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藥師梅超風:有一種愛你叫恨你,有一種信仰叫絕望

2021-02-13 讀史

讀史 每日7點,文化早餐   

博文  | 通識  |  知古  |  鑑今  |  有品有趣


文:韓山先生 (讀史特約作家)

題記:黃藥師是武俠裡虛擬的人物,研究他有意思嗎?有!小說人物雖然是虛構,卻往往被大師們賦予了深刻的內涵。金庸筆下的許多人物,都值得去做一場專門的研究。古往今來的寫者,不管是是妖魔鬼怪,還是寫愛恨情仇,寫到最後,其實寫的都是自己,寫的都是一個人字。

看過一篇文章,叫「教主最不誠」,看了以後深以為然。所謂站得高看得遠,一個人越是走到了高位,就知道的越多,看的越遠,就越清楚的知道自己領導下的單位是個什麼貨色。反而是下面的小弟,往往非常虔誠的信仰「教義」,這和傳銷是一個意思。

自古以來,英明神武的領導人(皇帝)都是想法設法統御四方,永保富貴。只有皇帝下面的小弟們才會秉承忠君愛國思想,千方百計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金庸筆下也有這麼一個虔誠的人,但是他表達自己信仰的方式很獨特,他以恨的方式表達愛,他以反抗的方式表達信仰。

黃藥師,武功奇高,性格怪癖,離經叛道、狂傲乖張,是一個超級大憤青,江湖人稱「東邪」。但他同時也是一個超級大才子,天文地理、文韜武略、琴棋書畫、五行術數、醫卜星象、奇門遁甲,無一不會,無一不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個複合型的人才。

但就是這樣一個前途無量的好青年,卻行事偏激,喜歡挑戰權威,蔑視聖賢,自以為舉世皆濁我獨清,永遠是一副我超屌的樣子。最後覺得整個塵世都容不下他,跑去海外小島隱居起來。

黃藥師的「邪」在全書處處有體現。至於最顯著的性格特點,體現在對儒教的憎恨和污衊上。對於中國千百年的這一正統名教,黃藥師恨不得把它當眾摔在廁所裡,以顯示自己「革命之徹底」。

在促成陸冠英和程瑤迦成親時,黃藥師惡狠狠的說過一段這樣的話:「桃花島主東邪黃藥師,江湖上誰不知聞?黃老邪生平最恨的是仁義禮法,最惡的是聖賢節烈,這些都是欺騙愚夫愚婦的東西,天下人世世代代入其彀中,還是懵然不覺,真是可憐亦復可笑!我黃藥師偏不信這吃人不吐骨頭的禮教,人人說我是邪魔外道,哼!我這邪魔外道,比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的混蛋,害死的人只怕還少幾個呢!」

此外,黃藥師還挖空心思去找儒家聖賢講話中的漏洞。他還專門做了一首詩:「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有興趣的自己去看看吧,時間緊,不多說)


很多人都以為黃藥師是真的天生討厭儒家那一套東西,其實錯了,黃藥師不是討厭儒家,反而實在是太信仰儒家了,太信仰「忠君愛國、仁義道德」那一套了,正因為信仰到極點,才會如此憎恨。

看黃藥師,應該想到兩個人,一個叫嵇康,一個叫阮籍。這兩位都是三國時期著名男子天團「竹林七賢」中的成員。這兩位有很多共同特點,首先是特別討厭禮法名教,同時也都喜歡搞點行為藝術,並以這些行為藝術來表示自己對世俗禮教的反抗。阮籍喜歡長嘯,估計是天團裡唱功最好的,還喜歡騎著馬到處走,走到無路可走的地方就哭著回家。嵇康很接地氣,喜歡打鐵,但是不喜歡洗頭。喜歡彈琴,他的成名曲叫《廣陵散》。總之,兩個人都沒什麼偶像包袱,終身以對抗世俗禮教為己任。

中國當代著名學者周國平先生對這個問題有過論述,我就直接引用過來了:「在信仰崩潰的時代,那些佯癲裝瘋的狂人倒是一些太嚴肅地對待其信仰的人。魯迅深知此中之理,說嵇康、阮籍表面上毀壞禮教,實則倒是太相信禮教,因為不滿意當權者利用和褻瀆禮數,才以反禮教的過激行為發洩內心憤想。」

其實從古至今,我們大多數的人都處在一種「嘴上都是主義,心裡全是生意」的狀態,大家心照不宣,裝出虔誠的樣子,表面上維護信仰,實際上該幹嘛幹嘛。但是有一群較真的人,他們對信仰虔誠而認真,不滿世俗對信仰的褻瀆,但又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改變,就表現出憤世嫉俗,狂傲不羈的個性,喝酒、長嘯、搞點行為藝術,以此表達對世俗的失望和不屑。

黃藥師和阮籍嵇康非常像,就連原著裡也說,黃是有魏晉遺風的。黃藥師正是因為對孔孟之道篤信太深,才會不滿當時的人們對儒教的各種曲解。南宋時期正值程朱理學盛行,束縛人性的禮教開始盛行,再加上當時政治上比較黑暗,像黃藥師這樣的知識分子產生絕望心理是很自然的。

金庸對黃藥師的形象下了很大功夫,黃藥師直到第十二回才出場,但是關於他的形象已經描寫的十分豐滿。此前已經通過曲靈風和黃蓉之口,將黃藥師平時吟誦的詩歌,看的書,都一股腦的說出來了。

有一次,黃蓉唱了辛棄疾的一首詞「瑞鶴仙」,郭靖不明白,問辛大人是誰, 黃蓉道:「辛大人就是辛棄疾。我爹爹說他是個愛民的好官。」你看,其實黃藥師的脾氣一點兒也不古怪。


郭靖黃蓉在太湖遊玩,黃蓉說起「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郭靖問是什麼意思,黃蓉說這是她爹教她的。郭靖說,只要多讀聖人的書,便能明白許多道理。黃蓉卻說,不對,我爹說大聖人有的話卻是狗屁不通。

由此可見,黃藥師雖然表面上反抗禮法名教,但是同時對「忠臣孝子」又是十分推崇。對於儒家,他其實是又愛又恨的。

為了搞清楚這樣反向的矛盾是怎樣產生的,我還專門去翻了一下心理學,是這樣說的。由愛生恨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心理學裡定義為反向作用:將意識不能接受的內容壓抑進潛意識,並以相反的外顯行為體現出來。愛一個人得不到回饋,在受到傷害後便會轉用恨的方式來掩蓋,恨是一種攻擊,通過攻擊讓自己認為不再愛了。

這樣的反向作用不僅體現在黃藥師對儒教的態度上,還體現在他對愛情的態度上,黃藥師一直愛著一個女人。但是這個女人不是黃蓉她媽馮衡,而是那個人不人鬼不鬼的愛徒梅超風。


這個梅超風原本還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梅若華。(梅若華原本是很好看的)

2007年《射鵰英雄傳》再次改版,金庸終於把黃藥師和梅若華的情愫交代清楚了。很多金迷反對這樣改寫,認為這破壞了黃藥師對痴情專一的形象。我說那些反對的人,你們不懂金庸,也不懂愛情,金庸這樣改是對的。當然,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把黃梅二人點破,聰明的人總能看出來。

黃藥師到底愛不愛梅若華?愛的!

梅若華和陳玄風叛離桃花島,偷走九陰真經,間接害的馮蘅難產而死,黃藥師可以說是恨之入骨。但是,整本書裡,黃藥師打斷所有弟子的腿,卻一直都沒有傷害梅若華,反而是一直在救她。

武俠人物的第一次出場是很重要的,黃藥師在射鵰裡的第一次出場,就做了梅若華的尾隨痴漢。梅若華中了歐陽克的埋伏,性命攸關的時刻黃藥師出手相救,後來一直尾隨著梅若華。

黃藥師又是非常恨梅若華的。

梅若華和陳玄風私奔,心愛的女人被野男人拐走的怒火無處發洩,只好遷怒於人。黃藥師一氣之下挑斷所有弟子的腳筋,一個個逐出師門。心狠手辣,十分罕見。這也是他由愛生恨的表現。

黃藥師對梅若華是十分殘忍的,他要求梅若華在完成任務之後斬斷自己的雙手,寓意是要讓梅若華和陳玄風的過去來一個徹底的割裂,只有這樣,黃才肯原諒她。

最後,梅若華為了救黃藥師,被歐陽鋒打中一掌,死在黃藥師的懷裡。當伊人香消玉殞,過往所有的恩怨都煙消雲散,面對自己一直暗戀的弟子,黃藥師終於掩飾不了心中的柔情,流著眼淚,把梅若華重新收入門下。


我有多愛你,便有多恨你,但是歸根結底,我仍然是愛你。

也許愛與恨原本就是一件事的兩個面,所以戀人之間,總歸是相愛相殺。

黃藥師是一個擁有精神潔癖的人,信仰破滅之後便踐踏信仰,愛情破滅之後便殘殺愛情。然而他對信仰是如此虔誠,他對愛情又是如此聖潔。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黃藥師註定是個悲劇人物,他對愛情太過執著,對信仰太過虔誠,他活的太認真了,他不知道裝逼騙人換名利,不知道二逼青年歡樂多,他也不知道這個世界的人們,其實大多數是沒什麼節操和靈魂的。

想起年初在南京雞鳴寺遊玩,大雄寶殿裡的觀音菩薩竟然北向而坐,背對著前來膜拜的芸芸眾生。再看門口的楹聯上寫的是:「問菩薩為何倒坐,嘆眾生不肯回頭。」

愛到深處,才會生恨。誠到極致,才會絕望。每個人的心裡,應該都有一個黃藥師。

End .

好書推薦

相關焦點

  • 有一種愛,叫一生恨你
    那一夜,我留下太多的眼淚;那一夜,我撕心裂肺地朝著天空,大喊著你的名字,希望不遠處的你能聽見我的呼喚,明白我有多痛心。雨,悄然落了下來。冷冷的冬雨,淋溼了我越發冰冷的心,拖著麻木的身子,肆意在飄雨的悽冷中踟躕。
  • 有一種愛叫寬恕
    看完後我總結了一句話:「有一種愛叫寬恕」。真的,如果你仔細看「聖人」承認自己是34年前開槍射殺船長的人時那位船長的眼神!真怕當時的他掏出槍來一槍斃了「聖人」。但是——他選擇了原諒。­那時候的「聖人」明白了眼前的人就是自己開槍射殺但並沒有殺死的船長;而且自己能夠為犯下的罪惡做出補償;更好的是他明白這是他所信仰的上帝在他臨死前送給他的「禮物」。
  • 有一種深愛,叫愛而不得;有一種眷戀,叫日思夜想
    有一種深愛,叫愛而不得;有一種回憶,叫淚眼婆娑。遇見你、是我們兩的緣;不能擁有你,是我的命,想你見不到你,是我心上的痛。茫茫人海,在萬萬千千的人群中遇見你是上天的安排,是天賜的美好。然而,那種美卻夾雜著思念到深處時的一種心痛如焚,又有一種讓人既愛既恨的感覺。愛,是因為它甜蜜而美好;恨,是因為它不再屬於自己。
  • 有一種愛叫默默守候,有一種情叫我等你
    情不知所起愛不知所以,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觸,情動心弦愛深入骨髓,愛在心中便無需多言。 世間有一種愛叫默默守候,這是沒有距離的擁有,生活中有一種情叫我等你,那是一種無怨無悔的執著,我等你,簡單的三個字裡面有著太多的包含,那裡有執著有無奈更有著望穿秋水的思念。
  • 有一種等叫我愛你,有一種想叫心不由己,有一種疼叫痛徹心扉
    有一種等待叫我愛你,那是一場度日如年的感覺,等是情感裡最高貴的情,那是與命運結合的共同體,若不是真心愛著,若不是愛得死心塌地,就不會無限期的等下去!有一種想叫心不由己,相愛卻不能在一起朝夕相伴,只能任由思念的種子在心底生根發芽,傘等雨上它的使命,雲等風是為了暢遊四方,而我等你是出於真心的愛,等你成了我每天的一種生活,或許這就是我今生的宿命!一個人只有深情的愛著,才會鍥而不捨地等,有一個愛而不在身邊的人,除了思念就只能默默地等,除此之外沒有什麼捷徑可以選擇!
  • 有一種疼叫想念,有一種等叫深愛;想你愛你,你住在我心裡
    導語:有一種疼叫想念,有一種等叫深愛,想你愛你,你穩穩地住在我心裡,你是我生命裡的溫暖!有一種疼叫想念,那是深愛一個人的體現,有一種等叫深愛,那是依戀一個人的浪漫,愛你想你,你穩穩地住在我心裡,等著想著疼痛著,你是我今生痴迷不悟的依戀。
  • 有一種傻,叫偷偷地愛你,有一種痴,叫永遠想你
    有一種無奈,叫情深緣淺,有一種遺憾叫愛而不得,有一種愛,叫偷偷地放在心裡。人的一生,會遇見很多人,有的人,遇見一次便忘了,有的人,只需看上一眼,就深深地印在了心裡。有一種深情,叫不再打擾,有一種真愛,叫在心裡偷偷地愛你。01.不知道是誰,寫下了痴情這個詞語,讓多少人陷在裡面走不出來,一生守候,一世執念,全是為了痴情二字。
  • 有一種愛叫永遠,有一種疼叫思念;愛著想著,想念時流淚又心痛
    紅塵裡有一種愛叫永遠,心裡有一種疼叫思念,那是真情的流露,愛著想著,想念時流淚又心痛,愛有多深想就有多深,心中有牽掛,夢中就會有牽掛人的身影。想你心在顫抖想你淚兒流,入心的人動心的情,你讓痴戀的心忘了自己,那溫情的愛意無時不刻的纏綿心扉,心醉心碎都是因你而起,愛你想你等你,是否等到白了頭就不再有憂愁?
  • 論《射鵰》中的不倫之戀:黃藥師和梅超風
    但這純粹的師生戀,就有點兒接受不了了吧?       一開始,我覺得,梅超風喜歡黃藥師是很正常的。她自幼被販到大戶人家當丫鬟,那家的「主子娘娘」又生性善妒,最看不得漂亮丫頭,為此她沒少挨毒打。一次那家的老爺調戲她,太太差點用火叉豁了她雙眸,就在這時,黃藥師出現了,一把拎起那家的太太,救了她一命,梅超風就成了黃藥師的三弟子。
  • 黃藥師真愛是梅超風,黃蓉之母只是替代品?黃母死前說出真相
    新修版《射鵰英雄傳》中,有一個讓天下「金迷」痛心疾首、齊呼夢碎、恨不得以頭搶地的修改,那就是傳說在這一版中,黃藥師的真愛,並非黃蓉之母馮蘅,而是他的徒弟
  • 有一種表白,叫「我愛你中國」!
    叫「我來自中國」有一種驕傲叫「我是中國人」有一種表白叫「我愛你中國」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她第71個生日讓我們由衷地祝福新中國深情地說一句:「我愛你,中國!」愛你的山川河流、晨露星光愛你四季分明的顏色愛你神州寰宇、萬千氣象
  • 有一種想叫永遠,有一種愛叫獨飲相思酒;想你,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導語:想你,你不懂我我不怪你,紅塵裡,有一種想叫永遠,有一種愛叫獨飲相思酒,那是一種無法形容的感傷!後來他回消息漸漸少了,她知道自己太過於依賴,讓他有著被束搏的感覺,她也知道他不回消息的其他原因,她不怪他更不恨他,她說她一開始就知道,離得太遠的愛很難如心所願!
  • 新版《射鵰》,黃藥師愛上了梅超風?
    導 語金庸在新版《射鵰英雄傳》中,讓黃藥師與梅超風之間有了超乎師徒情誼的關係。不過,也只是發於情、止於禮吧?
  • 不光楊過、小龍女,黃藥師、梅超風也曾有一段「師生戀」
    這對師生是新修版《射鵰》裡的黃藥師和梅超風。金庸在2007年新修版裡,對《射鵰》做的最大改變,就是讓東邪對女弟子有了情愫。這一情節,出現在梅超風在完顏洪烈府所做的關於「桃花島往事」的大段回憶中。年少不幸的梅超風被黃藥師救到桃花島,做了女弟子,到十五歲時,已是個漂亮的姑娘,並與師兄陳玄風有了感情。
  • 有一種愛,叫無法在一起
    文:愛情搖籃用最簡單的文字,給你溫暖,給你陪伴,引你成長,助你堅強。愛情,就猶如天邊燦爛的星,耀眼而奪目,令人嚮往與痴迷。對於愛情,每個人都有一份渴望,一份憧憬。渴望擁有一個真心相愛之人,可以在愛情的海洋裡盡情的翱翔,感受愛情的甜蜜與浪漫。
  • 從黝黑鐵屍到桃花女神,梅超風的美白全靠黃藥師
    柯鎮惡的毒菱除了打中眼睛的外,打到梅超風身上的竟然都被震落在地,可見銅鐵二屍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不過這樣的話問題就來了,這兩人渾身堅硬銅筋鐵骨,真要過起夫妻生活激情碰撞,告訴你,火星子都冒得出來!所以,無性也是勢所必然。 渾身堅硬如鐵又不過性生活,這時的梅超風簡直就像中世紀歐洲的一種傳奇刑具了,那就是鐵處女(Iron Maiden)。
  • 梅超風很早就離開了黃藥師,離開了桃花島,為何還對黃蓉百般呵護
    讓人也感覺到,再壞的人,似乎也是有一絲良知的,哪怕是殺人無數的魔鬼。大家都知道,梅超風的師父是當年威震天下的高手之一,東邪黃藥師。而黃藥師為了讓妻子回憶《九陰真經》的內容,以至於妻子竟然為此難產而死。而此真經,後來又被黃藥師的徒弟陳玄風和梅超風偷走。從此他們二人離開桃花島,浪跡江湖,偷偷修煉。而兩人之後,也被桃花島公然宣稱,被趕出師門。
  • 有一種愛,叫我在等你
    有一種愛,叫我在等你;有一種緣,叫相見恨晚,有一份情,叫望穿秋水……春風起了,我在一抹花香中等你;春草綠了,我在一片草葉中等你;桃花紅了,我在落英繽紛裡等你;梨花白了,我在最豔的花蕾等你;春雨落了,我在雨線深處等你;陽光暖了,我披著一身霞光等你……我等你,整整一個春天,你來,我幸運,你不來,來年的春天,我還等你。我只是很想你,每逢春天,特別想。
  • 若有一種酒叫「醉生夢死」,你喝麼——《東邪西毒》的解藥
    黃藥師(梁家輝飾)對歐陽峰(張國榮飾)說:「不久前,我遇上一個人,送給我一壇酒,她說那叫「醉生夢死」,喝了之後,可以叫你忘掉以前做過的任何事。我很奇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酒。她說人最大的煩惱,就是記性太好,如果什麼都可以忘掉,以後的每一天將會是一個新的開始,那你說這有多開心。這壇酒本來打算送給你的,看起來,我們要分來喝了。」
  • 有一種愛叫「至死靡他」
    這首歌旋律纏綿,被稱為臺灣的新搖滾樂,但是它歌詞裡所含的意思是叫人吃驚的,我且抄錄幾句:「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什麼?」「今天的歡樂將是明天傷痛的回憶。」「你不屬於我,我也不擁有你,世上沒有人有佔有的權利,或許我們分手,就這樣不回頭,至少不用編織一些美麗的藉口。」「親愛的莫再說你我永遠不分離,親愛的莫再說你我明天要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