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結局是「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到底什麼是「酸齏」?

2021-02-19 少讀紅樓

《紅樓夢》八十回後寫寶玉淪落,脂硯齋的批語裡提及了曹雪芹的原文是,「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

這酸齏,就是酸菜。韓愈《送窮文》裡說「太學四年,朝齏暮鹽」,就是說早晚都是吃的鹹酸菜,形容生活清苦,後來還有齏鹽苦守一詞,也是指過著清貧淡泊的生活。

這個「齏」,其實還有細、碎之意,所以有人認為這酸齏,準確來說,是指酸菜渣子。

舊時,北京民眾醃製酸菜,醃完後,要把菜撈出來曬乾備用,這殘留在酸菜缸裡的那些酸菜爛渣子,就被倒掉不要了。

賈府敗落後,寶玉流落街頭,竟窮困到要吃別人倒掉的酸菜渣子的地步,然後在落雪的冬夜,只能圍個破氈子禦寒,整個成了街頭流浪漢。這吃的東西,就類似於今天要去翻街邊路口的垃圾桶。

回想當日的飫甘饜肥、紅袖添香、榮華富貴,猶如一夢,真令人無限感慨唏噓。

說到這酸菜,在我國,可謂歷史悠久,《周禮》裡就有它的大名,《詩經》裡說「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這「菹」,就是酸菜,北魏《齊民要術》一書裡,還詳細記述了它的醃漬方法。

其實這酸菜,最簡單的製作方法不過是將大白菜,除去死葉、清水洗淨,然後加鹽放入罈子或菜缸內發酵就是了。

當然,也不是只有大白菜,其他蔬菜也同樣可以如法炮製。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陝西延安當地窮苦百姓,每年九月至來年三四月間,基本就只有酸菜吃。

這個酸菜,則是把白菜、蘿蔔切碎醃上,一吃就吃上半年。

感覺這酸菜,更像是我們家常醃的鹹菜,其實不是的,鹹菜和酸菜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是用食鹽直接醃漬後食用,有較強鹹味,一般沒有發酵的過程,而酸菜則需要通過乳酸菌發酵,然後形成一種特殊的鹹酸味。

劉心武續紅樓裡這樣寫寶玉、湘雲吃酸菜渣子:

原來他身邊不知何人倒在那裡的醃雪裡蕻的缸裡剩下的渣子,寶玉就抓起一把,塞進嘴裡,一嚼,居然如啖甘肥,咽下去,肚子裡大有解餓的舒坦,便抓一把遞給湘雲,湘雲一吃,果然不錯,兩人就吃起那酸齏來。

倒也形象的很,只是這裡說醃的是雪裡蕻,卻不一定對。

這酸菜特有的鹹酸味,是我們普通人家常便飯的最愛,但是讓出身富貴之家的公子哥兒寶玉,抓起一把來就吃,還大呼好吃,就讓我們無限感慨心酸,要一掬同情之淚了。

回想當日,身處富貴之鄉,連賈母吃一碗粥,配的小菜都是雞髓筍、風醃果子狸,寶玉吃一碗茶泡飯,也要配一碟野雞爪齏,如今流落街頭,卻只有酸齏可以吃,真讓人有富貴一夢、不勝今昔之感啊。

說到酸菜,就不能不說韓國泡菜,一說韓國泡菜源於中國,他們就要跳腳,大聲疾呼,說我們信口雌黃,但是在韓國首都最大的泡菜收藏館裡,又分明寫著:泡菜源自於中國,然後為了申遺,他們又自己否定自己,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關於韓國泡菜源於中國,有說是三國時傳入,有說是明朝時傳入,還有一種說法是,唐大將薛仁貴被發配至高麗(今韓國),他的隨從中有多位是重慶人,會做家鄉泡菜,於是重慶泡菜就這樣傳入韓國,很快進入韓國尋常百姓家。

只不過重慶泡菜傳入韓國後,被發揚光大,不僅白菜,各種帶葉青菜,各種果蔬,還有各種肉類和海鮮,都陸續成為泡菜的原料,因此韓國泡菜的種類多達100多種,還被廣泛用於各種韓式料理。

當然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是如今的韓國人,卻一定要說青就是他們自創的,和藍毫無關係,那就由他去吧,反正他們除了泡菜,還是泡菜。

我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八大菜系各具特色,如果我們端上一碗鹹酸菜,光著腳丫子,就跑到聯合國去申遺,不要說別人,就是我們國人自己,恐怕也要笑到直不起腰來。

這酸菜和泡菜的區別在於,酸菜是用大白菜等加鹽直接發酵而成,泡菜則是用包括辣椒花椒在內的各種佐料水加老壇鹽水泡製的。

其實,不論是鹹菜、酸菜還是泡菜,都有它們各自的擁躉者。

據說,張學良的弟弟張學思少將,官拜解放軍海軍參謀長,在彌留之際,最想吃的就是東北酸菜。

記得一位名人曾動情地說道:直到今日,我對陝北的鄉村飯菜還很有感情,就拿酸菜來說,多時不吃,還真想它。

不過是尋常一碗酸菜,在寶玉,它是公子落難時粗糙的果腹之物;在彌留將軍,它是最懷念的兒時味道;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它卻是艱苦歲月的見證,更是我們無比寶貴的一筆人生財富!

作者:午夢堂主,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相關焦點

  • 黑白無常是什麼修煉成仙的?原形是啥,古籍記載很詭異!
    殊不知草木一秋,那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的落魄之人,亦要見無常又到。此一句,道出了黑白無常在地府的差使,正是拿著閻王硃批,帶著鐵索鐐銬,專一按照生死簿死期記載,臨期去鎖拿那殞命之人到地府。  那麼,黑白無常究竟是什麼來歷?他們姓甚名誰?又是如何進入地府,修煉成仙的?他們的原形又是什麼?這一連串的疑問,我們且在古籍記載中尋找答案。據載,黑無常、白無常都曾在世為人,黑無常名為範無救,其人生得個小面黑,卻又體魄壯碩,列位且先別以貌取人,這黑無常範無救前世,卻是一個至情至義之人。
  • 87版紅樓夢裡,被刪減的4大鏡頭,賈寶玉見秦鍾,妙玉被擄走
    賈寶玉見秦鍾原著裡,賈寶玉見秦鍾是一個重要情節故事。根據原著,二人對彼此都屬於一見鍾情。賈寶玉和秦鍾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王熙鳳也在旁邊,還上下打量秦鍾,說他把賈寶玉比下去了。由於王熙鳳沒有提前料到會見到秦鍾,就沒有準備見面禮,後來跟來的婆子連忙回榮國府告訴了平兒。
  • 《吳氏石頭記》:可能是最接近紅樓夢真實結局的續書
    2008年,石破天驚,傳說中紅樓夢的真正結局流出。我近日讀到,非常震驚。
  • 紅樓夢:賈寶玉最後結局是什麼?
    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故事(木石前盟、金玉良緣)是《紅樓夢》三大主線之一,足以媲美《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賈寶玉形象帶有曹雪芹自傳的色彩,但其本質上屬於藝術虛構,不能在兩者中間劃等號。賈寶玉是《紅樓夢》有意識塑造的集意淫、補天、正邪兩賦三大美德於一身的典型形象,在世界文學史上極具創新性。
  • 紅樓夢:賈寶玉最後的結局是什麼?《紅樓夢》第一回,或許就有答案
    賈寶玉最後的結局是什麼?《紅樓夢》第一回,或許就給出了答案。《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但因為歷史的原因,後四十回散佚,流傳於世的僅有前八十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紅樓夢》是一部「殘書」。但即使這樣一部殘書,卻隱隱成了四大名著之首。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裡面藏有太多未解之謎之故。《紅樓夢》裡有多少謎團?一時間還真難以數清楚。
  • 下飯系列——《紅樓》盛宴之野雞瓜齏
    上次杏仁和大家分享了《紅樓夢》美食中的[豆腐皮包子],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紅樓》盛宴——[野雞瓜齏jī](瓜齏亦寫為瓜子)《紅樓夢》的第四十九回寫雪後李紈、寶玉等,約新到的邢岫煙、薛寶琴等人於次日在蘆學庵聚會作詩
  • 《紅樓夢》中,賈寶玉出家之後薛寶釵的結局又是如何?
    二人雖齊眉舉案,卻到底意難平。薛寶釵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薛寶釵性格保守,遵守封建傳統,稱得上是淑女。1987年首播的央視版《紅樓夢》是中央電視臺和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攝製的一部古裝連續劇。由王扶林先生導演,周汝昌、王蒙、周嶺、曹禺、沈從文等多位紅學家參與製作。
  • 曹雪芹為什麼要寫兩個「寶玉」,甄寶玉、賈寶玉有什麼關係?
    《紅樓夢》最大的一個謎團是甄寶玉和賈寶玉到底什麼關係?曹雪芹為什麼會寫了兩個「寶玉」,難在容貌性格還有頗多相似。這背後到底在講述什麼?關於賈寶玉和甄寶玉,無論是紅學家還是讀書人都有不同的解讀,由於沒有八十回後故事,很難統一結論。其實就算有八十回後結局,也一樣會有爭議。畢竟賈寶玉和甄寶玉的存在本身就令人奇怪。甄寶玉第一次出場要比賈寶玉還早。
  • 紅樓夢:嫁賈雨村為妾,尊嬌杏為正室夫人,寶姐姐的結局令人唏噓
    你的確什麼都好,可我就是無法愛你!賈寶玉對後來成為她妻子的薛寶釵,大抵就是這樣的心態吧。
  • 賈寶玉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曹雪芹通過他到底要表達的是什麼?
    看似在貶低賈寶玉,其實他是十分欣賞並喜愛賈寶玉的。只是在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下、生活環境中,他不能張揚地稱讚賈寶玉,而只能通過一樁樁一件件的事,來給讀者們呈現出賈寶玉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來讓讀者自己品評出其中的意味。那麼,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01.曹公筆下的賈寶玉,骨子裡有著與生俱來的挑戰權威的精神。
  •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王熙鳳餵她吃的食物,到底是茄鯗還是茄胙?
    吃後,劉姥姥說:「雖有茄子香,只是還不像茄子,告訴我,是什麼方法弄的,我也弄著吃去。」於是鳳姐笑道:這也不難。你把四五月裡的新茄子包兒摘下來,把皮和穰子去盡,只要淨肉,切成頭髮細的絲兒,曬乾了,拿一支肥母雞靠出老湯來,把這茄子絲上蒸籠蒸雞湯入了味,再拿出來曬乾。如此九蒸九曬,必定曬脆了,盛在磁罐子裡,封嚴了,要吃時拿出一碟子來,用炒的雞瓜子一拌就是了。茄鯗、茄胙二說,至今未有定論。
  • 賈寶玉,你是什麼玉?
    「說來更奇,一落胎胞,嘴裡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上面還有許多字跡,名叫通靈寶玉」——曹雪芹《紅樓夢》寶玉誕生時所含的究竟是什麼?想來那玉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還是第二十五回癩頭和尚和道士說賈寶玉戴「玉」的好處,不難推測這是世間絕寶,可遇而不可求。②堅固性。
  • 紅樓夢的未解之謎,林黛玉臨死前對賈寶玉說的半句遺言到底是什麼
    林黛玉在賈府十分孤立無援,她唯一的知己是賈寶玉。對賈寶玉的愛情,是她生命之火,一旦失卻這愛情,生命也就終結。林黛玉不能離開賈寶玉,更不能失去賈寶玉的心。但是,在初戀階段,他倆若即若離,互相試探,都不肯把真心掏出來。尤其是林黛玉,她在對賈寶玉的真心還沒有充分了解之前,不肯輕易地流露出自己對賈寶玉的戀情,因為她很自尊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