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真實的維多利亞女王形象

2021-01-18 騰訊網

所評圖書:

書名:《維多利亞女王》

作者:(英)露西·沃斯利

譯者:張佩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聯合天際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

1897年6月22日,英國為維多利亞女王舉辦登基60周年的慶典。超過300萬人湧入倫敦,觀看慶典巡遊。這場慶典充分顯示了女王子嗣眾多的事實:長女維多利亞公主(也被稱為維基公主)嫁給了德國皇儲,生下了德意志帝國最後一任君主威廉二世;次女愛麗絲公主嫁到了德國諸侯國,是末任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嶽母,其他子女也多與歐洲其他王室結為姻親。10多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子孫大打出手的一場傷亡慘重的鬧劇。

維多利亞女王算不上絕世美女,或者說,如果刨除其尊貴身份,只能算是相當平庸的英國婦人。再加上生育了九個子女,又早早因為丈夫阿爾伯特親王的離世而成為寡婦。所以,1897年6月22日當天,呈現在倫敦市民乃至世人面前的女王形象,是一副蒼老的,其貌不揚的面容。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女王的外孫女婿)刻薄的評論說,「一個大圓球,下面兩條哆哆嗦嗦的腿。」

當然,在很多歷史學家、政治學家看來,維多利亞女王公開展露自己的真實形象,這其實拉近了王室跟英國民眾之間的距離,甚至營造出了君主制下的英國,由和藹可親的老祖母做首腦的其樂融融的虛幻氛圍——女王本身對於其他人沒有威脅性,不熱衷政治,沒有權欲。有意思的是,100年後,英國的另一位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也採用了與維多利亞一模一樣的政治公關策略。

但話說回來,維多利亞女王之所以呈現出上述狀態,其實並非本意為之。登基之初的女王雄心勃勃,雖然被國會視為橡皮圖章,但她竭力與首相搭建友好的個人關係,在英國外交、軍事等許多領域施加自己的影響,這其實大大超越了光榮革命以後、維多利亞女王登基之前歷任君主的慣有做法。

18歲登基,維多利亞女王急於擺脫母親以及管家康多伊的控制,但卻很快暴露出政治經驗薄弱、親和力和政治敏銳性不足等缺陷。與阿爾伯特親王成婚後,維多利亞女王的性情逐漸被看似沉默、內向但更具有堅毅性情和政治經驗的丈夫所改變。阿爾伯特親王開始扮演女王的影子的角色,也就是說,女王的政務交由阿爾伯特處置,而她本人僅僅負責一些儀式性的工作。逐漸的,女王褪去了身份色彩,越來越接近於19世紀最為典型的英國家庭婦女的形象:生兒育女,聽憑丈夫做主。但這一切最初並不為英國公眾所知。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阿爾伯特親王之所以會英年早逝,是因為其事無巨細的承攬女王的政務,外加一力承擔對九個子女的管教。喪夫後,維多利亞女王並沒能真正意義上恢復其未婚時期的狀態,而這創造出一種令英國兩黨、內閣和國會所滿意的儀式性君王的禮儀姿態。

北京燕山出版社、聯合天際近日引進出版了英國歷史學家露西·沃斯利所著的《維多利亞女王》一書。這本書展現了一個不同於許多歷史傳記作家營造的、神聖化形象的維多利亞女王,總體來說,書作者仍然熱切的歌頌了與英國全盛時期處於共同階段的維多利亞女王的統治階段,卻並沒有簡單化的將之歸結為女王及阿爾伯特親王的個人能力、魅力所致,而是強調了諸多複雜因素的綜合影響,所造就的「意外」結果或者說成果。

比如,這本書提到了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後、結婚以前的一樁醜聞,所意外導致的女王個人成長——維多利亞女王自幼在母親維克多麗和管家康多伊的陰影下成長,所以憎惡特別是兩位事實上的監管人身邊的所有人。維克多麗的女侍臣弗洛拉·黑斯廷斯患病後,年輕的女王去看望了她,卻表現得相當冷漠,甚至在背地裡嘲笑弗洛拉永遠找不到丈夫。這種輕率甚至毫無同理心的做法,助推了女王登基後最大政治危機的到來:人們紛紛認為女王毫無心肝。弗洛拉因發胖一度被懷疑為有孕在身,女王的醫師對之進行了粗暴的檢查,最終也沒有得出確切的結果,直到弗洛拉死後的屍體解剖表明,死者死於肝病晚期。弗洛拉的死,女王本人仍然表現得十分冷漠,雖然她已經意識到宮廷內外的人們對她不再表示尊敬。

弗洛拉事件對於維多利亞的個人成長具有很深遠的意義。此事一再被提及,迫使女王承認自己行事不周,而這顯然成為了她婚後「回歸家庭」,將政事、王室大事拱手轉交給阿爾伯特親王處理的一個重要因素。

露西·沃斯利的《維多利亞女王》這本書也指出了女王本人晚年在政治上變得相對成熟,但性情依舊保持著專橫甚至不通情理的一面。女王的幼女比阿特麗斯公主未滿10歲時,阿爾伯特親王就去世了。所以女王有意不讓比阿特麗斯公主成年後結婚,為的是讓女兒畢生陪伴自己,哪怕後者經常陷入「憂鬱,絕望,百無聊賴,甚至都懶得抬起頭」。公主在27歲時邂逅了德國巴滕伯格的亨利王子,墜入愛河。維多利亞女王要求亨利王子必須放棄在德國服役,「入贅」英國王室,才能跟公主結婚。亨利王子和比阿特麗斯公主在滿足了女王的苛刻要求後結婚,但王子後來加入了英國軍隊到非洲作戰,不幸染上瘧疾死去。比阿特麗斯公主失去愛人後,50年都沒有再嫁人。

相關焦點

  • 宋仁宗與維多利亞女王
    而大英帝國最輝煌的時代還有一個別稱——維多利亞時代;維多利亞,指的就是當時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 而這位維多利亞女王,雖然與宋仁宗八桿子打不著,他們卻有著共同的特點——都擁有仁君的氣質:既溫良寬厚、體察民情,又統而不治、對權力毫不貪戀。
  • 絲髮緊握手心,長情蕩滌山水——從電影《布朗夫人》看到的維多利亞女王
    而是通過約翰布朗有效的影響和對女王周圍事務的整治,看出他愚忠的盡職盡責和叛逆不羈(在同等身份的僕人中間他顯得很自我,並不斷引起敵意)。布朗的死亡更是由於為女王安危而深夜出巡,終年操勞中不幸罹患突發疾病造成的。
  • 維多利亞女王的秘密
    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本名亞歷山大德娜·維多利亞,Alexandrina Victoria,1819年5月24日 --- 1901年1月22日),愛德華親王之女,18歲時繼承王位,在位時間長達 63 年 又 7 個月,比任何一位英國君主長,亦比歷史上任何一位女性君主長,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
  • 維多利亞女王真有地下情人嗎?
    在政治領域,她被譽為英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君主;在思想範疇,她又以保守觀念衛道士的形象示人。然而,英國《老朽》雜誌今年2月刊登的一篇文章,卻試圖向維多利亞女王的傳統形象發起挑戰——這份曾被《獨立報》評為「全國最原汁原味」的刊物稱:因為丈夫早逝,女王轉而從「粗野、傲慢且嗜酒」的蘇格蘭男僕約翰·布朗身上尋求慰藉,甚至被懷疑與後者育有私生女。
  • 維多利亞女王的人生日曆:從任性的女兒到溫莎的孀婦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4年,她是一個時代的象徵,締造了強大的「日不落帝國」,成為英國歷史上統治時間第二長的君主(僅次於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她這一生享盡非同尋常的特權,經歷過驚天動地的事件,體驗著精彩紛呈的生活。但這位傳奇女王留給後世的印象,不是畫像中面如土豆、永遠身著黑色服飾的矮小老嫗形象,就是影視劇中熱愛跳舞的年輕公主。維多利亞女王為什麼不笑?她為什麼一臉不悅?
  • 周末電影:《年輕的維多利亞女王》
    而維多利亞女王則是「戴著皇冠」出生的。        她爸爸的弟弟是英國國王,她媽媽的弟弟是比利時國王。而且他的英國國王叔叔和他的三個兄弟只有一個孩子,那就是維多利亞。(王室多生孩子很重要啊!中外都一樣。)        維多利亞從一出生就註定成為女王,而且是王位的唯一人選。
  • 《維多利亞 第三季》敲鑼打鼓,女王歸來。
    王者歸來,不過是女王。以致於小王子已形成思維定式,只有女王。所以,他不願當英國國王,不願演愚蠢的法國國王。而逃亡英國的前法王路易菲利普就是一名觀眾。始於1848年,那是一個風起雲湧波譎雲詭的年月。歐洲各地起義、革命,巴黎、柏林等。所以,路易菲利普逃亡了。
  • 維多利亞女王:帝王的珠寶箱裡的故事
    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英帝國全盛時期女王、開創了珠寶史上著名的「維多利亞時期」的勝利女王到底有什麼樣的故事吧!其實早在女王17歲那年,母親和舅舅就安排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王子見面,但當時維多利亞被母親管得很嚴,周圍的人都在監視他們,他們對於彼此的印象都不太好。直到1940年,阿爾伯特第二次拜訪女王,女王對這個長大了的表弟再見傾心。
  • 維多利亞女王有多壕?
    原屬於維多利亞女王私藏的一頂祖母綠及鑽石王冠,如今正於倫敦肯辛頓宮展出。這頂王冠是維多利亞時代真正獨特的存在……這頂頭冠是由艾伯特王子為維多利亞女王設計、經由女王的珠寶商Joseph Kitching在1845年打造的。
  • 真·維多利亞的秘密,你想看的都在這裡!
    歷史上,維多利亞18歲的時候,墨爾本勳爵已經年近6旬了。大概是為了縮減兩人的年齡差,劇中的墨爾本勳爵是風度翩翩的中年貴族形象。可是,女王和勳爵的關係沒有持續太久,因為女王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據記載,維多利亞女王和墨爾本勳爵的確有過一段愛情。澳大利亞的城市墨爾本就是女王以勳爵的名字命名的。
  • 維多利亞女王的非洲養女
    她8歲時從非洲被帶到英國做奴隸,後來作品禮物送給了維多利亞女王。西爾維 Camille Silvy - James Pinson Labulo Davies; Sarah Forbes Bonetta (Sarah Davies)「福布斯」這個中間名是跟隨英國皇家海軍船長弗雷德裡克·福布斯(Frederick Forbes)的名字而來,因為後者,她免於被抓她的人買去做奴隸,轉而變成獻給維多利亞女王的禮物
  • 兩位在位時間最長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維多利亞女王是什麼...
    維多利亞的在位時間長達64年。她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女王。 伊莉莎白二世與維多利亞女王是什麼關係? 伊莉莎白女王二世和維多利亞女王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兩位君主。
  • 維多利亞女王的故事
    女王選擇靈魂的買主    就在牧師講述時,正好英國女王維多利亞乘著皇家馬車,前呼後擁經此處,女王被那出於肺腑的講道而震撼,吩咐停車聽道。就在此時,黑爾牧師也看到女王的馬車,他轉直視著女王的臉,神色莊重地問:尊敬的陛下,您願將您的靈魂賣給誰呢?女王立刻回答:「我願賣給為我流血的主耶穌」。女王從此真誠接受主,後來成為一位聞名世界的女王。維多利亞執政期間,英國國勢達到巔峰。
  • 法國-純壹與維多利亞女王的故事
    純壹新品的誕生與「歐洲的祖母」維多利亞女王息息相關。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女王手捧著一份植物護膚的秘方,只傳給自己的女兒孫兒們,所有外人則被拒在門外,但是,隨著女王的女兒嫁到歐洲各國,這個秘方又造福了整個歐洲王室,真是人人可望不可及的「女王的秘密」。
  • 維多利亞女王這麼牛逼,為啥不統治全世界?
    外國皇帝的想法不一樣,比方說,維多利亞女王。維多利亞,這位18歲登基的美麗女王,創造了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時代——維多利亞時代。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n era),即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的統治時期。
  • 維多利亞女王傳│肯辛頓宮的日常生活
    維多利亞女王極少談及她的童年,不過她曾提到她的童年是極「枯燥」的。
  • 【開端】:年輕的維多利亞
    從此維多利亞開始想像自己是一個普通的女孩開始追求自己的愛情和幸福。不過家庭和國家總是矛盾的,選擇了一方就意味著要放棄另一方,因為在維多利亞之前的英國,女王才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而阿爾伯特親王也陷入了選擇的痛苦中,選擇愛情,那就一定要接受一樁政治大於愛情的婚姻——因為做了國王,就意味著沒有自由、沒有辦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如果選擇了政治,那麼他並不是女王最合適的結婚對象。兩個年輕人就在這種痛苦中煎熬著。
  • 看一看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為什麼被稱為歐洲老祖母?
    維多利亞女王是誰?相信稍稍了解英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她。她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女王,整整統治英國64年,開創了英國歷史上最繁榮強盛的維多利亞時代,她還是第一個兼任印度女皇的英國女王,英國在她手中真正成了日不落帝國。
  • 維多利亞女王——俺也要談一場甜甜的戀愛
    與康熙相比,維多利亞獲取政權的道路容易太多。當維多利亞踏入白金漢宮那一刻,她以為獲得了自由,其實哪有那麼簡單:年幼的維多利亞,只有勇氣和仁愛,面對一群政壇老手,以及平靜之下湧動的暗流,或明或暗的利用和較量,困難何其之大。
  • 維多利亞女王為什麼被稱為「歐洲王室的祖母」(下)
    第一任妻子是他的表妹梅麗塔公主(維多利亞女王第二個兒子阿爾弗雷德王子的女兒),他們有兩個孩子,長女8歲時風寒去世,恩斯特最喜歡這個女兒;幼子胎死腹中。他們一共生育了4子1女他們的長子與妻子西比拉公主(維多利亞女王的曾孫女,祖父是維多利亞女王的第四個兒子利奧波德王子)空難去世,唯一的兒子繼承了祖父古斯塔夫六世的王位成為國王,即卡爾十六世長女英格麗德公主1935年5月24日與丹麥國王弗雷德裡克九世結婚,他們的女兒就是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②亞瑟王子(1883年1月13日-1938年9月12日)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