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譚卓:上天透露了我機密

2020-09-23 骨朵星番


| 肉鬆


譚卓在《沉默的真相》裡飾演李靜。將近半年前,她去給這部劇配音,有些感慨似的發了條微博,「竟然出現了拍《春風》時候的激動,難道因為都是叫李靜麼?」


確實挺巧,而且那位李靜還是她出道並提名坎城影后的角色。

但採訪中被問到時,她笑著否定,「其實是因為品質」。那是她拍完之後第一次看到成片,儘管只有一部分,但已經能覺出符合期待的質量。作為演員的幸福感和滿足感,一下子就溢了出來。事實也證明,她的激動沒錯。劇集上線第二天,豆瓣開分拿了個很吉利的數字:8.8。



而它以這樣的成績躺在譚卓的作品列表裡,顯得毫不違和。一直以來,無論文藝片、商業片還是電視劇,除了她的表演,它們的整體質量也鮮少讓人失望。在去年的一項統計裡,譚卓名列豆瓣作品綜合評分最高的內地女演員。精準的選戲眼光讓不少觀眾感到好奇,她是否掌握著什麼樣的原則或者說標準?

聽到如此疑問的譚卓又樂了,開口先是一句玩笑,「上天透露了我機密」,然後認真解釋起來。而聊天中的很多話題都讓人覺得,真正的答案其實並不局限於接在後面的那幾句話裡。



01


簡單地概括,譚卓最開始接觸《沉默的真相》時,只有看劇本和見導演這兩個步驟。

既然二者都讓她有所期待,便決定試試,「看是不是和我判斷得一樣」。進組、拍攝再到配音,通過由此感受到的一切檢驗印證著自己當初的想法。

這部劇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長夜難明》,按類型分,並不在譚卓平時的閱讀範圍內。她說自己不太敢,「其實我膽兒特別小,有時候會有些讓人害怕的場景,我特別容易陷到裡面去。可能只是很小的點,我反覆想反覆想,那個東西就會變成一個『黑洞』。」

但這個故事更接近譚卓特別喜歡的另一個東西——殺人遊戲。嫌疑人在拋屍的路上被捕,各方面證據都確鑿的情況下,又上演了當庭翻供的戲劇性一幕。警方重新查,一根線頭扯散整隻毛球,背後露出的是眾人合力布置的局,而設局的目的在於揭露那個沉默的真相。



在譚卓看來,這是一場「特別好玩兒」的角力,「引導對方在我們的邏輯裡實現我們的最終目的,就像在下一盤大棋,李靜是導致這盤棋開始的人。」是的,正是她不平於前男友的離奇死亡,才找到成為檢察官的老同學江陽,為一切畫下了起點。

李靜是國產劇中不多見的女性角色,譚卓用到的形容詞是智慧、優雅和勇敢。在紫金陳的描述裡,她身上有種「恰到好處的成熟魅力」。未見其人,便有細節體現。最初接到她的電話時,江陽開口便稱其「班花」,聽說要見面,趕忙和女朋友報備。

譚卓坦言,這個角色挺難演的。作者對人物有非常準確的刻畫,她不知道是否能呈現出相應的效果;而小說又有一定的粉絲基礎,李靜在大家的期待中也會有相應的面貌。

但按照她的習慣,演的時候不會想那麼多,想一定要完成怎樣的形象,「就順著自己的感覺走,否則那個東西可能會給你幹擾。」



也好在,片場有足夠自在的創作氛圍。起碼在她自己的部分,從來沒感受到過任何緊迫感,「都被導演和製片消化了,我們在現場可以花比較長的時間溝通和嘗試。表演的時候,會給他好多好多種(方式),就是如果能給他更多他就要。這是比較難得和奢侈的。」

因為這個,她還被「批評」了,「當時我的好朋友,《我不是藥神》的攝影師王博學來探班,他說譚卓你不能給那麼多,三種、四種、五種、六種的,可能會影響判斷。」


02


每每因為新項目見導演,有一件事是譚卓一定會提的,「『導演,請一定要全部都找會演戲的演員,哪怕很小的角色』,看到一個很小的角色也會演,就知道整個戲的質量能跟上來」。

她希望每個人的努力都不白費,和彼此認可的夥伴一起把作品完成得很精彩,最後才會覺得很欣慰。

那麼毫無疑問,從演員選擇的角度來說,《沉默的真相》是讓她極其有安全感的一次創作。

儘管自己才是採訪的主角,但譚卓聊起這次合作的廖凡、白宇,全然不吝於分享自己對他們的欣賞。和對待所有話題一樣,不會用那類正經又官方的話術,而是實打實、點對點地表達她的觀察。



廖凡是她心目中「中國最好的男演員之一」,也是她「來這個戲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那種由來已久的欣賞,在合作過後便變得更加篤定。廖凡在片場總是很安靜,「純粹地沉浸在創作裡,沒拍到他的時候,也坐在角落裡觀察,然後你感覺不到他的存在。在商業環境見到他,比如說我們一起有些活動,他也是非常自在的。」她能在他的身上看到非常高級的東西,人生有如禪修一般。

說完以上諸多理由,譚卓笑著總結,「我覺得他特別酷,太酷了,就是特別特別喜歡,喜歡極了。就是很少見。」

白宇給了她很大的驚喜,他們之前並不認識,剛見面就要演比較重的戲。有個讓譚卓至今都記得的細節,白宇的角色需要在那場戲裡喝掉一杯水。演員之間對戲並非一定要給到對方百分百,會有不同程度的呈現,說臺詞、象徵性地示意動作或者把節奏演出來,「這樣給對手的刺激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就是人在藝術上不可替代的寶貴作用。」

她沒想到的是,白宇不僅把戲認真演出來,該喝水的地方也一遍一遍地喝,拍一遍喝一杯。這讓譚卓很感動,「年輕演員有這樣的自我要求,那太好了簡直,這個環境就會變得特別好。」



最後這一點,或許會讓不了解的人覺得「拔高」來的略突然,但這很符合譚卓的思維模式。面對很多事,她都習慣於從外部環境去考慮,用她自己的話說是「比較操心」。

具體到演員的身份上,譚卓內心最渴望的便是高品質的東西,方方面面都過關的創作。她承認自己有點精神潔癖,「碰到給我很多錢,但劇本沒有那麼理想,就比較接受不了。因為錢以後可以賺,現在掙的錢也會花沒,但是你心裡留下的那份印記,是永遠抹不掉的,那個成本太高了。」

除了自身層面,她也很在意作品的吸收對象,「拍不好的東西會很質疑自己,為什麼要浪費生命做出來給觀眾看,我們給予他的是什麼,然後他們一直都在『營養不良』的環境裡會導致什麼,就會想這些問題。」



尤其是現在,活躍於網絡上的觀眾也好、粉絲也罷,絕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她時常看到這樣的留言,「喜歡誰的就會說『啊啊啊』,只會這麼表達」。

常見於對話框或評論區的直白感嘆詞,就這麼被電話那頭的譚卓還原出來,嚴肅的討論變得有幾分好笑。但她真正的觀感是遺憾、無奈和不甘,因為他們其實是這個社會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未來,「未來就是這樣的嗎?」

所以,她希望力所能及地起到積極作用,便先給粉絲立下「規矩」,「我說『如果以後你們再誇我,可以提前去查字典,用成語誇我』。」

由她說來做來,並無倚老賣老的嫌疑。因為在她的理解中,這和進出商場時為身後的人把一下門是一個道理。

這些觀察、思考和引導,同樣是演員譚卓的必修課,它們決定著她的判斷。



03


在網上關於譚卓的過往信息裡寫著,曾經有一段時間,她不大承認自己的演員身份,認為這個職業有點「輕」。

輕在哪兒呢?她強調了一下,那樣的觀點只存在於過去,其實有點像「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原來接觸表演的時候,她沒什麼訴求,不想說成為什麼大明星,也沒想成為什麼好演員。有戲找過來,合適就去拍了,不懂也不想它們之後會怎樣,更多的時間是自己晃裡晃蕩的生活。

但是拍著拍著,她的態度就發生了轉變,「會有一個量變產生質變,發現這是一個專業,它背後不是那麼簡單的,需要你花很多的時間、心思去鑽研它,然後就開始對它有敬畏了。」



尤其是通過和很多好導演、好團隊的合作,譚卓看到,「這個行業其實有它的嚴肅性和寶貴精神,也有可以傳達的文化和價值觀等等的東西。」

能用上「敬畏」一詞,可見珍視程度。那麼順理成章地,演員該是一直從事下去的職業吧。這個結論,譚卓給否定了,「不是,我覺得人在不同的階段心態不一樣,如果一直有好的東西,它會吸引我留下來。有時候它太讓人疲憊了,這種工作方式,其實對人生是有消耗的,我有時候就有點打退堂鼓。」

但畢竟那個「好的東西」的前提,被她牢牢把關著。至於其它,她也有自己的平衡術。

譚卓描述過創作時的狀態,以及過程中形成的焦慮。她說一旦開始工作,便是時間向前、不會停止,「時間向前就是,會看到拍攝內容一點點推進,但你是否足夠準備好了一個角色的創作?在我的個體經驗裡,永遠沒有說我已經完全準備好了,就會有些焦慮。」

藝術創作不是流水線作業。不像做一道菜,準備好了什麼配菜,加多少油、多少鹽,炒多少分鐘可以出鍋,每個步驟都有量化的概念。而是永遠在有序且有限的時間裡,面對和處理很多的不確定和未知性。


要隨機應變,也要保持專注,「到了現場,劇本調整、導演和監製的要求、對手的表演、真實環境、美術環境、服裝道具,都會對角色塑造產生影響。包括一句臺詞,你說的是否精準、怎麼才能說更好、還有什麼可能性,這些東西都要一直帶在身上想。我有的時候,甚至在睡覺的半夢半醒之間,一直在找的感覺突然出現了,但它轉瞬即逝。」

拍攝時的譚卓屬於全情投入型,但本質上,她說自己是非常浪漫主義的人。從角色裡出來,必然會花一定的時間休息,「她們只是我人生的一部分,而且這種工作是一直在給的,要是一年365天都在拍,那你是積累了多少呢?」

休息就是她恢復元氣的過程,「在放鬆的狀態下,接觸家人、身邊的人、菜市場的人、路上的陌生人等等等等,然後看書、聽音樂會,誰跟你分享了一道菜,它是一種來自方方面面的積累。」而為演員的積累提供出口的,始終是角色。

她有時候在思考,什麼是高級的表演,「不是說,你這人是個『戲精』,你放得開就好,歸根結底是源於你這個人的積累,恰恰是生活中的休息,然後通過比較短的拍攝時間把它呈現出來。」


果然,說著說著,還是會繞回演戲。譚卓說話的語速很快,面對所有的問題都不曾糾結,與演員相關並可以發散的話題,更能激發她的表達欲。善於呈現觀點的同時絕不讓聊天走向枯燥,時不時也輸出幽默感,偶爾自己先笑起來。

至於所謂的「機密」,就那麼被她毫無保留地分享出來,但很顯然是「功夫在詩外」的產物。又或者說,譚卓這樣的演員,本身就是一種答案。


彩蛋



星番:變態和殺人犯這樣比較偏反派的角色,您會想嘗試嗎?

譚卓:我肯定想,但我們這種比較少,這樣的角色一般選男演員,可能是在他們心裡男的壞蛋比女的多(笑)。一邊是創作比較匱乏,另外一邊其實市場在主導著這個創作,他們更願意消費男色,我覺得女性角色其實也可以揪出來非常好看的東西。

相關焦點

  • 譚卓:我很愛哭
    紐約一個朋友知道後對她說,你的症狀和我另一名朋友很像,他也是胃疼失眠,最後查出來是抑鬱症。譚卓遵囑去看了大夫,還真是抑鬱症。大夫給開了一堆藥回來。吃了兩天之後,譚卓停了。我為什麼要讓藥物令我開心或者讓我能夠睡覺?譚卓說,我不要太想成為一個被控制的人。沒多久就發生了溺水事件。
  • 不想紅的譚卓:「我是演員,不是明星」
    之前在《我不是藥神》裡,譚卓演的單親媽媽思慧也讓人難以忘懷。她為了女兒扛起了生活所有的負擔,忍受屈辱和辛苦,卻從沒有哭過,就像是個麻木的人。但當她和假藥販子打群架時,卻抄起板凳,二話不說加入戰場,讓人看到了女人的強悍。
  • 微信好友透露六合彩「內部機密」中碼!最後卻被坑慘了...
    提示:點擊↑上方"潮汕熱點"關注我!近日,普寧一網友遭遇微信騙子——一名自稱有六合彩內部機密的「微信好友」以透露「中獎機密」為由先後騙了網友幾次錢。令人意外的是,這還不是個例,普寧已有多人遭遇此類騙局。
  • 微信好友透露六合彩「內部機密」果真中碼 最後卻被坑慘了...
    近日,普寧一網友遭遇微信騙子——一名自稱有六合彩內部機密的「微信好友」以透露「中獎機密」為由先後騙了網友幾次錢。
  • 被譽為「文藝片女神」的譚卓,早在10年前就該紅了
    在關於譚卓的一期專訪中,主持人問道:「這麼多年,你是文藝片導演最愛找的演員,片酬低,本子好的甚至零片酬出演,那近期又接了了些商業片,你對商業化有什麼看法。」在《我不是藥神》裡,譚卓有一段20秒的鋼管舞鏡頭,因為不肯用替身,那20秒整整花費了她一個月,練到大腿小腿全是傷疤,一度造成腳踝軟骨永久性碎裂,可她堅持要拍完全程。
  • 譚卓:每一部作品都是自己的驕傲
    原標題:譚卓:女性身處逆境才能激發力量?不一定!羊城晚報記者 王莉《烈火英雄》裡,她是勇敢堅毅的消防員妻子李芳;《我不是藥神》裡,她是柔軟而堅韌的單身媽媽劉思慧;《沉默的真相》裡,她是堅持追求正義的李靜……她是譚卓,一個致力於用作品和觀眾對話的演員。
  • 「延禧第一朋克」高貴妃下線的第8天,我竟然成了演員譚卓的顏粉
    譚卓不如郝蕾亮眼,她性格看起來也不如郝蕾那麼剛強。不過極剛易彎折,隱藏自己對演員來說未必不是好事。也許代價是沒有所謂的主角臉,但抓住每一個角色的機會,一樣能讓觀眾記住。 注意到譚卓以後,我去仔細研究了她的履歷,本以為這樣的女性肯定是個南方人,沒想到卻是東北人。
  • 憑藉《我不是藥神》大火的譚卓,被曝隱婚生子
    4月27日,演員譚卓被拍到和一名男士牽手,身邊還有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隨後男士輕拍了兩下譚卓的屁股,舉止親密,引人猜疑據悉,譚卓被拍到離開機場直奔某小區。地庫中,一位四五歲的男孩飛奔過來,撲進她的懷中,接著一位男士從後面走過來,用手輕拍了兩下譚卓的屁股,舉止親密,隨後三人離開小區同去酒店,引發猜想。對此,有媒體向譚卓工作人員求證,對方暫未回應。譚卓,1983年9月25日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中國內地女演員。2009年5月,因出演電影《春風沉醉的夜晚》而正式出道。
  • 《我不是藥神》女主角譚卓:我怎麼活,就怎麼演
    今年開始,《暴裂無聲》《西小河的夏天》《我不是藥神》幾部電影接連上映,把她拱到聚光燈下。有行業內相熟的朋友認真問她:「譚卓你告訴我,你到底偷偷拍了多少戲?」她便認認真真地而略帶傲嬌地回: 「沒有啊,我不過就是拍一個是一個。」
  • 譚卓:女性身處逆境才能激發力量?不一定
    「當有好作品的時候,就是我最有收穫感和幸福感的時候。」譚卓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說,每一部作品都是自己的驕傲,每一個角色都是最美的自己。她表示,以後想演更多獨立的、有力量的女性角色:「以前我演過太多弱勢的女性角色,但女性不應該只有這一面,也不一定非要在逆境中才能激發力量。尤其在當代,有很多彰顯女性優勢的形象,比如護士,我們應該將這些形象記錄下來。」
  • 猛獁專訪|「文藝片女神」譚卓:用好角色「霸屏」國慶檔
    ,似乎離大紅大紫有點距離,但她並不在意,因為她有好作品,有好口碑,最近幾年她的商業作品也超級能打:2018年,她出演的《我不是藥神》以31億多元的票房拿下暑期檔冠軍,2019年,譚卓出演的《烈火英雄》、《被光抓走的人》、《誤殺》,部部叫好又叫座,當然,她還是大熱網劇《延禧攻略》裡的高貴妃。
  • 向胡歌求救透露兩人私下關係
    近日,譚卓罕見參加訪談節目,首次透露自己多年前曾遭遇溺水的經歷,還說自那以後的她一度非常恐懼水,甚至到了連看到水杯都會恐懼的程度。當時正處於這種巨大心理壓力之下的譚卓選擇去尋求這一段採訪讓網友意外發現了譚卓與胡歌之間的神仙友情,直誇胡歌暖心,也表達了對譚卓戰勝恐懼的鼓勵
  • 《我不是藥神》的意外之喜——譚卓
    她就是《我不是藥神》的女主演——譚卓。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部拿獎拿到手軟的《我不是藥神》,以及譚卓在這部電影裡的表現。電影片名:我不是藥神領銜主演:徐崢、王傳君、周一圍、譚卓執導導演:文牧野類型標籤:劇情製片地區:中國上映年份:2018年榮譽獎項
  • 從《我不是藥神》到《沉默的真相》,演員譚卓一直是個完美主義者
    「我有時候會不好意思說話,擔心太主動了會打擾別人。所以見到白宇的時候,我看他一直沉浸在某種狀態裡,也沒好意思打擾。」譚卓以為他本身就是那種不愛熱鬧、不愛說話的類型。「我覺得正是出於對對手的這份尊重,他才儘可能地把自己能做的做好,竭盡所能地給予對手。這是人家在幫我,我就很感動。」譚卓覺得,白宇也許是用這種方式,默默地給他自己鼓勁兒。脫下檢察官制服,譚卓發現白宇變成了另一個小白,在微信群裡不停地跳出來,異常活潑。
  • 明星|譚卓 當演員,賺錢不是第一要務
    總有譚卓的朋友送吃的過來,門口有保安把關,食物一概不許帶入,經紀人就準備了一個大環保袋,隨時出去接應,暗度陳倉。譚卓始終站著化妝。不久前她的尾椎受傷了,摔了一跤。「以前就有舊傷,加上新傷,得好好養著。」不能久坐,化妝間裡給她備了一張按摩床,站久了她向經紀人撒嬌:「我的小尾巴有點兒疼,我得躺一會兒。」一張畫得豔麗的小臉如泣如訴。
  • 演技、外形都不輸的譚卓,為什麼會在金雞百花獎中敗給周冬雨?
    不出意料,譚卓憑藉在《誤殺》中的精彩表現,獲得了本屆金雞百花獎最佳女主角。那為什麼譚卓這次沒拿獎呢?小編認為主要還是《少年的你》題材更為主流,而冬雨在劇中的戲份比譚卓在《誤殺》中也更多,所以發揮的空間也更大,所以並不存兩位演員演技高低的問題,兩位都是現階段中國電影屆的中堅力量。
  • 12月堪稱「譚卓」月,三部佳作橫跨銀幕舞臺
    活動當日,譚卓身穿銀色亮片落地長裙,顯得身形修長,銀色流蘇設計給整套裝束帶去了層次感和優雅感;搭配銀色高跟鞋,熠熠閃光,熊貓耳飾和指戒更是透露出一抹精緻,優雅而靈動、果敢且從容,展現真我,氣場十足!譚卓今年佳作不斷
  • 譚卓、章宇微博秀恩愛?《我不是藥神》真是一個神奇的劇組
    昨天譚卓發了和章宇的親密照被有的粉絲過度解讀,其實如果你了解《我不是藥神》這個劇組,你會發現這是多麼的正常。早在幾個月前就有網友提出了相同疑問,起因也是兩人的微博互動過於親密和頻繁。章宇發表微博說:確認過眼神,是可以一槍爆頭的人。
  • 《我不是藥神》走紅,《誤殺》封神,譚卓讓那些高薪酬藝人臉紅
    譚卓是一個大家不太熟識的名字,卻是一個大家熟識的演員。《延禧攻略》裡驕橫跋扈而又令人心生悲憫的高貴妃,《我不是藥神》裡的單親媽媽,話劇《如夢之夢》中的顧香蘭,完全不同的角色完全不同的譚卓。譚卓的精彩表現使觀眾只知高寧馨而不知譚卓,也許這才是一名演員應該具備的底色吧。譚卓出生於1983年的她有著演員的天賦,在各個角色之間遊走毫不費力不僅得益於這些年來的磨練,更源自於幼年流離的生活。
  • 這個國慶檔 譚卓又「霸屏」了
    2018年,譚卓出演的《我不是藥神》以31億多元的票房拿下暑期檔冠軍,2019年,譚卓出演的《烈火英雄》《被光抓走的人》《誤殺》均是叫好叫座。今年國慶檔,譚卓再次「霸屏」,《沉默的真相》播出之後收穫豆瓣9.1的高分,9月29日,《在一起之生命的拐點》播出,譚卓飾演了ICU主任陸曼琪,10月4日,譚卓出演的新電影《一點就到家》上映,三部作品依舊收穫了不俗口碑。對於挑選劇本的「秘訣」,譚卓有自己的一套「哲學」,「對於我來說,自己的角色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影視是綜合的,需要各個部門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