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綁!臺灣放寬入境政策 部分在臺就讀陸生得以返校

2020-12-23 臺海網

相互釋出善意,努力讓兩岸關係重開機。

圖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媒體消息,臺灣教育部門政務負責人劉孟奇22日下午宣布,即日起將開放所有國家/地區應屆畢業生申請入境,陸生也包括在內,但必須依規定在防疫場所進行14天居家檢疫,應屆畢業陸生約有3千人。

約3000名應屆畢業陸生可返臺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2日下午召開例行記者會,臺灣教育部門政務次長劉孟奇表示,目前開放境外生回臺依舊從應屆畢業生開始,接下來將配合指揮中心的檢疫情形與量能,視情況開放學位生與新生回臺。至於大陸學生,有包含在開放範圍。

劉孟奇表示,目前教育主管部門共開放19個國家和地區境外生回臺,也在桃園機場設立境外生接待櫃檯,境外生入境檢疫到報到等流程,入境秩序與檢疫情況都非常良好,指揮中心也提供500床的檢疫空間,協助境外生回臺,至於後續境外生入境事宜,是否再開放,接下來將配合指揮中心的檢疫情形與量能,視情況開放學位生與新生回臺。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負責人陳時中說,在指揮中心看來,只要按規定進行14天居家檢疫的境外生都是安全的,考量學生來臺是有計劃性的,且19個風險國家和地區名單仍不斷變動,不確定性太高,單以19個國家和地區決定開放哪些境外生來臺,不全然公平,因此認為只要把防疫措施做好,決議先開放應屆畢業生來臺。

有關境外生入境,劉孟奇表示,19個國家和地區需要返臺就讀者約有1萬7000人,教育部門已核定959人,今天為止有504人入境。受限於班機有無、防疫旅館的整備,學生進來速度頂多1天100人。今日開放的境外應屆畢業生則約有3533人。19個風險國家和地區以外的學位生約1萬397人,新生約7074人,應屆畢業生3533人是包含陸生、菲律賓、印尼、印度等,其中陸生約3000人。因為每日航班不多,不可能一下大量境外生入境。

臺媒呼籲多釋善意,讓兩岸關係重開機

民進黨當局一直將陸生排除在開放之列。臺教育部門22日終於宣布,23日起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境外生都可申請入境臺灣,其中包括境外生最大宗的陸生。不過臺教育部門同時表示以應屆畢業生為優先。也就是說,臺灣對陸生的開放仍是有條件的。

國民黨發布新聞稿稱,「針對陸生之入境限制仍具有差別對待,國民黨對此深感遺憾」。國民黨說,自6月中旬境外生可分批返臺至今,民進黨當局仍以政治因素而非防疫專業評估為考慮,刻意對陸生採取差別對待,設立相比其他地區境外生更高的門檻,已嚴重阻礙陸生返臺就學,損害陸生的受教權益。

臺當局宣稱將再增加3533名應屆畢業生入境臺灣。但統計顯示,6月開始陸續鬆綁境外生來臺政策,目前不到500名學生抵臺。

此外,臺灣目前只同意2歲以下「小小明」返臺,仍有2000多位「小明」不能回家。根據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透露,100多位符合資格的「小小明」,至今只有一人回來,足見「小明」回家路的艱險困難。民進黨解禁雷聲大,雨點小,不僅讓臺灣的人權形象繼續受傷,對風雨飄搖的兩岸關係也不會有正面作用。

臺灣《旺報》評論表示,無論是從人權或兩岸關係緩解角度,全面讓小明回家、陸生返校,都有利於兩方面問題的解決,不只可以讓2000個家庭破鏡重圓、7000多名陸生統統回到校園,也能避免兩岸敵意螺旋繼續上升,尤其考慮川普可能為年底大選的選舉利益,做出短期的強硬姿態,或是製造局部危機,兩岸關係宜儘量緩和。相互釋出善意,努力讓兩岸關係重開機,海峽才能避戰維和。

來源:環球網、華夏經緯網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編輯:黃榮亮

第一時間給你最全臺海資訊

相關焦點

  • 臺灣陸生沒有小確幸
    1月26日,臺灣疾管部門發布命令,全面禁止來自湖北的大陸人士來臺,「即日起至2月9日暫緩陸生來臺」,其餘來臺交流的大陸人士、陸配也必須配合自主健康管理14天。由於武漢市封城在先,短期內返校已經不太可能,臺灣方面的禁行令對我來說,只不過讓返校的希望變得更加渺茫。
  • 讓小明和陸生返臺返校 國民黨持續努力
    華夏經緯網8月2日訊: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中國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李德維7月31日召開「小明和陸生返(來)臺路迢迢」聽證會,國民黨認為,蔡當局讓骨肉分離是非常殘忍的行為。臺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沒派參贊決策官員,臺「衛福部」也未派社會及家庭署官員出席讓人失望。
  • 2歲以下的「小明」才有資格回臺?臺灣家長難接受
    (圖片來源:臺媒)2歲以下的「小明」才有資格回臺?對於苦等當局鬆口的臺灣家長們,這個答案,明顯不能讓他們滿意。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疫情指揮中心」負責人陳時中15日下午宣布,自7月16日零時起,開放臺灣民眾之2歲(含)以下持居留證的陸籍子女申請入境,並得由父母親陪同,入境後須依規定完成14天居家檢疫。
  • 蔡英文又搞小動作,臺灣發布返臺政策,卻阻止大陸學生,島內不滿
    對此,不少島內輿論則擔心,阻止大批陸生返臺,將會影響臺灣的境外生生源。據統計顯示,本學期約2.6萬名境外生未能入境臺灣,其中陸生約為7600人,而開放的上述11個國家和地區尚未返臺學生共2238人。對此,有應屆畢業的大陸生寫信給臺「教育部」稱,近日北京暴發的疫情的確令人擔憂,但大陸經歷年初疫情後已建立嚴格的防控排查機制。近兩個月,許多省份的病例逐漸變成零。
  • 在臺大陸生無法返校,教育部敦促臺灣當局改變不合理限制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4月7日,教育部發文表示,堅決維護在陸臺生合法權益,同時,就大多數在臺灣就讀的大陸學生無法正常返校問題,敦促臺灣當局立即改變針對大陸學生的不合理限制,維護在臺陸生正當權益。教育部港澳臺辦負責人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教育部高度重視在大陸就讀臺灣學生情況,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保障臺生的合法權益。對於因臺灣方面原因而導致在臺灣就讀的大陸學生無法返臺的情況,要求臺灣當局切實負起責任,保障陸生的正當就學權益。
  • 港媒:疫情受控,臺灣應正視陸生返校權益
    蔡「政府」6月17日宣布境外生分批返臺,優先開放11個低風險國家/地區的應屆畢業生分批返臺就學,但不包括學生數量眾多(七千多人)的中國大陸。由在臺求學陸生組成的「陸生返臺推動組」 基於「科學防疫」和「學生權益」,日前第二度致函「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提出三點呼籲:第一,信息公開,請「指揮中心」明確並公布中國大陸的疫情感染風險等級,讓陸生清楚了解入境的前置條件及評判標準,不必陷入遙遙無期的等待;第二,應屆畢業生入境的前置條件和短期商務人員一致:既然低和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的短期商務人士可以入境,那麼低和中低感染風險國家
  • 境外生全面解禁入臺:唯獨排除5000多名陸生,叫苦的還有臺灣高校
    臺灣教育部門昨天發函給全臺大專院校,宣布境外舊生全面解禁入臺就學,其中包含5000多名未入境的在學陸生。但隨後改口表示「因兩岸考量」,排除陸生舊生入臺。為何只排除陸生?其中必有政治動機。民進黨當局昨天指稱是陸方在「阻撓」,指近期已發生多起陸方「阻撓」陸生返臺就學的個案,云云。而外界不乏對臺灣當局的抨擊之聲,認為事情再清楚不過,還不是「仇中、歧視」作祟,何必講東講西。今年6月17日,民進黨當局宣布開放境外學生返臺複課,但大陸學生不在首批開放入境的名單中。陸生權益一再受到傷害。其實,受傷害的何止是陸生,叫苦不迭的還有臺灣高校。
  • 3月1日起臺灣入境鬆綁,恢復部分入臺申請及桃園機場轉機
    除因觀光、一般社會訪問等,境外人士若無臺灣居留證,可申請特別入境許可。其中陸港澳民眾若因人道考量及緊急處理如奔喪、探視重病親屬等情況,臺民眾的陸港澳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等、經教育部門許可的學生和衛福部門許可的國際醫療人員,均可申請入境臺灣。
  • 國臺辦:在臺灣高校就讀大陸學生的正當權益應得到合理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民進黨當局限制大陸居民赴臺的措施不斷升級,有關學校也未就陸生返校作出妥當安排。2月6日起,民進黨當局全面暫停大陸居民赴臺,使陸生在臺灣各高校開學前無法返校。與此同時,臺灣各高校於2月底至3月初陸續正常開學,仍要求陸生按時繳費註冊,一些高校未認真對待陸生無法返校及由此導致的學業安排等問題,沒有採取必要和有效措施予以解決,有的學校甚至在收取陸生學費後要求其延緩一學期入學。
  • 臺灣家長下跪陳情:請民進黨當局高抬貴手允許滯留大陸子女返臺
    △臺民眾跪地陳情17日,島內團體「臺灣滯陸孩童父母自救會」向臺當局防疫主管部門和行政管理機構陳情,呼籲臺當局重視滯留大陸孩童的受教權等權益,儘快準許孩子們返回臺灣。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6月17日表示,經過評估,臺灣方面優先開放11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返臺,但人數眾多的大陸學生仍被排除在外。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本學期約有2.6萬名境外學生未能入境就學,其中陸生7600人,數量僅次於港澳生。陸生盼臺當局按各省疫情嚴重程度分批開放,尤其以應屆畢業生為優先。
  • 臺灣經濟低迷 蔡英文瞄中陸生錢包?
    大陸首富王健林的「生財經」,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似乎「聽進去了」。近日,臺媒報導紛紛指出,在臺就讀大陸學生盼望納入臺灣健保(健康保險)的呼聲常年不斷,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4日終於表態,準許陸生納保,但必須全額自付保費。 中國國民黨民代隨即算了筆帳:每年赴臺陸生平均約9000人,以每人每月1249元新臺幣的費用計算,每年臺當局將因此將賺得1.35億新臺幣收入。
  • 失去陸生後,臺灣教育界發生了巨大震動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4月9日,教育部發布《暫停2020年陸生赴臺就讀試點工作》引發兩岸熱議,十幾天過去了,新聞熱度在大陸早已褪去。然而,對於臺灣尤其是臺灣教育界來說,震動才剛剛開始。招生難、少子化、人才流失、經營困難……巨大壓力擺在臺灣教育界面前。「陸生還會回來嗎?成為當下他們迫切想要得到的答案。
  • 臺當局「雙標」對待大陸生返校 國臺辦:背離人道立場的政治操弄
    參考消息網6月19日報導據臺灣《旺報》6月18日報導,臺灣當局公布首批開放的境外生返臺名單,不過並未包括在臺灣就讀的陸生,並繼續禁止陸配子女返臺。國臺辦18日對此表示,這是背離人道立場的政治操弄,呼籲民進黨當局應正視陸生和兩岸婚姻家庭的合理需求,尊重他們希望返臺就學、實現家庭團聚的正當要求,儘快取消歧視性措施。據報導,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8日表示,關於在臺灣就讀的陸生返校和兩岸婚姻家庭子女返臺問題,大陸多次強調,他們的權益應當得到尊重和維護。
  • 開放境外學生返臺獨漏陸生,馬英九呼籲全臺大學校長抗議蔡英文
    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截圖臺灣「ETtoday新聞雲」報導截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等臺媒報導,馬英九表示,民進黨當局此舉讓陸生們成為「反中仇陸」政策的犧牲品,他強調,陸生來臺就讀,一直是兩岸青年交流建立友誼的最佳途徑,民進黨當局歧視性的做法,令人深感失望與憂心
  • 臺灣開放2歲以下「小明」回臺,何時能解禁陸生?
    臺灣教育主管部門15日晚間宣布,7月22日起開放日本、韓國等19個低風險及中低風險國家及地區的境外學位新生來臺。不過開放的國家及地區中,不包括中國大陸。把這兩則消息放在一起看,可以看出民進黨當局對中國大陸的態度:一是歧視,二是雙標。
  • 蔡英文當局搞「防疫雙標」:一邊隱瞞外勞入境,一邊拒絕陸生回臺
    臺灣地區教育部門6月17日宣布,部分境外生可返臺,但將7600名大陸學生被排除在第一批入境名單之外,此舉引來各界批評聲音:「入境把關明明可以做更多,可以自費全篩,集中隔離,為什麼不讓目前非重疫區的健康人進來呢?」「臺灣防控太多的操作是基於政治,而不是科學,這才是讓人無法給予肯定的真正原因。」
  • 臺灣政黨輪替下兩岸學生交流發展與困境
    此次暫停陸生來臺交流,並非代表其放棄融合政策,而是由「雙向」轉為「單向」。民進黨當局質疑大陸既然呼籲應保護和重視大陸學生合法權益,卻又暫停陸生來臺實為「罔顧陸生權益」。因疫情影響,2月6日臺灣宣布全面無限期推遲陸生返臺就學,各高校則於2月底至3月初陸續開學,導致因寒假春節返陸同學無法回臺。
  • 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陸生恐懼被找麻煩,有些猶豫返臺
    蔡當局8月下旬已放行陸生返臺,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兼兩岸事務長李功勤接受訪問時表示,世新有近200位大陸學位生,已知八成以上都會返臺;不過有些陸生擔憂年底放寒假,蔡當局又會找理由阻止入境,已有陸生考慮留在臺灣過農曆新年,也有一些陸生還在猶豫要不要現在返臺。
  • 「陸生共諜案」沒那麼簡單
    特別是在臺灣島內「臺獨」勢力不斷打壓兩岸交流之際,這一事件似乎並沒有那麼簡單。事件據臺媒《中時電子報》3月10日報導,就讀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的陸生周泓旭,涉嫌利用陸生身份赴臺當「共諜」,從事發展組織,向多個「中央機關」刺探公務機密,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臺媒《聯合報》報導,臺灣「調查局」還聲稱已掌握情報。
  • 日本鬆綁外籍人士入境管制,名單未見臺灣
    日前,包括日本、冰島、希臘、紐西蘭、澳大利亞和丹麥等國家,都傳出考慮鬆綁外國人入境管制,只是,上述國家的「首波解封清單」中,無一例外,都沒有臺灣。對此,一直對外宣傳「防疫好棒棒」、「臺灣南波萬」的民進黨當局顯然很錯愕。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日記者會上緩頰稱,相關單位正在聯繫中,名單還沒有完全定案。意思是還有迴旋餘地。只是,被世界這麼遺忘,1450網軍心都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