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一條河,衡水人,你還記得兒時家門口前的那條母親河嗎?

2021-01-10 衡水文廣旅遊

城市的興起,往往離不開水源的灌溉——古時人們依河而居,沿河布局,逐漸地形成了如今的一座座城市,而那條哺育了一輩又一輩百姓的河流,也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屬於城市的記憶,今天我們就走進衡水人的母親河——滏陽河。

滏陽河穿越衡水市城區,見證了城市的生長與繁榮,是衡水人口中的「母親河」。這條河流對衡水到底有多麼重要,在它身上有怎樣的傳奇故事?今天我們走進「故事裡的滏陽河」。

01

滏陽河的神話——「金龜醉酒」

滏陽河發源於太行山東麓,滏山南麓,故名滏陽河。它屬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曾多次與漳水合流,曾經多次改道,在這裡流傳著「金龜醉酒」的神話故事。

相傳大禹治水之時,玉皇大帝見大禹治水日夜奔波,十分辛苦,就派金龜將軍前來當他的坐騎。金龜將軍自天上來到人間,自以為是玉帝駕前的一員大將,根本不把大禹放在眼裡,不甘心當他的坐騎,就當起了治河的開路先鋒。有一天,金龜將軍擅離職守喝的酩酊大醉。大禹對金龜將軍說:「滏陽河是太行山以東天水入東海的主要河道,應該挖寬一些。」金龜將軍酒醉神智恍惚,將大禹「挖寬一些」的指令,誤聽為「挖彎一些」。結果,他迷迷糊糊地將滏陽河挖成了九曲十八彎,直到現在滏陽河還是彎彎曲曲的。

02

滏陽河的歷史地位有多高?

唐代大詩人王之渙曾於開元十年(722年)到衡水任職,有詩寫道:「長堤春水綠悠悠,畎[quǎn]入漳河一道流。莫聽聲聲催去棹[zhào],桃溪淺處不勝舟。」這首詩正是描寫當時的美麗春色,蜿蜒的長堤,奔騰的河水,歡樂的笑聲,此情此景令人流連忘返。滏陽河水量充沛,造就沃野千裡。春汛時滹沱河、漳河、滏陽河經常合流,冰凌水在現衡水城西匯集形成一片片沼澤,現在仍保留北沼、南沼這樣的村落名稱。洪水退去,肥沃的土地漏出,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滏水脫漳,始形成滏陽河道雛形,遷移到此的人逐漸增多。

滏陽河還曾是河北東南部地區至天津的主要航運通道,直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仍有小型貨船往返,有從上遊邯鄲等地駛來,船上載滿了陶瓷、煤炭、山貨,有的從下遊天津駛來,載滿了布匹、綢緞、煤油、百貨,船隻經過衡水到老橋渡口時通常會再轉運衡水老白乾等地方物產,再通過陸路、京杭大運河轉至北京、杭州、揚州等大都會。

同時進行船工生活補給,各種小吃攤點擺的滿滿當當,煎餅果子、老豆腐、餛飩、大餅應有盡有。沿岸商業活動十分繁榮,店鋪林立,當地老百姓把貨物擺放在河畔「等人問津」,客商還會打聽這裡距離天津有多遠,航道情況如何等等。至今滏陽河畔依然保留著「問津街」,是衡水老白乾產品及其他糖酒副食集散批發基地。

03

如今的滏陽河

甘甜的滏陽河水,本地產的優質高粱,發達的水陸交通,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催生了滏陽河沿岸釀酒產業的誕生,其中衡水老白乾最為出名。歷史上的滏陽河可謂風光無限,記錄了那個時代衡水的榮光,衡水的釀酒業至今依然是這座城市的驕傲。

如今,滏陽河景區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以「十裡長廊、龍脈滏陽」為主題,以九州廣場至蕭何廣場兩大主題廣場河段為航線,可遊船觀光、沿河觀看綠道、品讀歷史長廊、遊覽都市夜景。保利大劇院、奧體中心、九州廣場、蕭何廣場現代文明與歷史文化渾然天成,清風習習愜意自然,遠方皓月當空繁星點點,揚帆起航只為等你。

經過初期運營,目前已經串聯形成滏陽河、衡水湖景區、園博園、閭裡古鎮、老白乾酒廠、保利大劇院等多條旅遊路線。

此時此刻您肯定已經放飛思緒,想來到這個歷史厚重、底蘊豐富的滏陽河走一走、轉一轉。這是一條歷史的長河,它定川流不息,待到疫情結束,從衡水開始,從滏陽河開始,雲遊四方,走遍千山萬水,一定要來衡水!

相關焦點

  • 湖北民警懷念兒時母親河 創作出版《那條叫清江的河》
    徐曉華創作出版的《那條叫清江的河》 姚舜 攝中新網恩施9月3日電 (蘭豔 姚舜 劉璐)日前,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安局民警徐曉華創作的《那條叫清江的河》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獲2017年中國作家協會少數民族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 影響文化的大河,密西西比河,那條平和慈祥母親河
    密西西比河被美國人稱之為母親河,就跟咱們國家的黃河和長江一樣,它承載了一整個國家人民的希望。這位平和慈祥的「母親」,十分愛她的孩子們,甚至那些外來的孩子她也是照愛不誤。都說,慈母多敗兒,可我真沒怎麼看出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怎麼不爭氣了。反而是,在偉大母愛的關懷下,這個國家愈發強大了。
  • 一條河 一座城!走通蘇州河:有風景、有生活、有歷史、有故事……
    1996年6月5日,新民晚報頭版刊登《齊心協力讓蘇州河換新顏 市區段沿岸5區今立「軍令狀」》,記錄下百姓翹首以待的那一刻——上海啟動蘇州河綜合整治。經過多年努力,母親河終於水清岸綠、鳥語花香。
  • 伊犁河:伊犁人的母親河
    >演唱:崇秀平作詞:楊亞平作曲:拜力克  伊犁河是伊犁人的母親河。  一條河流一旦以母親河定義之,就可知這條河與這塊地域之間的親疏關係:再沒有一條河流的意義能大過它,再沒有一條河流能比它更與此地親近。人們跋山涉水、背井離鄉,走到多遠,回憶裡都會有這樣一條河流奔流不息。
  • 瀘州有條瀨溪河,不如長江沱江有名,卻是瀘縣的母親河
    源起:瀘州這座大江之城,還有一條瀨溪河瀘州的沱一橋橋頭到瀘州大酒店的這個位置,我們老瀘州人習慣叫江城,雖然是一個地名,但是用來表達瀘州市是江邊之城一點也不為過。當然只要是沿江流域的城市,都可以稱為江邊之城,若是說到名氣,武漢市第一,估計說到瀘州是江城,很多人會比較迷惑,不能想到是這裡,還不如說人家重慶。
  • 那是一條青澀的河
    一則微信,泛起的漣漪……2019.7.14,「青澀之河」微信群:@陳建東:我們的大河場呀!如今是無路可走。7.9洪災把通向的道路全部衝毀。我們發小唯一的念想一一鋼筋水泥橋也被衝垮了!現場一片狼藉。我們的家園、我們兒時的夢、發小們兒時的歡樂園,已不在了。什麼時候才能重現你的美麗?大河!大河!你真的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嗎?
  • 倭肯河是家鄉的母親河,支流有七臺河、挖金鱉河、茄子河、龍湖河
    文/徐繼龍倭肯河,是家鄉的母親河。七臺河市區的倭肯河水系有主流倭肯河,支流七臺河、挖金鱉河、萬寶河、茄子河、中心河、龍湖河……母親河歷經滄桑,見證了七臺河這座小城的興盛繁華,發展變遷。 河水潺潺,攜手童年走遠,卻時常撥動我回憶的心弦。
  • 【每日一讀】那座城,那些人 | 範瑤
    依稀記得有一個叫做斷頭山的地方,那裡有一座大約兩百米的斷臂,兩山之間連著橋,橋下是一條河。橋之高,至今想想都會覺得腿軟,在橋的中間掛著一把劍,愛看武俠劇的我,當時幻想著那裡是否住著一位大俠,是否會有一位如同花無缺一樣的翩翩公子從那裡飛出來。現在喜歡寫小說,這一場景給我帶來了許多靈感。無論是朝堂江湖,還是緣起緣滅都有著那座山,那條河,那把劍的影子。
  • 經開區:在家門口流淌的那條運河正從記憶中復活
    今天的運河常州經開區段已是另外一種嶄新面貌,除了讓母親河重現碧水清波,常州經開區堅持創造化、創新性發展,將運河兩岸風光帶建設與文化發展緊密結合,讓運河兩岸又「熱鬧」起來——在家門口流淌的那條運河,正從記憶中復活。
  • 蘇州河,流淌出一部上海千年史
    不過,打開現今正式出版的上海地圖可以發現,這條河道正規名稱的標註是吳淞江(蘇州河)。「一個城市如果有水,有大江大河,那真是很幸運,這不是每個城市都能具備的。」在上海社科院上海史專家鄭祖安研究員看來,上海有兩條大河,一條黃浦江,一條蘇州河,一江一河伴隨著上海城市成長,也滋潤著市民生活。蘇州河和黃浦江,哪一條河是上海的母親河?
  • 抖音一座山一條河是什麼歌 安與騎兵紅山果完整版歌詞介紹
    抖音這個APP現在可以說是火了非常多不熱門的歌曲,玩抖音的朋友應該經常能在上面聽到「一座山一條河」這句歌詞,那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看看抖音一座山一條河是什麼歌 ?抖音一座山一條河是什麼歌  最近在小編在抖音上經常能看到很多抖友用「一座山一條河」作為背景音樂,據悉這首歌的歌名叫做《紅山果》,是由安於與騎兵演唱的。  安與騎兵,中國內地音樂唱作組合。由主唱兼木箱鼓手安靜、主唱兼吉他手騎兵組成,組合成立於2010年9月22日。
  • 新時代鄉愁歌曲《我的思念是一條河》獲廣泛好評!
    ---近日,由音樂人肖鵬作詞作曲、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袁淵演唱的《我的思念是一條河》在各大媒體發布,作品以其鮮明的藝術風格、厚重的家國情懷、動聽的優美旋律直指人心叩響心弦,被讀者觀眾譽為新時代鄉愁歌曲的精品力作!
  • 姑蘇拾光 | 兒時的閶門 -- 影像 · 留言 · 再回
    文革時期(約、66年)家住外五沍廟12號,記得裡面住著張姓佰佰弟兄倆家,大的有一兒,小的女兒一雙,還有大媛姐姐,他們好像姐妹三個,其他記不得了,隔壁10號有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小姑娘,身體不太好,聽說開過刀的,徑常一起玩來看。後門河對面就是橫街,那年火燒朝天樂,後門望西看天空一片煙雲,姆媽關照不許出門,亂呀,怕呀。那時閶門飯店門前那條街上貼得大字報一層又一層。吃好晚飯後去閶門飯店裡看演出,看現代京劇。
  • 熊吉平:踏過千山萬水,心中總夢牽魂繞著家門口那條龍堰河
    家門口前不遠處,有一座雖然不算高大,但卻十分陡峭,似堡壘狀般的小孤山,拔地而起,十分壯觀。離山下一裡多路,有一條蜿蜒崎嶇的小河,象一條巨龍盤踞在小河兩岸的群山腳下,起初叫龍王河,傳說,當地群眾經常乘天幹河水下降時用魚鰧精、炸藥和電線在河裡撈魚,鬧得龍王不得安寧,一氣之下便順水而下跑到了十堰黃龍灘,家鄉這條小河便改稱龍堰河。龍堰河的發源地是秦巴山脈竹溪河的分支。
  • 散文:家鄉的那條河
    我的家鄉有一條河,東岸叫東小屯,西岸叫西小屯。我家在東小屯,緊挨河岸,很多難忘的童年記憶都和那條河有關。那條河何時形成,村中已無人知曉,只記得橫跨河面的石橋很有年頭了,曾有三塊乾隆年間的建橋石碑立在橋頭,如今早已不知去向。在我很小的時候,奶奶曾給我講過,年景不好的時候,夜間來村裡搶糧的「還鄉團」經常從石橋經過,嚇得村民紛紛在河岸邊找地方躲藏。這是我對那條河的最早記憶。
  • 檣帆舟影衡水悠悠
    衡水,取「漳水橫流」之意。只聽名字,便知這裡的風土人情皆離不開一個「水」字。當奔騰洶湧的大運河遇到水汽氤氳的湖城衡水,便演繹出一段與水有關的曠世絕戀。看慣了世事滄桑,都說「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當她早已無情無心,孰料這莽莽「巨龍」,滿眼寵溺地望向她的兒女,載了龍鬚鳳尾面,潤了萬畝梨園田,攜一條條文化長廊、一片片仿古街區、一座座博物館盛裝出行,再現昔日繁華容顏。借水發力,也許,對衡水,她是真愛。一 鄉愁何處水波漫漫,滄海桑田。
  • 好少年劉春林:他是家鄉那條母親河的水源衛士
    劉春林介紹,2018年6月的一天,他在織金縣城過馬路時,正好有一群身穿紅馬甲的人,攙扶著一名老人過斑馬線,當時他覺得這一幕很暖心,「我走過去,好奇地問了一名慘扶著老人的小哥哥在做什麼,那名小哥哥說,「我們是志願者,就是義務幫助他人,在做公益服務。」劉春林(右一)在與他人進行環境保護志願活動劉春林說, 那一刻,「志願者」三個字,突然點燃他心中的「火苗」。
  • @上海人,你知道為什麼蘇州河上沒有輪渡嗎?這個23年前的故事給你...
    今天,二十三載後的12月16日就讓小紅(ID:hszs1921)帶你回顧上海蘇州河上最後一個渡口——強家角渡口的故事。義渡這種形式缺乏統一管理,常因各種狀況而無法維持,時移世易,強家角渡便成了無人監管的「黑渡」,濟世渡人的初衷也漸漸消逝。20年代周家橋工商業興起,1915年無錫榮家在周家橋買下榨油廠址,創辦申新紡織企業工廠(即建國後國棉二十一廠),1919年日商豐田吉左在極司菲爾路(歷史上的梵皇渡路,今萬航渡路)建豐田紗廠。
  • 南京金川河廿載治理一朝達標——復活一條河 造福半座城
    由於流經老城人口稠密地區,水系複雜,水環境治理欠帳多,過去長期黑臭,被省市環保部門稱為「長江進入江蘇後,上遊入江河道中最難治理的一條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南京以「河長制」為抓手,市領導掛鈎負責,動員各級各部門打響金川河治水會戰,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終於降住了這條「黑龍」。
  • 中國一條向西而流的河,全年禁漁、禁止打撈,河底藏天然「寶藏」
    實際上除了長江、黃河之外,雅魯藏布江、伊犁河等著名水域,也為塑造華夏之魂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其中境內有一條由東向西奔騰不息的大河,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全年都禁止打撈,因為這條大河內藏有天然的「寶藏」。第一、「湍急的河流」——額爾齊斯河談起額爾齊斯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蒙古族,蒙古帝國發端於斡難河河源,但是蒙古族人民卻更加熱愛這條養育了他們的母親河。額爾齊斯河流經新疆境內,並且從長度、流域面積上僅次於伊犁河,所以她又被稱作新疆的第二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