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的軍隊與軍事危機

2021-01-15 李佳嫻說事

這在當時的政府看來固然很合算,但在兵士看來,究不是樂於從事的。所以屯田制、衛所制終究還是行不通,不能不為純粹的僱傭兵制所代替。府兵制雖似較好,因兵士可以免除賦稅而自行耕種,但也如前所述,行之不久,即已廢棄了。,與自所以,一般說來,歷代的軍隊是由國家把國庫中的收入一也就是人民的血汗的聚斂,來養活的。而且既養著大量的軍隊,倘不拿來對外作戰,就不免鬧亂子,成為內戰的一個因素。一旦發生對外戰爭或內戰,自然又使耗費格外增加了。所以養兵費和戰費的支出激增,常成為促成歷代政府財政危機的一個主要原因。

在這裡,我們還不要忘記官僚的作用。當官僚腐蝕著整個專制統治,破壞其財政的時候,軍隊也同樣受到他的勢力的支配。明末軍隊和清代的綠營最充分表現著這種情形。所有的軍官幾乎都拿軍職當做撈錢的機會,向上報告兵額時以少報多,向下發給軍餉時橫加侵佔,因此政府雖然耗費巨款養兵,而士兵的待遇總是很低。本來,當軍隊不斷擴大之際,除了皇帝的近衛軍隊,或統治者特別培養的基幹武力(如清朝之八旗),一般軍隊中額定的餉額是很低很低的。

當兵既成為專門職業而和一般生產人民截然分離,又因平日待遇微薄,更無自尊心,所以一到作戰時,自然說不到愛護人民的軍紀。由此,兵士更成為一般人民害怕、憎恨和賤視的對象。「賊來如梳,兵來如篦」,這兩句在明清兩代非常流行的諺語,充分表現出封建專制統治者所培養出來的軍隊在民眾間所造成的印象。由此不難明白,為什麼封建統治者雖然「養兵千日」但到了最緊急的「一朝」,他的軍隊卻並不能發揮很大的作用。固然在漢唐明清各代也有所謂武功極盛、軍力很強的時期,但都只能維持一個較短的時期。漢晉宋明各代所遇到的遊牧部族的人侵,本非很強大的力量,漢唐宋元明清各代又都發生過農民起義,這種農民自發的騷動,起初也只好算是烏合之眾,但就在這種並不太強的敵對力量前面,封建專制統治者平日所蓄養的百萬雄軍,常常一朝渙散,土崩瓦解!

當然,軍事上的危機(具體地表現於將驕兵惰,士兵的逃亡,組織力的渙散,戰鬥力的消失等……)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政治上。在和人民根本對立的封建專制主義的統治下,只能採用以強拉硬派方式為補充的募兵制,造成與人民分離甚至對立的職業軍隊,也就必然引起這種軍事危機。而軍事危機的加深,也就加速了封建專制主義在財政上、政治上的危機。

和這種職業的軍隊相對立的,有所謂人民的軍隊。我們從現在的戰爭經驗中,已懂得了只有人民的軍隊才是有力量的。但封建專制統治者當然建立不起來真正的人民的軍隊的。除了在春秋(以至戰國)時,軍隊的構成分子只是少數的貴族以外,歷代的軍隊的構成分子本都是人民,但封建專制統治者卻必須使這些兵士,雖然從人民中出來,卻成為以當兵為特殊職業、終身職業的人,而和一般人民隔絕開來。這是因為專制統治者並不願意讓他的軍隊真正去衛護人民的利益,他也不可能提出為人民所擁護的戰爭的目的。但在中國歷史上有沒有過人民的軍隊呢?也不是絕對沒有。我們可以從農民起義和反外族侵略中看到人民以志願的方式結合起來的軍隊,那可以說是人民的軍隊的雛形。下面我們將另有機會談到。

我們已經談過,封建專制主義者建立了層層節制的官僚機構和職業的僱傭軍隊,這樣來維持其統治秩序。但當兵的人是從何而來呢?養兵和養官的費用又是從何而來呢?當兵的人是從農村中來的,養兵和養官的經費也是從農村中來的。農業是封建時代的社會經濟的根本,農村是封建時代的政治的基礎。小不在封建時代,人民的生計,國家的財用,一切都寄托在那繁生百穀的土地上。至今農民在全國人口中還佔百分之八十以上。

在過去的封建時代,農民的數量自然更多。那時的人民大眾其實就是農民。千百萬個從事農業勞動的家庭,自然都是把他們的生命寄托在土地上面的。切不從事勞動的人也是依靠土地為生的。一切地主官僚、貴族,以至整個專制統治的國家機構,都是以農民的勞動、土地上的收穫來供養自己的。要懂得中國,必須懂得中國的農村;要懂得中國的歷史,必須懂得中國農村的歷史。

早在殷代,中國社會中,畜牧業雖然還很發達,但主要的生產勞動已經是農業了。這就是說,農業在中國已經有了三千數百年的歷史。但是三千年前的農業情形,和後代的情形不同。首先使用的農具就是不同的。那時的農具以木頭做成的為主,部分地使用石頭和銅。的言興求面回叢溫人是從木製的農具到鐵製的農具是一個重大的進步。中國人知道用鐵是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的。可以想像得到的,在初期,鐵的開採量還不多。不能在到處農村裡都使用鐵器。直到漢代,也還有很多貧苦的農民只能用木製的耕具。

但畢竟從漢代起,鐵器是開始被普遍地使用了。百和使用鐵器同時,又開始了耕畜的使用。孔子的學生中有一個名叫司馬,字子牛,可見那時已知道用牛耕田了。在未用牛力以前,是由兩個人並排拉著耒耜而耕的,那叫做「耦耕」。春秋、戰國時代,有很多農民沒有牛,仍只能採用「耦耕」的方法。到漢代,牛耕漸漸普遍,但是貧苦的農民也還是不能有牛。直到現在,也還有養不起牛的農民只能用人力拉犁的。自養來典的土土,資這種在勞動工具和生產技術上的改進具有很重大的意義,因為使用了鐵器和耕畜以後,就使農業勞動生產力顯著地提高了。

但是自從這一次大的改進以後,繼續兩千年志久,直到現在,卻再沒有同樣意義重大的改進。拿現在在田裡勞作的小農國和兩千年前的農民比較,在其所使用的農具和耕作方法上,可說是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差別的。這自然不是說,在這兩千年中,沒有任何進步。章最老要的耕具犁來說罷,在現在的農村中,我們可以遇見各種形態不同的犁,有比較拙劣的,也有比較靈巧的,這從劣到靈巧正可表現長期歷史中的演變過程。此外在施肥、灌溉,以至運用風力、水力各方面,也都曾不斷地有過進步。但這些進步並不具有那樣重大的意義,這是因為,這些進步還是停留在小農經濟的個體勞動的範圍內,還不能衝破這個範圍。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軍隊國際軍事合作回顧
    與此同時,中國軍隊還接收了緬甸、越南、新加坡、千里達及托巴哥、柬埔寨、寮國6國向我國提供的物資款項援助,及時交付武漢火神山醫院等機構。 「信任如樹,守望相助」「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佔芭花常開,兄弟情常在」……在中國軍隊援助有關國家的物資上,張貼了一張張寫滿暖心話語的海報,與防疫物資一起為疫情中的人們送去信心和力量,展現了中國軍隊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作為和真誠意願。
  • 人民軍隊五年巨變,比任何軍事大片更震撼!
    同一天,軍事大片《空天獵》在全國震撼上映。電視紀錄片《強軍》片頭軍事電影《空天獵》海報一部是全景展示中國軍隊5年巨變的紀實大片,一部是中國首部反映現代空戰的商業大片。看似巧合的不期而遇,其實蘊藏著某種必然:螢屏與銀幕的背後,挺立著強大起來的人民軍隊。《空天獵》,一次空天戰場的生死對決,一場高端武器的視覺盛宴。
  • 史上最可怕的六支軍隊,作戰力量震撼世界,我國榜上有名!
    、吃苦耐勞、不貪圖安逸,因此也建立了宏偉的蒙古帝國,這也是中世紀世界各國軍隊中最強悍的軍隊之一。,是世界古代歷史上東西方橫跨最長的帝國的之一,橫跨亞歐非三大洲,這些與阿拉伯帝國軍隊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羅馬帝國恆久不衰的統治力主要歸根於羅馬帝國靈活多變的政治體制以及強大的軍事力量。
  • 各國軍隊的日常夥食如何,我國軍隊的夥食能排到第幾名?
    在抗日戰爭中,咱們獲得了最終的勝利,中國的歷屆領導人開始為中國經濟不斷做出新指示,直到後來改革開放,我國經濟開始騰飛。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中國軍人夥食也越來越好,即使在一些偏遠地區的邊防軍人也不會為夥食擔憂。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句話放在世界上也是適用的,有人的地方就必須有糧食。如今中國軍隊的夥食已經夠好了,還有比中國更好的國家嗎?
  • 我國古代最盛大的三次閱兵!最後一次是曇花一現!
    導語:我國古代最盛大的三次閱兵!揚我國威! 閱兵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一個傳統,大閱兵既能向中國人民匯報武裝力量建設的新成就,又能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過閱兵,能彰顯國家主權,突出國防實力,展示中國政府維護國家和地區安全的力量和決心。現代的閱兵排面整齊、步調整齊。
  • 《西洋古代軍事戰略》古羅馬篇 第十二講 3-4世紀的羅馬帝國
    西洋古代軍事戰略第二章 古羅馬 第十二講 3-4世紀的羅馬帝國主講人: 君士坦丁綺羅生整理人:君士坦丁綺羅生
  • 一流軍隊都吃肉,二流軍隊啃餅乾,那我國軍隊的夥食是啥標準?
    有軍迷還為此總結出了一句話:世界一流軍隊全吃肉,二流軍隊啃餅乾!那麼我國軍隊的夥食又是啥標準,屬於什麼水平呢?下面我們來對比一下幾個為中國人所熟知的國家的軍隊夥食情況吧。01首先說說一流軍隊,首當其衝的自然是美國的軍隊。
  • 我國軍隊為何重視走正步?原來這可以提高軍隊戰鬥力
    在中國的閱兵式上軍隊走出的正步整齊劃一讓人熱血沸騰,然而一直有一些人質疑軍隊大量的時間走正步真的好嗎?戰場上又用不到,也就只是看著好看而已。其實軍隊苦練走正步並不是為了好看,也不是為了在戰場上用到正步,而是想通過練習走正步獲得一樣寶貴的東西。
  • 一日本間諜在我國藏37年,曾混入我國軍隊,傳遞迴150多份報告
    而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更是根深蒂固,深刻影響著日本軍人,日軍的間諜對我國秘密的窺探更讓人髮指。甚至這一日本間諜在我國藏了足足37年,還曾混入我國軍隊,直到2016年才被捕。阿尾博政就是在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影響下的一名日本間諜,他在中國竟然潛伏了37年之久,不惜通過變換各種各樣的身份信息和地位,用金錢等等物質打通各種關係來竊取中國的各個領域的數據和資料。
  • 2020軍隊文職漢語言文學備考:中國古代文學選擇題記憶技巧
    江西軍轉幹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2020軍隊文職漢語言文學備考:中國古代文學選擇題記憶技巧,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 我國改名「最成功」的城市,因一碗牛肉麵出名,更是一個軍事重地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地區風俗不同,從古代到現在有很多歷史城市,因某些原因改名,因某些原因改名失敗,例如,太原軍隊改為包頭(內蒙古),今天要介紹的是改名成功之一。襄陽在飲食方面與辣的川菜、辣的香菜不同,初菜新鮮辣,其中以「黃油麵」最為出名,其特點是辣的三線三線深受遊客喜愛,所以襄陽是我國「最成功」的城市,以一碗牛肉麵而聞名,是軍事上重要的地方。你們喜歡旅行嗎?最近想去哪一個城市呢?在評論區告訴小編吧。
  • 2018中國軍隊開展國際軍事合作回顧
    新時代中國軍隊展現大國擔當——2018中國軍隊開展國際軍事合作回顧■解放軍報記者 徐 琳時光荏苒,歲月流轉。回首過去這一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新時代中國國際軍事合作開拓進取、銳意創新,亮點紛呈,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 戰場神操作:古代軍隊成千上萬人,打仗時怎麼解決如廁問題?
    最後補充一點,不算是古代的,算是現代軍事奇聞,二戰時期的盟軍,在緬甸戰場把緬甸北方的小鬼子給圍剿了,後來足足把一個團的日本兵給餓死,結果等盟軍清掃戰場的時候,通過小鬼子的糞便呈現出異常的黑色,進而推斷出他們當時餓到極限,吃了人肉。。
  • 北約大批軍隊在邊境集結,白俄拉響一級戰備,申請俄方軍事保護
    對此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認為很可能隨時發起聯合入侵,但拒絕向北約低頭,呼籲俄羅斯一方提供軍事庇護,必要時刻希望能夠軍事介入。但緊接著北約一方則發表聲明稱不會對白俄羅斯有軍事動作,希望雙方不要過於緊張保持克制。
  • 《李屍朝鮮》的狂想:僅靠冷兵器古代軍隊能對付喪屍潮嗎?
    至於像《生化危機》中,那些超規格的變異喪屍就暫時先不做考慮。畢竟對於冷兵器時代的人們來說,要面對那種喪屍就多少有些強人所難了。除此之外,另一個容易導致喪屍危機擴散的因此,便是古代的流民。流民群體可以說是在古代漫長的時間裡,世界各國都會出現的群體。這些具有高度流動性的群體,很容易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而且這一群體自身缺乏管理和防護,因此很容易遭到喪屍群的攻擊和感染。加之他們不斷在各地流動,必然會將感染者,甚至是喪屍帶到各地。
  • 古代軍隊使用長達千年的「王牌軍糧」,保障人馬共食,還能存放長達...
    古代時期,人們南徵北戰,有時候一場戰爭的成敗往往就在於軍糧的供應上了。這也是成也軍糧,敗也軍糧了吧。但是軍糧這種物品也是隨著時代的改變在改變,當然它的變化也是讓我們從另一個方面中看到了中國社會、經濟、軍事方面在進行著穩步地前進。 粟米在先秦到唐初這段歷史長河中一直被稱為「王牌軍糧」。
  • 大宋朝軍事幾何?
    北南兩宋,上承五代,下啟金元,經濟發達,文化昌明,科技輝煌,是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值得誇耀於世界的一座古典文明高峰的朝代。然,大宋王朝在軍事上,卻給人留下「積貧和弱」的印象。從對仗大遼、抗衡西夏、到半亡於金,直至崖山亡於蒙古,似乎無處不是被動挨打。
  • 《西洋古代軍事戰略》古羅馬篇 第九講 高盧戰爭
    西洋古代軍事戰略第二章 古羅馬  第九講 高盧戰爭  主講人: 尤裡烏斯愷撒 綺羅生  整理人:尤裡烏斯愷撒 綺羅生  一 高盧人與高盧  在以前的課中,我們講過,高盧人,也叫凱爾特人,是生活在西歐的土著居民,由許多民族構成,分布很廣。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吐蕃軍事服制
    本文乃作者琴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頻頻見載的吐蕃對外軍事行動及戰爭的屢屢得手,表明吐蕃必然擁有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軍事力量和行之有效的軍事管理制度。下面談論的主題是吐蕃軍事服制,因而關注的只是有關其軍事生活的一些真實細節。
  • 歷史上最強的軍隊前五名,看看古代軍隊的戰鬥力
    歷史上最強的軍隊前五名,看看古代軍隊的戰鬥力各位讀者老爺們大家好,這裡是以人為鏡,以史論今老夢陪你聊著歷史。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幻想過自己回到古代,看千軍萬馬廝殺,看鐵與血的交匯,每每想到這個畫面的時候,覺得讓人有些熱血沸騰,千軍萬馬我獨行,雖然我們不能回到那個烽火狼煙的年代,但是卻不代表我們不能夠跟著時光,一起去看一看這些讓人嚮往而又強大無比的軍隊在當時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那麼一起,請跟隨我的腳步,我們坐著穿梭時光的機器,一起回到那些烽火狼煙的年代,去看一看令人神往的那一段段歷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