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出手,華語電影又炸了

2021-02-08 整點電影

這部電影,扒叔蹲了好久。

年度最佳期待。

從演員陣容,到題材設定,再到幕後的製作班底,就連接連放出的預告都賊帶感。

期間,延期定檔再改檔。

檔期一變再變,但還是有無數觀眾在翹首以盼。

原因只有一個——

硬核導演林超賢的最新作品,華語電影首部海上救援題材電影,取材自真實救援事件,無論是題材還是拍攝難度都是前所未有。

林超賢的「絕版」主旋律,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作品,現在它終於來了。

緊急救援

01

沒人敢拍的題材

《緊急救援》拍的是一部海上救援動作大片

華語電影敢看向這個領域並落地拍攝的第一部。

回顧林超賢之前拍過的主旋律,涉及類型頗廣。

有犯罪題材的動作電影《湄公河行動》,改編自真實的湄公河慘案。

有軍事題材的戰爭電影《紅海行動》,真實又殘酷的戰爭渲染,把中國軍事題材影片推向新的高度。

林超賢說,不想重複拍同一個題材,所以每個題材都會盡力去拍到極致,每部電影也都是一次新的挑戰。

而《緊急救援》,就是華語電影主旋律題材的全新突破——

海上鑽井平臺燃起一片火海,隨即鋼鐵的碰撞聲、爆炸的轟鳴聲接連起伏。頃刻之間熊熊大火燒毀了整個油井平臺,全部坍塌並朝向海面傾倒。

救援人員從直升機上跳下,飛撲火海之內救人,在死亡面前逆行。

國際客機失事墜機,直衝大海瞬間四分五裂。

機頭破損開裂,海水大量灌入,飛機即將沉入海底。

救撈人員爭分奪秒趕往現場,在有限的時間內把人救出來。

論場面,林超賢的作品從來不缺。

單是幾幀踩點的鏡頭,已經讓觀眾感受到震撼。

但更宏大的意味在於——

《緊急救援》展露出的是一次次基於真實事件的救援,足夠震撼,足夠慘烈。

山體滑坡、飛機失事、火災隱患……發生在海上的種種險境接連不斷,層層遞進。

無疑,水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這個平日裡看上去最溫柔平靜的資源,其實暗藏著致命的威力。

為了凸顯水的威懾力,林超賢採用了各種角度的鏡頭拍攝輔助,又擅用參照物擴張危險,將水所蘊藏的危險發揮到了極致。

一面是刺眼的灼熱感。

水火不相容,但在海中肆虐著的火海,也會將危險放大百倍。

單單只是摧毀的那一瞬,就讓人恐懼到心神不寧。

一面是窒息的壓迫感。

水的速度和力度超乎想像,迎面湧來的水海,壓迫感也隨之而來。

重現埋在「水底」的恐懼,逼的人幾乎無法呼吸。

林超賢就在通過水的溫度、速度、力度,來表達海上救援所面臨的困難,觀眾也在每個鏡頭之中都感受到了水的強大破壞力。

這些細節,就已將恐懼拉滿。

02

電影的真實感

林超賢在拍戲時有個標籤,「魔鬼」

但凡是呈現在鏡頭前的,能來真的全不作假

《湄公河行動》時,電影得到了公安部的特許支持,拿到了「境外持槍」許可,因此很多演員和工作人員在拍攝現場甚至要穿著真正的防彈衣進行拍攝。

拍《紅海行動》的爆破戲時,就連炮彈都是真實的,張譯在拍攝過程中就曾被爆破的石頭濺傷,海清也被爆炸帶來的熱浪掀翻過。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電影的真實效果。

從真實的道具、到實景拍攝,再到演員的真實反應,營造十足真實且震撼的臨場感。

在《緊急救援》中,就有不少針對於影片中電影效果的評論,提名最多的就是:特效做的非常不錯。

但事實上,那段被誇贊最多的墜機「特效」場景,也是真實的。

片中迫降後斷裂成三截的飛機不是特效,而是真飛機。

把拍攝資金全都花在刀刃上——

拍攝地點。

林超賢的要求就是實景拍攝。

影片中的四場救援都選擇了真實場景,而非幕布下的特效。

拍攝取景選擇了四處地點,福州、廣西、廈門、墨西哥,其中在墨西哥的取景地點,也是當年《鐵達尼號》的拍攝地。

拍攝細節。

完全按照真實的救援中心打造。

大到整個救援隊的監控中心,小到演員們所穿的救援服裝與裝備,完全達到可以出動真實救援的規格。

其中辛芷蕾飾演女機長的原型宋寅,在看過電影後也不禁讚嘆:

「電影中的每一個場景都很真實,真實到很想上去幫忙」。

專業集訓。

林超賢的戲,演員都沒有替身。

拍攝該片之前,片中每位演員就共同接受了專業集訓,在這期間,他們進行了專業救援隊的知識、體能、技能的基礎學習,機械的操作、「第一急救」,還有如何在不同的危機裡(水、火、深山等)進行第一時間的緊急救援。

彭于晏在拍攝水下救援戲時,曾十幾個小時浸在低至7度的水裡拍攝,拍到雙眼通紅。

而這還遠遠不夠。

在拍攝初期,林超賢就放下話要做好萊塢級別的電影

所以,就連電影幕後也是全球頂級班底。

奧斯卡金牌攝像鮑德熹;


老搭檔金牌監製梁鳳英;


奧斯卡最佳視覺獎的John Frazier;


參與《鐵達尼號》美術工作的Martin Laing團隊;


《紅海行動》的英國資深化妝指導Matthew Smith。

這片爆款無疑。

但,對於一部電影來說。

再宏大的場面,再優秀的幕後班底,再肯拼命的演員,也離不開電影內容的支撐。

將火爆與冷靜相結合的魔鬼導演林超賢,才更值得玩味。

03

英雄也有恐懼

說到底,災難片的震撼依靠的絕非場面,而是最能與我們共情的——

也就是人的本身

英雄究竟是什麼?

天賦異稟?刀槍不入?天不怕地不怕?

都不是。

英雄在挺身而出之前,也都是普通人。只是當巨大使命加注在他們身上的時候,他們選擇了擋在危險前面,保護更多人,才成了英雄。

電影將這種普通人身上的「缺陷」架在了英雄身上,也讓英雄多了一分真實感。

在救援隊已有幾十年的老機長,是經驗豐富的隊裡老將,在剛剛憑藉自己的冷靜果斷化解了一次致命的危機後,他卻選擇了離隊。影片中的第一次救援,是救援隊要冒險進入正在爆炸的海上油井平臺,救出兩名倖存者。
憑藉著多年的救援經驗,高謙選擇了獨自一人前往油井平臺實施救援。而就在他下去之後,油井平臺迅速坍塌,火勢兇猛,對講機中傳來緊迫的聲音:憑藉著多年的經驗他冷靜處理眼前的危機,成功救出了兩名受難者。但在此之後,幾個隊友卻接連因這次救援所帶來的恐懼而選擇了離隊。因為這是他的「職責」,這兩個字似乎早已深深刻在了高謙的骨子裡。
高謙的恐懼來自內心深處,救援失誤的愧疚、與死神擦過肩的恐懼、以及被這份恐懼加劇了的對家庭的牽盼……作為一名極為優秀的指揮者,他卻被恐懼包圍著,再也無法做出決策了。

同樣是講述英雄的故事,這次挖掘的卻是英雄的另一面。

而是因為那份使命感和責任感,讓他們選擇了不同的道路。

04

真實值得尊敬

電影背後,有著真實的感動。

《緊急救援》取材自真實海上救援事件,聚焦的是一支不被那麼關注的隊伍——

中國救撈是中國唯一一支國家專業救助打撈力量,承擔著對中國水域發生的海上事故提供安全保障的責任。他們在海陸空各處代表著國家救援,給予我們最大的安全感。電影中不同的救援行動在真實救撈人的真實工作中也都真實的發生著。比如,救援人員一次次從直升機上跳入海中的畫面,並非是虛構的場面。被巨浪拍打在了海面上,他們遍體鱗傷還要掙扎著爬起來救人。
僅僅是畫面就讓人感到了疼痛,泡在冰冷的海水中拼命站起前行的他們,沒有一絲的遲疑。

救援人員接力救出受難者,這舉動與現實中的情況不謀而合。他們攙扶著受難者去往安全區域,多救出一個人就多出一分雀躍。

這不是電影中才有的情節,而是現實中真真正正發生過。「南海一號」打撈、「馬航事件、伊朗桑吉輪事件、熱帶氣旋「伊代」跨國救援……

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姓名,記住的是那身中國救撈隊的衣服。即使意識不清楚,嘴裡也不斷地複述著:謝謝你,救命恩人。無論是影片內還是現實中,這句話每個中國救撈人都熟記於心。成立以來(1951年至2020年11月),交通運輸部救撈系統共執行應急救助搶險打撈任務20700起,共救助遇險人員81607名(外籍人員12455名),救助遇險船舶5375艘(外籍船舶945艘),打撈沉船1825艘(外籍船舶99艘)。沒人知道這其中遭遇了多少困難與傷痕,但我們記得住的,是拯救了多少生命。
《人民日報》官微就曾發布了一則短片向「海上守護神」致敬:

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能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有這樣一群海上救援英雄在默默守護著我們。最後的最後,今天的文末還有你們期待已久的送票福利!!!扒叔會從今天留言的粉絲中抽取6人,每人送上一張電影票。華語首部海上救援題材電影《緊急救援》,值得你去影院感受。

相關焦點

  • 吹爆男神,他一出手就是王炸
    好菜不怕晚,在這個寒冷的歲末,這部硬核視效大片的上映,無疑為年底疲憊懈怠的人們,送上了一劑熱血。從預告中,我們就能感受到影片的「燃」與「炸」:預告裡,是燃爆的火場、冰冷的深淵、湍急的勁流;在災難面前,還有一群總是在第一時間奔赴前線的「逆行者」:
  • 一出手就炸飛機,拍大片誰敢跟他比
    一起來回味——諾蘭的處女作《追隨》,主角三個人:有跟蹤癖的作家比爾和他跟蹤的小混混柯布,以及兩人後來結識的一位黑幫大佬的情婦。你猜是比爾被柯布吸引,才跟蹤他?還是柯布和那女人早就下好圈套,等比爾背鍋?都不是。
  • 3個人,就敢叫「華語電影王炸」?
    他是國內黑色犯罪類型電影的領軍人物,他的實力不亞於李安、張藝謀等名導。因為他執導的電影捧出了不少影帝、影后,他又被大眾稱為「影帝製造機」。他基本每一部電影,都同時擔任導演和編劇的角色,他就是——曹保平!曹保平執導的電影,你一定有看過或者聽過的,因為他的電影多是拿獎的。
  • 這部真人版吃雞電影帥炸,糙叔一出手果然生猛!
    「糙叔」河正宇近年可謂全面爆發了,今年8月的《與神同行2:因與緣》一上映,便刷爆了韓國電影票房紀錄。而在12月,糙叔的《絕地隧戰》又將上映,這一次是讓人眼前一亮的動作電影,期待值MAX。《絕地隧戰》的故事背景設定在2024年,世界大戰發生,糙叔在這部片中出演一位生猛無比、帥氣十足的僱傭兵隊長,他接受了一個由CIA委派的非常任務,帶著隊友出擊。李善均則出演一名軍醫,也是片中的重要角色。
  • 離上映剩1天預售破1094萬,好萊塢打拼5年,吳彥祖一出手就是王炸
    吳彥祖在好萊塢打拼5年,回歸華語片一出手就是王炸《除暴》!  作為無數人眼中的男人顏值巔峰,吳彥祖這些年以來其實很少出現在華語片中。2015年吳彥祖擔任製片人,主演了美劇《荒原》,開始闖蕩北美影壇。雖然是美籍華人,但吳彥祖在好萊塢的發展不算順利。  2016年的《魔獸》本來是萬眾期待,但由於種種原因電影海外票房不佳,倒是憑藉情懷在中國拿下了14億票房。
  • 《拆彈專家2》評價口碑匯總 被贊「賀歲檔最炸電影」
    由邱禮濤執導,劉德華監製並領銜主演,劉青雲、倪妮主演的電影《拆彈專家2》將於12月24日全國公映。首映過後電影收穫了大量好評,其中被觀眾最為力贊的,是電影的爆炸場面與特效製作。無論是華語電影中罕見的「核彈危機」,還是電影裡青馬大橋大爆炸的震撼,都被許多觀眾提及,本片更被觀眾直呼為「賀歲檔最炸的一部電影」。
  • 被陳凱歌怒贊,讓趙薇眼泛淚花,胡杏兒憑什麼一出手就是王炸?
    這次,胡杏兒選擇演繹電影《親愛的》裡面的一個經典橋段,飾演的人物是李紅琴李誠儒稱讚胡杏兒的表演很有層次,也非常有爆發力,給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的表演;陳凱歌則送上了一波怒贊,他表示胡杏兒身上既有理性也有熱情,的確是難得的好演員。
  • 《拆彈專家2》獲好評 被贊「賀歲檔最炸電影」
    首映過後電影收穫了大量好評,其中被觀眾最為力贊的,是電影的爆炸場面與特效製作。無論是華語電影中罕見的「核彈危機」,還是電影裡青馬大橋大爆炸的震撼,都被許多觀眾提及,本片更被觀眾直呼為「賀歲檔最炸的一部電影」。看過片後,有觀眾表示,「開場就超燃,從頭炸到尾,拆彈時的緊迫感讓心一直懸著。」還有觀眾表示,「全片節奏緊湊,劇情跌宕起伏。
  • 年度最高分華語電影,劉德華這張底牌,為何如此王炸?
    一開畫就斬獲豆瓣8.1的高分,本年度華語影片的最好成績。 票房更是一路高歌猛進,連續多日領跑、蟬聯榜單第一名。 這部影片也被認為是下一屆金像獎的「衛冕之王」,同樣是看作是年底電影市場的「救市之作」。 一張「王炸」的牌面。
  • 天王新片,一出手就是王炸
    一次外出執行任務,他留下斷後,結果被掩藏好的炸彈炸斷小腿。電影裡幾次衝下樓梯的關鍵時刻,劉德華都會演出腿腳不便而「崴了一把」的效果。如果力度掌握不好,可能直接身體失控,臉部衝向地面。 但他就是敢拼。 這種掙扎在潘乘風失憶後到達頂點,當命運又給了他第三次機會,他會怎麼選呢? 選擇黑暗,他忘不了出生入死的兄弟;選擇光明,他的黑歷史已經讓他沒法再回歸主流社會。 有一幕是他親眼看著昔日兄弟和恐怖分子對峙,兄弟冒著被射殺的風險,現場拆彈。潘乘風已經想不起這是誰,但心痛的感覺他仍記得。
  • 一出手,就是王炸?被央視屢次點名的「芒果臺」,這次好評如潮
    而這次《河西走廊》製作團隊,加上芒果臺這個國內地方衛視的一哥,一出手其實就決定就是一副「王炸」的牌。何炅、汪涵這兩位芒果臺的親兒子親自出演紀錄片《中國》中的重要角色,特別是汪涵飾演的狂人接輿,講真,第一眼我都沒有認出來。
  • 期待影院相逢 2020年值得一看的華語電影盤點(一)
    期待影院相逢 2020年值得一看的華語電影盤點(一) 時間:2020-03-13 19:16:39 來源:1905電影網
  • 華語電影:《秘密訪客》,欠陳正道一張電影票
    華語電影三地,新導聲勢最強的當屬香港。  近些年崛起了諸如梁陸組合、翁子光、莊文強、麥浚龍以及曾國祥等新一代導演,在老一代逐漸隱退或者很少出手的今天,他們以突出的實力撐起了港片的旗幟。  內地新導可能在名聲上不及香港,但一旦成長起來就聲勢可怕。
  • 2018年華語電影十佳片,沒看過你就out了!
    2018年的確已經過去了,在這一年中儘管有很多感傷的事情發生,但對於華語電影的觀眾來說,這一年想必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終於不用再跪著看電影。華語電影,2018,佳作頻出!下面,就讓我們回顧2018年度十佳華語片吧!第十名:幕後玩家經歷了港囧的慘敗後,徐崢潛心蟄伏几年,猛然發力,交出了優秀的答卷。
  • 王一博同周杰倫合作,頂流配天王,王炸組合出手不凡
    很久沒有見到周杰倫拍攝新的廣告了,這次一出手就是大手筆,代言了國貨品牌"百雀羚",這次一同合作的是當下最火的頂流藝人王一博,這兩人的搭配可謂是"王炸組合"!周杰倫的才華橫溢,王一博的年少有為,兩人在一起肯定能迸發出別樣的精彩!
  • 40年不見,他一出手就是王炸!
    2017年,融體育、教育、女權為一爐的《摔跤吧爸爸》,打破印度電影「一言不合就跳舞」的固定印象,在中國橫掃12.95億票房。 阿米爾·汗成為印度電影對華輸出的吉祥物。
  • 40年不見,他一出手就是王炸
    2017年,融體育、教育、女權為一爐的《摔跤吧爸爸》,打破印度電影「一言不合就跳舞」的固定印象,在中國橫掃12.95億票房。哈姆扎接到一次戰鬥任務,作戰時搭檔的機槍卻被卡住了,無法掩護他。一頓愛國主義激情宣講,聽得面試官心服口服。
  • 電影《寒單》為何可以獲得臺灣春節檔華語票房冠軍?
    今年臺灣賀歲檔三強鼎立,其中由星馳傳媒出品、黃朝亮導演執導的電影《寒單》以5000萬臺幣票房殺出重圍,成為2019年臺灣春節檔華語票房冠軍。元宵節,臺灣除了「北天燈」、「南蜂炮」習俗以外,還有臺東的「炸寒單」。電影借「寒單」這一臺灣民俗為背景講述了一段兄弟之間的情義。
  • 星馳請你看電影 |我們一起炸《寒單》!
    年臺灣春節檔華語票房冠軍。▲電影《寒單》海報元宵節,臺灣除了「北天燈」、「南蜂炮」習俗以外,還有臺東的「炸寒單」。電影借「寒單」這一臺灣民俗為背景講述了一段兄弟之間的情義。在電影裡他更要袒胸露背,被鞭炮一路狂炸,胡宇威形容這種被炸的痛感就像被橡皮筋彈到一樣痛。為了這個角色36歲的胡宇威真的吃了很多苦,但他卻說「這個角色,我等很久了。」
  • 《別對映像研出手!》鬼才導演一出手就點燃了我的中二魂
    科幻片和動畫片都是最費功夫的電影類型,前者需要一定的電影工業水準為基礎,後者則更需要動畫匠人的付出與堅守。我在最近這部高分番劇裡,就看到了動畫人應該有的熱情和堅持。《別對映像研出手!》三個高中生組建電影社團製作動畫的劇情設定,其實與大童本人的經歷也非常相似。中學的時候大童澄瞳就將動畫師作為人生理想,進入了學校的電影部,高中畢業後又進了美術學校學習繪畫,而對於動畫的學習一直都是靠自己研究,這也和他的主人公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