的事,他看到在各等級的僧侶中普遍存在的罪惡,他聽到主教們輕浮的講話。無論他去到什麼地方,他所遇到的乃是放蕩和淫逸。在應當找到純潔的地方,他卻遇到了最邪惡的事。

當他在羅馬攀登彼拉多臺階的時候,忽然聽到一個聲音對他說:「義人必因信得生」。他從此就明白了靠自己的行為得救是多麼愚妄的做法。這個事件正是他信仰真正的開始。

從那天起,他的心就遠離了羅馬教會。當時,羅馬天主教當中流行著非常多的荒謬的道理。雖然現在在我們看來似乎很荒誕、很離譜,但是在當時的這些基督徒,他們卻很虔誠地去奉行。這些教導欺騙了許許多多的人。比如說贖罪券,他們認為,當他們把錢扔進奉獻箱的時候,他們死去親人的靈魂立刻就從地獄升到了天堂。還有,向神父告解制度,他們認為只有將他們的罪向神父告白才能夠得到饒恕,但這明顯不符合《聖經》的教導。

耶穌告訴我們,我們要親自來到祂的面前,在祂面前悔改,我們的罪才能得到饒恕,除祂以外,任何人都沒有赦罪的權柄。還有許許多多諸如此類的荒謬的教導,於是路德開始抨擊這一切不符合《聖經》的道理,他將一張寫好的反對贖罪券的95條條文,釘在了教堂的門上。於是,宗教改革就此拉開了帷幕。

視頻.

馬丁·路德的95條條文引起了空前的轟動,天主教神父們看到販賣贖罪券的事受到了攔抯,就大為惱怒。但路德非常確信他所做的工作就是上帝的旨意,他回答說,這工作既是上帝的,有誰能夠阻擋他呢?若不然又有誰能夠推動他呢?

路德最後決定脫離羅馬教會,不是沒有經過一番艱苦奮鬥的。在這個過程當中,他經常會受到撒旦的試探:只有你一個人是有智慧的嗎?難道別人都錯了嗎?如果最後證明你是錯了,而你竟使這許多的人都陷入到你的錯誤裡,以至永遠的滅亡,那你將要怎麼樣呢?但是他最終還是得勝了。他用上帝絕無錯誤的話,來堅固了他的信心。在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少數就應當服從多數。」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到,小的團體,他們的無奈,他們經常會被迫參與一些事情,因為那是多數人的意見,多數人的權威。當時只有馬丁·路德一個人起來反抗教皇,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啊!

難道只有你一個人有智慧嗎?難道大家都錯了嗎?我們會不會因著這樣的質問而動搖呢?不久的將來,當全地的人都希奇跟從那獸的時候,只有極少數的人為真理而站立,來反抗教皇的權威,那個時候你在其中嗎?然而,馬丁·路德勝利了,他用上帝的話語抵擋了一切來自撒旦的攻擊。

朋友們,今天你以上帝的話語為你的盾牌嗎?今天,你用上帝的話語堅固你的信心嗎?

不久後,路德便接到一個通知,命令他去羅馬為叛教的罪作一個交代。接到這個命令的時候,甚至他的朋友都極其恐慌,但路德維護真理的心卻一點都沒有動搖。他說:「我是像耶利米一樣『相爭相競』的人,人威脅我的話越多,我就越發喜樂.他們已經破壞了我的聲望和名譽,現在只餘下這卑賤的身體了,他們儘管把它拿去,他們可以把我的壽命縮短幾個小時,至於我的靈魂,卻是他們拿不走的啊!凡願望把基督的道傳給世界的人,都必須準備隨時喪命。」

路德對於那將要落在他頭上的暴風雨是可以料想得到的。但是,他卻沒有一點點的動搖。只以基督為他所依靠和盾牌。他具有殉道者的信心和勇敢。他曾經寫道:「將來要發生什麼事情,我不知道,也不必知道。.這次的打擊儘管來吧,我是毫無懼怕的。若不是天父旨意的許可,就是一片葉子也不會落在地上,他豈不更要顧念我們嗎?為『道』殉身真算不得什麼,因為那成了肉身的『道』自己已經死過了。我們若與祂同死,也必與祂同活。而且我們經過了祂所預先經過的事,祂在哪裡我們也要在哪裡,並且要永遠與祂同在。」

教皇曾威脅路德說:「你若不反悔的話,就要被開除教籍。」現在,這威脅果然實現了。就這樣,這場大戰爭就正式開始了。

就在德國新皇查理第五繼位的時候,羅馬的使臣勸皇帝要用他的權力來鎮壓宗教改革運動,但選侯們卻為路德爭取了一次為自己的信仰申辯的機會。雖然當時他在病中,但是,他在信中向選侯表示,他說:「我現在還在病中,若是我不能以健康的身體到俄姆斯去,我也決定要請人幫我抬去,因為皇帝既已召我,我深信這是上帝的呼召。倘若他們要用武力對付我——這極有可能的,我只有把這件事交託在主手中,那在古時拯救火窯中三位以色列青年的上帝,如今依然活著,並且掌管萬有。如果祂的旨意不要救我脫險的話,我的性命也算不得什麼。我們只要注意不要讓福音受到惡人的污衊,我們務必為福音流出我們的熱血,以免惡人得勝。因為我們若是懼怕,他們就要得勝。我或生、或死,哪一樣對眾人的得救有最大的貢獻,不由我來決定。.你要我做什麼都可以。.不過要我逃走或是反悔是不可能的。逃避,我不能;反悔,我更不能。」

當路德與他的同工梅蘭克吞分別的時候,他說道:「倘若我回不來,我的敵人把我處死的話,你務必要繼續傳道,在真理上站穩,接替我的工作;.只要你的生命得以保存,我的死就算不得什麼。」

聽到路德這樣的話,大家是不是很受震撼呢?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啊!是什麼樣的動力讓他可以這樣堅強地抵抗羅馬教皇呢?

一方面,就是他對《聖經》真理的忠誠,他要恢復《聖經》所傳揚的,後來被羅馬天主教所竄改的福音;另一方面,卻是他對靈魂的愛。

在節目一開始給大家看的那段視頻,那5位年輕的宣教士,因為對靈魂的愛而願意犧牲自己的性命拯救他們一樣,路德也是為了將人們從羅馬教廷統治的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甚至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將來,末後受印患難臨到的時候,你有這樣的勇氣為拯救那些被欺騙的靈魂而與羅馬教皇相對抗嗎?你有勇氣高舉上帝的誡命和永遠的福音嗎?

在路德去俄姆斯的路上,有人擁護,有人攔阻,有人禁止,也有人恐嚇,但路德依然繼續前進。他說:「即使我在每一個城市都被禁止,我仍要繼續前進!」他說:「縱使他們從俄姆斯到威丁堡沿路都點起火來,甚至火焰沖天,我還要奉主的名走過這火焰,勇往前進,站在他們的面前!」快到俄姆斯的時候,他的朋友向他說明前面的危險,但路德依然毫不動搖。他說:「即使俄姆斯的魔鬼如屋上的瓦片那麼多,我也要去。」

他一到俄姆斯,具有廣大的群眾聚集在城門口歡迎他,群眾中,有人用顫抖而悲哀的聲音,唱出一支送葬的哀歌,警告路德那等待他的是怎樣的厄運。當路德從馬車上下來的時候,他說:「上帝必要做我堅固的保障,《堅固保障》就是這個時候所作。」

他明知在前面等待他的是什麼,他一個人要面對德國皇帝,各諸侯,以及羅馬教廷恨不得將他除之而後快的主教們,還有在旁邊看不見的魔鬼的惡使者。但這一切都不足使他懼怕或退縮,因為始終相信上帝是他堅固的保障,他以《聖經》為他一切話語的根基,以基督為他一切行動的力量。

關於路德被審,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

當天晚上,他向上帝祈禱,他看到在他面前極大的危險,他看到他的敵人似乎將要得勝,黑暗的權勢也要佔優勢了,有烏雲籠罩著他,似乎要把他和上帝隔開了。他渴望得到萬軍之主與他同在的保證。他在心靈痛苦中,在上帝面前撲倒,他面伏俯於地傾吐他心中的憂傷,他向上帝懇求說:「上帝啊!永在全能的上帝,這個世界是多麼的可怕,看哪!它將要張口要來吞吃我,而我的信心在禰裡面又是何等的微小。我倘若只能依靠這世上的力量——一切都完了。我最後的時刻已經來到,我的罪案已經定了。上帝啊,求禰幫助我勝過這世界上一切的智慧。求禰成就這事,唯有禰能成就。因為這個工作不是我的,乃是禰的。我在這裡不能做什麼,我無法同這個世界上的偉人爭論。但這個工作是禰的,而且正義是永恆的工作。主啊!幫助我。誠實、永不改變的上帝啊!我不依靠任何人。凡是出於人的,都是動搖不定的,凡是從人來的幫助一定也要失敗。禰已揀選我進行這工作。為了禰自己的愛子耶穌基督——我的保障,我的盾牌和我的堡壘的緣故,求禰站在我的旁邊。

禱告之後,路德得到了上帝同在的保證,他思考怎麼樣去答覆,並且也檢查了自己的著作。他從《聖經》中找了一些合適的經文來支持自己的論點。於是,他把左手放在一本展開的《聖經》上,右手向天舉起宣誓,說道:「即使要用我的血來驗證我的見證,我也要永遠堅守福音,坦然承認我的信仰。」

我被這樣的宣誓震撼了,什麼時候我也能做這樣的見證呢?什麼時候我也能指著《聖經》說,即使要用我的生命,我也不會背叛我所信的主耶穌基督,我也要遵守上帝的誡命,我也要堅守永遠的福音,我也要坦然承認我的信仰呢?我相信那個時刻在不久的將來就要臨到,朋友你準備好了嗎?

視頻.

當路德很肯定並且堅決地為他的信仰作了聲明之後,議會決定再給路德一次撤回的機會。這個問題又重新地向他提出,問他肯不肯放棄自己的教義。他說:「除了我已經回答的以外,我沒有別的話講。」很明顯,無論是利誘或者是威脅,都不能使他屈服於羅馬的命令。如果路德僅僅是退讓一步,那麼撒旦和他的全軍就要勝利了。但由於他堅定不移的忠心,教會終於得到了釋放,一個新的更美好的時代已經開始了。

這個在自己宗教信仰上敢想敢做的人,不僅影響了當時代的教會和全世界,而且也要影響以後每一個時代。他的堅強和忠心,將要激勵每一個遭遇同樣經歷的人,直到末時,而我們現在所生活的時代,正是末時。

讓我們來看一看從前的改革家馬丁·路德是怎樣做到的吧!有這樣的一段記載,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話語說到:偉大的改革運動所有震動世界的力量,乃是從祈禱的密室中而來的。主的僕人在密室中以聖潔的鎮靜,把他們的腳立在所應許的磐石上。在奧格斯堡的掙扎時期中,路德「每天至少要用三個小時禱告的,而且這幾個小時,乃是他從最適宜研究的時間內抽出來的。」在他私人的密室中,可以聽見他在上帝面前傾心吐意。「滿有尊榮,敬畏,希望,像人與朋友談話一樣。」他說,「我知道禰是我們的天父,是我們的上帝,我也知道禰必要驅散那些逼迫禰兒女的人;因為禰自己與我們同受危害。這一切的事都是禰的,我們只是因了禰的激勵才從事這樣的工作。所以,天父啊,求禰保護我們!」

從我們剛才所讀的這一段話當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改革家的力量是從禱告當中得來的。當然,路德能夠成功的改革當時的天主教的錯誤道理,還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他凡事以《聖經》為準則。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他在俄姆斯會議當中的辯詞吧。他在會議當中這樣說道:「我不能將我的信仰交給教皇或是議會去審斷,因為很明顯的,他們常常犯錯誤,並且互相矛盾。除非藉著《聖經》的明證,或清晰的推理使我信服,除非根據我所引證的經文使我滿意,除非使我的良心受到《聖經》的約束。否則,我不能,也不願撤回這些著作。因為一個基督徒違背自己的良心是不妥當的。這就是我的立場,此外我別無主張。」

宗教改革運動並沒有像許多人所想像的一樣,隨路德而終止,改革運動必須要繼續前進和發展,直到世界歷史的結束。

路德有一番偉大的工作要做,就是把上帝所賜給他的光返照給別人。然而,他並沒有得到所要賜給世界的全部的真光。從那時到現今,有新的亮光繼續的照在《聖經》上,有新的真理不斷地揭示出來。而我們幸運地生活在擁有全部亮光的末時代,所以我們有責任付起末時代的改革的使命。

馬丁·路德的故事並沒有講完,我以上所講的只不過是他為真理作見證的幾個片段而已。如果大家對他的故事感興趣的話。可以去閱讀《善惡之爭》這本書,裡面很詳細的講到了宗教改革的整個歷史進程。

17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在我們這個時代要重演。我們現在也需要像馬丁·路德一樣為真理站出來的人,在受審判時可以為真理辯護的人,在逼迫當中仍然高唱讚美的人。現今的教會已與世俗妥協,《聖經》成為了人們書架上的收藏品,上帝的話語被人輕視。上帝的真名被謬道所淹沒,誡命也被踐踏,各個宗派的人都在聯合。《啟示錄》13章的預言就要應驗了,教會需要改革。如果我們繼續沉默,許多上帝的子民也必和巴比倫大城一同傾倒了。

現在,正是我們要站起來的時候了,正是現在,如果我們需要像以前的改革家一樣殉道,那麼主就必會賜下殉道者的信心,在這有國以來沒有過的患難即將臨到的時候,如果我們還有恨人的心,如果我們還有不平、不滿的心,如果我們還是經常遇到一點事情就抱怨,那麼,即使我們自稱忠於真理,自稱願意為主殉道,將來得到的也只不過是耶穌在馬太福音所說的:「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末時代真正為主站立的人是知道上帝愛的人,是知道上帝犧牲之代價的人,他們在最小的事情上絕不做任何違背上帝旨意和誡命的人,他們是在生活中彰顯耶穌基督品行的人,他們是為了維護真理而甘心忍受嚴刑拷打、逼迫和痛苦,卻堅決不做絲毫妥協的人,他們被稱為「世界上不配有的人」。

如今,上帝正在尋找這樣的人,比世上的任何事物,比起自己的生命、金錢、名譽、安逸的生活等,更愛上帝和《聖經》真理的人,上帝正在尋找這樣的百姓。

到底是誰呢?誰是寧願捨棄生命也要維護《聖經》真理的人呢?誰是犧牲性命也要遵守上帝誡命的餘民呢?屏幕前的各位,是你嗎?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小合唱組所帶來的《堅固保障》。

馬丁·路德改革的精神,必要重現在我們這個時代,那時候我們將會一起高唱:上帝是我堅固保障!

今日的節目就到這裡,願我們成為現時代的改革家,願《聖經》話語成為我們人生的準則,願上帝成為你我堅固的保障!

我是雅億,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這裡將為您提供來自聖經的幸福生活指南

↓↓↓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信息

相關焦點

  • 父親心間哨笛聲:《音樂之聲》之三
    父親心間哨笛聲 :《音樂之聲》之三 父親心間哨笛聲 :《音樂之聲》之三—— 視覺經典《音樂之聲》[一]影片《音樂之聲》中 , 那種的親人的感覺 ,是最能感動我心底的地方 。[三]影片《音樂之聲》屬於柔情似水的那一型音樂劇 。 對愛人,對情感 。 其實在瑪麗婭之前 ,上校似乎巳經有了自巳的愛人艾爾莎 。擁有前夫一份破落家業的艾爾莎精明無限 , 她及時挑明了上校經常遠離家園的原因 :害怕並且逃避回憶舊情 。這應當能侈說明了 ,上校馮 特拉普確是一個念舊的男士 。 一個良品男人 。
  • 母愛心融雪絨花:《音樂之聲》之二
    母愛心融雪絨花 :《音樂之聲》之二—— 視覺經典《音樂之聲》[一]影片《音樂之聲》一開始 ,鏡頭動感 ,俯視航拍 ,我們踉隨電影畫面俯瞰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脈 ,飄搖橫移的鏡頭掠過深髓峽谷 ,渡過荒脊山峰 ,漸漸由寒轉暖 ,從霧化晴 。
  • 幾十個國家數百位基督徒線上同唱《堅固保障歌》,超級震撼!
    編輯:麥子 | 排版:多加 公號轉載請後臺輸入授權 《堅固保障》是馬丁·路德根據《聖經·詩篇46章》所寫,當時的他正在奧斯堡國會受審,在最絕望的時刻,他和他的朋友腓力一同,唱起了詩篇46章,從基督那裡得著力量,剛強壯膽。
  • 光山汪鋒普:構築最堅固的後勤保障牆
    在疫情防控期間,汪鋒普給自己定下了每天兩個必到:每天必到疾控中心物資倉庫查看防疫物資儲備情況,在全國物資極度短缺情況下,動用一切關係,想盡一切辦法,保障全縣防疫物資供應;每天必到財政局值守的19號網格和3個家屬院及司馬光賓館疫情防控卡點檢查執勤情況。
  • 曠野嗎哪/2016/03/26:堅固保障
    使我紮根遠離死亡之谷,我心投奔於萬古的盤石,即使孤獨未受蔭蔽,在你裡面我仍剛強。人生的風暴難免帶來傷痕,主亦難免傷痕累累,借著環境長期歷練,我敢面對風暴與眾星一同凱旋。主啊,且把我靈置於永恆力量之上,到了最後奮力一博,我必屈身藏匿於你懷中。
  • 音樂劇《音樂之聲》
    音樂劇《音樂之聲》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6-11 09:09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音樂之聲》:瑪麗亞帶來音樂之聲,而上校卻為音樂賦予了靈魂
    這部《音樂之聲》是一部在電影界中,算得上歷史非常悠久的一部電影,從1965年3月29日於英國上映以來,歷經近55年,從來都不曾失去它的魅力。以我個人來說,《音樂之聲》十多年前看過一遍,可現在,仍然抑制不住自己去重新欣賞,並且我相信很多人也是如此。
  • 「重溫電影時光」徵文 |《音樂之聲》
    記憶碎片裡,第一次看《音樂之聲》是在學校裡,而且還是「未完待續」的。幾天前我再次重溫並且完完整整地觀了一遍影,頗有感觸。  也許可以說影片講述了修女瑪利亞和上校馮・特拉普的愛情故事,抑或是瑪利亞成為一名家庭教師的歷程,又或者是上校為七位孩子成功找到一位善良的母親的故事,但我更喜歡把它歸結為瑪利亞的音樂人生。
  • 在《音樂之聲》中告別「上校」
    普盧默在經典的《音樂之聲》中扮演退役海軍上校一角,從此為世人所熟悉。《音樂之聲》50周年慶典,男女主角再相逢以下是普盧默的10個最佳角色:《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1965而拍攝於1964年的音樂電影《音樂之聲》則豐富了薩爾茨堡的童話氣質。宛若仙境的阿爾卑斯山麓,雪峰在遠處高聳,山坡上長滿繁密的野花,璀璨寶藍的湖水環擁著古堡,哥德式教堂尖頂指向蒼穹。米拉貝爾宮的小天使淘氣地裸露著處子之身,郊外的海爾布倫宮的戲水噴泉隱藏在矮樹與叢林中,這些無不散發著自然的嬌媚和婉約。
  • 羅紘武:《堅固柔情》
    專輯《堅固柔情》是一張不流於俗的作品,至今仍是眾多樂迷或唱片圈內人心中的珍寶。《堅固柔情》是羅紘武平生唯一的一張個人專輯,在《愛情釀的酒》等作品中,羅紘武那充滿情感張力的嗓音就曾令許多人為之折服。在專輯《堅固柔情》中,他更是在以往基礎上多了份深度及更加隨心所欲的控制力,顯現出成熟的藍調曲風。
  • 《音樂之聲》治癒系電影中的扛鼎之作
    《音樂之聲》是部老電影了,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上映,距今已有55年。可以說這是一部已過天命之年的電影,給幾代人帶來了美妙的觀影體驗。用它的睿智與平和,治癒了無數人,是治癒系電影中的扛鼎之作。《音樂之聲》劇照01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音樂之聲》每一幀都是一幅絕美山水畫。還記得片頭嗎?
  • 《音樂之聲》治癒系電影中的抗鼎之作
    《音樂之聲》是部老電影了,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上映,距今已有55年。可以說這是一部已過天命之年的電影,給幾代人帶來了美妙的觀影體驗。用它的睿智與平和,治癒了無數人,是治癒系電影中的扛鼎之作。音樂之聲》每一幀都是一幅絕美山水畫。
  • 「音樂之聲」裡的瑪麗亞,今年已經80了.
    但是有一部一直留在我心裡的電影,是我孩童時期的回憶,那便是「音樂之聲」。不知道現在的95後、00後的孩子們有沒有看過「音樂之聲」?我記得在我小時候,電視臺一沒有節目播,就會放「音樂之聲」。而每次放「音樂之聲」,我都看得津津有味。不為別的,只為美好的故事、動人的音樂和美麗的女主角瑪麗亞。
  • 為什麼《音樂之聲》如此經典?
    1965年的音樂劇電影《音樂之聲》的男主角 Christopher
  • 新一季世界音樂之聲,二月琴滿金陵
    >﹀THE SOUND OF WORLD MUSIC- 亞歷山大·皮揚科夫斯基 -整個2015年,我們以11場音樂會詮釋了上一季世界音樂之聲的多彩秉承「用音樂建築最美好的心靈城市」的項目理念,2016世界音樂之聲系列音樂會將於2月17日正式啟幕。讓美好繼續美好,本年度,我們力求為您獻上形式更親民,格調更鮮明,內涵更豐富的音宴。同時我們也將不遺餘力,攜手本地最具信仰的音樂文教機構、最富號召力的文娛媒體,以「琴滿金陵」的熱情,奏響屬於這座城市的行業文化新生態。
  • 孩子心中多來米:《音樂之聲》之一
    孩子心中多來米 :《音樂之聲》之一—— 視覺經典《音樂之聲》[一]影片《音樂之聲》開始不久 ,修道院年輕見習修女瑪麗婭被分派到上校馮 特拉普家裡擔任家庭女教師 。孩子是心要大人呵護的孩提 。[二]影片《音樂之聲》的教師瑪麗婭一上任 ,便實行了大面積的家教革新改造 。瑪麗婭下天力調整了上校從前的一言堂式的軍閥作風 。 瑪麗婭按照上校子女年齡次序 , 用七個音符 「多來米法索拉西」 ,把把孩子們的名字串連起來 ,編成歌曲 ,朗朗上口 。
  • 電影點評:《音樂之聲》用音樂化解仇恨
    《音樂之聲》誇張且流於穿鑿的歌舞表演大可看做戀愛場景中必用的柔焦鏡頭和虛假光源,好萊塢的歌舞劇流水線並未扭曲其故事架構,電影講述了主人公瑪利亞,來自阿爾卑斯山區的修女,受教經驗僅源於不停製造麻煩的修道院生活,在冒然擔任七個孩子的家庭教師時將職務做得有聲有色。
  • 《音樂之聲》男主角去世
    據外媒報導,曾演過《音樂之聲》《美麗心靈》《飛屋環遊記》《金錢世界》等諸多作品的演員克里斯多福
  • 《音樂之聲》男主角離世
    1965年,由羅伯特·懷斯執導的劇情片《音樂之聲》在英國上映,他在片中飾演具有強烈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的海軍上校馮·特拉普,受到觀眾好評,從此家喻戶曉。儘管《音樂之聲》讓他名利雙收,然而克里斯多福·普盧默卻似乎始終都不喜歡這部作品,甚至討厭地稱呼它為「鼻涕之聲」。克里斯多福在業界是出了名的暴脾氣,被稱作好萊塢最暴躁男星。
  • 音樂之聲 2016十大金曲?你說了算
    (好難過的事情,丹丹先哭一會兒……)哭完了,話鋒一轉,不過呢,作為你最貼心的朋友——內蒙古音樂之聲,是絕不會讓你哭著過新年噠!快來看!手指點一點,新年禮物就來啦!(扭起來吧朋友們)「內蒙古音樂之聲2016十大金曲」票選即日起開啟投票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