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和閨蜜是大學同學,兩人關係非常好,從不分你我,工作結婚也在同一城市,那份真摯的情誼令人羨慕,就連王女士的老公都豎起大拇指。
可是王女士38歲那年,兩人撕破臉皮,至今沒再見面。
她回想和閨蜜經歷的一些事,嘆息道:「閨蜜關係再好,也不要做這4件事,否則很難長久。」
01.彼此的家庭收入
收入對每個人來說,是敏感的話題,無論掙得多與少,很少會有人願意告訴別人,同樣也不希望別人問起,尤其兩人關係非常好,更要謹言慎行。
王女士和丈夫的收入很高,生活質量自然也高,閨蜜夫婦收入稍差,但也說得過去,不過拉開距離的是家庭成員的數量和是否需要供養的問題。
王女士家庭成員五人,老公是獨生子,公婆有退休金,四個大人養一個孩子,非常輕鬆。
閨蜜負擔很重,她老公姐弟三人,公婆農村人沒有養老金,還有兩個孩子,日子過得有些緊巴。
王女士對閨蜜非常照顧,買衣服或是看到奢侈品,都會給閨蜜的份帶一份,頭幾次閨蜜欣然收下,也會相應的回贈。
可是時間長了,閨蜜有些受不了,自己收入低,掙得錢還得養家餬口,哪有那些錢買貴的禮物。
她再次送禮物時,閨蜜直接拒收,熱心的王女士命令她必須收下,閨蜜突然發火:「你能不能考慮一下我的感受,咱倆收入相差懸殊,我不想欠你的人情。」隨後摔門而去。
好長一段時間,閨蜜不跟她聯繫,王女士反思自己的行為,確實有些欠妥,主動聯繫和好。
兩人相識同在一個水平線,想法和認知也不盡相同,為對方做一些事,非但不會挑理,還會增進彼此的感情。
當兩人的收入相差很大時,隨之改變的不僅是生活質量,對事物的認知,還有內心世界,這時就要調整相處的方式,以免傷了對方的自尊心。
02.夫妻親密事
通常我們都有這樣一個習慣,越是關係非常好,越是無所顧忌,尤其女人之間,家常裡短,生活瑣事,甚至夫妻間的親密事,都會直言不諱。
她們兩人的老公,工作性質不同,王女士的老公做生意,雖然平時很忙,但對妻子疼愛有加,夫妻感情特別好。
閨蜜的老公上班族,為了一家人的生計非常辛苦,早上起來老公已經上班,晚上回來閨蜜已經睡覺,經常兩頭見不到人影。
兩人聊天中,王女士猛誇自己的老公,閨蜜卻一直吐苦水,抱怨丈夫不懂溫情,心情非常低落。
被老公疼愛的女人,幸福感寫在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被老公冷落的女人,愁容滿面,經常嘆息命運的不公。
閨蜜和老公吵架,拿王女士的老公做對比,說自己的老公沒本事,還對妻子沒有半點疼惜,嫁給你瞎了眼。
一次兩次無所謂,時間一長,閨蜜的老公真生氣了,找王女士說:「以後不要在我老婆面前亂說話,我們夫妻跟你們沒法比,為了生活奔波,沒有那麼多的閒情雅致。」
王女士愣在那裡,被說得一句話沒有。
你理所當然的認為,閨蜜存在的意義,不就是另一個自己嗎?說這些無傷大雅,還能起什麼風浪?
可夫妻親密事屬於個人隱私,即使關係再好,也不能隨便亂說,該說就說,不該說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以免給自己找不痛快。
03.家庭矛盾,不要出謀劃策
閨蜜關係再好,也要懂得有些事情只能安慰和傾聽,最好不要給對方出謀劃策,比如家庭矛盾,如果尺度把握不好,不但換不來一個好,還會被牽連受埋怨。
閨蜜的公婆就她老公一個兒子,按有些農村人的老思想來說,養兒防老,女兒出嫁便是婆家人,不需要盡養老義務。
閨蜜和老公一邊要供孩子讀書,一邊還要每個月給老人生活費,壓力非常大,夫妻倆經常吵架。
閨蜜找她訴苦,問她該怎麼辦好?王女士說:「都啥年代了,兒子女兒都要盡養老義務,憑啥她們不拿錢?找她們理論,實在不行法院見。」
閨蜜回家也是這樣說的,結果兩人打了起來,最後才知道,原來大姑姐和小姑子平時給錢了,她老公沒跟她說,想讓父母晚年過得舒心,哪怕自己累點無所謂。
但閨蜜不幹了,你想多盡孝心,為啥要降低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質量,意見不統一,兩人鬧離婚。
床頭打架床尾和,兩人和好如初,老公問她怎麼想到要去法院呢?閨蜜脫口而出是王女士出的主意。
她老公憤怒地讓她們斷絕來往,想拆散我們的婚姻,這樣的閨蜜不值得交往。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即使吵得不可開交,他們有感情基礎,自然會有自己的方法解決,尤其對已婚女人來說,家是自己的歸屬,不會輕易離婚。
而你出謀劃策,雖然以事論事出於好意,一旦兩人和好,你就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04.合夥做生意
生意好做,夥計難處,閨蜜這種要好的關係,一旦跟利益掛鈎,失去的不僅是利益,還有彼此的感情。
王女士是重情重義的人,看閨蜜日子過得不太好,想要拉她一把,跟老公商量,你是做進出口食品生意,看看有沒有適合我和閨蜜的生意,幫幫她。
她老公說:「越是關係好,越不能合作做生意,不管經營好壞,一定會問題重重,她真有困難,咱可以用錢幫忙,但生意還是算了吧。」
王女士沒聽老公的話,直接把合作的想法說給了閨蜜。閨蜜很感激並接受了她的好意。
但閨蜜沒有錢,王女士說:「你不用擔心,錢我先墊上,掙錢了你再還我。」可她沒說賠錢了怎麼辦?閨蜜也沒問。
由於兩人沒做過生意,經驗不足,再加上對事情的看法不同,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王女士對事不對人,可閨蜜總覺得王女士財大氣粗,瞧不起自己。
結局當然也不會好,投資的30萬全賠了,閨蜜一聲不響撤出,隻字未提錢的事兒,王女士本身也沒想跟她要錢,只要她提一嘴,心理也會舒服一點。
王女士主動打電話,發現閨蜜把自己拉黑了,從那以後,兩人成了陌路人。
閨蜜關係越好,越不能合夥做生意,經營好了條件成熟,難保其中一人不被利益蒙蔽雙眼,做出讓自己傷心的事。
經營不好,兩人積攢的矛盾升級,到一定程度,就只能分道揚鑣,最後得到的是相互抱怨,費心費力不討好。
結語:
知乎上有人提問:「什麼才是真正的閨蜜?」有人答道:
我知道她在那裡,她知道我在這裡,一回頭都找得到對方;我們都有各自的人生,但我們知道彼此的世界一直有對方身影;不需要每天在微博上艾特來艾特去,也不需要動不動打電話寒暄,但又可以分分鐘聊到嗨皮,落淚時永遠肆無忌憚。我們是彼此的底氣,像家人一樣真誠又永遠不可動搖的存在。
隨著年齡的增長,環境的改變,塑料姐妹花越來越多,真心實意的閨蜜越來越少。
閨蜜,雖然是另一個自己,像家人一樣的存在,可維繫這份感情,就要懂得界限和分寸感,給予對方底氣和後盾,而不是無所顧忌,那樣只會漸行漸遠。
今日話題:你跟閨蜜或好哥們,還有來往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麗姐,每天分享情感故事。點擊上面關注,看別人的故事,反思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