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冬天,
有一個人的名字你一定聽過。
那是《羋月傳》小羋月的扮演者
劉楚恬。
一個月的各種宣傳之後,年度古裝壓軸大劇《羋月傳》如期登陸東方衛視晚間黃金檔,首播50城收視率高達1.56。騰訊視頻每日24時同步更新,9小時播放量突破4000萬大關,播放量目前已超過3億。
《羋月傳》開播後迅速佔據微博話題榜首位,但與鄭曉龍導演上一部古裝巔峰之作《甄嬛傳》相比,《羋月傳》的開播口碑並不完美,甚至有網友吐槽史實錯誤、情節重口味、劇情拖沓。
該劇目前播出六集,羋月(孫儷飾)已成年,並且《羋月傳》前期仍要靠配角撐起大部分劇情。
作為孫儷飾演的羋月兒時階段,劉楚恬肉嘟嘟的小手、忽閃忽閃的大眼睛,與趙文瑄飾演的父親互動毫無違和感,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全國最年輕的美女「、」三歲傾城,五歲傾國,無數父母因她想生二胎「的誇張說法在網絡上流傳。有網友甚至調侃:「韓寒,這是我最後一次叫你嶽父了。」
小編本著「科學評劇,不看不評」的精神,今天特地把前6集看了,也來聊聊感想。
《羋月傳》開播前,導演鄭曉龍一直強調,這不是第二部《甄嬛傳》。《甄嬛》主要講後宮嬪妃的爭寵。《羋月》要表現的是一個女人如何統一江山,「寫的不是後宮瑣事,是家國大義,格局更大。」
僅前六集,難言格局。
只是就「陰謀」來說,確實升級。
想想《甄嬛》裡的後宮嬪妃,至多互相巧用麝香,讓敵人流產。
《羋月》一上來就撕開尺度——楚國王后趁楚王外出徵戰,故意讓其愛妃染病,藉口送她出宮避疾,並讓妃子被賤民強姦。
玩得好大。
但似乎還是——後宮瑣事吶。
當然,主演孫儷都還沒出場。
希望以後六七十集的內容,除了扯褲襠,說肚子,能來點更高級的爭權奪勢。
好,撇開劇情,說其他。
作為一部歷史劇,《羋月》被抓出不止一處違背史實的Bug。
導演——大意啊!
被網友吐槽最多的,要數羋月、黃歇和屈原的年齡問題。
劇中羋月和黃歇的打開方式,是青梅竹馬的髮小。
但史料記載,羋月生於公元前335年,黃歇則是314年。
掐指一算,女方實際大了男方21歲。
而劇中兩人的老師屈原(左),歷史上其實也只比羋月大八歲而已。
除此之外,還有第一集中商鞅活活被五馬分屍的重口戲份。
雖然奪人眼球,可惜歷史書上,商鞅是被秦國殺死在戰場,屍身被帶回鹹陽,再處以「車裂之刑」。
也就是說,他被五馬分屍時,已經早就死了。
其次,《羋月》在細節處理上,也似乎夠不到《甄嬛》。
《甄嬛》的服裝設計,是曾以《梅蘭芳》獲得金馬獎最佳服裝造型的陳同勳。
劇中嬪妃衣著上的所有圖案,都是參考清朝的歷史圖片設計而成。
豆瓣網友@吐槽:
好歹是連紙都沒有的年代,嘴唇子能畫出這麼多種顏色。
衣服的材質多種多樣,布料想要啥顏色就要啥顏色,緞子想幾種織法就幾種織法。
第一集一整集就光覺得槿汐姑姑的嘴唇子讓人嘬腫了。
另外,《甄嬛》中為了顯示人物在詩書和修養上的水平,常常引用典故。
比如甄嬛解釋自己的名字,「嬛嬛一嫋楚宮腰」,出自北宋詞人蔡伸。
唐代詩人崔道融的「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也是貫穿皇帝、純元、餘氏、甄嬛的重要戲碼。
這些臺詞也給劇集增添不少韻味。
但就《羋月》目前播出的前6集和預告片來看,臺詞完全變了樣。
你咬我,我咬你。
你們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報。
雖然導演鄭曉龍曾說,他是在這部劇裡刻意「去甄嬛化」:
臺詞像《甄嬛傳》的一律不用,劇情像《甄嬛傳》的一律改。
但出現這樣的神邏輯,也是醉了。
豆瓣槽聲不斷。點讚最多的一條評論是:
不好意思 我是看過琅琊榜的人。
說實話有點失望,不像正劇,有些狗血……甄嬛傳珠玉在前,羋月目前看來不如甄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