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廟議事之後的陳平安,看似忙裡偷閒,實則轉身便投入了一場無聲的戰爭。能夠前往旁觀阿良與左右共斬蠻荒,大概也算難得的散心了。
在禮聖主持的浩然天下與蠻荒天下的鏡花水月議事之中,陳平安踏出了那一步,以無比神似萬年以前光陰河畔的某句話正式揭開了浩然天下反攻蠻荒天下的序幕。那就打。
隨後禮聖笑言,之所以拉來陳平安,主要就是因為覺得讓陳平安這種年輕人說這句話,確實比較有氣勢。
看著陳平安說起局勢一臉嚴肅確實打算挑大梁的樣子,禮聖很欣慰,但回給陳平安的卻只有寥寥四字。我是禮聖。
與蠻荒天下正式開戰必定少不了陳平安的一份力,但平天下這事確實還得是這些前輩才夠格。陳平安連劍氣長城都忍著不去,先想著把寶瓶洲從師兄崔瀺的手裡全須全尾的接過來再說,目的就在於希望能夠儘量把前線之外的戰爭做到萬無一失。
陳平安四處奔波,難得忙裡偷閒,既是總管對於之後大戰的必要鋪墊,同時也可以視為其餘八洲情形的縮版。在文廟不遺餘力的支持之下,浩然天下已經站穩了四處歸墟,開闢了三座渡口,然而打仗遠不止是燒錢派人那麼簡單。除開瞬息萬變的戰局,還要準備糧草,分析情報,穩定後方,保障運輸等等雜務,任何環節的疏漏都可以說是致命的。
齊家治國,平天下。凡做大事,必起於易,任何事物都有一個過程。陳平安在參加文廟議事之後,處理事情的速度顯而易見提升了許多。之前無論是落魄山的升宗儀式,還是前往北俱蘆洲的串門訪友,陳平安都顯得極為從容不迫。然而再度返回寶瓶洲,陳平安便與劉羨陽以一種極為高調張揚的姿態,快刀斬亂麻般兵解了正陽山,隨後找了個由頭就大搖大擺走進了大驪京城,從陳平安敲打大驪宋氏時的咄咄逼人更可以看出,陳平安顯然完全沒有什麼討價還價的耐心。
陳平安在寶瓶洲幾乎已是立於不敗之地,仍是一面對師兄崔瀺留下的棋局苦思冥想,一面收集分析各方情報不停歇。寶瓶洲有崔瀺提前定下基調,勢頭正勁,而其餘八洲本土勢力可信與否尚且存疑,既要配合文廟的改革,還要處理蠻荒天下埋藏的棋子,這場無聲的戰爭,風險一點都不小。
開卷總是有益,歡迎評論交流。
關注一燈亭,好書且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