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少年劉春林:他是家鄉那條母親河的水源衛士

2021-01-10 天眼新聞

學習成績優異,盡己所能,關心關愛需要幫助的人,愛護環境,主動參加巡河,保護家鄉的河流生態……作為一名小小少年,他熱心公益、樂於助人,成為志願者。身邊的同學,受他影響,也紛紛加入志願者,多次獲得班級優秀幹部、水源衛士、優秀志願者等稱號,他就是織金四中初三11班的劉春林,2019年被省文明辦、省教育廳等多家單位評為2019年新時代好少年。

劉春林與志願者們在河床上撿拾垃圾、保護河道清潔

「志願者」點燃其公益火苗

劉春林今年16歲,家住畢節市織金縣雙堰街道楊柳社區偏坡組,其父母靠務農為生。說起劉春林,他的班主任,織金四中老師李鑫告訴記者,這孩子成績優秀, 熱心公益、崇德向善、樂於助人,今年雖然已經初三,劉春林還是力所能及的做一點身邊公益。

為何熱衷公益,劉春林告訴記者,一是源於父母教育,二是源於一次偶然的機會。

劉春林參與守護織金馬場凹河志願服務

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經常引導他和弟弟「長大了,要學會助人為樂」。14歲那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劉春林終於成為真正的志願者。

劉春林介紹,2018年6月的一天,他在織金縣城過馬路時,正好有一群身穿紅馬甲的人,攙扶著一名老人過斑馬線,當時他覺得這一幕很暖心,「我走過去,好奇地問了一名慘扶著老人的小哥哥在做什麼,那名小哥哥說,「我們是志願者,就是義務幫助他人,在做公益服務。」

劉春林(右一)在與他人進行環境保護志願活動

劉春林說, 那一刻,「志願者」三個字,突然點燃他心中的「火苗」。

「當時我很興奮,就問了那個小哥哥,說我可以加入你們的志願者嗎?」。「得到小哥哥的肯定回答後,我當時特別高興,想到自己可以幫助別人了。」劉春林說,後來他完成申請等相關程序後,正式加入了織金縣青年志願者協會,由此成為一名志願者。

劉春林參加暖冬行動服務

盡己所能幫助身邊人

成為志願者後,劉春林總是盡己所能幫助身邊的人。

有件事讓劉春林此生難忘。2018年11月的一天,織金團縣委組織愛心物資發放,劉春林參加志願服務,與團隊的人,帶著衣物、生活用品等物資,來到織金縣白泥鎮。

劉春林(左一)與獲愛心助學受捐人員合影

在把愛心捐贈物資,送到到其中一個村的一戶貧困戶家時。劉春林得知女主人有精神疾病、男主人雙目失明,家裡一貧如洗、還有兩個小孩、燒的是柴火。

「這戶特殊人家,實在太可憐了,看到這個場景,我當時內心很是難過。」劉春林說,當貧困戶收到愛心禮物時,由衷說了聲感謝大家的幫助時,內心流露的喜悅,讓自己深深感受到幫助他人是一種幸福。

劉春林與參與當地春晚志願者服務

其實,劉春林的家境也不好,但見這戶人家更貧困,他便萌生了一種念頭,努力學習,將來幫助更多的人。正是這樣的執念,劉春林學習非常努力,他常說,「幫助他人,真的能讓自己快樂,也讓自己學會成長。」

家鄉河流水源小衛士

記者從織金志願者協會了解到,截止到記者發稿時,劉春林的服務時長已逾500小時。在其帶動下,其弟弟也跟著保護環境,在房前屋後及公路上,一次次撿拾著垃圾,身邊的很多同學,受他影響已成為志願者。

劉春林參與鏟雪除冰義務服務

據織金縣青年志願者協會會長方藝介紹,劉春林的家庭情況比較困難,其父母還參與做些臨工,劉春林成為志願者後,立即把志願服務看作最快樂的事,為了保護家鄉的母親河,他先後參加了畢節市河流保護行動第一期大新橋水庫、第二期納雍鄉六衝河、第三期織金桂果鎮楊柳河、第四期織金綺陌街道綺陌河、第五期織金河上遊、第六期三甲河等志願巡河和保護活動。目前,劉春林已參加有組織的自願服務活動達10多期。

「每次活動就是通過巡河,撿拾河邊垃圾,還有發現汙染源,報告給環保部門,讓相關部門及時治理河道汙染。」劉春林說。據了解,通過長期的巡河志願活動開展,加上近年河長制度的推進,織金縣內的母親河得到了很好治理。除了巡河,劉春林還參加各類志願服務:愛心助學、交通安全日誌願者服務、春運暖冬等。「每一次都都收穫頗豐,讓家鄉變得更美,讓別人得到服務,讓行動帶動他人,讓志願者這個稱號更切實際。」劉春林接受記者採訪時謙虛說道。

劉春林參加2019年貴州新時代好少年發布儀式

2019年,劉春林榮獲織金縣優秀共青團員和畢節市優秀志願者稱號,在無數次志願服務中,他用自己的行動,感染著身邊的人,他在學校組織學生會志願者,成立了「校園文明監督崗」,鼓勵身邊的同學們,紛紛加入志願者隊伍,用實際行動共同維護校園的環境。

「中國好少年」等你來推薦!

今年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繼續攜手西部12省市自治區主流媒體尋找120位中國好少年,其中,聯合貴州都市報在黔尋找10位中國好少年,獲獎者每人獎勵5000元。同時,活動招募「成長守護官」,與好少年結對。如果您身邊有身處逆境卻自強不息,且品行兼優的好少年,可以撥打貴州都市報公眾服務熱線96811參與報名「中國好少年」活動,報名過程中如能提供詳細的圖片、視頻、文字等報名資料尤佳。

都市新聞 記者 張斌

編輯 黃盈瑩校對 羅鎮武編審 廖波 周密

相關焦點

  • 民間河長志願者巡河護城,以己之力守護「母親河」
    民間河長志願者巡河護城,以己之力守護「母親河」 ——湖南省綠色衛士小額資助成果展一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肖靜 通訊員 舒麗娟近年來,綠色衛士環保志願者充分發揮「環境監督」「河流守望」「環境記錄」「綠色傳播」「民間河長」五大職能,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 湖北民警懷念兒時母親河 創作出版《那條叫清江的河》
    徐曉華創作出版的《那條叫清江的河》 姚舜 攝中新網恩施9月3日電 (蘭豔 姚舜 劉璐)日前,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安局民警徐曉華創作的《那條叫清江的河》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獲2017年中國作家協會少數民族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 影響文化的大河,密西西比河,那條平和慈祥母親河
    密西西比河被美國人稱之為母親河,就跟咱們國家的黃河和長江一樣,它承載了一整個國家人民的希望。這位平和慈祥的「母親」,十分愛她的孩子們,甚至那些外來的孩子她也是照愛不誤。都說,慈母多敗兒,可我真沒怎麼看出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怎麼不爭氣了。反而是,在偉大母愛的關懷下,這個國家愈發強大了。
  • 我是生態環保小衛士演講比賽
    「我是生態環保小衛士」演講比賽碧水藍天,鳥語花香,美麗的生態環境需要我們共同守護。為了提高全體師生對環境保護、綠色生活的認識,樹立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環保意識,更為了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全力踐行「強基啟智、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華中師範大學附屬武當中學初中部組織初一(4)班學生周夢涵、鄭雪源參加十堰市第二屆「我是生態環保小衛士」中小學生演講比賽丹江口市的複賽。比賽前,兩名學生在範德林老師的悉心指導下認真修改演講稿,仔細揣摩演講注意事項。
  • 一座城,一條河,衡水人,你還記得兒時家門口前的那條母親河嗎?
    城市的興起,往往離不開水源的灌溉——古時人們依河而居,沿河布局,逐漸地形成了如今的一座座城市,而那條哺育了一輩又一輩百姓的河流,也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屬於城市的記憶,今天我們就走進衡水人的母親河——滏陽河。滏陽河穿越衡水市城區,見證了城市的生長與繁榮,是衡水人口中的「母親河」。
  • 倭肯河是家鄉的母親河,支流有七臺河、挖金鱉河、茄子河、龍湖河
    文/徐繼龍倭肯河,是家鄉的母親河。七臺河市區的倭肯河水系有主流倭肯河,支流七臺河、挖金鱉河、萬寶河、茄子河、中心河、龍湖河……母親河歷經滄桑,見證了七臺河這座小城的興盛繁華,發展變遷。 河水潺潺,攜手童年走遠,卻時常撥動我回憶的心弦。
  • 劉春林深入企業調研安全生產
    【導語】:11月8日,縣委副書記、代縣長劉春林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解說】:在星原集團和萬鑫達焦化,劉春林先後來到一體化智能監控中心、生產車間、汙水處理廠等地,詳細了解企業生產規模、產品種類、生產工藝流程、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劉春林強調,安全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和底線。企業負責人要將智能化作為安全生產核心技術支撐,依託人工智慧視頻識別和智能感知技術,實現安全隱患智能感知及報警決策。
  • 遂昌:守護飲用水源的「環保衛士」——民間河長林水根
    每天清晨,在縣城飲用水水源保護地源頭——垵口鄉垵口村附近的公路旁、河道邊,總能看見村民林水根的身影,他一邊走路,一邊將路上的垃圾順手裝進手中的蛇皮袋。像這樣「順手撿垃圾」,這位92歲的老人一幹就是17年,且在2017年自願加入到民間河長的隊伍中。
  • 安徽休寧:三百河長帶頭守護「母親河」
    休寧三百河長帶頭守護「母親河」。黃影攝休寧縣地處新安江正源,擁有大小河流237條,水系發達,有「一源兩水三百河,七十水庫五千塘」之說。其中,橫江、率水是當地的母親河,流域面積1947平方公裡。活動當天,來自各行各業的志願者不辭勞苦,積極撿拾垃圾、清除雜物。
  • 廣東潮州的最大的江——韓江,潮汕地區的母親河,粵東的驕傲
    位於廣東省的東部地區有一條非常有名的河流,這條河流也是廣東第二大的河流,更是整個粵東的支幹流,也是廣東潮州最大的江。這一條江河就是韓江,韓江流域作為粵東地區最有影響力的河流,也是養育了潮汕地區的百姓的母親河。
  • 市水源辦走進景秀小學
    本次主題課堂老師董嘉儀,既是景秀小學的學生家長,也是市水源辦的工作人員,有著豐富的水源保護工作經驗。二是藉助VR手段,讓小朋友在教室中,也能身臨其境地領略深圳各水源地自然風光和生態魅力,進一步增強小朋友對飲用水源保護的興趣和決心。
  • 在母親河的臂彎裡
    南宋時,劉豫為給章丘以下增加水源,排洩滯留城北的泉水,兼防洪並舟楫之利,在濟南華不注山修築濼堰,將原本流入清河的濼水導引入濟水故道。人們把原本的那條清河叫做「大清河」,而把劉豫修築的這條清河叫「小清河」。1855年,黃河在蘭考縣東壩頭附近決口。滔滔黃水從此奪路北上,流入大清河,從此黃河結束了700多年奪淮入海的南流歷史。大清河也就成了今天黃河的下遊河道。
  • 散文:家鄉的那條河
    我的家鄉有一條河,東岸叫東小屯,西岸叫西小屯。我家在東小屯,緊挨河岸,很多難忘的童年記憶都和那條河有關。那條河何時形成,村中已無人知曉,只記得橫跨河面的石橋很有年頭了,曾有三塊乾隆年間的建橋石碑立在橋頭,如今早已不知去向。在我很小的時候,奶奶曾給我講過,年景不好的時候,夜間來村裡搶糧的「還鄉團」經常從石橋經過,嚇得村民紛紛在河岸邊找地方躲藏。這是我對那條河的最早記憶。
  • 家鄉的那條河——童年的灃河記憶!
    家鄉的那條河——童年的灃河記憶!
  • 小學生低年級看圖寫話範文:美麗的家鄉作文(5篇)
    【美麗的家鄉】我的家鄉在延安,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春天,草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有的大人們坐在樹下喝茶,有的小朋友們在樹下嬉戲,還有的鳥兒在樹上唱歌,花兒也綻放開了,桃花妹妹忙著去參加舞會,月季花姐姐也忙著和別的小野花比美。
  • 陽泉遊子回鄉感嘆:還是家鄉好
    他操著一口家鄉話一再詢問。與往常不同,我並沒有覺得不耐煩,反而心底感覺一股子親切。我告訴他,因為有人來接,所以不坐他的車。沒一會兒,親戚的車開來了。上了車,把寶寶安頓好,我便迫不及待地看起窗外的風景來。奇怪,多年沒回,居然還能記起很多地方。回到家,家裡一切如故,還保留著我結婚時的樣子。
  • 難忘家鄉的拒馬河
    我的家鄉在河北省保定市容城縣。我童年和少年時期生活過的家鄉小村旁有一條大河,叫南拒馬河。這條河是我縣和鄰縣定興縣的界河。這條河的源頭在太行山深處的河北淶源縣境內,叫拒馬河,是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支流,它在張坊鎮分為南北兩支,又在白溝相合匯入大清河。
  • 母親河到底有多美?今晚紀錄片《長江之戀》給你答案……
    《長江之歌》作曲:王世光 作詞:胡宏偉 指揮:孟大鵬 童聲合唱:中央少年廣播合唱團 領唱:郝佳貝由國家一級指揮孟大鵬帶領的中央少年廣播合唱團再一次演繹了《長江之歌》,天籟之聲更增添了一份戀戀深情。剛見到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的站長吐旦旦巴,我非常吃驚於他的普通話。
  • 【活動倒計時】「我愛母親河」美術、作文創作活動倒計時開始……
    韓愈於唐元和14年(819)貶潮州刺史,風燭殘年,風雪漫天經藍關,抒發「知你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哀嘆的絕唱,古今同慨。留潮八月,驅鱷除害、修築堤坊,執行「以德禮為先」,「自是潮之士皆篤於文行」,韓愈業績昭著,輝耀青史,同韓山、韓江,永世長存。張釗瀚    男   9歲堤邊木棉挺拔,渡船來往於兩岸,乘風揚帆,構成了潮州八景之一的「鱷渡秋風」。
  • 電影:《毛澤東和他的衛士》
    2010年8月1日建軍節之際,毛澤東主席之孫毛新宇少將曾給國家廣電總局電影電視劇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領導小組發去電文:「我作為毛澤東主席的孫子,多年來觀看了由特型演員紅心出演毛澤東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毛澤東回韶山》、《毛澤東和他的衛士》、《天安門》、《陝北情懷》後,我認為特型演員洪偉紅心演得很真實,形似神似兼備,很有感情,重現當年主席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