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女王真有地下情人嗎?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1863年,維多利亞女王與男僕布朗準備乘馬外出。

約翰·布朗和他的愛犬

189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周年時拍攝的照片。

這份曾被《獨立報》評為「全國最原汁原味」的刊物稱:因為丈夫早逝,女王轉而從「粗野、傲慢且嗜酒」的蘇格蘭男僕約翰·布朗身上尋求慰藉。

她身高不足1.5米,權勢卻縱橫天下,是首位擁有「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的英國君主;19世紀末,她統治的疆土幅員約4000萬平方公裡,管轄著3.87億子民,相當於當時全球人口的1/4。同時,她身處的又是一個以極端的自我壓抑為美德的時代,在拒絕立法禁止同性戀時,她的理由是「這種荒唐事從生理上講不可能」。

她就是在位64年之久的維多利亞女王。在政治領域,她被譽為英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君主;在思想範疇,她又以保守觀念衛道士的形象示人。然而,英國《老朽》雜誌今年2月刊登的一篇文章,卻試圖向維多利亞女王的傳統形象發起挑戰——這份曾被《獨立報》評為「全國最原汁原味」的刊物稱:因為丈夫早逝,女王轉而從「粗野、傲慢且嗜酒」的蘇格蘭男僕約翰·布朗身上尋求慰藉,甚至被懷疑與後者育有私生女。

據傳,曾有學者在溫莎堡的皇家檔案館中,發現證明維多利亞女王再婚的文件

這篇報導引用的消息源自82歲的歷史學家約翰·朱利葉斯·諾維奇。據他交待,以研究十字軍東徵和拜佔庭帝國出名的專家史蒂文·倫西曼,在溫莎堡的皇家檔案館從事學術工作時,曾無意間發現一封寫有維多利亞和約翰·布朗名字的結婚證書。倫西曼與現任英國君主伊莉莎白女王的母親瑪麗太后相熟,思前想後,索性把這份嚇人的文件交給了太后。

據說,太后一聲不吭地接過文件並將之付諸一炬,絕口不提這封結婚證書是真是假。倫西曼對諾維奇透露,他還認識維多利亞女王的曾孫之一、身為畫家的亨利王子。二戰後,亨利有一次在紐約舉辦展覽時,一位神秘的老婦不期而至,宣稱「我想我們有血緣關係」。

作為倫西曼生前的同行與密友,諾維奇對這兩個故事深信不疑。按照倫西曼的講述,亨利王子遇見的女人自稱「吉恩·布朗」,正是維多利亞女王與約翰·布朗的後代。換言之,「這名私生女大概出生沒多久就被送往美國,隱姓埋名了逾80年」。

分離主義者、自由派分子乃至左翼勢力等,對女王有地下情人的傳言添油加醋

事實上,關於維多利亞女王在原配去世後曾有地下情人乃至再婚生子的傳言,在英國民間已流傳了很長時間,蘇格蘭分離主義者、自由派分子乃至左翼勢力等出於各自的政治需要,都曾對其中細節添油加醋。那麼,《老朽》的最新爆料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英國《每日郵報》專欄作家麥可·桑頓就此給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首先必須考慮的是,原始信息提供者是否靠譜?身為廣受尊敬的歷史學家,史蒂文·倫西曼的學術水平固然不容否認,但公眾很少注意到,此人也是名聲在外的「超級淘氣鬼」。早年和陸軍元帥蒙哥馬利爵士同處一席時,倫西曼乘其不備,將蠟燭滴在他頭上,惹得蒙哥馬利火冒三丈。在劍橋讀書期間,他還頻頻跑去給攝影愛好者們當模特,照相時手上非要放只鸚鵡不可。更有小道消息稱,倫西曼曾試圖用塔羅牌為一位埃及王侯佔卜。

由於諾威奇堅決主張自己的朋友是個可信的證人,桑頓又就故事的細節進行了一番推敲,並指出了其中的某些疑點,其中之一是:二話不說將所謂「結婚證書」燒掉,這不符合瑪麗太后的稟性。因為有很多資料顯示,她說話辦事總是直言不諱,即便是宮廷內部的醜聞,通常也能坦誠相對。晚年,太后曾與黛安娜王妃討論她與查爾斯王子分手的事情,並保留了雙方唇槍舌劍的所有書信,把它們放在躺椅和火爐周圍。最後,還是現任女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勇挑重任」,將這部分文件銷毀了。由此看來,即便傳聞中維多利亞女王的再婚證明確實存在過,對其進行審查的也應當是其他人,而不太可能是瑪麗太后。

在私生活中,這位女強人的欲望同樣強烈,甚至近似「色情狂」

儘管如此,對維多利亞女王「表裡不一」的猜測,並不會因為一篇文章存在漏洞而偃旗息鼓。除了約翰·朱利葉斯·諾維奇之外,很多人都相信,這位權傾四海的女強人,免不了把強烈的欲望帶入婚姻和家庭中,她在私生活方面的要求有時貪得無厭,甚至近似「色情狂」。

維多利亞親自挑選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來自德國,也是女王的親表弟。在女方向男方求愛僅4天後,他倆就閃電式訂婚了。據好事者透露,從新婚之夜起,年長3個月的維多利亞就是絕對的主角,一心要扮演夫妻生活中的「侵略者」。「由於女王沒日沒夜地索取,阿爾伯特實在不堪其擾,不得不戰戰兢兢地將自己鎖在臥室裡。每到這種時候,惱羞成怒的維多利亞就會從外面重重敲門,並用德語大聲尖叫:『給我開門!我是女王!』」

到1857年,女王夫婦先後生育了9個孩子——4位王子和5位公主。然而,最小的比阿特麗斯公主呱呱墜地不久,時任宮廷御醫詹姆斯·裡德便小心翼翼地提醒女王,今後千萬不能再生孩子了。後者聞訊痛苦不已,把自己與阿爾伯特以往的床第之歡形容為「天堂般的體驗」。「噢,親愛的!」有人模仿女王的口氣,「我今後還能享受到更多樂趣嗎?」

4年後,當年僅42歲的阿爾伯特死於傷寒時,他已不是當年那個身材勻稱、容光煥發的美男子,完全成了一個肥胖、謝頂的老頭。臣下們不免竊竊私語:如果維多利亞女王在私生活中也和在政壇上同樣強勢,她是不是應該為親王的未老先衰負責?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神秘的約翰·布朗及其與女王的曖昧關係,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在女王的隨葬品中,人們發現了約翰·布朗的一縷頭髮和一張照片

史料記載,約翰·布朗原本是阿爾伯特親王的屬下。為了治療維多利亞日益嚴重的憂鬱症,他被大臣們從外地緊急調回,成了女王在懷特島奧斯本城堡中的近侍。彼時,布朗是女王身邊惟一能夠緩解她喪夫之痛的男人。更讓人吃驚的是,這位來自蘇格蘭的壯漢,很快和女王親密無間。私下裡,幾位公主都把布朗稱作「媽媽的情人」。

為了調動維多利亞的情緒,布朗還鼓勵她與他一起暢飲威士忌,用這種大膽的舉動為自己贏得了獨一無二的封號——「迷人的約翰尼」。時任外相的德比伯爵曾在筆記中寫道,「他們兩人就睡在相鄰的房間,這顯然違反禮儀甚至有失體面」。自由派政客劉易斯·哈考特的日記中也出現過很多涉及維多利亞秘密戀情的內容,其中一段聲稱:皇家牧師諾曼·麥克勞德臨終時曾懺悔說,她對主持維多利亞女王與布朗的結婚儀式深表不安。不過,也有人認為這純屬捕風捉影——麥克勞德去世時,哈考特只是個9歲的小男孩。

維多利亞在信中稱布朗為「親愛的」,更有傳言稱,二人在去蘇格蘭奧黛湖遊玩期間,女王又一次懷孕了。容易想見,這種說法同樣遭到了反駁,主要理由是:布朗受寵時,維多利亞女王已經46歲,在19世紀,這樣的高齡妊娠非常危險。女王去世後的檢查結果也顯示,她罹患子宮脫垂已有多年,以當時的醫療水平,再度生育幾乎是不可能的。

曾任王室秘書的亨利·龐森比爵士評論說,布朗「肯定是女王的寵臣,但也只是個僕人而已。開始只當是笑話,後來被引入歧途,變成了誹謗」。但是,這並不能阻止那些反對君主立憲制的傢伙私下裡管維多利亞叫「布朗夫人」。最後,還是布朗自己於1872年參與挫敗了一次刺殺女王的陰謀,才使得輿論轉變風向,交口稱讚他為忠義的英雄。就這樣,布朗得以繼續侍奉在維多利亞身邊,直到11年後因病去世。接替他的是來自印度的阿卜杜勒·卡裡姆。

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終於撒手人寰。在隨葬品清單中,細心的人們發現了阿爾伯特親王的睡衣和一隻石膏假手,還有一縷頭髮和一張照片——後兩者屬於約翰·布朗。

《每日郵報》稱,維多利亞女王和男僕的感情或許是怪異而扭曲的,卻包含著幾分悲愴和辛酸。執掌大英帝國半個多世紀,權力帶給她無盡的榮耀,也令她備感孤獨。或許,這有助於人們從另一個角度理解,那個「粗鄙的蘇格蘭男人」在女王眼中為何如此特別。

這份曾被《獨立報》評為「全國最原汁原味」的刊物稱:因為丈夫早逝,女王轉而從「粗野、傲慢且嗜酒」的蘇格蘭男僕約翰·布朗身上尋求慰藉。

她身高不足1.5米,權勢卻縱橫天下,是首位擁有「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的英國君主;19世紀末,她統治的疆土幅員約4000萬平方公裡,管轄著3.87億子民,相當於當時全球人口的1/4。同時,她身處的又是一個以極端的自我壓抑為美德的時代,在拒絕立法禁止同性戀時,她的理由是「這種荒唐事從生理上講不可能」。

她就是在位64年之久的維多利亞女王。在政治領域,她被譽為英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君主;在思想範疇,她又以保守觀念衛道士的形象示人。然而,英國《老朽》雜誌今年2月刊登的一篇文章,卻試圖向維多利亞女王的傳統形象發起挑戰——這份曾被《獨立報》評為「全國最原汁原味」的刊物稱:因為丈夫早逝,女王轉而從「粗野、傲慢且嗜酒」的蘇格蘭男僕約翰·布朗身上尋求慰藉,甚至被懷疑與後者育有私生女。

據傳,曾有學者在溫莎堡的皇家檔案館中,發現證明維多利亞女王再婚的文件

這篇報導引用的消息源自82歲的歷史學家約翰·朱利葉斯·諾維奇。據他交待,以研究十字軍東徵和拜佔庭帝國出名的專家史蒂文·倫西曼,在溫莎堡的皇家檔案館從事學術工作時,曾無意間發現一封寫有維多利亞和約翰·布朗名字的結婚證書。倫西曼與現任英國君主伊莉莎白女王的母親瑪麗太后相熟,思前想後,索性把這份嚇人的文件交給了太后。

據說,太后一聲不吭地接過文件並將之付諸一炬,絕口不提這封結婚證書是真是假。倫西曼對諾維奇透露,他還認識維多利亞女王的曾孫之一、身為畫家的亨利王子。二戰後,亨利有一次在紐約舉辦展覽時,一位神秘的老婦不期而至,宣稱「我想我們有血緣關係」。

作為倫西曼生前的同行與密友,諾維奇對這兩個故事深信不疑。按照倫西曼的講述,亨利王子遇見的女人自稱「吉恩·布朗」,正是維多利亞女王與約翰·布朗的後代。換言之,「這名私生女大概出生沒多久就被送往美國,隱姓埋名了逾80年」。

分離主義者、自由派分子乃至左翼勢力等,對女王有地下情人的傳言添油加醋

事實上,關於維多利亞女王在原配去世後曾有地下情人乃至再婚生子的傳言,在英國民間已流傳了很長時間,蘇格蘭分離主義者、自由派分子乃至左翼勢力等出於各自的政治需要,都曾對其中細節添油加醋。那麼,《老朽》的最新爆料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英國《每日郵報》專欄作家麥可·桑頓就此給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首先必須考慮的是,原始信息提供者是否靠譜?身為廣受尊敬的歷史學家,史蒂文·倫西曼的學術水平固然不容否認,但公眾很少注意到,此人也是名聲在外的「超級淘氣鬼」。早年和陸軍元帥蒙哥馬利爵士同處一席時,倫西曼乘其不備,將蠟燭滴在他頭上,惹得蒙哥馬利火冒三丈。在劍橋讀書期間,他還頻頻跑去給攝影愛好者們當模特,照相時手上非要放只鸚鵡不可。更有小道消息稱,倫西曼曾試圖用塔羅牌為一位埃及王侯佔卜。

由於諾威奇堅決主張自己的朋友是個可信的證人,桑頓又就故事的細節進行了一番推敲,並指出了其中的某些疑點,其中之一是:二話不說將所謂「結婚證書」燒掉,這不符合瑪麗太后的稟性。因為有很多資料顯示,她說話辦事總是直言不諱,即便是宮廷內部的醜聞,通常也能坦誠相對。晚年,太后曾與黛安娜王妃討論她與查爾斯王子分手的事情,並保留了雙方唇槍舌劍的所有書信,把它們放在躺椅和火爐周圍。最後,還是現任女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勇挑重任」,將這部分文件銷毀了。由此看來,即便傳聞中維多利亞女王的再婚證明確實存在過,對其進行審查的也應當是其他人,而不太可能是瑪麗太后。

在私生活中,這位女強人的欲望同樣強烈,甚至近似「色情狂」

儘管如此,對維多利亞女王「表裡不一」的猜測,並不會因為一篇文章存在漏洞而偃旗息鼓。除了約翰·朱利葉斯·諾維奇之外,很多人都相信,這位權傾四海的女強人,免不了把強烈的欲望帶入婚姻和家庭中,她在私生活方面的要求有時貪得無厭,甚至近似「色情狂」。

維多利亞親自挑選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來自德國,也是女王的親表弟。在女方向男方求愛僅4天後,他倆就閃電式訂婚了。據好事者透露,從新婚之夜起,年長3個月的維多利亞就是絕對的主角,一心要扮演夫妻生活中的「侵略者」。「由於女王沒日沒夜地索取,阿爾伯特實在不堪其擾,不得不戰戰兢兢地將自己鎖在臥室裡。每到這種時候,惱羞成怒的維多利亞就會從外面重重敲門,並用德語大聲尖叫:『給我開門!我是女王!』」

到1857年,女王夫婦先後生育了9個孩子——4位王子和5位公主。然而,最小的比阿特麗斯公主呱呱墜地不久,時任宮廷御醫詹姆斯·裡德便小心翼翼地提醒女王,今後千萬不能再生孩子了。後者聞訊痛苦不已,把自己與阿爾伯特以往的床第之歡形容為「天堂般的體驗」。「噢,親愛的!」有人模仿女王的口氣,「我今後還能享受到更多樂趣嗎?」

4年後,當年僅42歲的阿爾伯特死於傷寒時,他已不是當年那個身材勻稱、容光煥發的美男子,完全成了一個肥胖、謝頂的老頭。臣下們不免竊竊私語:如果維多利亞女王在私生活中也和在政壇上同樣強勢,她是不是應該為親王的未老先衰負責?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神秘的約翰·布朗及其與女王的曖昧關係,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在女王的隨葬品中,人們發現了約翰·布朗的一縷頭髮和一張照片

史料記載,約翰·布朗原本是阿爾伯特親王的屬下。為了治療維多利亞日益嚴重的憂鬱症,他被大臣們從外地緊急調回,成了女王在懷特島奧斯本城堡中的近侍。彼時,布朗是女王身邊惟一能夠緩解她喪夫之痛的男人。更讓人吃驚的是,這位來自蘇格蘭的壯漢,很快和女王親密無間。私下裡,幾位公主都把布朗稱作「媽媽的情人」。

為了調動維多利亞的情緒,布朗還鼓勵她與他一起暢飲威士忌,用這種大膽的舉動為自己贏得了獨一無二的封號——「迷人的約翰尼」。時任外相的德比伯爵曾在筆記中寫道,「他們兩人就睡在相鄰的房間,這顯然違反禮儀甚至有失體面」。自由派政客劉易斯·哈考特的日記中也出現過很多涉及維多利亞秘密戀情的內容,其中一段聲稱:皇家牧師諾曼·麥克勞德臨終時曾懺悔說,她對主持維多利亞女王與布朗的結婚儀式深表不安。不過,也有人認為這純屬捕風捉影——麥克勞德去世時,哈考特只是個9歲的小男孩。

維多利亞在信中稱布朗為「親愛的」,更有傳言稱,二人在去蘇格蘭奧黛湖遊玩期間,女王又一次懷孕了。容易想見,這種說法同樣遭到了反駁,主要理由是:布朗受寵時,維多利亞女王已經46歲,在19世紀,這樣的高齡妊娠非常危險。女王去世後的檢查結果也顯示,她罹患子宮脫垂已有多年,以當時的醫療水平,再度生育幾乎是不可能的。

曾任王室秘書的亨利·龐森比爵士評論說,布朗「肯定是女王的寵臣,但也只是個僕人而已。開始只當是笑話,後來被引入歧途,變成了誹謗」。但是,這並不能阻止那些反對君主立憲制的傢伙私下裡管維多利亞叫「布朗夫人」。最後,還是布朗自己於1872年參與挫敗了一次刺殺女王的陰謀,才使得輿論轉變風向,交口稱讚他為忠義的英雄。就這樣,布朗得以繼續侍奉在維多利亞身邊,直到11年後因病去世。接替他的是來自印度的阿卜杜勒·卡裡姆。

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終於撒手人寰。在隨葬品清單中,細心的人們發現了阿爾伯特親王的睡衣和一隻石膏假手,還有一縷頭髮和一張照片——後兩者屬於約翰·布朗。

《每日郵報》稱,維多利亞女王和男僕的感情或許是怪異而扭曲的,卻包含著幾分悲愴和辛酸。執掌大英帝國半個多世紀,權力帶給她無盡的榮耀,也令她備感孤獨。或許,這有助於人們從另一個角度理解,那個「粗鄙的蘇格蘭男人」在女王眼中為何如此特別。

相關焦點

  • 維多利亞女王的故事
    女王選擇靈魂的買主    就在牧師講述時,正好英國女王維多利亞乘著皇家馬車,前呼後擁經此處,女王被那出於肺腑的講道而震撼,吩咐停車聽道。就在此時,黑爾牧師也看到女王的馬車,他轉直視著女王的臉,神色莊重地問:尊敬的陛下,您願將您的靈魂賣給誰呢?女王立刻回答:「我願賣給為我流血的主耶穌」。女王從此真誠接受主,後來成為一位聞名世界的女王。維多利亞執政期間,英國國勢達到巔峰。
  • 維多利亞女王有多壕?
    原屬於維多利亞女王私藏的一頂祖母綠及鑽石王冠,如今正於倫敦肯辛頓宮展出。這頂王冠是維多利亞時代真正獨特的存在……這頂頭冠是由艾伯特王子為維多利亞女王設計、經由女王的珠寶商Joseph Kitching在1845年打造的。
  • 宋仁宗與維多利亞女王
    而大英帝國最輝煌的時代還有一個別稱——維多利亞時代;維多利亞,指的就是當時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 而這位維多利亞女王,雖然與宋仁宗八桿子打不著,他們卻有著共同的特點——都擁有仁君的氣質:既溫良寬厚、體察民情,又統而不治、對權力毫不貪戀。
  • 維多利亞女王的秘密
    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本名亞歷山大德娜·維多利亞,Alexandrina Victoria,1819年5月24日 --- 1901年1月22日),愛德華親王之女,18歲時繼承王位,在位時間長達 63 年 又 7 個月,比任何一位英國君主長,亦比歷史上任何一位女性君主長,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
  • 還原真實的維多利亞女王形象
    但話說回來,維多利亞女王之所以呈現出上述狀態,其實並非本意為之。登基之初的女王雄心勃勃,雖然被國會視為橡皮圖章,但她竭力與首相搭建友好的個人關係,在英國外交、軍事等許多領域施加自己的影響,這其實大大超越了光榮革命以後、維多利亞女王登基之前歷任君主的慣有做法。
  •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一生是全世界職業女性的終極夢想
    唯有上帝的寵兒維多利亞女王,不僅叱吒世界近六十四載,還擁有一位志趣相投的夫君阿爾伯特親王,讓我們來羨慕嫉妒恨一下吧!維多利亞女王於1819年出生於英國倫敦肯辛頓宮,她成為女王似乎也是上帝的安排,她的父親肯特公爵在兄弟排行中第四,輪到她繼承王位的希望本來十分渺茫,但是她的所有伯父要麼無婚生子女,要麼婚生子女都去世了,她成為了唯一的繼承人,加冕那一年她僅僅18歲,一時間,她的婚姻成為各方博弈的目標。
  • 兩位在位時間最長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維多利亞女王是什麼...
    維多利亞的在位時間長達64年。她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女王。 伊莉莎白二世與維多利亞女王是什麼關係? 伊莉莎白女王二世和維多利亞女王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兩位君主。
  • 周末電影:《年輕的維多利亞女王》
    而維多利亞女王則是「戴著皇冠」出生的。        她爸爸的弟弟是英國國王,她媽媽的弟弟是比利時國王。而且他的英國國王叔叔和他的三個兄弟只有一個孩子,那就是維多利亞。(王室多生孩子很重要啊!中外都一樣。)        維多利亞從一出生就註定成為女王,而且是王位的唯一人選。
  • 英王室秘史:維多利亞女王與印度男僕有段黃昏戀
    在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執政的六十四年裡,「日不落帝國」逐漸成長為世界霸主。不過鮮為人知的是,被視為偉大君主的維多利亞女王的私生活確實有些混亂,比如她和印度男僕的黃昏戀就曾引人關注。1887年,英國舉行維多利亞女王即位五十周年慶典,亞歐各國的王室應邀參加,其中包括兩名來自印度的王子。
  • 《維多利亞 第三季》敲鑼打鼓,女王歸來。
    王者歸來,不過是女王。以致於小王子已形成思維定式,只有女王。所以,他不願當英國國王,不願演愚蠢的法國國王。而逃亡英國的前法王路易菲利普就是一名觀眾。始於1848年,那是一個風起雲湧波譎雲詭的年月。歐洲各地起義、革命,巴黎、柏林等。所以,路易菲利普逃亡了。
  • 維多利亞女王:帝王的珠寶箱裡的故事
    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英帝國全盛時期女王、開創了珠寶史上著名的「維多利亞時期」的勝利女王到底有什麼樣的故事吧!當時肯特公爵夫人與威廉四世(肯特公爵的三哥)矛盾很深,因為威廉四世的孩子都夭折了,而肯特公爵夫人有女兒維多利亞可能繼承王位,因而肯特公爵夫人處處提防別人暗害女兒,尤其是對威廉三世的關懷尤其提防。為了控制維多利亞,肯特公爵夫人和審計官約翰·康羅伊設計了一套名為「肯辛頓體系」的規則和禮儀來控制維多利亞。
  • 維多利亞女王這麼牛逼,為啥不統治全世界?
    外國皇帝的想法不一樣,比方說,維多利亞女王。維多利亞,這位18歲登基的美麗女王,創造了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時代——維多利亞時代。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n era),即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的統治時期。
  • 維多利亞女王的非洲養女
    她8歲時從非洲被帶到英國做奴隸,後來作品禮物送給了維多利亞女王。西爾維 Camille Silvy - James Pinson Labulo Davies; Sarah Forbes Bonetta (Sarah Davies)「福布斯」這個中間名是跟隨英國皇家海軍船長弗雷德裡克·福布斯(Frederick Forbes)的名字而來,因為後者,她免於被抓她的人買去做奴隸,轉而變成獻給維多利亞女王的禮物
  • 9個孩子的母親與印度女皇:「鑽石女王」維多利亞的多面傳奇人生
    英國歷史上有兩位在位時間超過60年「鑽石女王」,一位是現任伊莉莎白二世,從1952年至今,已經做了68年的英國女王;另一位則是成就「日不落帝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從血緣關係上來說,維多利亞女王是伊莉莎白二世的高祖母,而這兩位女王之間也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她們都在年輕時成為女王,早早開啟執政生涯,統治時期超過60年。
  • 維多利亞女王的人生日曆:從任性的女兒到溫莎的孀婦
    儘管在那個時代,人們對女性高居王位疑慮重重,維多利亞還是贏得了她的子民的尊敬。維多利亞時代的民眾對女性當權的疑慮,也許相較於都鐸王朝對伊莉莎白一世或斯圖亞特王朝對安妮女王的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我認為,維多利亞創造出了一種或許讓我們覺得偏女性化的統治方式,巧妙地繞過了這種疑慮。她的統治靠的是直覺而非謀略,是情感而非才智。事實表明,對君主制來說,這就是最理想的統治方式。
  • 《貪吃女王:維多利亞的飲食與王室秘辛》 | 思想會新書速遞
    因此,有許多針對維多利亞女王的學術研究,「關於她的書籍超過500本」,也有許多影視作品和小說描繪她的家庭和愛情。本書主題則稍有不同,作者安妮·格雷認真查閱了許多檔案資料後想要講講維多利亞的飲食。雖然現在大家一提起英國飲食就開玩笑說是黑暗料理,但女王菜單的豐富程度實則超乎現代人的想像,融合了英法德三國菜品,並且採用俄式用餐風格。
  • 晚清的慈禧與同時代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你猜誰更有權力?
    要論慈禧和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誰更有權力,那我們要看看二個國家的體制是如何的。中國依然是封建專制社會,最高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說生殺予奪只是君主一句話的事情,但是英國就不一樣了,在和慈禧同時代的維多利亞女王的英國,已經進入了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女王作為國家名義上的元首,有一定的權力,但是大部分權力還是歸議會所有。
  • 法國-純壹與維多利亞女王的故事
    純壹新品的誕生與「歐洲的祖母」維多利亞女王息息相關。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女王手捧著一份植物護膚的秘方,只傳給自己的女兒孫兒們,所有外人則被拒在門外,但是,隨著女王的女兒嫁到歐洲各國,這個秘方又造福了整個歐洲王室,真是人人可望不可及的「女王的秘密」。
  • 看一看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為什麼被稱為歐洲老祖母?
    維多利亞女王是誰?相信稍稍了解英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她。她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女王,整整統治英國64年,開創了英國歷史上最繁榮強盛的維多利亞時代,她還是第一個兼任印度女皇的英國女王,英國在她手中真正成了日不落帝國。
  •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憑什麼讓老公阿爾伯特親王始終疼愛有加
    答案確實就在這裡:他在老婆面前總是低人一等,而在那個服務員面前,他卻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日子過得倍有存在感!《神鵰俠侶》裡有個會吐棗核功的女人叫裘千尺,看過小說或電視的人應該都不陌生。裘千尺是鐵掌幫幫主裘千仞的親妹妹,長得漂亮,武功又好,再加上有錢有勢,在江湖中很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