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一則「吳宇森罹患喉癌」的傳聞震動電影圈,雖然老友兼製片人張家振第一時間闢謠,但因導演本人一直未能現身,還是讓不少媒體和影迷心懷疑慮。7月19日,康復回京的吳宇森首次露面,宣布明年開拍《生死戀》之前會先拍一部西片《獨行殺手》(即美版《喋血雙雄》),同時對當下中國電影的現狀進行了一番點評,最後感嘆:「我們還沒有真正的華語大片。」
A
有的導演
連分鏡頭都不會
採訪中,吳宇森澄清了自己的病情並透露新片近況。「在這裡要感謝北京的幾位醫生,是他們發現我頸部有腫瘤,還好是良性,但如果再晚一步的話,就可能惡化了。後來我的治療因為遷就工作的方便去了美國,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和休養,現在身體基本恢復健康了。再次謝謝所有網友和影迷對我的關懷,我現在復原真的很好,我會以後更當心一點。」
近幾年,從好萊塢回來的吳宇森耳聞目睹了華語電影圈很多怪現象,一向溫和的他也忍不住吐槽,「我聽說有些年輕導演很容易得了機會,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知道鏡頭擺在哪裡。我也聽說,有些導演是副導演幫他分鏡頭。這些情況以前是不會發生的,我們那一代被訓練下來,動作戲都是我設計鏡頭,我跟動作指導在場地中央,兩個人拿著槍(是玩具槍),怎麼樣打怎麼樣跑怎麼跳怎麼開槍,我鏡頭怎麼拍出周潤發拿槍姿勢的美感,就是張徹那樣的大導演,也是自己分鏡頭的,這是一種工作態度,我們到現場就清楚,我的風格是什麼!」
B
我們還沒有一部
真正的華語大片
剛出道就跟過吳宇森的陳可辛導演曾經說過:「提起John Woo(吳宇森英文名),就是拍大片的,這是大家的共識。」正因如此,當聽到在好萊塢拍過《變臉》和在內地導過《赤壁》的吳宇森說「我們還沒有一部真正的華語大片」時,震撼之餘,也多了幾分當事人檢討的誠意。
「不客氣的講,我覺得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一部真正的華語大片。其實有一部,可能很多人都不同意的,就是張藝謀的《活著》,有大片的格局,是一個大時代裡的故事,有大片那份感覺。現在的大片,以為千軍萬馬都是大片,我的《赤壁》也犯同樣的毛病,劇本比較薄弱,太多的篇幅放在場面上,故事缺乏一種濃厚的人文精神,就是功力不足。我不好意思講太多別人的作品,我只是覺得,到現在我們還沒有一部像《七武士》、《阿拉伯的勞倫斯》那樣的大片,我們的電影圈沒有拍大片的氣候,我們的工作團隊沒有拍大片那種熟練的技術,所以《赤壁》拍得很辛苦。」
「大家沒有過那種經驗,在取景,在鏡頭角度方面,花很多時間去拍攝,不好再來過,換過一個角度再去拍,沒有大片細密的設計和計算的精準,製片的籌備功夫還是不夠,應該有胡金銓那種畫面的工整精確,還有導演創作者團隊達不成大片的共識。除了技術,一些演員的演出,比較誇張,表演比較公式化,我怎樣看都不像人家的大片來得那麼自然,真實的感覺不夠。但是大家在努力,年輕人不斷加入進來,花更多的錢,更多的時間,讓大家學習了解怎麼去配合一部大片。當然,這純粹是個人感覺,我並不處在一個批評的角度,我期待真正的大片出現。我們創作的環境和條件還是不夠,製作方面還是有很多改進的空間。」
作為專業電影人,吳宇森最後表達了和很多業內人士同樣的憂慮,至於怎樣解決,他沒有說,對於一位已經六十六歲的影壇宿將而言,講再多,不如拍好下一部電影來得實際。
魏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