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黃段子,《羋月傳》沒告訴你的那些事兒

2021-02-22 IT大嘴巴

  引子:這幾天,由孫儷主演的《羋月傳》由紅透了大江南北,秦國隨著這個擅長「講黃段子的太后」再次進入了公眾的視野。許多人對「秦」都有或多或少的誤解,甚至有人也只是知道秦始皇建立了「秦朝」。不過「秦朝」這個稱呼顯然是後人的稱呼,當時的人無論是羋月太后還是普通老百姓都只會說自己是「秦國」子民。同樣的事情在86版的西遊記裡屢見不鮮,「唐朝和尚」這個錯誤的稱呼影響了一代人,卻顯然沒有「御弟哥哥」那樣讓人浮想聯翩。

  雖然我對這篇文章的內容有著足夠的信心,但在某女的強烈要求下,我還是迫不得已的聲明一件事兒:

  文末有驚喜!文末有驚喜!文末有驚喜!(重要的話說三遍)


  同時,我也同樣友情提示你——如果你不耐煩的翻到最後,我保證你會錯過許多的內容,相信我。

  好吧,現在文章正式開始了。

  羋月——不只是能講黃段子的太后

  在許多公眾號的宣傳下,「宣太后(羋月)講黃段子」這個故事可謂是引人注目,至少在多年前我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就感覺到莫名的震驚。當然震驚的還不只是我一個,任何看到故事的人都覺得此事匪夷所思,以至於清代王士禎對它的評價是——「此等淫褻語,出於婦人之口,入於使者之耳,載於國史之筆,皆大奇!」。

  不過考慮到羋月是楚國人,這一切也就不足為奇了。要知道,在羋月之前的幾百年間,楚國還只是一個蠻夷(地處中原以南),受到包括齊、晉、宋、鄭、魯等許多春秋時代國家的唾棄。不過自從楚王與當時的天下共主周王實行一國兩制,甚至是到了「一鳴驚人」的楚莊王時代,楚國才算是有了點漢化的影子。由此看來,羋月從小恐怕也沒有受到多麼良好的儒家教育,從而養成了奔放自由、大大咧咧的性格,才有了後來在大庭廣眾之下的「少兒不宜」對話。


  有一次,韓國使者(不是思密達的那個)前來搬救兵:「楚國人來打我們了。臣聽說,掀起嘴唇,牙齒就會感到寒冷,希望貴國營救一下您們的鄰居韓國吧!」宣太后不願意得罪娘家楚國人,於是說了一段驚世駭俗的話:「我和我老公從前做愛的時候,我老公(就是秦惠文王)來了一段前戲:他一屁股坐在我身上,差點壓死了我,我實在吃不消。後來他全身壓在我身上(進入正戲了),反到感覺一點都不重了。為什麼呢?因為後者對我有好處啊(比較爽啊)。但是,如果我們出兵的話,戰爭費用一日千金,這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所以我們不能出兵!」聽得韓國使者直翻白眼。

  宣太后能公開向外國大臣描述性交姿式來拒絕了韓國使者,也算是立論新奇,修辭驚人。不過這事兒也說明了太后的私生活豐富多彩,這些駭人聽聞的事兒在她來說恐怕也早已經是司空見慣,所以才能口無遮攔。當初,秦國西部的強悍蠻邦「義渠國」的首領前來朝賀。「義渠王」驕悍兇惡,桀驁不馴,居心叵測,時時威脅秦國的西側。而秦昭王尚年幼,宣太后不顧年長色衰,為了國家利益,毅然犧牲了自己半老徐娘的色相,朝「義渠王」放電,終於與之私通(屬於老草吃嫩牛),最後使得義渠王放棄了進攻秦國的打算。

  後來秦國力量強大以後,宣太后趁義渠王沉溺於溫柔之鄉,將這個嫩牛殺死。接著,秦軍攻滅義渠,佔有了甘肅寧夏一帶,為秦國除去了後顧之憂,可放手東向了。為了國家利益,宣太后充當慰安婦的事跡廣為流傳。據司馬遷說,宣太后與義渠王倆人前後保持了三十多年的不正當關係,聯合生產了倆孩子。

  從屌絲到宰相,布衣範雎的成名之路

  客觀上說,宣太后能夠「捨身為國」,的確值得敬佩。但是如果以此就判斷宣太后有多麼英明神武,卻實在是大錯而特錯。當年秦昭王繼位的時候還是個小孩(其實已經19歲,也不算小了),所以宣太后就以輔政的名義奪去了他的權力,並趁機大封宗室貴族,形成了以其弟弟魏冉,以及涇陽君、高陵君、華陽君(號稱「四貴」)為代表的貴族掌政局面,實行所謂的貴族政治。


  當時,秦國距離秦孝公時代的「商鞅變法」已經過去了50多年,社會上已經形成了以獎勵農桑、軍功為主流的法家思想,這也是秦國區別於其他六國「貴族統治」的最大不同。通過變法,秦國先後湧現出了包括商鞅、張儀等布衣宰相。但是宣太后這麼一搞,明顯是逆潮流而動,類似戰國四君子那些憑藉血統和DNA位居高官,卻又沒有任何真才實學的人把持朝政,有能力的人自然也失去了晉身之路。於是,有能力、有志向、有勇氣的布衣屌絲們紛紛登場,其中有一個人後來做到了宰相,他叫做——範雎(音「ju」)。

  範雎這人有談天說地之能,翻江倒海之辯,大國卿相之才。但是出身寒微,在成為秦國在宰相之前,他蹭跟隨魏國的中大夫「須賈」在齊國出差。齊襄王聽說範雎明天下之事,有口辯之才,值得重用,於是就送給範雎美酒壯牛,想讓範雎籤約在齊國工作。範雎卻是百般推辭,不敢接受:「我的Boss知道了就百口莫辨了。」但事實上,這事兒還是被須賈知道了,而且須賈一口咬定範雎洩露了魏國的重要情報給齊國,是「魏奸」。


  接下來的劇本就很簡單了。須賈回到魏國以後,覺得這事情挺嚴重,就主動向相國魏齊匯報自己門下範雎貪財賣情報的事。魏齊是個沒腦子的貴族子弟(基本六國的領導人都這樣),覺得打範雎一頓或許有助於範雎世界觀的改造。於是範雎被拖上堂來,挨竹板暴揍。最後範雎的肋骨被打斷,魏齊的賓客們為了表達對魏國的「忠誠」,也向昏死過去的範雎臉上尿尿。正是這一股股帶著體溫的芳香尿液,喚醒了範雎。後來在好朋友鄭安平和秦國使者王稽的幫助下,範雎被偷渡到秦國,實現了「海外上市」。

  話說範雎好不容易獲得了覲見秦王的機會,卻在甘泉宮裡迷了路。當時,秦昭王從他的背後走來,侍者大喊道:「秦王到——」

  範雎嗤笑一聲,故意說道:「秦國安得有王?秦國獨有宣太后、魏冉耳。」

  秦昭王臉騰地紅了,這一年是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已在位三十七年,卻一直活在母親宣太后和「四貴」的巨大陰影之下。他也並非沒想過獨掌大權,只是他不敢正視自己心中的那股躁動。

  於是,在權力欲的指引下,秦昭王把範雎帶到一個私密的屋子裡,開始研究如何造老媽的反。範雎通過列舉魏冉、華陽君的種種「倒行逆施」(當然,這些都是範雎為了奪取權位刻意誇大的),列舉齊莊公、齊湣王乃至趙武靈王等外國國王的種種慘死,突出了必須剷除「貴族政治」的中心思想。秦昭王當時口稱「善」,但這位孝順得有點過分的國王卻並沒有採取任何的行動。一直拖到了範雎入秦後的第五年,公元前266年,老媽宣太后自然死亡了,秦昭王才正式宣布對太后黨開戰。

  殲滅戰的祖師爺,武安君白起

  沒有了老媽的束縛,秦昭王在殲滅太后黨的問題上顯得頗為堅定,從而「撥亂反正」的使秦國這輛戰車重新走上了正確的道路。對於太后黨來說,死走逃亡固然是最終的命運,卻也有一個人因為自身的卓越與非凡的軍功獲得了秦昭王的賞識,最終成為天下無敵的大將軍,「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的武安君——白起。


  白起這個人,據說祖上是秦國的「常敗將軍白乙丙」(崤之戰名人),外號叫「白瘋子」。別笑,要知道古時候能稱為「子」的都不是一般人,「白瘋子」這個外號更是對白起戰鬥姿態的充分肯定。據與白起同時代的趙國平原君趙勝說,白起這人長得「小腦袋、向前突出的鞋拔子臉,眼睛白黑分明,目光專注而不左顧右盼」(小頭而銳下,瞳子白黑分明,視瞻不轉)。簡單說來,白起這人長得有點「混血」,跟兵馬俑中出土的秦人「方正」臉型差別很大。而「鞋拔子臉」這個特徵似乎象徵著他好勇鬥狠的性格與殺伐決斷的氣魄,歷史上另一位著名的「鞋拔子臉」名人就是同樣殺人如麻的明太祖朱元璋。

  「白瘋子」起身行伍,善於用兵,憑藉真刀真槍的拼殺與血淋淋的人頭積累成為了秦相魏冉的親信之一。在魏冉的推薦下(那時候秦王還沒有向太后黨開展),秦王讓白起成為了「伊闕大戰」的主帥,而這位嶄露頭角的小夥子也因此一戰成名。

  伊闕位於函谷關160公裡處,這裡山河壯麗,風景優美,位於洛陽以南。「伊闕大戰」的主角是秦國、韓國和魏國,為了報當年孟嘗君的伐秦之仇,秦軍東出函谷關,與韓、魏聯軍對抗。當時,韓國軍隊在這裡屬於主場作戰(伊闕這裡是韓國的地盤),但它希望從身後趕來的魏國盟軍先打先鋒,為此兩軍統帥各懷鬼胎,也就生成了間隙。

  白起按照自己的設想,先用「疑兵」去挑逗韓國人的大陣,進行佯攻。韓國人看著花花綠綠的旗子不知虛實,心理素質差的甚至開始放出弩箭。側後的魏國人則變得悠閒起來,以為老韓已經打起來了,有老韓在前邊頂著,自己先打個盹吧。正這時候,就像山崩海嘯一樣,白起的主力各隊,急趨鼓譟壓來,猛陷魏軍陣列。秦軍精銳號稱「奮擊」,鬥志昂揚,蹈死不顧。魏人被殺得措手不及,陣形來不及統一調度,紛紜各自為戰,或奔或鬥,旋即大崩。等到魏人已經屍橫狼藉,血流成渠,被攻殲殆盡時,韓軍方才知道自己勢力已孤,發現秦人殺完魏師以後,拎著滴答著鮮血的兵器和人頭,移師而至,來砍自己的腦袋了。韓人估量了一下,覺得沒了魏人,光憑自己是打不過的,乾脆不戰自潰。

 

  秦軍乘勝追擊,擴大戰果,把韓軍殺的屍橫無數。白起指揮秦軍,在伊闕大戰共殲敵二十四萬,並殺死魏主將「公孫喜」。隨即白起乘勝遠進,連續拔韓國五座城池,同年白起北渡黃河,攻取韓魏在山西的部分地區。白起因功升遷為「大良造」(商鞅曾任此爵,在秦的二十等爵中列第十六級)。


  伊闕大戰之後,秦軍於前280年再次伐楚,白起先以漢北上庸之軍奪取鄢、鄧等五座城池,而後秦軍越過秦楚邊境山區,自斷後援,分三路快速突進楚境,攻佔楚國都城郢,焚燒了楚王的祖宗墳墓夷陵,殺得楚軍潰不成軍。至此,白起名揚天下,受封為「武安君」。

  下面我們要說的就是著名的「長平之戰」,在這場戰鬥中「白瘋子」最終升華為「人屠白起」,實現了自我價值的爆發。

  前261年,秦國大將王齕攻韓,奪取上黨,然後攻趙。當時負責防守趙將是廉頗,這個人可謂是戰國「名將」,特別在「將相和」的故事寫入課本之後,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知道這個人。但可惜的是,這個所謂的名將對秦人特別是白起怕得要死,卻對韓、魏、齊、燕等國拼命的蠶食與騷擾,可謂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這一次,他在長平擺下了45萬大軍,與王齕對峙。但廉頗不知道的是,在長期對峙無果之後,秦國已經悄悄將主將換成了白起,王齕成為白起的副將。更為糟糕的是,趙國內部受秦國反間計的影響,已經決定撤去廉頗前線總指揮的職務,另外委派「紙上談兵」將軍趙括執掌大軍。

  這裡同樣涉及到另一篇中學課文《趙括母上書言於王》,講的是趙括出徵之前他媽媽警告趙孝成王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學過,我這裡也就不多說了。長平之戰最終的結果就是趙括兵敗身死,趙軍群龍無首,被迫向秦軍投降。

  清點完畢戰俘的數目,居然高達二十幾萬。秦軍將領們都比較犯愁。當時沒有鐵絲網,無法建立戰俘集中營。王齕等人於是問白起如何處理這些嗷嗷待哺的戰俘:「我們秦國前年饑饉,如今也沒有什麼糧食了。」白起默然良久:「趙卒性喜反覆,恐怕將來他們吃飽了肚子,又要作亂,那就難以收拾了。不如趁現在無力反抗,全部殺光為妙。我看附近有幾處深溝大壑(這是黃土高原的地貌,都外窄內寬,形如布袋),真是天賜的好地方。」

  於是趙軍被誑進山谷,據說是應邀去那裡吃飯,夥食是三鮮牛羊肉煎餅。大家無不手舞足蹈,進了溝內,卻見頂上萬弩齊發,滾木擂石雨點般而下。可憐趙軍因為餓了許久,渾身無力,連山坡都爬不上去,只有眼睜睜任人宰割。眨眼間,溝內屍積似丘,哀聲如雷。事畢之後,白起又命戰士拿著武器下山檢查,有還在動彈的,再予補砍,不得走漏了一個。

  當時,長平的屍體無人掩埋,一直到唐朝,李隆基經過這裡時還是看見白骨森森,頭顱堆積如小山。至今人們仍然可以挖出屍骨坑,並且從長平的一些地名:殺谷、省冤谷、血昏河、白起臺、骷髏山,隱約可聽見兩千兩百多年前的悽慘哭聲。

  長平之戰,就是範雎、白起這些非貴族的職業官僚、布衣將相,對平原君、趙括等等貴族子弟的巨大嘲諷。秦對六國的戰勝,絕不是我們傳統上所理解的野蠻國家對先進國家的進攻,相反,它是高級的、進步的、清明的、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經改革後新的「職業官僚政治」體系,對腐朽的、落後的、傳統的「貴族政治」體系的取代和戰勝。

  甚至可以說,秦國的崛起並非是一蹴而就的,在商鞅變法後,秦國從上至下充分認識到了「發展才是硬道理」,認識到了「改革是秦國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而商鞅、張儀、範雎、白起乃至後來的呂不韋、李斯等英雄人物的出現,更說明了在改變的同時,匯聚人才、拓展合作夥伴的重要性。

  改變,帶來不竭的發展動力;匯聚,贏得萬千的支持讚許。

  就像12月22日在上海虹橋天地演藝中心舉行的Think in Cloud 2015大會



  匯聚行業精英,洞悉產業格局、前瞻變化趨勢、分享成功經驗……

  與UCloud共赴一場變革之旅,共同激發創造的靈感,共建更廣闊的平臺!

  12月22日上海,與UCloud,不見不散!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大會資訊

相關焦點

  • 羋月傳:黃段子太后+羋月綠豆糕(附詳細做法 哪個在賣 要火)
    萬眾期待的《羋月傳》終於和觀眾朋友們見面了,劇集以春秋戰國時期為時代大背景,故事裡既有兒女情長,又有群雄爭霸和家國天下。好的,現在主角出場了!!!成就:於秦國掌權當政,計殺義渠王、滅義渠.說到秦國你是不是只記得秦國只有一個秦始皇?那羋月和秦始皇啥關係?
  • 你確定你真的了解《羋月傳》的演員陣容嗎
    連出鏡1集的小羋月都是名副其實的明星收割機。所以你到現在還確定你真的了解《羋月傳》的演員陣容嗎?到了《羋月傳》,第二集就被陷害得了惡疾被趕出宮,還被人施暴了。導演你確定要這麼不念舊情嗎?聊完其他人,還得翻回頭再說說WULI女豬腳,歷史上的羋月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呢?如果說她是個黃段子的高手乃們會相信嗎?!
  • 《羋月傳》歷史人物大起底,段子尺度太大羞羞噠
    並且,由於近來歷史科普貼已有不少,羋月成長史和黃段子這次我們就先不講了。(不過,萬一有些人最近太忙碌以致恰好沒有看到那條兩千年間嚇壞了無數儒學大佬的黃段子,請往後翻,我們本著「奇談共欣賞,不看太可惜」的分享原則,又貼了一遍……)  ■楚國幫:劉奕君飾演唐昧↑  □唐昧:明明是沙場熱血男兒,怎麼成了戴雞毛的星星官?
  • 《羋月傳》劇情搶先看,81集這裡都有!
    戰鬥力全面升級的羋月完全是甄嬛和梅長蘇的合體將後宮前朝都玩弄於鼓掌之上給我1分鐘,讓你看完81集《羋月傳》!附贈羋月不為人知的小故事你懂的~先看全局關係網我知道你沒耐心看這個圖所以我來告訴你孫儷演的羋月是秦始皇的爹的爹的爹的媽俗稱高祖母出生在楚國
  • 羋月傳歷史人物起底
    《羋月傳》《羋月傳》播出至今,有名有姓的人物已出場了不少,其中大部分都在歷史上有其真實的對應。並且,由於近來歷史科普貼已有不少,羋月成長史和黃段子這次我們就先不講了。高雲翔飾演義渠王 翟驪■義渠王:翟驪→驪山,別告訴我你沒看出其中的關聯最後再說兩句劇中的義渠王。
  • 羋月傳:怪不得羋月和羋姝反目成仇了,你看看羋月有多自私?
    羋月傳:怪不得羋月和羋姝反目成仇了,你看看羋月有多自私?最開始看羋月傳的時候,總覺得羋月和羋姝之間的疏遠,有百分之七十都是羋姝的過錯,如果不是她嫉妒佔據了理智,甚至將壞主意凍到了羋月的兒子嬴稷的身上,相信她們也不會那麼快的反目成仇,可如今再重刷羋月傳,卻發現自己當年的認知其實是有一些誤區的,這倆姐妹的反目成仇,跟羋月的自私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 被《羋月傳》中羋月和義渠君的愛情感動?不,歷史告訴你真相
    之前大火的大女主歷史劇《羋月傳》為人們展現出了一個有血有肉、有勇有謀但又情深義重的秦國傳奇太后--羋月羋太后,在這部劇中羋月一共愛過三個男人,一是楚國美男子黃歇,二是秦國國君,三是義渠君,雖然她愛過這三個男人,但這三個男人每個人都是非常的愛她,尤其是義渠君對她的感情,真是讓人感動啊
  • 《羋月傳》之外,你不知道的張儀
    當然可以把他和羋月放在一起好好地戲說一番了。不過我們必須得知道,在史籍記載中,他們兩人其實也沒有交集。遍覽司馬遷的《張儀列傳》,也沒看到羋月原型秦宣太后的身影。原因很簡單,張儀逝於公元前309年,而宣太后則逝於前265年。兩者相差44年。也就是說,羋月把持秦朝國政時,張儀早就駕鶴西去了。所以這事兒就很清楚了。張儀活動於秦惠文王時代。而秦惠文王正是秦昭襄王(也就是羋月之子嬴稷)他爸。
  • 《羋月傳》來啦,嘮點兒那個時代的八卦吧!
    告訴你們一個地球人都知道的消息:《羋月傳》要開播啦!感謝編劇、感謝導演、感謝娘娘!歷史上,羋月跟黃歇到底有沒有一腿,這事兒我不好說。但秦王后——劉濤姐姐,應該跟羋月感情不太好。李園妹跟黃總說:「老公啊,熊董沒兒子,他要是死了,他兄弟當了CEO,你肯定要倒黴。我現在懷孕了,你把我獻給熊董,以後我生個兒子出來,這兒子就是楚國的小思聰,到時候你就要啥有啥了!」
  • 羋月傳:羋月為何沒能成為屈原弟子?你看當初屈原是怎麼回答的
    羋月傳:羋月為何沒能成為屈原弟子?你看當初屈原是怎麼回答的在古代男女之間是有很大差距的,他們的地位十分的不平等,當初很多男子能夠入學接受知識,而女子卻只能在家繡花,並沒有得到求學的機會,因此才導致她們眼界十分狹窄,也只懂得相夫教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限制了他們的發展。而且那個時候男女歧視也是十分嚴重的,很多女性終究才華沒能得到真正的施展。
  • 歷史帝 看《羋月傳》怎能不知道這些
    不過她找情人的原則是「利國利家利己利民」,所以兒子嬴稷也沒管過她的這些事兒,畢竟有利於秦國,由此可見羋月的兒子也是非常實際的一個人。▼3、歷史上有羋姝這個人嗎?不過召召要告訴大家的是,羋姝這個人在歷史上並不存在,當時楚國嫁到秦國的只是羋月而已。歷史上的惠文后是來到秦國聯姻的魏國公主,史稱魏夫人,嚴格地說《羋月傳》中的魏琰(馬蘇飾)更貼近於惠文后。
  • 《羋月傳》配角智商欠費,羋月不贏都對不起編劇!
    不過歡迎大家轉發到朋友圈~麼麼噠~ok,嗶寶得承認,已經有些天沒看《羋月傳》了。然而最近再續上時,發現看著還是那麼硌得慌!沒其他原因,主要是被裡面那些蠢得不要不要的配角給氣到了,感覺她們一個個的智商就跟雙十一雙十二時我們的銀行卡一樣,蹭蹭蹭地直往下減啊,
  • 長評論《羋月傳》收視是怎麼從8.0跌到5.4的?
    被譽為「年度大戲」的《羋月傳》在開播前備受期待,豆瓣評分8.0期待值,然而,開播以來口碑卻持續走低,今日豆瓣評分僅為5.4。 網絡上吐槽不斷:從「某寶爆款」型的服飾、邏輯不通的劇情,到成人化的畫風、各種典故用語的穿越,再到為了抻到81集多賣些錢而拖沓的情節……有網友說:《羋月傳》與《甄嬛傳》之間,差了不止一部《琅琊榜》。
  • 羋月傳:怪不得羋姝鬥不過羋月,你看她對秦王說了啥,難怪不得寵
    羋月傳:怪不得羋姝鬥不過羋月,你看她對秦王說了啥,難怪不得寵雖然說,無論是在羋月傳的原著,還是電視劇中,羋月和羋姝這對姐妹的關係,最終還是從親密無間變成了兩看生厭,但在羋月侍寢以前,其實她們兩個人的關係還是很好的,羋月也是真心實意的為她出謀劃策
  • 段子手?為你解讀歷史上的羋月同學
    年末歷史大劇《羋月傳》在萬眾追捧中落下帷幕,81集的超長劇情包含了古裝劇幾乎所有的噱頭,有唯美的愛情,有壯烈的戰爭,有撕逼的宮鬥,有燒腦的權謀,有勵志的奮鬥過程……然而既然叫做《羋月傳》,那肯定是按歷史史實來演的?不
  • 羋月的歷史原型到底有多厲害?創造了兩個第一,還是個段子高手!
    《羋月傳》是一部非常熱播的電視劇,一播出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劇中的女主羋月是大家非常喜歡且崇拜的一個人物,雖然這部小說很多地方都是架空的,但劇中大部分的大框架還是有歷史根據的,羋月在歷史上也是有原型的,她的原型是歷史上的羋八子,實際上就是秦國的宣太后,這個人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名氣!
  • 《羋月傳》黃歇:羋月,我帶你走,我甘願當後爸,羋月:你配嗎?
    羋月傳:黃歇「死而復生」,不介意羋月的孩兒,為啥羋月不跟他走在羋月傳中,那個翩翩公子黃歇給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和羋月之間的感情也是讓人直呼遺憾,賺足了觀眾們的眼淚,本來這兩個青梅竹馬的人都已經順利的逃出楚宮,這個處處於他們為難的地方了
  • 羋月是秦始皇的什麼人?專家:《羋月傳》不靠譜!
    隨著瑪麗蘇神劇《羋月傳》的深入人心,羋月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羋月嫁給了秦王。那麼,羋月和秦始皇之間是什麼關係?虛無縹緲的羋月其實,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存在羋月這個人。不過,羋月的原型在歷史上確實是存在的。但是絕對和電視劇裡的羋月,沒多大交集。
  • 《羋月傳》爆火,背後都成就了哪些品牌?
    你追,或者不追,《羋月傳》就在那裡,到點就播,一集不落;你愛,或者不愛,娘娘就在那裡,衛視刷屏,霸氣無敵。
  • 話說 評《羋月傳》:史實與藝術的審美錯訛
    根據《禮記·玉藻》,古人以正色為貴,正色是青、赤、黃、白、黑,而綠、紅、碧、紫、騮黃等間色為卑。換言之,劇中看到的那些「大紅大紫」色彩斑斕的衣裳並非貴族的選擇,出現在王公貴族身上純屬錯誤。史料記載,戰國至秦代的女性髮髻,高髻並不普遍,即使有,也不是很高大。巍峨的髮髻乃始於漢代末年,魏晉時期則趨向鼎盛,而且創新了更為高大的髮髻,比如飛天髻、隨雲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