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在縣城飲用水水源保護地源頭——垵口鄉垵口村附近的公路旁、河道邊,總能看見村民林水根的身影,他一邊走路,一邊將路上的垃圾順手裝進手中的蛇皮袋。像這樣「順手撿垃圾」,這位92歲的老人一幹就是17年,且在2017年自願加入到民間河長的隊伍中。
一次偶然機遇,與環保「結緣」
林水根老人一直有老寒腿的毛病,經常腰腿酸痛,貼了許多藥膏總不見好。尤其是遇到變天的時候,腿就疼得更厲害。200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林水根通過《健康與養生》專題欄目得知堅持每天走路,能有效緩解腰腿酸痛,並且長期堅持,身體就會越來越硬朗。
為了緩解腰腿酸痛,他開始每日走路鍛鍊身體。起初,走路純粹是為了鍛鍊。後來,細心的他發現路邊、小溪裡有各色各樣的垃圾,這既有煞垵口鄉美麗的風景,又對下遊庫區的水質產生影響,天生熱愛公益事業的他萌生了一個念頭:邊走路邊撿垃圾。這樣既鍛鍊身體又能清潔家園,何樂而不為?
從此,林水根每天走路有了新內容——帶上蛇皮袋裝垃圾。「公路上的,河道裡的,只要有垃圾,我都會撿。」林水根說,剛開始,每天能撿到兩三袋垃圾,數量比較多,垃圾一次拿不走,就分成幾趟拿,直到把當天撿到的垃圾都投進垃圾箱。
遭家人反對,仍堅持義務環保
起初,林水根的行為遭到了子女的反對,他們覺得父親外出撿垃圾失了面子,同時年事已高,覺得老人在高高低低的河道裡行走不安全。因為撿垃圾的事,老伴及子女和他多次吵架鬥嘴、鬧彆扭。可林水根卻很卻執著:「環境改善了,對大家都有利,有什麼不好的?」話音未落,他又拿起蛇皮袋,出了家門,往村間小道走去,繼續他的環保之路。
看著父親堅持不懈的身影,家人們漸漸被感動,由反對變為支持。得到家人的支持,林水根也越幹越有勁。
我縣開展「潔淨鄉村」行動後,鄉裡有了專門的保潔員,衛生狀況有了明顯改善。不過,林水根仍堅持他自己的環保路,仍堅持每天撿垃圾,以減輕保潔人員的工作量。十幾年來,林水根頂著酷暑,冒著嚴寒,風裡來雨裡去,自己也數不清穿破了多少雙鞋子,撿了多少垃圾。在這期間,他從沒有向村裡、鄉裡索要過工資,一直義務做環保。
精神感染他人,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林水根老人是一位老軍人、老黨員、老幹部,在村裡是個德高望重的老人。除了義務撿垃圾,林水根還當起了村裡的環保宣傳員,平時愛看報紙、雜誌,關心時事的他,用所學的環保知識為村民作義務宣傳,向大家宣傳保潔的重要性,村民、學生、路人,都是他宣傳的對象。老人的環保言行,深深感染著周圍許多人。
許多村民平時都有亂扔垃圾的習慣,看見老林的行為,都不再隨意丟垃圾,「一位八十歲的老人做得這麼好,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把垃圾扔進箱裡」,一位村民紅著臉不好意思地說。
垵口村村民周海燕說:「大家都很尊重他,因受老林的影響,大家都很自覺了,環保意識也增強了,不再隨意地向路上丟垃圾了。看見路上有垃圾,大家都會順手地去撿。」
看著自己身體日漸硬朗,所經過的路段乾淨清爽,老人心裡甭提多開心了。「公路養護人員都說我村子附近的這段路和河道最乾淨了,聽了這些話,做這點小事還是值得的。」林水根說。看到自己撿垃圾帶來的好處以及身邊他人行為的改變,老人家心裡美滋滋的。
林水根的堅持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從2009年開始,他連續五年被垵口鄉評為「環保衛士」,曾被我縣評為「潔淨鄉村形象大使」。對此,大家一致認為這份榮譽實至名歸,是對他多年義舉的最好回報。「這麼多年,村裡從沒有支付過工資,老人都是義務保潔,確實難得,不僅如此,他還帶動了一批老年保潔員參與村裡的公益事業,他是真正的『環保衛士』。」垵口村委會主任陳關火這樣評價老人。
堅持中深化,為五水共治發揮「餘熱」
今年已經是林水根老人持續義務撿垃圾的第十一個年頭了,雖然年事已高,但老人說還要堅持。
2014年,垵口村作為垵口鄉垃圾分類實施村,林水根老人表示要帶頭將垃圾進行分類,實行垃圾減量化處理。他把路上撿到的易拉罐、塑料瓶、農藥瓶、廢紙等可回收的垃圾收集在一起,集中售給收購廢品的人,努力做到垃圾源頭分類處理。
除了日常在路邊、溪邊撿垃圾外,老人還積極參與村裡開展的「萬人治水,潔淨家園」活動。「有人可能會說我傻,但我覺得作為村裡的一份子,理應為村裡做點事情,哪怕是小事。」林水根說道,「垵口鄉是全縣人民飲用水源頭,只有環境搞好了,才能保護好源頭的水。」
最讓林水根高興的是,以前早上走一圈得帶好幾個袋子,現在垃圾連一個袋子都裝不滿了。正是老人用他的無私和堅持換來了全村人的理解和認同,在他的帶動下,周邊群眾的衛生意識、環保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治水指日可待。
如今林水根可真「火」了,只要一說起他的名字,垵口鄉的幹部群眾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讚這位源頭護水的「環保衛士」。
水精靈治水答題小課堂
1. 水資源是再生資源嗎?(是 )
2. 「五水共治」是指治汙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嗎?(是)
3. 世界水日是3月25日 嗎? (不是)
4. 我國節水標誌是由水滴、人手、地球組成嗎?(是)
5. 我市麗水市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16年全省第一嗎?(是)
6. 麗水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指數排名穩居全省第一嗎?(是)
7. 我市2016-2018年連續3年榮獲「大禹鼎」,並於2019年捧獲「大禹鼎」銀鼎嗎?(是)
8. 《浙江省河道管理條例》中的「河道」包括江河、溪流、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嗎?(是)
9. 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根據情況確定是否採取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嗎?(不是)
10. 「五水共治」是推進浙江新一輪改革發展的關鍵之策嗎?(是)
11. 浙江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955.41 )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1500)立方米嗎?(不是)
12. 我國現行《水法》頒布並施行於2003年嗎? (不是)
13. 太陽輻射是水循環的原動力嗎?(是)
14. 塑料瓶、玻璃和金屬,是屬於可回收垃圾嗎?(是)
15. 「五水共治」群眾滿意度連續5、6年保持全省領先嗎?(是)
16. 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連續12年全省第一嗎?(是)
17. 地表水交接斷面考核連續4年蟬聯優秀嗎?(是)
18. 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根據情況確定是否採取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嗎?(不是)
19. 我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量的(1/4)嗎?(是)
20. 「五水共治」是一舉多得的舉措,既擴投資又促(轉型),既優環境更惠民生嗎?(是)
掃碼參與競答
更有現金獎勵等著你呦!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有獎競答
【來源:麗水治水】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