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現在好好努力,以後上大學之後就輕鬆了!」很多中學的老師把這句話當作口頭禪。
可以說,「大學」是很多高中生相當嚮往的兩個字:上大學之後,可以脫離父母的「控制」,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更讓很多人心馳神往的是,在大學四年中還可以談對象,可以和自己心儀的對象朝夕相處合理合法又合情地談戀愛。
儘管大學生可以談對象,但是還有不少大學生並沒有選擇在大學四年就找另一半,他們中的有的人認為大學校園中的愛情很難「修成正果」,很可能畢業季就是分手季;還有的人認為大學生大學四年期間還是以學業為重,能夠有機會考研的話他們會進一步考研深造,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兒女情長」上。
但是,還有一些大學生,大學生活一開啟就行色匆匆地物色「另一半」了,這種大學生一般是以男生居多。大學四年「急著」談對象的,一般是哪些人?以下這3種大學生,我們可以了解一下。
第一種: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富二代」。
我們知道,在大學四年中談對象,對於男生而言是一種相當燒錢的事情:煲「電話粥」需要錢吧?兩個人的生活費需要錢吧?給女生買禮物需要錢吧?陪女生逛街需要錢吧?……這些開支對寒門學子而言是老大難的難題,但對於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富二代」而言,就不會是多麼難辦的事情,因為這種「老大難」的難題,在他們擁有一個有錢的好爹之後都能迎刃而解。
第二種:想著「及時享樂」的大學生。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憂愁明日愁」,羅隱所寫的《自遣》一詩中的名句成為一些大學生的「座右銘」。故此,包括寒門大學男生在內,他們甚至沒有考慮過自己家庭中的具體經濟情況而「及時享樂」,他們為了在大學四年搞對象滿足自己某些方面的需要,把家長當成了自動取款機,而很少考慮過家長的感受。這種大學生,有的在大學四年中學業成績一團糟,一畢業就失業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第三種:愛好不多,顏值還行的大學生。
有的大學生在大學四年愛好讀書,有的對網路遊戲「情有獨鍾」,有的醉心於書法……而對於那些沒有什麼興趣愛好,充其量只是對異性比較感興趣的大學生,他們就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搞對象方面。當然,這種款式的大學生一般顏值還行,否則在談對象的時候往往很容易「碰壁」。
大學生在大學四年,在談對象方面不必操之過急,我覺得還是應該以學業為重,畢竟大學四年還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大學畢業之後如果立馬就失業了,那是一件相當尷尬的事情,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