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莓走出烏蒙山 讓雲南閘塘村民吃上「定薪丸」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圖為閘塘村草莓大棚。 尹永權 攝

中新網會澤9月2日電題:小草莓走出烏蒙山讓雲南閘塘村民吃上「定薪丸」

作者 李曉琳 李翕堅 張雯

初秋清晨,地處烏蒙山腹地的閘塘村霧氣繚繞,氣溫僅15℃。8點鐘,田間大棚裡已有不少村民在忙著採摘草莓。

「沒想到村裡還能種出草莓,更沒想到我在家門口採草莓就有飯吃。」閘塘村村民嚴彥英一輩子都沒走出過村子所屬的新街鄉。她以為,這片高寒土地除了洋芋和玉米啥也種不出來。

閘塘村位於雲南省會澤縣新街回族鄉,平均海拔2300米,年平均氣溫12℃。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48戶,總人口3080人,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55.4%。

圖為村民在採摘草莓。 尹永權 攝

2017年12月,雲南統一戰線脫貧攻堅會澤「同心工程」啟動,在省委統戰部牽頭協調下,由8個民主黨派省委通過掛鄉包村的方式同心聚力會澤脫貧攻堅。其中,民盟雲南省委對口幫扶新街鄉閘塘村。

「因海拔高、氣溫低,村民們從前主要以種植玉米和洋芋為主。」2018年5月,當民盟雲南省委扶貧幹部、新街鄉掛職副鄉長王世忠第一次來到閘塘村時,眼前一大片玉米地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美是美,可不值錢呀!」王世忠說,在閘塘村建檔立卡貧困對象中,缺技術致貧佔38.3%,是最主要的致貧原因。

2018年,閘塘村引進了「夏草莓」種植,其「高寒冷涼」的地理氣候正是種植「夏草莓」的必備條件,採摘期從每年4月份至次年1月份,剛好彌補了冬季草莓的空缺時間,市場空間巨大。

民盟雲南省委以該項目為切入點,籌資25.4萬餘元援建了配套引水灌溉工程,有效解決冬春兩季草莓基地的灌溉難題。並以村集體股份形式注入項目,增加村民在產業發展中所佔的分紅比例,初步形成了「企業投資、政府扶持、農戶參與、民盟助力」的產業發展模式。

王世忠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每個貧困戶每天採摘草莓的工錢在70至100元不等,一個月最多能獲得3000元的工資,長達近10個月的採摘期能為貧困戶創收至少2萬元。「一些管理崗位和技術崗位工資每月甚至上萬。」

圖為王世忠翻看耿開文的登記本。 李曉琳 攝

耿開文是閘塘村四村民小組的組長,有文化、有威望的他被聘請為草莓基地的統計員。耿開文從兜裡掏出一本發黃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著基地每天每人的勞動情況。「每天前往草莓地採摘的農戶要到我這裡登記,月底將根據我的統計表來支付工資。」耿開文很得意,72歲的他不僅沒退休,還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每月3500元的固定工資更讓他卯足了幹勁,「我一年賺的錢比從前一家人賺的錢還多。」耿開文笑著說。

兩年前,村民趙慶忠還不相信這些小草莓能給村民們帶來這樣的實惠。去年6月份,他也加入了村裡的「草莓大軍」。「媳婦生病去世了,我又因為腰椎受傷在家休養了5年,生活快過不下去了。」這個工作機會,對趙慶忠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他坦言,在草莓基地的工作,對於村裡很多貧困戶來說「就像是一顆定心丸。」

「這一顆小草莓,可比我跑得遠多了。」趙慶忠開上三輪車將剛採摘下來的草莓運送至加工廠,每天可獲得90元的工錢。他告訴記者,這些草莓在車間分揀好後就裝箱進入冷庫,當天晚上由冷鏈車拉載至北上廣的農貿批發市場,「疫情之前,這些小果子還出國去歐美國家呢。」

目前,閘塘村的草莓基地經過兩年發展已拓展至600畝,共帶動閘塘村及周邊村鎮400餘人就業,成為烏蒙深山中貧困民眾的一顆「定薪丸」。(完)

相關焦點

  • 雲南永德「草莓大王」帶領村民種出致富果
    「今早又賣了個好價錢,每市斤草莓賣到40元;今年草莓收入超出20萬,前年建新房欠下的幾萬元帳不用愁了。」初春的清晨,在雲南永德縣永康鎮熱水塘村落水壩自然村,當地村民蔣新偉騎著摩託車,拉著空籃子從縣城趕集回來,黝黑的臉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 烏蒙山深處,水花如山花一樣好看
    新華社記者李凡 攝新華社貴陽10月16日電(記者王新明、李凡)今年7歲的苗族女孩張麗春,輕輕擰開水龍頭,笑盈盈地洗手,水花濺在小手上,她覺得那和山上的花一樣好看。張麗春家住烏蒙山深處的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營寨村。遠遠望去,山隔水,水環山,滔滔牛欄江從村子腳下流過。但山有多高、水有多遠,住在高山上的人,只能每天眼巴巴望著水卻吃不到水。
  • 香港女孩梁安莉:烏蒙山上的「花仙子」
    車窗外氣候潮溼而炎熱,她有些乏了,拿出一盒香薰拆開,淡淡舒緩的薰衣草香氣縈繞,仿若把她帶回天高雲淡的烏蒙山上。而這一款香薰精油,是梁安莉今年接到一家車企訂單後帶領團隊研發的,它的主要成分,提取於貴州赫章縣興發鄉種植的薰衣草。香港女孩梁安莉。
  • 走出烏蒙山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老羅一家正忙著給小蠶餵食桑葉剛搭上50歲邊,老羅略微有些顯老,他早年間在煤礦下井,腿腳受過傷,幹不了重活。村民甘寧江雖不是貧困戶,但也加入到種桑養蠶隊伍中。他看中的是桑蠶產業投資低、風險小、利潤高。3年間,甘寧江將自家桑園發展到50畝,蠶繭規模每批超300公斤,自己也從一名貨車司機成了村裡響噹噹的養蠶大戶。錢袋子鼓起來後,甘寧江在農忙時會高價請貧困鄉親幫他打理蠶房,為全村脫貧盡一份力。
  • 雲上小草莓,摩登天空助力嘉華打造品牌人設
    文化企業摩登天空和雲南本土食品企業嘉華的一波線上「跨界」合作,擦碰出了不一樣的火花。據數據統計,雲上小草莓直播間兩日觀看人數合計達252W+,微博話題「嘉華第十季鮮花餅節」閱讀量達600W+,花開了 吃餅了直播間獲贊數達300W+。
  • 烏蒙山管護局砥礪前行完成保護區保護及監測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雲南烏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3年成立,2015年12月1日雲南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成立「雲南烏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啟動保護區基礎設施、資源保護及科研監測迫在眉睫。管護局以生態和物種保護為核心,針對資源保護與恢復、科研監測、生態教育、基礎設施等方面,委託雲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編制了《雲南烏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獲國家林草局批覆;管護局以《關於組織申報2019年林業和草原中央預算內投資基本建設項目的通知》為契機,組織局機關和各管護站,就保護區當前急需開展的保護與恢復、科研監測、管護站(點、哨卡)基礎設施等進行認真研究,編制了《雲南烏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及監測設施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大山裡的「硬科技」:雲南團隊獲得首屆AI草莓種植大賽亞軍
    12月16日,來自雲南的創新團隊「智多莓」獲得了首屆「多多農研大賽」AI組亞軍,為雲南捧回首個農業種植「人機大戰」獎盃。這是一場「人工智慧VS傳統農人」草莓種植競賽,由中國農業大學和拼多多聯合舉辦,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導。通過AI和農人的切磋,探索出能切實提高生產效益的數位化草莓解決方案,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
  • 雲南老藥(3):寧人的柏子養心丸
    昆明的一個活動中心裡,用扁柏樹苗來作綠化帶。一簇簇擠在一起,扁扁的,宛如一張綠色的風琴。柏樹的數量之多,令人驚訝。我向來覺得扁柏是稀罕之物,有一兩棵便了不起。眼前,如此密密麻麻地在一起,卻從未見過。
  • 臺灣「醜小瓜」紮根雲南 開啟「甜蜜」事業
    陳慧玲告訴記者,2017年6月初,她大學畢業典禮剛結束,就預訂機票飛到雲南。原本學習管理專業的她,義無反顧地與父親一起在這片高原紅土地上當起了農民。  這些年來,陳慧玲與父親先後在滇東北的會澤、嵩明、富源等地建立起一個又一個夏草莓、冬草莓的農業種植基地。今年7月,傾注父女心血研發出的新品種哈密瓜——雲南「醜小瓜」終於落地富源縣。本月上旬,「醜小瓜」的第一個盛果期即將到來。
  • 沒有一顆草莓,能活著走出上海…
    冬天在熱熱的室內吃上一口簡直太舒服了~這款是那種複合有層次的口味,奶油+草莓+濃鬱布丁+巴旦木酥餅+雪花冰,一定要一勺挖到底。奶油下面還藏了三塊餅乾!把餅乾挖出來蘸奶油吃,絲滑奶油包裹香脆餅乾,吃多少都不膩。新鮮的草莓搭配粉粉糯糯的芋泥,淋上細膩芋泥醬!還能吃出芋泥的顆粒感!
  • 沒有一顆草莓,能活著走出這份攻略
    共推出10款泡芙,其中一款從外形到內餡,完全就是一顆可愛甜美的小草莓。從田子坊起家的寶珠奶酪,是個甜品控都該認識下,畢竟好吃的「酒釀酸奶」真的不多見,是中國甜品界的小成就了~草莓朵朵 28元用半杯新鮮草莓現打的草莓冰沙,口感酸酸甜甜的,特別清爽!杯壁上用打發淡奶油做出白飄飄的小雲朵~可愛死啦!
  • 道是無情卻有情——烏蒙山越野故事會
    微信哥一直手機聊著,語音、視頻不斷,他爬上半山,我們在山下都能聽到他在大聲吹噓,偶爾又跟著音樂吼上幾句:「祖國需要我,人民需要我」「我們大步向前走,我們走在社會主義的大道上…」哈哈,沒唱偏,是走偏了,我們一行五六個已經快到山頂,他大步向前一人朝另外方向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大叔難得一見地吼了幾聲,叫了他回頭是岸,他才從微信中走了出來跟上大部隊。
  • 草莓大棚裡燒炭保溫 六村民一氧化碳中毒
    江海晚報-草莓大棚裡燒炭保溫 六村民一氧化碳中毒  「這裡有6人一氧化碳中毒!先送來2人,另外4人後面一輛車馬上送到!」1月10日,正值中午下班時間,啟東市中醫院急診科接到120急救中心電話。  當天,啟東市北新鎮6名平均年齡在65歲左右的女性農民,在採摘草莓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頭痛頭暈、心悸噁心等症狀。
  • 面對疫情 鄠邑區皇甫村小草莓「出口」轉「內銷」
    西安新聞網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肖持綱 通訊員 席方圓)11日一大早,鄠邑區澇店鎮皇甫村村民李紳就和妻子在自己的草莓棚裡忙活開了,當天他要給村裡9戶人家送草莓,得挑最好最新鮮的草莓摘好,再整理好,然後開著自己的電動車送貨。
  • 小雲慄闖出大市場
    雲南昭通鎮雄滇龍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經理高雲摘著板慄大聲吆喝道。        慄園裡,飽滿的板慄掛滿樹梢,慄香在山間四溢,高雲和村幹部正帶領著村民摘板慄,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收穫的笑容。        雲南省昭通市潑機鎮地處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海拔1700多米,交通不便,土壤貧瘠,種植的農作物經濟價值不高,村民增收困難。
  • 冷空氣來襲,雲南「失守」,本周末「斷崖式」降溫
    隨著冷空氣補充南下堆積在烏蒙山東側的冷空氣將翻越山脈雲南省中、東部將出現明顯降溫天氣受較強冷空氣和西南暖溼氣流共同影響,滇東、滇中地區將先後出現明顯降溫,最高氣溫將累計下降6~8℃,局地下降10~12℃。
  • 小丸探店【舌尖上的小籠】
    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乾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今年的寒露正值十一小長假的最後一天,在十月八號,隨著寒露的到來,假期餘額值也為 0了,但即使如此,我們也要在這一天好好地度過我們假期的最後一天,不浪費每一天的美好時光,丸粉們都去哪遊玩了呢?吃了哪些好吃的了呢?
  • 海量草莓料理任你吃
    對著滿眼的草莓,更有草莓控揚言:「不是我吹,我能把這家店吃破產。」論最強草莓節,小悅只服東京希爾頓。沒錯,就是高大上的酒店希爾頓。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東京希爾頓開始了一年一度的「草莓節」,所有你想得到、想不到的草莓料理都會在這裡出現。
  • 坐擁千店,如今9億收購香港譚仔雲南米線,丸龜制面意欲何為?
    不僅如此,其母公司東利多株式會社(Toridoll Holdings)眼光不僅僅局限在本地,收購譚仔雲南米線母公司同心飲食及關聯公司新揚行的全部股權,有意進軍中國內地市場。在日本,丸龜制面是經營很成功的快餐店。餐廳以「將現做的美味提供給所有客戶」為理念。
  • 「冬天裡的第一顆草莓」你吃了嗎?富陽開啟甜蜜「草莓季」!
    「冬天裡的第一顆草莓」你吃了嗎?富陽開啟甜蜜「草莓季」!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這份甜蜜一大早,宵井村村民陸衛星就開始在自家的草莓棚裡採摘「章姬」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