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 評《羋月傳》:史實與藝術的審美錯訛

2021-02-08 中國文藝網

微信ID:中國文藝網(china-wyw)

《羋月傳》的看似陽光、主流的勵志意義,卻不無遺憾地被湮沒於權傾朝野、爭寵奪權的宮闈陰謀之內,尤其是該劇出現了多處史實和藝術的錯訛和淪陷,因而受到多家主流媒體和不少觀眾網友的批評和吐槽。


電視劇《羋月傳》劇照

電視劇《羋月傳》作為一部超長大劇,被主創定位為一個女人成長、奮鬥、勵志的史詩。身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任太后的戲劇性呈現,雖然劇情也敘述了羋月的成長史,其中不乏人性的善惡美醜較量,但《羋月傳》的看似陽光、主流的勵志意義,卻不無遺憾地被湮沒於權傾朝野、爭寵奪權的宮闈陰謀之內,尤其是該劇出現了多處史實和藝術的錯訛和淪陷,因而受到多家主流媒體和不少觀眾網友的批評和吐槽。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判斷一部文藝作品的價值高下時,有個顛撲不破的觀點,即「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識到的歷史內容,同莎士比亞劇作的情節的生動性和豐富性的完美的融合。」《羋月傳》再現的,乃是秦朝那段歷史,其中女性人物在影視劇中常被提起的只有虞姬、呂后等寥寥數人。但《羋月傳》的主創者發掘出了羋月即秦宣太后,小至她的個人情感、兒女情長,大到家仇國恨、政經文化。作為刻畫羋月傳奇一生的電視劇,《羋月傳》在力求還原其個人一生的同時,也企圖對那段歷史風雲給予真實地還原。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判斷一部文藝作品的優劣好壞,如果只聽主創的一面之詞,很可能會被引入一個美妙理想的伊甸園裡而陶陶然起來。但如果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最可靠的辦法是親自品嘗,同時問問周圍的食客們他們吃梨子的感受,就不難得出較為客觀的結論。現在,經由觀劇者個體到網友群體的自我與他者的共同體驗,得出的觀劇感受結論如下:

人物臺詞尤其彆扭,劇中角色行為舉止不僅未能體現歷史真實風貌,連基本的邏輯都不講,例如:楚威王出徵,威後就毫無顧忌地把羋月的母親送出宮,這一顢頇之舉不符合一國之後的性格和修養。本來,該劇在羋月的性格刻畫上,有幾個關鍵點需要把握,比如:羋月生母死時;楚威王死後被遣去守陵時;與黃歇結為夫妻徹底無望時;初入秦宮涉及紛爭時……然而該劇卻讓羋月喪失了這些良機。

劇中我們看到,各種顏色豔俗的羽毛頭飾和金色頭飾,從小公主到妃嬪,甚至是佔星師頭上都有,網友稱這就是「淘寶爆款」。當身著各色衣服的女人們站在一起,再配合橙色、紫色、粉紅色的唇彩,畫面中赤橙黃綠青藍紫可謂全部齊備。劇中女子的服飾過於五顏六色,當畫面中女子較多時,簡直就是打翻了調色板。其實,春秋戰國時期服飾已經納入禮制。根據《禮記·玉藻》,古人以正色為貴,正色是青、赤、黃、白、黑,而綠、紅、碧、紫、騮黃等間色為卑。換言之,劇中看到的那些「大紅大紫」色彩斑斕的衣裳並非貴族的選擇,出現在王公貴族身上純屬錯誤。

史料記載,戰國至秦代的女性髮髻,高髻並不普遍,即使有,也不是很高大。巍峨的髮髻乃始於漢代末年,魏晉時期則趨向鼎盛,而且創新了更為高大的髮髻,比如飛天髻、隨雲髻等。劇中姜宏波飾演的威後梳著高髮髻,孫儷飾演的羋月當上秦宣太后以後也有不少高髮髻造型。雖然這種髮型出現在此比較符合人物性格身份,但將魏晉時期的高髮髻移植到反映戰國至秦代時期的電視劇中,顯然不符合史實。

《羋月傳》前三集就被觀眾批評「邏輯不通」。如楚威王出徵之後,威後就將其愛妃向氏以沾染惡疾為由私自扔出了宮並扔給無賴當老婆。而楚威王回宮後,聽威後說向氏不治身亡竟然只是感慨「命不好」,這個劇情令網友紛紛吐槽「大王你心好大」「劇情當真令人迷醉」。到了第四集,《羋月傳》則被吐槽「畫風直轉為成人片」,比如楚懷王身上有異味,但是鄭袖屢次表示自己一聞到這種「王者的氣息」就「難以把持」,劇中對男女之事的數次露骨演繹,讓網友大呼「真的讓人無法直視!」「有人管管嗎?《羋月傳》簡直兒童不宜!」「這絕對不是一部適合全家人觀看的螢屏大戲。」有評論者感覺《羋月傳》「就是瑪麗蘇+歪歷史」。「劇裡三個男人都愛羋月愛得發狂,實在是掉雞皮疙瘩。羋月又是生了兒子當太后玩弄權術,最後回首一看浮生若夢的『老梗』重現……」

比如,毛澤東語錄「老虎的屁股摸不得」這句眾所周知的現代漢語卻從小羋月的口中說出,瞬間成為網絡熱門段子。而該劇用典的穿越更在網友中掀起搜尋的狂歡。像「魚目混珠」「來而不往非禮也」等成語,居然能出現在戰國時期人物口中,不禁讓人爆笑連連。有網友揶揄「編劇你的文學功底好穿越」,諸如此類的例子俯拾皆是。比如第四集,黃歇對守靈的羋月科普「六藝」「三禮」「六樂」,可謂是苦口婆心。而到了「陽靈臺文比」這段,楚國才子們口若懸河長篇大論,從風雅頌的主次關係,到「詩言志還是詩言情」的文學命題,都不惜篇幅絮絮叨叨,有網友直呼「聽得人直打瞌睡」。

儘管我們不必拿《羋月傳》當歷史劇看,但劇組宣傳卻打出「家國情懷」大旗,稱「《羋月傳》比《甄嬛傳》格局要大得多」,是「歷史宮鬥戲」,但其中混亂的人物關係卻讓該劇的歷史真實性乃至思想、藝術價值大打折扣。雖然羋月早年經歷在史書上沒有任何記載,但據專家推算,真實的羋月和黃歇有著不小的年齡差距,後者要小20歲左右。也就是說,羋月當上太后時,黃歇還不到10歲,他們怎麼可能相戀,更遑論什麼青梅竹馬!

相對於穿戴,食物則是歷史劇中烏龍高發所在。比如,包子饅頭乃是諸葛亮擒孟獲之後才有的產物,做桂花糕用的大米當時還只有東南亞才會種植,並沒有傳入我國,而劇中的楚王宮卻做起了桂花糕。按照歷史記載,綠豆原產自印度,直到北宋時期才傳入中國,而鐵鍋也是宋朝時期才被發明,而這些食物和器具卻令人瞠目地出現在《羋月傳》中,這與故事設定的公元前300年左右相差了近千年。

《甄嬛傳》中慎刑司曾令觀眾震驚,但《羋月傳》開篇就下了一劑重口味猛料,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並施以車裂之刑。該劇不加節制地拍出了實施這一酷刑的殘忍場面,五匹馬分別拴住商鞅的四肢和頭顱;隨後楚國唐昧因預測「霸星出世」被挖去雙眼;小羋月因為被算成「霸星」而被扔下山險些溺亡。對於商鞅車裂一事,有網友質疑稱,商鞅應為死後才被車裂,並不是劇中所表現被五馬分屍而死。

文藝作品對重要歷史人物的藝術塑造和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藝術再現,歷來是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交鋒的焦點。一些作品為了吸引觀眾眼球,片面追求票房和收視率,有意無意地背棄歷史的真實,刻意編織一些離奇古怪的歷史故事,收穫的自然是專家學者的批評和網友觀眾的吐槽。

歷史的鏡鑑值得珍視。中華民族歷來有著以史為鑑、以古觀今的文化傳統。不懂得自己民族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不珍視自己民族歷史鏡鑑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在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藝術畫廊裡,有著一系列歷經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優秀歷史題材作品及其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已經代代相傳,深入民心,形成了一種審美定勢,哺育了廣大觀眾。這些成功的藝術形象,蘊含著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優秀文化基因,彰顯著中華民族極富生命力的美學精神,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價值取向和道德追求,早已深入民心,贏得共識,成為一種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精神資源。筆者認為,包括《羋月傳》在內的影視劇創作者們,應該很好地從中汲取正面經驗,反思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力爭為廣大觀眾奉獻出真正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好作品來。

相關焦點

  • 《羋月傳》裡的穿幫鏡頭及史實錯誤,你絕對不知道!
    相信細心觀眾也會發現,劇中有不少「不合理」的情節,今天小編就來扒一扒《羋月傳》裡那些穿幫鏡頭及史實錯誤!戳痛你的笑點!給你漲漲姿勢!GOGOGO!話說回來,影視劇穿幫鏡頭是很難避免的,這也成了大家對影視劇穿幫鏡頭調侃的一部分。《羋月傳》開播後,創下了超高的收視率。關於這部劇的話題也越來越多,其中讓觀眾所津津樂道的無非是劇中是否有穿幫的情節。
  • 《羋月傳》孫儷生產戲逼真嚇懵觀眾 讓觀眾們看得驚心動魄
    《羋月傳》孫儷生產戲逼真嚇懵觀眾 讓觀眾們看得驚心動魄時間:2015-12-21 08:3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羋月傳》孫儷生產戲逼真嚇懵觀眾 讓觀眾們看得驚心動魄 《羋月傳》羋月為秦王誕下公子可謂是整部劇的一個轉折點。
  • 羋月傳的正確打開方式
    《羋月傳》講了一件什麼事本著不能劇透的原則,我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概括:一個瑪麗蘇一般天生開掛的女神,打垮了情敵,生撕了親姐,利用初戀備胎,姐夫老公,二婚丈夫3個男人,get到大秦軍隊為她陪葬的故事。順帶一提,羋月是秦始皇的爹的爹的爹的媽,也就是高祖母。
  • 年度大戲《羋月傳》雖收視率高,但遭網友吐槽,你怎麼評價?
    那是《羋月傳》小羋月的扮演者劉楚恬。一個月的各種宣傳之後,年度古裝壓軸大劇《羋月傳》如期登陸東方衛視晚間黃金檔,首播50城收視率高達1.56。騰訊視頻每日24時同步更新,9小時播放量突破4000萬大關,播放量目前已超過3億。
  • 《羋月傳》首播都在等孫儷,卻等到一個超萌小蘿莉
    話說昨晚播出的兩集中,雖然孫儷、劉濤、黃軒幾位大牌都還沒有出來,但觀眾們依然從中找到了大亮點。對了,還有小羋月被欺負的時候,姐姐羋姝過來幫她,脫口而出一句:「你我同是姐妹,就不要相互為難了……」簡直分分鐘讓人有一種小大人的即視感有木有?!告訴我,《羋月傳》裡的小孩都是人精嗎?!
  • 【羋月傳奇】《羋月傳》收官 伴隨式紀錄片成IP大劇新風尚
    小時,全景式地記錄了《羋月傳》臺前幕後的艱辛過程。《羋月傳奇》取材自電視劇《羋月傳》的臺前幕後,這種電視劇伴隨式的拍攝、播出方式在紀錄片界是一大形式創新。引領輿論,助劇集收穫好口碑電視劇《羋月傳》開播後不久就陷入了「羋月是白蓮花」、 「有違史實」等負面新聞中,不少觀眾還表示要棄劇。但這多少是由於觀眾對春秋戰國時的開放風氣不了解造成的。
  • 鄭曉龍回應糾紛:我們沒違約 "羋月傳"不是"甄嬛傳"續集
    原標題:鄭曉龍回應版權糾紛:我們沒違約 《羋月傳》不是《甄嬛傳》續集 昨日,《羋月傳》導演鄭曉龍在上海接受重慶晚報記者專訪,回應了這幾日小說原作者與編劇的版權糾紛,他提醒觀眾「要看《甄嬛傳》續集的趁早就別看《羋月傳》了。」 在首播發布會當天,《羋月傳》小說作者在微博上就編劇署名權問題發出質疑。
  • 【羋月傳超長預告吐槽大會】
    槽操:不就是個羋(mi 三聲)字嘛,現度娘的也好意思在這裡裝有文化!趕緊給我發槽報!(小賤受爆慄傷害999點)今天,年底就要上映滴戰國宮廷連續劇【羋月傳】爆出26分鐘超超超超超長預告。想必已經有許多小夥伴之前就知道了這部作品,因為主演正是我們滴孫儷娘娘。
  • 聊聊《羋月傳》裡的穿幫歷史
    《羋月傳》相信大家一點都不陌生,描述了戰國時期風雲詭譎的歷史變化,但就是這樣一部歷史劇,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不符合歷史史實的鏡頭和劇情,現在就讓我們也通過一個歷史小劇本來看看它存在那些不符合的劇情吧。歷史劇《羋月後傳》人物:屈原、羋月、黃歇、旁白旁白:春秋戰國,諸侯爭霸,天下大亂,身在楚國的羋月和黃歇自幼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羋月:黃公子,你有什麼技藝可以教給我嗎?黃歇:黃歇無能,但我有一老師是天下第一,無所不能之人。羋月:真的嗎?
  • 古裝劇應擺脫宮鬥窠臼,重塑傳統文化丨評《皓鑭傳》
    >重塑傳統文化——評電視劇《皓鑭傳》李雅琪《皓鑭傳》是於正團隊繼《延禧攻略》之後推出的又一「大女主劇」,該劇以群雄割據、戰事迭起的戰國紛爭為背景,講述御史之女李皓鑭從懵懂少女成長為秦國太后的傳奇成長史。
  • 羋月傳歷史人物起底
    《羋月傳》《羋月傳》播出至今,有名有姓的人物已出場了不少,其中大部分都在歷史上有其真實的對應。不過呢,《羋月》一直宣傳口徑是「傳奇」,電視劇作為一種以提取加工為智慧特權、能讓想像馳騁得更遠一些的藝術載體,為了創作表達,有時總會和史書記載有那麼一丟丟的出入。現在,小浪就為你簡單還原一下這些已出場人物的歷史原貌。當然,所謂的歷史並不一定就是「真實」,大家也不要較真啦。
  • 《羋月傳》和南越國到底有什麼關係?
    在一線講解過程中,有不少遊客提到了《羋月傳》,問起羋月跟南越王的關係,於是小編便有了這篇腦洞大開之作。哼,不讓你們好好看電視劇了!
  • 千萬不要讓大叔看羋月傳(29)
    第58~60集《羋月傳裡的好演員》十幾年前,我在家看張紀中版的《笑傲江湖》,主演是李亞鵬。那時候李亞鵬的頭髮還很多,雖然口音還是有點重,但演藝事業看上去春風得意。《羋月傳》裡有好演員嗎?有。比如,燕國那個牙婆。牙婆,用今天的話說叫「中介」,幹的是牽線搭橋、保媒拉縴的活。最緊要的本事,是跟人打交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你看那牙婆,無論見著誰,她都把身子略略縮起來,一股子的周到、伶俐,又熱情,又熟絡,但又不招人煩。碰到委屈也罷,害怕也罷,該是什麼表情,該是什麼動作,無一不到位。這麼寡淡無趣的幾集戲,有了她,也算有了點看頭。
  • 東方衛視《羋月傳》收視奪冠!現象級劇王氣質初嶄鋒芒!
    一直以來,鄭曉龍導演對藝術創作的追求和要求近乎苛刻,不但始終堅持傳統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對作品精益求精的態度更是令人欽佩,就算無法達到完美,也要無限接近於完美。作為一部格局更大、人物更多、時間跨度更長的古裝大劇,《羋月傳》所描繪的戰國時代,正是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封建階級代表著先進和新興方向的過渡時期,劇中反映的正是當時積極的歷史走向。
  • 《羋月傳》求你別亂編
    熱播劇《羋月傳》引來吐槽的不少,但追劇的小夥伴們,有沒有被劇中製作精良的道具、王公貴族講究的日常生活所吸引?
  • 《羋月傳》小說抄襲《羋月傳》電視劇?!
    《羋月傳》大火,大家又一次被孫儷太后折服了,小知現在還能回想起羋月陣前演講說「封大良造」的豪邁。
  • 不只是《燕雲臺》,編劇問題一直很大,《羋月傳》這段也不符史實
    且不說她這話說的有多麼牽強附會,其實她在多年前的舊作《羋月傳》裡問題就很多就是這樣一個始終在與秦國為敵、搞破壞的義渠,一個被頑強的秦人不斷努力削弱最後終於消滅的敵人,在羋月傳裡所以《羋月傳》的這部分劇情就更好笑了,一個在
  • 《羋月傳》背後的男人
    本文圖片作品來自微博@布法羅的樹孫郡隨著《羋月傳》的開播,這部講敘秦昭王母親羋月波瀾起伏傳奇一生的古裝劇賺足了眼球。而在開播前,羋月的飾演者孫儷在微博曬出一組古裝照也引來眾人圍觀。孫郡本人從7歲開始學習國畫的他,在作品中融入了繪畫的表現手法,注重畫面和故事的結合。
  • 為什麼沒有人大膽地說出《羋月傳》不好看?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這句話正確,那《羋月傳》已經失敗了一半。  《羋月傳》簡直太具有話題性了,孫儷,鄭曉龍,《甄嬛傳》原班人馬,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甚至是標題中一個絕大多數人不認識的「羋」字,都能激起媒體和觀眾的熱情。所以在《羋月傳》開拍之初,就受到了很大的關注和期待。
  • 從羋月傳看戰國服飾
    ❖ 《羋月傳》在這個冬天刷爆各個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