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點評:《音樂之聲》用音樂化解仇恨

2021-01-09 龍泉小幸福

《音樂之聲》誇張且流於穿鑿的歌舞表演大可看做戀愛場景中必用的柔焦鏡頭和虛假光源,好萊塢的歌舞劇流水線並未扭曲其故事架構,電影講述了主人公瑪利亞,來自阿爾卑斯山區的修女,受教經驗僅源於不停製造麻煩的修道院生活,在冒然擔任七個孩子的家庭教師時將職務做得有聲有色。而且導演是一位高超的意境帶入大師,從開頭航拍的山川湖泊,到拉近鏡頭站在群山之間、青草之上的女主角所吟唱的「音樂之聲」。

我喜歡從他們的語言、行為以及神情中去尋找隱藏在這冷漠背後的另一些東西。而這次很快就讓我找到了一處:當上校說起瑪利亞到來之前已經走掉了12位家庭教師,而上一位教師只待了兩小時就走了時,瑪利亞驚訝的問「孩子們有什麼問題嗎?」上校答道:「孩子們很正常,是家庭教師的問題。面對七個調皮的孩子的惡作劇,瑪利亞不但沒有責備他們,而是不斷包容他們,用音樂和愛感動他們,她寓教於樂,帶領孩子們進入音樂的世界,用音樂化解仇恨,從此他們的生命中有了音樂的陪伴。

大部分孩子不愛聽老師上課,老師就會說學生們很笨,簡直是在對牛彈琴。在我看來,這並不是學生笨,而是老師笨,以為一種教育理念就可以教好所有的、各種各樣的學生。當上校聽到這曾經熟悉的歌聲再次響起時,那剛剛還對瑪利亞怒目而視的眼光,一下子轉為聽到歌聲時的疑惑,再轉為知道這竟是孩子們的歌聲時的驚訝,再到當他快步走到客廳時親眼看到孩子們唱歌時的溫柔和慈祥。

可電影裡面,薩爾茨堡居民對於德國都是又怕又討厭。不過,馮-特拉普上校對德國的討厭、對祖國的忠誠倒是符合事實的。這段不光彩的歷史,令戰後奧地利人不願意面對,更具有悲劇意義的是瑪莉亞與上校的親生女兒羅斯瑪麗。根據她的自述,她生來不喜歡舞臺表演,也不願意追隨母親瑪莉亞的宗教。羅斯瑪麗18歲那年,由於上校去世,與父親更親的她精神崩潰。

每一次觀看後都會覺得,生活中還有音樂、有愛,有那麼多超越了國界、戰爭等一切束縛的美好的東西,能讓你忘卻恐懼、悲傷、暫時的困難,從而獲得一顆寧靜的心。孩子們的天性便是追求自由,影片裡的孩子們各自有自己不同的性格,愛好和理想。他們不願意過這種嚴加管束的生活,總設法捉弄歷屆的家庭教師,使他們呆不下去。感謝羅伯特·懷斯,他沒有讓我失望,總是在我每一次戰慄的時候救我出來。打雷、閃電、淌著雨水的窗戶,光、聲的配合把環境做得十分逼真。身旁的小男孩不停的問他爸爸,臺上那扇窗後面的晚上是廣州的晚上嗎?感覺小孩子的思維就是比較天馬行空!

《音樂之聲》裡的音樂就像是所有角色的棲息地,他們被音樂所吸引在一起,又被另一種音樂所離別。最近慢慢接受了這種歐洲歌劇式電影,說不清為什麼,看後是無限的感染,個人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其本來氣質發揮的重要性。如果一個角色能在影片中演繹她自己本來的性情,不更具真實並令人喜愛嗎?電影不就是想給人一種真實快樂的共鳴麼。

相關焦點

  • 《鋼琴家》:一部用音樂化解仇恨的電影
    書中波蘭人有好有壞,猶太人有好有壞,德國人也有好有壞……」他希望他拍出來的影片最大可能地接近於事實,而不是那種典型的好萊塢風格電影。鋼琴家在允許波蘭斯基拍攝後,合上眼睛,長眠在蕭邦的樂曲裡——2000年7月,他88歲,沒能等到影片最終完成。
  • 《音樂之聲》治癒系電影中的扛鼎之作
    《音樂之聲》是部老電影了,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上映,距今已有55年。可以說這是一部已過天命之年的電影,給幾代人帶來了美妙的觀影體驗。用它的睿智與平和,治癒了無數人,是治癒系電影中的扛鼎之作。那麼也用用這個方法吧。來讓你最喜愛的事情把不快樂的事情打跑。
  • 電影配樂中的「音樂之聲」
    「背叛」 和 「尋根」 的主題外,音樂中流淌出熱帶雨林的搖曳和黯然頹廢的傷感,層次豐富,既有情景感,也讓電影中表達出的情緒變得頗為不俗。主角1900(蒂姆·羅斯飾)的演奏技術靈動活潑,使得電影裡面的鋼琴演奏很有感染力,連不懂音樂的人都會被帶入進去。
  • 《音樂之聲》治癒系電影中的抗鼎之作
    《音樂之聲》是部老電影了,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上映,距今已有55年。可以說這是一部已過天命之年的電影,給幾代人帶來了美妙的觀影體驗。用它的睿智與平和,治癒了無數人,是治癒系電影中的扛鼎之作。音樂之聲》每一幀都是一幅絕美山水畫。
  • 《音樂之聲》:瑪麗亞帶來音樂之聲,而上校卻為音樂賦予了靈魂
    但是正是這一首《雪絨花》,儘管過去十多年,卻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情不自禁地輕輕哼唱,可以說,這是音樂的力量,不枉」音樂之聲「之名。雪絨花,雪絨花,小而白,純又美,伴隨著輕柔的曲調,淺聲吟唱,描繪出雪絨花聖潔美麗,能讓心靈重歸於平靜的形象。正是這麼一首描繪雪絨花的民謠,依舊是用它那柔美的曲調,卻話鋒一轉,願你永遠守護我的家鄉,飽含了多少人深深的依戀與憂傷之情。
  • 電影|《音樂之聲》中英雙語
    《音樂之聲》是由羅伯特·懷斯執導,朱莉·安德魯斯、克里斯多福·普盧默主演的音樂片,該片於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上映。「音樂之聲「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音樂,站在上面bai的其他電影流派,因為有趣的人物,爭創一流的方向,一個真正的啟發劇本。分作為年輕的修女離開修道院,朱莉·安德魯斯(奧斯卡提名)成為了一個大家族姆。她立即與孩子的父親(克里斯多福Plummer)的賠率,但他們很快下降戀愛和結婚。然而,邪惡勢力潛伏開銷作為納粹入侵他們的奧地利家園。
  • 「重溫電影時光」徵文 |《音樂之聲》
    記憶碎片裡,第一次看《音樂之聲》是在學校裡,而且還是「未完待續」的。幾天前我再次重溫並且完完整整地觀了一遍影,頗有感觸。  也許可以說影片講述了修女瑪利亞和上校馮・特拉普的愛情故事,抑或是瑪利亞成為一名家庭教師的歷程,又或者是上校為七位孩子成功找到一位善良的母親的故事,但我更喜歡把它歸結為瑪利亞的音樂人生。
  • 音樂丨《音樂之聲》堪稱經典,我最喜歡的電影!
    近似或完全等同於許多人的感受,電影《音樂之聲》最令我觀時興奮和過後難忘的,正是其中幾首韻調輕揚、詞句爛漫的歌曲,比如輕快跳躍的《The Lonely Goatherd》、可愛俏皮的《Good night,Good bye》,以及對祖國充滿深情和眷戀的《Edelweiss》,其中尤以機智詼諧的《DO RE MI》為最。
  • 電影《音樂之聲》迎來50周年慶典
    1965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音樂之聲》改編自Rodgers & Hammerstein的音樂劇《音樂之聲》,今年是這部影片的50年慶典,當年出演女主角的朱莉·安德魯斯簡直不敢相信《音樂之聲》已經走過了50年時光。「這真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時刻。我感覺才過了30年而不是50,這是個惡作劇嗎?」她說,「就好像平白無故丟了20年。」
  • 音樂劇《音樂之聲》
    音樂劇《音樂之聲》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6-11 09:09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童年毒草,扒一扒《音樂之聲》臺前幕後的八個八卦故事
    電影52歲,女主角 82歲……1965年,由百老匯音樂劇改編的電影《音樂之聲》在紐約首映,成為史上最高票房的音樂劇電影,影片中的《
  • 電影《音樂之聲》
    大概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英語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放過那麼一部電影——《音樂之聲》。大學英語課堂上,投影儀上播放著電影的片段,那是我第一次遇見這部電影,可能當時劇情並沒有很吸引我,所以課後自己也沒有繼續看完。
  • 電影賞析《音樂之聲》:音樂的洗禮,親情的回歸與正義的對抗
    電影的開頭,在一片美麗的山野中,純真善良的瑪利亞用歌聲拉開序幕。音樂之聲是一部音樂劇,在音樂劇當中,只有音樂之聲能給我一種陽光、美好、幸福的感覺。在歌聲中,能看出瑪利亞的博愛、對自己所信仰的美好的堅持、也能看出各省的美好所帶來的改變人的力量。
  • 薩爾茨堡的音樂之聲 奧地利 · 文化
    《音樂之聲》,搬上了大屏幕。半個世紀來,主題曲《音樂之聲》,輕鬆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深情無限的《雪絨花》,歡樂大方的《哆來咪》,孩子們可愛的《晚安,再見!》,影響了幾代人。《音樂之聲》上映後,當年票房就達到1.59億美元,更是一舉榮獲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十項提名並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配樂、最佳剪輯、最佳音效五項大獎,寫下了好萊塢影壇歷史性的一頁。
  • 用音樂歌唱經典,以舞姿打動觀眾,歌舞片的奇蹟——《音樂之聲》
    《音樂之聲》這部電影,相信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的看過。這部電影中不僅有迷人的景色惑人心神,還有真情流露的動人情感。每一段感情都隱藏在動人的音樂背後,用含蓄而隱秘的方式表達人各種方面的情感,親情,友情,愛情,不枚勝舉。
  • 2月16日 音樂之聲--電影動漫交響音樂會
    演出單位: 北京中歌愛樂管弦樂團演出城市: 鄭州演出地點: 河南藝術中心音樂廳演出時間: 2016-02-16 19:30 演出票價: 80元, 100元, 諮詢電話:0371-69092200;音樂之聲
  • 《音樂之聲》重溫經典,審視那時候我們看不懂的電影
    《音樂之聲》老師一說是《音樂之聲》的時候,卻有點失望,因為一聽就知道是關於音樂的電影,肯定沒什麼意思,所以在開頭看的時候有些沒興趣,越往後越看不懂。 《音樂之聲》 一部電影看了三節課,用足足三個星期的時間去觀看一部電影,當時的我們不覺得這部片子好看,想它多半是讓我們聽歌的。
  • 《音樂之聲》男主角去世
    據外媒報導,曾演過《音樂之聲》《美麗心靈》《飛屋環遊記》《金錢世界》等諸多作品的演員克里斯多福
  • 在《音樂之聲》中告別「上校」
    《音樂之聲》50周年慶典,男女主角再相逢以下是普盧默的10個最佳角色:《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1965在無數遊記與電影鏡頭中,薩爾茨堡的冬天有著別樣的厚重,漫天雪花,遍地是晶瑩的積雪,對深愛莫扎特的樂迷來說,薩爾茨堡是座具有悲劇氣質的城市。而拍攝於1964年的音樂電影《音樂之聲》則豐富了薩爾茨堡的童話氣質。宛若仙境的阿爾卑斯山麓,雪峰在遠處高聳,山坡上長滿繁密的野花,璀璨寶藍的湖水環擁著古堡,哥德式教堂尖頂指向蒼穹。
  • 《音樂之聲》:向經典音樂劇致敬
    2017-11-19 16:03:29 來源: 天秤娛樂 舉報   《音樂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