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愛之森吶喊》園子溫的謊言遊戲

2020-10-09 遊成海

電影是虛假的,但它卻試圖營造一種現實。

而電影中的電影,卻記錄了現實。

在園子溫的新片《在無愛之森吶喊》中,他把這種真相與謊言的相互顛覆推向了高潮。

了解園子溫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他詭異的風格。17歲就寫現代詩的他,擅長通過性與死亡展現現代社會中扭曲的人性,而這些元素在他怪誕的導演風格下,又顯示出濃厚的B級片風格。眾人熟知的《冰冷的熱帶魚》便是個很好的代表。

真實

罪犯村田丈是個充滿人格魅力的人,他利用自己的魅力騙財騙色,並在不斷的羞辱中讓受害者脫離原本壓抑的社會地位,迎來真實的自我。

阿信,一個來自鄉下的無業游民,在東京的混混阿傑的帶領下,第一次接觸到了電影。他們的夢想就是拍出一部短片,獲得世界級的大獎。

對阿傑來說,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做的事,在電影中全部可以完成,對他來說,電影是自由的,是一個法外之地。

美津子,出生在一個家教嚴格的家庭當中,父親是個嚴厲的教授,絕不容許美津子做出任何「丟人」的事,甚至讓叫來的急救車不要鳴笛。出生在這樣家庭中的美津子,無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極度壓抑之中,答應與朋友的一起自殺,但最終只有她僥倖存活,從此陷入內疚,整天蝸居在家。

當美津子在罪犯村田丈的誘導下逐漸拋開自己過去的教條,參與了在村田丈主導下的「電影」拍攝,在這部「影片」中,村田丈不斷向美津子施壓,最終釋放了她壓抑多年的愛情與憤怒,親手殺死了阿傑。

阿傑一語成讖,死在了「電影」的拍攝中,在這個地方,一切都是虛假和自由的。用阿傑自己的話來說,美津子沒有「犯罪」。

觀眾通過觀看電影來達到高潮,而一個角色的死亡,則能同時達到劇本和觀眾兩個角度的效果。阿傑的死亡構成了全片第一個重大的轉折點,是一個戲劇高潮。同時,他的死亡給片中的觀看者,也包括我們觀眾帶來了視覺和情感上的高潮(震驚,恐懼等)。

在這場「戲」結束之後,美津子等人需要面對的是現實:如何處理阿傑。

接著便是一場枯燥繁瑣的處理運動,這樣的場景在園子溫的電影中屢見不鮮,他經常會讓如此的場景反覆出現,包括軟情色的場面。在周而復始的出現之後,觀眾終於喪失了最初的新鮮感,變得疲憊,枯燥。園子溫通過這種」日常化「的處理,破除了視覺和情感上的虛假高潮,讓觀眾面對」現實「。通過把傳統中的禁忌日常化,展現生活的枯燥與無趣,這也是園子溫電影一直以來的主題,因此他片中的人物,通常都是在這種枯燥中釋放自我,最終迎來死亡。

而另一部因為禁片聞名的《索多瑪120天》,同樣通過這種極其現實的「日常化」方式展現了這些禁忌的畫面,而其背後諷刺的,則是那些道貌岸然的精英主義者,法西斯主義和消費主義。

想想前幾天在獄中「被自殺」的愛潑斯坦吧,便是最好的代表,一旦他與諸多權貴的日常生活被曝光,那些精英分子的遮羞布就會被扯開,而這是連矽谷的「科技天才」們也不願面對的事(愛潑斯坦曾公開說過那些矽谷的精英過的是和他一樣的糜爛生活。)

而另村田丈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在自己的誘導下,美津子逐漸失控,變成了一頭自己都無法控制的野獸。美津子策劃了一起近乎自殺式的犯罪,導致村田丈自己都落荒而逃。

而園子溫則在影片最後,加上了一句「靈感來源於2002年的連續殺人案」從而為此片的「真實性」正名。

虛假

但我上面所寫,真的都是這部電影的真相嗎?

這便是園子溫在片中所設下的陷阱,在最終,他把先前所有的設定全部推翻,這當然是一種很冒險的方式,一旦把控不好,便會讓觀眾感覺到被欺騙。但《在無愛之森吶喊》中卻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首先,在臺詞上,園子溫給出的人物臺詞都是模糊性和暗示性的,這與好萊塢臺詞必須給出信息點不同。所以好萊塢影片幾乎不敢把自己先前的設定推翻,因為按照他們的邏輯思維,在設定時必須非常精確,而且需要明確交代人物信息,這也就給最後推翻製造了難度。編劇必須在前面留下明顯的信息,讓觀眾明白自己的用意,而留下的信息越多,漏洞反而越明顯,這就與當初嚴密的信息設定相悖了。

其次,園子溫的人物,行為多於臺詞。尤其是在回憶時,幾乎完全是通過動作表現人物。而蒙太奇,則是電影慣用的一種欺騙手段,通過兩個畫面的組接,可以產生截然不同的表達內涵。

於是當最後反轉時,幾乎所有人物的定位全部被顛覆,園子溫在片中設下的對比有以下幾組:

戲中戲的虛假與角色所處的現實產生對比。

每一個角色的偽裝與他們的真實身份產生對比。

影片的虛假性與最後「真實事件」產生對比(我們無法得知這個「真實事件」是導演的藝術加工還是確有其事)。

園子溫這次通過虛假與現實的重重比對,對我們所見的真相,包括所見的生活提出了質疑。

新浪潮先鋒之一的戈達爾就曾說過:電影是每秒24幀的真實。

而德國著名導演哈內克則說:電影是每秒24幀的謊言,為真理服務,或為尋求真理服務。

我想,對園子溫這個曾經的現代詩作者來說,電影和詩一樣,是他試圖尋找真相和探討現實的工具。通過這種虛假來尋找現實,正如電影最後一個鏡頭所展現的,人物在無法承受自己所見的真相之後,再次逃入森林當中。然後,夢幻般的布景出現,呼喚著主角踏入這虛幻的舞臺。

一切,又變得難以捉摸。

相關焦點

  • 《在無愛之森吶喊》觀後感
    前不久,日本鬼才導演園子溫首度與Netflix合作的影片《在無愛之森吶喊》終於上線。150分鐘的片長,荒誕離奇的犯罪故事,在觀影過程中,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不止一次的讓我瞠目結舌,但驚嚇之餘,影片中的多次反轉又令人覺得暢快淋漓。
  • 《在無愛之森吶喊》那個男人回來了!
    #在無愛之森吶喊# 園子溫真猛都這歲數咋拍出來和年輕時候有過之無不及 女主故事線有幾分挪威的森林味道 椎名桔平邪魅狷狂就是一個徹頭徹尾惡的化身 並沒有社會迫害沒有別人看不起沒有xx強權。看完你會想惡人啊本身就是因為惡,這比很多洗白暴力的片子高明多了 扮演妙子這姐姐很適合演真人攻殼的素子啊。
  • 《在無愛之森吶喊》以電影之名,瘋狂屠戮
    01「我不喜歡小津安二郎,因為小津是日本電影之神,所以我是一名無神論者,更是一名反神論者。」——園子溫這一次園子溫終於願意好好講一個完整的故事了——《在無愛的森林吶喊》,苛刻的影評人稱這是多年爛片之後的迷途知返。
  • 《在無愛之森吶喊》你永遠也想不到,園子溫的電影有多變態
    但同時,對於電影語言以及主題立意上,園子溫不僅是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他擅長剖析的永遠是人類的陰暗面,對於人性的把控上,園子溫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點。  《在無愛之森吶喊  園子溫的這部電影跟之前的作品其實區別並不大
  • 《在無愛之森吶喊》期待太高與影片質量有落差
    《在無愛之森吶喊》很園子溫風,本片是根據日本九州發生的監禁連續殺人真實事件改編的。我一直對這個案件挺感興趣的,一些心理學書一講到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時,這個案件必榜上有名。之前看過兩部關於這個案件改編的電影:第一個叫《毛骨悚然》不咋好。第二個比第一個強點,用構圖表達壓抑的氣氛刻畫精神控制,但叫什麼名兒忘了,哈哈!
  • 對《在無愛之森吶喊》創作靈感猜想
    《在無愛之森吶喊》裡感覺導演在劇情裡糅合了很多自己感同身受的元素,就像在學校裡聽《雞蛋與石頭》中拍攝性侵題材的女導演所講,她拍攝的都是自己的故事。 園子溫在電影裡融入的自己的經驗和理解有:曾經經歷過的對創作的熱情;在創作過程遇到的困境;對日本扭曲社會下產生的扭曲的人格的猜想;對人際關係的分析。
  • 資源|《在無愛之森吶喊》一部集齊情色、暴力、謊言的R級流氓電影
    園子溫的電影向來充滿爭議。而對於觀眾來說,能夠適應這種風格的人,會把園子溫導演作品奉為神作,否則會覺得是不折不扣的垃圾,並且引起強烈的心理不適。《在無愛之森吶喊》(千萬不要相信這個小清新的電影名字)也不例外,接下來請屏息凝神,好好品味這個「血腥愛情故事」。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文化祭,排練話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 《在無愛之森吶喊》,,,
    在怪誕出奇的作品的《冰冷熱帶魚》和《戀之罪》之後,富有遠見的導演園子溫又在新作品中展現了自己的才能。 《在沒有愛的森林吶喊》審視了人類行為的黑暗面,講述了冷酷無情的村田丈利用自己的魅力來操縱周圍的人。村田認識了信和一群胸懷抱負的電影製作人,他們認為村田以及他與美津子的多磨的感情關係是完美的電影主題。
  • 《在無愛之森吶喊》限制級的另一種境界:絕對瘋狂,極盡純真
    《反情色》這次與Netflix合作,他再次交出了一部極端風格化的大尺度電影《在無愛之森吶喊1.重構為「虛無」影片《在無愛之森吶喊無愛之人們兜兜轉轉,最終卻還是宿命般地回到無愛之森,就如同被推倒重來的敘事一樣,終是經歷一場虛無大夢。
  • 《在無愛之森吶喊》園子溫的致幻劑
    老實說我沒看過園子溫以前的作品,但是我聽說這部幾乎有他很多的元素,血腥暴力色情,死了都要拍電影之類的,大概算是他對自己的致敬吧。本著對電影的好奇心,打算看一下這部重口味神作。剛開始的半小時,我都覺得這像是無釐頭的荒誕喜劇片,直到校園集體自殺,和電棍的出場,我逐漸意識到故事的走向不像我想的那麼簡單,惡魔即將出場。
  • 《在無愛之森吶喊》他的片越變態我們越喜歡
    最近很多影迷都在刷的新片,是日本「鬼才詩人導演」園子溫新作——《在無愛之森吶喊》。看完之後,可以說這部新片是園子溫的集大成之作,是他向自己的致敬光是把案件拍出來就足夠讓人想吐,但園子溫的野心不止於此,他將案件拆解分割,注入新的元素,變成完全屬於自己的故事,烙上園子溫式的cult美學。
  • 《在無愛之森吶喊》假裝收斂的園子溫
    看起來收斂許多的園子溫,從鏡頭,配樂到演員脫離了這幾年爛片氣息,讓人回想起《愛的曝光》中的非典型園子溫。 然而事實是園子溫在噁心人上真有一手。 隨著懷揣著「在電影裡做什麼都可以」夢想的兩人離開,現實的接入,全片的基調完全反轉回到了那個熟悉的園子溫,愛早已扭曲,電影夢只是諷刺的幌子,只剩下慣常的殺戮,欺騙與報復。
  • 《在無愛之森吶喊》————對園子溫的熱愛大於恐懼!
    園子溫與網飛合作,這片子一看就是園子溫,標籤的強烈不看導演是誰都知道是他,但仍舊有不同,例如《冰冷熱帶魚》同樣的分屍,但人物是認真的,是讓人相信的。內心壓抑無法釋放的主人公有星空博物館可以排解!其實我想說的是,並不知道這是不是園子溫的真正內心,雖然類型相似,無論多麼獵奇,仍舊是認真對待的。而這個片子,更多的是有種戲謔的感覺,更荒誕!難道那電棍或者男主人公本身的魅力被施過魔法嗎?
  • 《在無愛之森吶喊》日本大尺度神作,挑戰你的三觀和生理極限
    《冰冷熱帶魚》和《戀之罪》之後,富有遠見的導演園子溫又在新作品中展現了自己的才能。可能有些人看不習慣,覺得不好看,這很正常,因為他的電影越來越分裂。整部電影看完後的感覺,這就像是電影中提到要表演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舞臺劇,誇張式的表演,很多無邏輯的行為,確實很符合園子溫的怪誕風格。
  • 《在無愛之森吶喊》園子溫用赤果果的鏡頭拍出了日本第一兇殺案
    1996年至1998年間,北九州一對夫婦松永太和緒方純子將七名被害人(其中六人還是這對夫婦的親戚)監禁折磨達半年之久 而今天的這部電影《在無愛之森吶喊》就是根據這個事件改編。 美津子在他的攻勢下,毫無反抗之力,成為了他的奴隸,接著是妙子、美津子的妹妹,村田丈用花言巧語唬住了想要揭露自己的信和阿傑一群人,並假借他們拍電影的名義,開始了逃亡之路。
  • 【新片速遞】日本影片《在無愛的森林吶喊》愛なき森で叫べ (2019)
    【演職人員】園子溫導演:  園子溫編劇:  園子溫主演:上映日期: 2019-10-11(日本)片長: 151分鐘又名: 情罔森林(港) / 在無愛之森放聲吶喊(臺) / 在沒有愛的森林吶喊 / 在無愛森林吶喊 / 在無愛的森林吶喊 / The Forest of Love
  • 時代在變,園子溫的「重口」一直未變!
    在園子溫電影裡,情感符號佔有不輕的比重,但它又不是主菜, 那些欲求反而讓你感到如鯁在喉....... 女性在園子溫的電影中是引導者和開拓者,女性在園子溫電影中也極其矛盾, 一方面,她們似乎是物化的,她們沒有普世的道德觀念,
  • JK,謊言,暴力~園子溫新片讓人瘋狂!
    導演: 園子溫編劇: 園子溫主演: 椎名桔平 / 滿島真之介 / 日南響子 / 海 / 真飛聖 類型: 驚悚 / 犯罪在無愛之森吶喊的劇情簡介 · · · · · ·  在怪誕出奇的作品的《冰冷熱帶魚》和《戀之罪》之後,富有遠見的導演園子溫又在新作品中展現了自己的才能。
  • 《在無愛之森吶喊》40歲油膩男,花50就搞定了倆島國美少女
    《在無愛之森吶喊越來越多至親之人的性命,在電流的威脅下,被裹挾了進來。而園子溫的電影,或許就可以在這二者之間搭一道橋梁。也為理解這件案件給出一個可能的答案。園子溫評價起自己這些古怪電影,也覺得在代表日本文化。
  • 《在無愛之森吶喊》lost love in forest
    將所愛之人痴迷乃至於符號,符號的能指無窮,,,,sm 分屍 朱麗葉 無愛之森,,,,而越是對此強烈追求的單純無垢之人,最能迷茫與於此,,,十八歲以處子之身手持毒藥在屋頂跳舞,墮落吧,面對荒誕的世界吧,,,,,lost in forest,,,,,而園子溫又開了一個荒誕不經的玩笑,對前半部分進行了自我解構,,哈哈哈,,純情?,,,其實我根本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