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陸孩童(小明)父母自救會成員陳情。(圖片來源:臺媒)
2歲以下的「小明」才有資格回臺?對於苦等當局鬆口的臺灣家長們,這個答案,明顯不能讓他們滿意。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疫情指揮中心」負責人陳時中15日下午宣布,自7月16日零時起,開放臺灣民眾之2歲(含)以下持居留證的陸籍子女申請入境,並得由父母親陪同,入境後須依規定完成14天居家檢疫。
2歲以下的「小明」才有資格回臺?
被稱為「小明」的陸籍子女是具有臺灣合法居留身分,並且已與父母在臺灣共同居住生活、就學多年,過年期間隨同父母到中國大陸探親,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滯留在大陸者。
對於外界質疑,陸委會連夜做出兩點解釋,「這是政策鬆綁的第一步,基於防疫整體考量,兼顧人道與弱小優先的選擇」,先從2歲以下陸籍子女開始放寬,後續也會觀察實施情形,再做進一步評估,逐步調整,防疫與人倫兼顧很難做到兩全其美,而每一項的措施可能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希望各界能夠體諒。
據報導,陳時中當日還說明,2歲以下的「小明」人數約在100人左右。但臺灣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會長鍾錦明受訪時表示,符合標準的人數「不會很多」。至於目前滯留在大陸的「小明」總人數,疫情中心副負責人陳宗彥指出,初步統計約有兩千多人。
藍營批當局「政治凌駕專業」
100到2000人,意味著每20分之一的「小明」家庭,只能繼續泣血,忍耐骨肉分離之苦。
對此,國民黨人王育敏批評,當局「把政治凌駕專業,國民黨要提出最嚴厲譴責」。「小明」無法回來,「小明」的爸媽已苦等非常久,也陳情非常多次,臺灣的防疫能量,沒有任何道理,去阻止小明回到臺灣,當局現在怕別人講話,開一小縫的門,只讓2歲以下的小孩先回來,未成年人和家人團聚,這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所規範的人權,為何指揮中心只開放2歲以下的小孩,2歲到18歲小孩的人權,不需顧及嗎?
國民黨批評,蔡英文非常失職,在此次「監察院」提名過程中,要提名陳菊當「人權委員會主委」,但根本都沒顧及兒童權利,在此事情上,這些人不敢發聲,不敢為「小明」講話,「人權委員會主委」根本不夠格。
大陸居民赴臺只恐遙遙無期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民進黨以疫情為由全面暫停大陸居民赴臺。臺方先後開放除大陸以外多個地區的學生返臺就讀,陸生群體多次向有關部門說明情況,陸配團體也多次陳情,但大陸民眾赴臺事宜遲遲未能取得進展。
在昨天的「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有媒體問及,陸生近日公開連署信提到,日本最近新增的本土個案遠超過中國大陸,但卻被列為中低風險,臺灣接受日本學生入境,陸生卻仍不能來臺,質疑其中標準。陳時中繼續「踢皮球」,對境外生入境保持開放態度,至於要開放哪些區域或年級別,屬於「教育部」權責。
據悉,蔡英文當局6月17日開放境外學位生分批返臺,從6月26日起至7月14日為止,只有284人入境,不到總人數4千多人的10%。
臺灣教育部門回應各大學加速解禁要求,15日晚間宣布,7月22日起開放日本、韓國等19個低風險及中低風險國家及地區的境外學位新生來臺,不過在這批開放的國家及地區中,仍然不包括中國大陸。
陸生尚且如此,何時開放大陸民眾赴臺,只恐遙遙無期。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