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森批華語電影無大片:有的導演連分鏡頭都不會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吳宇森批華語電影無大片:有的導演連分鏡頭都不會

  今年5月,一則「吳宇森罹患喉癌」的傳聞震動電影圈,雖然老友兼製片人張家振第一時間闢謠,但因導演本人一直未能現身,還是讓不少媒體和影迷心懷疑慮。7月19日,康復回京的吳宇森首次露面,宣布明年開拍《生死戀》之前會先拍一部西片《獨行殺手》(即美版《喋血雙雄》),同時對當下中國電影的現狀進行了一番點評,最後感嘆:「我們還沒有真正的華語大片。」

  A

  有的導演

  連分鏡頭都不會

  採訪中,吳宇森澄清了自己的病情並透露新片近況。「在這裡要感謝北京的幾位醫生,是他們發現我頸部有腫瘤,還好是良性,但如果再晚一步的話,就可能惡化了。後來我的治療因為遷就工作的方便去了美國,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和休養,現在身體基本恢復健康了。再次謝謝所有網友和影迷對我的關懷,我現在復原真的很好,我會以後更當心一點。」

  近幾年,從好萊塢回來的吳宇森耳聞目睹了華語電影圈很多怪現象,一向溫和的他也忍不住吐槽,「我聽說有些年輕導演很容易得了機會,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知道鏡頭擺在哪裡。我也聽說,有些導演是副導演幫他分鏡頭。這些情況以前是不會發生的,我們那一代被訓練下來,動作戲都是我設計鏡頭,我跟動作指導在場地中央,兩個人拿著槍(是玩具槍),怎麼樣打怎麼樣跑怎麼跳怎麼開槍,我鏡頭怎麼拍出周潤發拿槍姿勢的美感,就是張徹那樣的大導演,也是自己分鏡頭的,這是一種工作態度,我們到現場就清楚,我的風格是什麼!」

  B

  我們還沒有一部

  真正的華語大片

  剛出道就跟過吳宇森的陳可辛導演曾經說過:「提起John Woo(吳宇森英文名),就是拍大片的,這是大家的共識。」正因如此,當聽到在好萊塢拍過《變臉》和在內地導過《赤壁》的吳宇森說「我們還沒有一部真正的華語大片」時,震撼之餘,也多了幾分當事人檢討的誠意。

  「不客氣的講,我覺得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一部真正的華語大片。其實有一部,可能很多人都不同意的,就是張藝謀的《活著》,有大片的格局,是一個大時代裡的故事,有大片那份感覺。現在的大片,以為千軍萬馬都是大片,我的《赤壁》也犯同樣的毛病,劇本比較薄弱,太多的篇幅放在場面上,故事缺乏一種濃厚的人文精神,就是功力不足。我不好意思講太多別人的作品,我只是覺得,到現在我們還沒有一部像《七武士》、《阿拉伯的勞倫斯》那樣的大片,我們的電影圈沒有拍大片的氣候,我們的工作團隊沒有拍大片那種熟練的技術,所以《赤壁》拍得很辛苦。」

  「大家沒有過那種經驗,在取景,在鏡頭角度方面,花很多時間去拍攝,不好再來過,換過一個角度再去拍,沒有大片細密的設計和計算的精準,製片的籌備功夫還是不夠,應該有胡金銓那種畫面的工整精確,還有導演創作者團隊達不成大片的共識。除了技術,一些演員的演出,比較誇張,表演比較公式化,我怎樣看都不像人家的大片來得那麼自然,真實的感覺不夠。但是大家在努力,年輕人不斷加入進來,花更多的錢,更多的時間,讓大家學習了解怎麼去配合一部大片。當然,這純粹是個人感覺,我並不處在一個批評的角度,我期待真正的大片出現。我們創作的環境和條件還是不夠,製作方面還是有很多改進的空間。」

  作為專業電影人,吳宇森最後表達了和很多業內人士同樣的憂慮,至於怎樣解決,他沒有說,對於一位已經六十六歲的影壇宿將而言,講再多,不如拍好下一部電影來得實際。

  魏君子

相關焦點

  • 拒絕執導漫威大片,和阿湯哥鬥智鬥勇,吳宇森才是華語圈電影大佬
    提到吳宇森,無疑是華語電影的殿堂級人物。他於1986年執導的電影《英雄本色》在當下掀起英雄片熱潮之餘,還開啟了香港電影輝煌時代。此外,他在電影裡所表現出的暴力美學被無數人推崇,也奠定了「吳氏美學」的電影風格。作為首個去好萊塢闖蕩的華人導演,他已經是好萊塢擁有最終剪輯權的5位導演之一。
  • 【這些電影都去哪了?】華語大片「消失代」盤點那些難產、失蹤的國產電影
    ,雖然成片一直未見,但這些傳說中的共同構成了華語大片的「消失代」。但以《王朝的女人·楊貴妃》、《聶隱娘》這些為首的電影已經算是幸運兒。有的電影至今下落不明,有的電影前期聲勢太大但突然失蹤,其中更是不乏早已拍罷的作品,這些電影何時能夠公眾於世還屬於水中明月鏡中花,更不要說那些早早傳出啟動或者等待開拍的項目,至今了無音訊。
  • 華語大片「消失代」:盤點那些難產、失蹤的國產電影
    隨著電影市場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觀眾欣賞口味逐年變化,華語電影最不缺的就是電影項目,無論是IP改編,還是原創新作,每年有大量電影被傳出立項、開拍,然而其中也有一部分作品在聲勢之後便消失不見,華語電影中那些久久「難產」的項目也是外界議論的焦點
  • 從吳宇森請徐克剪片子說起:剪輯師,導演的「救命稻草」
    神秘的「幕後魔術師」:「看不見」剪輯才算成功 和演員、導演們不一樣,剪輯師的工作其實是「隱藏自己」,因此這個角色是電影工業中名符其實的「幕後英雄」——「就像魔術師利用鬥篷的抖動來分散觀眾的注意力以掩蓋自己的把戲一樣,剪輯師運用銀幕運動的『戲法兒』來蒙住觀眾的雙眼,使他們難以發現電影拍攝中的諸多問題,」知名剪輯師、作家鮑比·奧斯汀(經典電影《唐人街》與《畢業生
  • 從《英雄本色》到《追捕》,吳宇森的光影「江湖」
    吳宇森覺得這樣的故事不夠讓人興奮,自己也很難投入感情。徐克的一句話點醒了他:「你怎麼不把自己寫到劇本裡?」 這句話在日後對於吳宇森乃至很多電影工作者的創作都有著很深遠的影響,「我們是第一個把一部電影拍成作者論的電影,導演就是作者,作者就是導演,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於是,吳宇森把自己全部的情感,把個人對生活、對社會的情感都寫到了電影裡。
  • 吳宇森不談英雄
    他對之滿懷希望的中國電影市場能給出正向回應嗎?吳宇森一整天都很興奮。11月27日,《太平輪》首映。在《赤壁》上映之後8年,吳宇森終於拿出了自己覺得「完整」的作品,在此之前他稱自己從來不會回看作品。下午兩點,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宴會廳後臺的狹窄通道裡,擠滿了大明星和他們的簇擁者。
  • 吳宇森歸來
    《追捕》正式在中國大陸上映是在1978年,那一年,中國引進了一大批刪減版的日本電影,像《遠山的呼喚》《人證》等等,很多都是高倉健主演的,影響最深、傳播最廣的還是《追捕》。一時間,大街小巷,從鄉村到城市,商店的大喇叭裡播放的全是那首「啦呀啦」的無歌詞哼唱。國內電影,劇場,相聲等所有文藝形式都把這部電影的對白、音樂拿到文藝作品裡來。
  • 華語電影歷史導演權力榜解讀:香港轉型臺灣斷層大陸崛起
    近日,華語電影權力榜公布TOP30歷史導演名單,李安、張藝謀、吳宇森不負眾望,包攬前三甲。
  • 華語十大男導演
    華語十大男導演(被影評界廣泛認可及影響華語影史的華語導演)包括:李安、費穆、謝晉、姜文、徐克、胡金銓、楊德昌、張藝謀、王家衛、吳宇森(排名不分先後)。 十大導演徐克,代表作《新龍門客棧》、《新蜀山劍俠》、《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笑傲江湖》,《笑傲江湖》主題曲《滄海一聲笑》紅遍華語世界,他的電影有強勁的表現力,追求技術突破和創新,他的電影故事總是大開大合,人物總在天堂與地獄之間遊走,節奏感強,讓觀眾沉醉其中,他對電影技術革新的執迷讓他成為名副其實的華語電影技術帝。
  • 當年香港製作費最貴的電影,吳宇森最中意的作品,卻被批為爛片
    這無疑對吳宇森是一次重大打擊,因為前一年他才憑藉《喋血雙雄》票房登頂,拿下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導演,而該片是他最中意的作品卻差強人意被迫殺人那段,甚至壓過了梁朝偉,後來的電影再難看到他如此癲狂的忘我,他更是憑藉該片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可惜最終還是與影帝擦肩而過,敗給了張國榮。這是一個因為音樂才華過於完美以至於被忽略演技的典型,眾多觀眾都替張學友感到可惜,說金像獎欠張學友一個影帝。
  • 河智苑第一次演華語片獻給吳宇森 偶像作品全會背
    過往河智苑多次提及超愛吳宇森的電影,原來不是客套話,她真的對吳宇森作品如數家珍,除了最愛的《英雄本色》外,基本上吳導的電影她全看過,隨口就能說出一串如《喋血雙雄》、《碟中諜2》、《變臉》、《風語戰士》、《太平輪》等片名,根本就是一名迷妹。  吳宇森導演的電影中,男性角色無不出彩,而女性角色多為陪襯。
  • 「第一個闖蕩好萊塢的華人導演」吳宇森,是如何跌下神壇的
    吳宇森,被稱為中國暴力美學電影的創始人的導演。吳宇森導演的電影個人風格濃厚,讓觀眾過目不忘,其執導的電影《英雄本色》更是被奉為經典。這樣的執導經歷,讓觀眾無法想到吳宇森後來竟然能拍出《縱橫四海》、《赤壁》這樣的大片。當時的吳宇森也很迷茫,自己想拍一些有風格的電影,但是票房不佳,只能聽公司的隨波逐流拍著喜劇。
  • 關於江湖與英雄的青春記憶:暴力美學大師吳宇森電影排行榜
    吳宇森是華語電影的標杆式的人物,華語電影暴力美學大師。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掀起的英雄片風潮,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 永遠都會記得少年時躲在家裡裡一群兄弟們喝酒吃肉看《英雄本色》錄像時的熱血澎湃,在那個年代,吳宇森的電影就是英雄主義的象徵!
  • 與吳宇森面對面,憶英雄夢
    今年也是這位年逾七十的導演從影50周年,11月6日到10日中國電影資料館將每天放映一部他的經典影片。此次是五部電影全部首次在內地上映,而且都是粵語和英文原聲!是不是很期待?2010年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的終身成就獎,吳宇森成為第一個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上獲得該榮譽的華人導演,評委會評價「他對表演和剪輯的革命性觀念徹底改變了動作電影」。
  • 吳宇森隱秘往事:英雄本色中最虧欠張國榮,因口吃改行做導演
    提到吳宇森,無疑是華語電影的殿堂級人物。他於1986年執導的電影《英雄本色》掀起英雄片熱潮之餘,還開啟了香港電影輝煌時代。此外,他在電影裡所表現出的暴力美學被無數人推崇,也奠定了「吳氏美學」的電影風格。
  • 70歲張藝謀「堅如磐石」 華語電影「前浪」高齡仍高產
    這位1950年出生的第五代導演代表性人物,目前剛剛完成《堅如磐石》與《懸崖之上》兩部新片,還有電影《一秒鐘》待映,可謂高齡高產導演。像張藝謀一樣,華語電影界目前活躍著一批70歲左右的大導演。這些華語電影的「前浪」高齡高產,仍為一大批一線影片保駕護航,或者親自執導新作。1950年出生、今年70歲的導演徐克一直處在華語電影的最前沿。
  • 2015大片年!推薦值得期待70部華語電影
    2015年,好萊塢有望迎來史上最強大片年,華語影壇也將迎來大片潮,從各個方面是來看,2015超級大片年,競爭將更為激烈,在更加商業化的市場下,中國影人將帶來怎樣的一場饕餮盛宴!選取70部值得你在2015年關注的華語電影,一窺今年華語影市生態圈的環境。特別提示:推薦的電影名單將以類型劃分而不是以檔期來劃分,具體上映日期以實際上映為準。
  • 吳宇森評分最高的八部電影,辣手神探第七,喋血雙雄只排第四
    吳宇森是華語影壇的著名導演,曾在好萊塢都擁有著他的一席之地,由他執導的槍戰片,就正如徐克的武俠片、周星馳的喜劇片、李連杰的動作片一樣,已成為了香港電影的重要一張名片,是各大港片謎們的最愛。本文就盤點了吳宇森在豆瓣上評分最高的八部電影,你一定全部都看過。
  • 為什麼吳宇森電影中總有白鴿?
    無論是《喋血雙雄》中從教堂的聖壇前飛過的白鴿;還是《變臉》中在聖歌的伴奏下和子彈一齊飛翔的白鴿;甚至是《赤壁》中諸葛亮也曾三次放飛白鴿,「槍林彈雨中的白鴿」早已成為吳宇森電影中具有區別性特徵的重要視覺景觀,當然,這次的《太平輪》也不會例外。然而,真的每部電影的劇情都適合讓鴿子出現嗎,為什麼吳宇森導演那麼喜歡白鴿出現在自己的作品中?
  • 拍一部電影,弄垮一個公司,吳宇森的好萊塢影片,真有那麼差嗎
    東西方文化終究還是有差異的,就像我之前說過的《無間道》和《無間風雲》這兩部影片,一個劇本內容卻創作出兩種迥然不同的風格,就連所要表達的思想主旨都大相逕庭。於是,當美國的主流媒體對於港版的《無間道》劇情內容表示拒絕後,轉頭就對翻拍的《無間風雲》給予莫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