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也許你們不知道,我做過三年遊戲。
而我遊戲的那部分朋友圈,昨天一整天都在刷屏同一個視頻。
在B站,一個沒有任何粉絲的帳號,昨天上午9點發出這視頻,直到今天我寫稿的時候,已經有1000萬播放:
而這一帳號,也因為這視頻,足足漲了75萬粉,其漲粉速度堪比羅翔,今年可能都能衝擊B站百大UP主:
而在微博,這一視頻一經發出,至今已有10萬次轉發。
要知道這裡是沒有明星粉絲控評的,以往沒有明星粉絲誇張控評的微博能到這個轉發數的,大部分都是控訴社會性事件:
但這個不是。
這視頻,只是一款離正式發布還遙遙無期的遊戲的實機演示。之所以能刷屏,純粹是因為作品質量太過震撼人心,讓人不得不轉發。
視頻如下,你們感受一下,遊戲叫《黑神話:悟空》
注意,這不是CG動畫,而是遊戲裡的實機演示。
即你玩遊戲的時候,遊戲本身的畫面表現就是這樣的,而不是製作團隊做了一段和遊戲毫不相關的高級CG動畫出來做宣傳。
——這一現象長期存在於國產手遊、頁遊廣告中,其中大部分頁遊廣告的素材,甚至不是自己做的。
比如這是某頁遊的宣傳廣告:
而這是它的實際遊玩畫面:
正因為我們被太多太多這樣粗製劣造的換皮遊戲噁心過,所以像《黑神話:悟空》這樣的遊戲才會讓人肅然起敬。
我很尊敬的一名遊戲媒體人,說他已經在工作室的辦公室,玩過這款遊戲了,遊戲畫面和錄出來的視頻沒啥差別:
這畫質、這打擊感、這設計、這配樂。
吹毛成兵、七十二變、金箍鐵棒,以及遊戲裡蘊含著的深深禪意。
更別說,這工作室還不大,2018年才正式成立,就一群人死磕出這麼牛逼的作品。
還能說什麼呢?
Respect!
02
如果你經常玩遊戲,應該能意識到這就是國際一線大廠的水平,看了絕對不敢相信,這是一款國產遊戲demo掩飾出來的樣子。
我不需要再和你多說什麼。
如果你很少玩遊戲,對遊戲的刻板印象還停留在「吃雞」或者「王者榮耀」上,可能會詫異於現在遊戲的精美畫面表達以及流暢敘事。
說實話,現在畫質最好的遊戲,其畫面表達已經和電影區別不大了。乃至於你去玩,會覺得像在現實世界裡冒險,看別人玩,又仿佛在看一場史詩級長鏡頭、無剪切的超長電影。
比如前年發布的遊戲《荒野大鏢客2》,到了寒冷天氣,遊戲裡馬的蛋蛋會收縮....
多麼恐怖的細節。
與之類似的。
《仁王》兩部曲,把日本過去那種陰冷詭異的氣氛描繪地淋漓盡致:
而《巫師3》,據說其設定內容已經超過了冰與火之歌的文字長度了,裡面你碰到每一個NPC,都有完全不一樣的對話。
在遊戲裡玩,就像在中世紀歐洲冒險
還有,如果你喜歡看美劇英劇比如《黑鏡》的,其實最新一部黑鏡就有點像《底特律變人》,後者完全就是內涵深刻,製作精良且有上百種結局的史詩級美劇,你絕對會喜歡。
這些都是單機大作,是遊戲世界重要的組成部分。
接觸這些以後,你會意識到遊戲世界絕不僅僅只有英雄聯盟、王者榮耀、DOTA2、吃雞、魔獸世界等網遊。
可惜的是,過去這些遊戲,基本只有國外的廠在做。
中國遊戲大廠手機遊戲做的很多,成功出海海外的手遊也有不少。但絕大多數廠商,沒做出或者根本沒想過要做這樣的作品。
為什麼?
一是因為成本巨大,沒錢做。
比如著名遊戲《GTA5》的開發成本,在一億美元以上,更有大量的消息表示,它的成本近2億美元。
兩億美元就是14億人民幣,這已經超出了一般燒錢的範疇,即使放在電影界也能擠進燒錢排行榜了。
二是因為不賺錢。
很長一段時間裡,由於技術限制也因為國內玩家付費意識不強,這樣的遊戲做出來就等於要被破解,被拿到各大網站上讓人免費下載,讓一個個賣盜版碟的賺得盆滿缽滿。
比如2016年的時候,好不容易有一款不錯的國產自研的單機遊戲《ICEY》出來,但它才上架Steam平臺兩天,就慘遭遊民星空破解。11月19日,遊民星空就在自己的論壇上放出了《ICEY》的破解版。
雖然最終迫於輿論壓力道歉,並在當日將「轉載」的破解資源下架,然而時至今日,搜索欄裡輸入ICEY跳出來的第一行仍然是「ICEY破解版」。有意思的是,在他們的道歉信裡,重點是「對不起,我們不該破解國產遊戲」,而不是「對不起,我們不該破解遊戲。」
是的,國內各大遊戲論壇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則就是,國產遊戲不能破解,國外隨便破解。這叫做「支持國貨」。《三國志13》正版在steam上發行的時候賣380元人民幣,3dm隨即在自家網站上提供了免費破解版,日本光榮公司也不是省油的燈,立即向3dm發出律師函並要求其立刻下架並道歉。
破解版下架,盜版玩家炸開了鍋。他們覺得是正版玩家不讓他們繼續玩免費遊戲的,於是相約著集體舉報steam平臺「未經我國主管部門審批,提供涉黃涉暴遊戲付費下載服務,應還青少年一個健康發展的網絡空間」,希望正版玩家也和他們一樣玩不到遊戲。其實Steam上銷售的遊戲軟體應該和蘋果的應用商店是類似的性質,都是在WTO框架下我國所明確承諾合法的跨境小額軟體銷售。不需要任何審批。除了做破解的網站幽默以外,我們有不少玩家,對於玩遊戲還要花錢這件事覺得驚詫莫名,熱愛白嫖。白嫖完了,這些人還會上知乎問你:
問你:
讓人不禁懷疑,和這些人到底是不是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裡,接受同樣的教育。
你品品?都可以用這個句式來造句了。
吃完飯可以不付錢,質問老闆:
「難道沒錢就不配吃高級料理嗎?」
偷別人的車被抓起來以後,質問失主:
「難道沒錢就不配開豪車嗎?」
上飛機不買票,質問空姐:
「難道沒錢就不配去夏威夷旅遊坐商務艙嗎?」
配,都配。
以後天下大同,共產社會。
倒也不是說外國人素質高,而是他們為了更好的體驗更好的優化,更多會在Playstation、xbox、switch之類的主機上玩遊戲。
在這些地方玩遊戲,破解起來很麻煩,一般都會選擇付費去玩。
所以國外的大廠,雖然投入巨大,但完全可以通過賣遊戲實現盈利。
比如著名遊戲《GTA5》,雖然當時的開發成本超過一億美元,但至今已經賣出1.35億份。無論按照剛上市時的40美元一份還是按照打折時的20美元一份甚至按照現在10美元一份的價格來算,都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更別說還有DLC。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一句話:
在中國,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樣的遊戲投入高,風險大,且不一定賺錢。
所以無論是國內的投資人也好,頭部製作商也罷,多半不會投入過多的資源,在這樣的作品上。
他們更願意做手遊,更願意做網路遊戲,因為那些遊戲不容易被盜版,且玩家付錢起來方便。
他們更願意做下載免費,但是道具收費的遊戲。
在下載的時候,他們會說「free to play」,但真的玩了以後,就會告訴你「pay to win」。
在一些比較誇張的遊戲裡,一個付費玩家可以打敗100個不付費的玩家。我們開玩笑的說,其實那些付費的,對於遊戲公司來說才算玩家,而不付費的玩家,則是活靈活現的NPC,是遊戲內容的一部分。
當然,我並不是說遊戲免費道具收費的這種模式不好,這絕對是一種適合手機平臺適合網路遊戲的模式。我當時做的也大多是這種遊戲,如果說出名字來,估計很多人要罵我又當又立。
但不可否認的是,當這種模式,成為在中國唯一能活下去的模式時,那就堵死了中國單機遊戲發展的路。
好在最近幾年,隨著購買各主機平臺的玩家越來越多,隨著用steam平臺下正版遊戲的玩家越來越多,願意為遊戲付費的中國玩家也逐漸多起來。
雖然中間也出了不少小插曲(比如上面提到的一系列破解事件),但總的勢頭是逐漸在變好的。
所以最近幾年,我們也能在STEAM上看到不少國內單機遊戲上架,不管是否優秀吧,我們的玩家總會對它更寬容,給它更多鼓勵:
因為我們都知道,這些遊戲能做出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相對手機遊戲的浩如星海,類似的遊戲在中國已經很少很少了,宛如一株幼苗,應該好好呵護。
然而,這些遊戲說到底還都是獨立遊戲,和那些真正工業化大製作的「3A大作」還是有很大的距離。
昨天發布的《黑神話:悟空》的實機操作視頻,則給了國內玩家一個希望,一個玩到自己國家製作的3A大作的希望,更別說這還是孫悟空題材。
03
我在遊戲裡暢遊過很多世界。
《戰神》說的是希臘神話和北歐神話的故事。
《刺客信條》帶我們從大革命時代的法國,到海盜時代的加勒比,再到古埃及、古希臘。
《巫師》系列說的是斯拉夫神話。《GTA》系列說的是當代美國幫派犯罪。
說實話,這些遊戲都非常非常好玩,我也都愛玩。
但我心裡還是有一顆種子,希望在正兒八經的大製作遊戲裡能玩到屬於我們的神魔故事,最好就是西遊記的故事。
最早有這樣的想法,是看到鍾風華老師和他的藝數做的一套和西遊有關的插畫:
在加入許多不同以往的技法後,這些圖更好地表現出了我們也許從小就讀過的故事——大鬧天宮、巨靈神、五指山、盤絲洞、紅孩兒。
如果你讀過西遊原著,應該知道,那是一本詭譎帶著殘忍的書。
比如獅駝嶺:
這是怎樣的情景?
由於技術所限,我們以前在電視劇裡看到的那些無法很好地表現西遊小說裡描寫的詭譎。
看了圖,難免就想看到更多,想讓圖動起來,想在這樣的世界裡冒險,想看看在技術允許的情況下,西遊的神魔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
而這次《黑神話:悟空》的主創團隊,本來就是做西遊題材的。
我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聽過《鬥戰神》。
五年前我剛進入遊戲行業的時候,公司要想辦法給我們新遊戲做個CG,當時一個認識楊奇的同事,就對鬥戰神當時做的CG讚不絕口:
用他當時的話來說,這CG是楊奇老師一點一點盯著做出來的。當年那遊戲其實剛開始的口碑也非常不錯,一度被稱為國產西遊題材遊戲裡最頂尖的作品。
關於鬥戰神後面的事情我不多說,但反正這次,他們帶著作品,試圖把當年沒填上的窟窿填上。
看到這些,就仿佛看到許多人精心呵護的那個幼苗,現在正在逐漸發芽、長大。
當然,雖然這遊戲已經發布實際遊玩的視頻,但這畢竟還只是遊戲很小的一部分,從他們官網上來看,這比起遊戲的宣傳,更像是一個大型招聘廣告:
現在這個工作室,很多職位都缺人,做這樣一款遊戲可能需要80-100人,而他們只有30人不到。
所以遊戲還需要大量時間打磨。
可能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家都不可能玩到這遊戲的成品。
但我認同他們CEO說的這段話:
中國單機目前的形勢就像08年的中國電影行業一樣,曾經被外部產品霸佔,但隨著技術、人才、消費環境的逐步成熟,內陸的影視作品進入了一波巨大的騰飛,並且不斷攻克原來我們無法佔據的領域,比如CG動畫、科幻影視。以前大家也覺得國產動畫不行,是垃圾,但最近《哪吒》、《白蛇緣起》等一系列動畫,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以前大家也覺得國產科幻不可能做好,但《流浪地球》打了所有人的臉。
關鍵是,上面說的這一切,不止有一個好名聲,我們的觀眾是用真金實銀支持的,動輒都是數十億人民幣的票房,足以支撐這些團隊做出下一款優秀作品,也足以吸引資本、人才,進入到這些領域。
為什麼國產單機遊戲不行呢?
只要我們的某些網站,不要再搞什麼破解正版的生意。只要我們的玩家,不要在玩盜版遊戲的時候理直氣壯。我相信集中國遊戲人的熱愛和力量,是絕對能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希望十年後,我們再提到「國產3A級大作」時,不會再一臉懵逼滿腦空白。
而是可以很驕傲地說:
「我玩過!」
「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