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華山論劍,重定天下五絕之位,到底怎麼比的?答案很意外

2021-01-11 十裡春風俠客行

神鵰俠侶背景音樂-故鄉的原風景-宗次郎.mp3

04:45來自十裡春風俠客行

華山論劍,是金庸筆下的武林盛會,江湖高手相約華山,比武較量,問鼎天下。據說是每二十五年舉辦一次,金庸筆下一共有三次華山論劍。

一.第一次華山論劍發生在公元1200年,發起者中神通王重陽。

目的是確定九陰真經的所有權,平息天下紛爭。

只因黃裳的武學奇書《九陰真經》重現江湖,武林人士爭相搶奪,引起無數腥風血雨,明爭暗鬥。關於九陰真經的作者及由來,詳見我的往期文章連結:

九陰真經的作者黃裳,到底有何神秘經歷?黃裳真的有歷史原型?

金庸親筆題詞:華山論劍

全真教主王重陽心繫天下,目睹了江湖的殘殺,為平息天下紛爭,發起第一次華山論劍。

華山之巔,五大高手,中神通王重陽,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激烈鏖戰,大戰七天七夜。王重陽武功第一,德高望重,受到參會人員的一致認可,奪得天下第一的稱號,即為中神通。

二.第二次華山論劍,是25年之後的射鵰英雄傳的重要武林盛會。

郭靖擁有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武功,左右互搏術等絕技,與洪七公和黃藥師分別對戰,在三百多招仍然不敗,足見武功之精湛,東邪北丐二人均佩服之至。最後,歐陽鋒壓軸到來,以逆練的九陰真經武功擊敗黃藥師,洪七公和一燈大師,奪得天下第一稱號,圓了歐陽鋒半生的稱霸江湖的美夢。只可惜,此時的歐陽鋒因練習錯誤的九陰真經口訣,走火入魔,徹底瘋了。真實可悲可嘆。

郭靖黃蓉

2017襄陽, 郭靖黃蓉雕像

三.第三次華山論劍,發生在宋末元初襄陽大戰之後,屬於偶然事件。

襄陽大戰,郭靖帶領江湖群雄和襄陽軍民,成功擊退蒙古的進攻,取得大捷。

郭靖因念及恩師洪七公在華山仙逝,提議去華山祭拜,楊過等建議大家一起同去,才有了第三次華山論劍。郭靖祭拜恩師洪七公,而楊過不懼世俗眼光,念及早年得義父歐陽鋒之恩,祭拜義父歐陽鋒。

華山論劍劇照

3.1一群江湖妄人,東施效顰模仿華山論劍,比武決鬥,欺世盜名,實為笑談。這是引發第三次華山論劍的重要原因。

轉過兩個山坳,只見一塊石坪上聚了三四十個僧俗男女,手中都持兵刃。一名鐵塔般的大漢朗聲說道:「大家切莫吵鬧,亂打一氣也非了局,這『武功天下第一』的稱號,決不是叫叫嚷嚷便能得手的。今日各路好漢都已相聚於此,大伙兒何不便憑兵刃拳腳上見個真章?只要誰能長勝不敗,大家便心悅誠服,公推他為『武功天下第一』。」一個長鬚道人揮劍說道:「不錯。武林中相傳有『華山論劍』盛事,咱們今日便來論他一論,且看當世英雄,到底是誰居首?」

周伯通、黃藥師、一燈等人面面相覷,看這群人時,竟無一個識得。

只見人群中躍出六人,分作三對,各展兵刃,動起手來。數招一過,黃藥師、周伯通等無不啞然失笑,連一燈大師如此莊嚴慈祥的人物,也忍不住莞爾。又過片刻,黃藥師、周伯通、楊過、黃蓉等或忍俊不禁,或捧腹大笑。原來動手的這六人武功平庸之極,連與武氏兄弟、郭家姊妹相比也遠遠不及,瞧來不過是江湖上的一批妄人,不知從那裡聽到「華山論劍」四字,居然來東施效顰。

之後,楊過施展獅吼功,輕鬆嚇走了這一群烏合之眾。

楊過與小龍女

3.2 周伯通提及昔年的華山論劍天下五絕,引發討論天下五絕高手的新排名。

神鵰俠侶第四十回《華山論劍》,書中寫到:

周伯通忽道:「昔年天下五絕,西毒、北丐與中神通已然逝世,今日當世高手,卻有那幾個可稱得五絕?」黃蓉笑道:「一燈大師和我爹爹功力與日俱深,當年已居五絕,今日更無疑義。你義弟郭靖深得北丐真傳,當可算得一個。過兒雖然年輕,但武功卓絕,小一輩英才中無人及得,何況他又是歐陽鋒的義子。東和南是舊人,西和北兩位,須當由你義弟和過兒承繼了。」

華山之巔,談笑之間,沒有比武,論天下英雄,天下五絕之位重新確定。

東邪黃藥師與南僧一燈

東邪還是黃藥師,老當益壯,仍以東邪名號居於五絕之位。

南帝段皇爺,早已經出家為僧,不問政事,一心念佛,如滄海明燈,普照世人,功德無量。武功自然是上乘,所以五絕之位還是穩坐。至於名號,不能再叫南帝,改稱為「南僧」。

北丐洪七公逝世,傳人郭靖。但是郭靖不能稱為北丐,人家是鎮守襄陽城的一代大俠,俠名遠播,四海皆知。所以聰明的黃蓉提議,北丐洪七公繼承者為郭靖,外號「北俠」。

郭靖黃蓉夫婦

西毒歐陽鋒,心狠手辣,殺人無數,而作為歐陽鋒的義子,楊過武功已經登峰造極,少有敵手,神鵰大俠名號已經威震武林,無人不曉,因此西毒的名號應讓位給楊過。但是楊過行俠仗義,絕對不能用「毒」字。 而楊過向來行為不羈,傲視江湖,黃蓉機智聰慧,用「狂」字形容楊過,最為貼切。因此楊過外號「西狂」。

楊過接受「西狂」稱號,與黃藥師並稱東邪西狂

黃蓉與陸無雙,程英均參加了第三次華山論劍

當年中神通王重陽位居五絕之首,而且是周伯通是王重陽的師弟。絕情谷小龍女失蹤之後,老頑童與瑛姑隱居百花谷,武功日益精進,他的空明拳和左右互搏術均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關於中神通之位,起初黃藥師提到了古墓派林朝英的傳人小龍女武功卓絕,徒弟楊過已經位居「西狂」。做師傅的小龍女當中神通也可以了。小龍女當然是推辭了。

之後黃藥師就開玩笑提議黃蓉接受中神通之位。實際上黃藥師只是為了逗逗老頑童。

誰知老頑童竟然視名利為浮雲,讚嘆黃蓉的精靈古怪,足智多謀,完全認同,鼓掌說到:妙極妙極。

三大高手:東邪,南僧,中頑童

黃藥師笑道:「老頑童啊老頑童,你當真了不起,我黃老邪對『名』淡薄,一燈大師視『名』為虛幻,只有你,卻心中空空蕩蕩,本來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們高出一籌了。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五絕之中,以你居首!」-選自金庸《神鵰俠侶》

中神通之位老頑童當之無愧,眾人信服。

至此,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天下五絕之位重新確定。

黃藥師

3.3這次華山論劍,不費吹灰之力,不動任何幹戈,僅僅言談決定,評出五大高手,類似於中原武術研討會,彰顯大師風範。與歷史大背景有關。

之所以如此,研討評英雄,跟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當時,宋元交替時期,蒙古已經入侵中原,佔領中原大片領土,成吉思汗之孫、拖雷之子忽必烈已經即將登上元朝大汗之位,南宋面臨滅亡境地,只有郭靖鎮守襄陽城頑強死守拒敵,大宋岌岌可危。襄陽大戰剛剛結束,只是暫時打退了蒙古的軍事進攻。

南宋面臨亡國之憂,沒有國哪有家?

作為擁有愛國熱忱的英雄,郭靖,楊過他們哪有心情再去爭奪武功天下第一?

客觀條件下,礙於蒙古的軍事勢力範圍,也不可能大張旗鼓地組織武林大會。

此次華山論劍,出於偶然,只以為偶遇江湖宵小的狂妄可笑之行為,再加上感念昔日華山論劍的諸位英雄,憶古思今,有感而發,於是,大家在一起,輕鬆愉悅地品評天下英雄豪傑,談笑間,確定了五絕的新人選。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點評留言。

堅持原創,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抄襲。

沐十裡春風,品武俠經典,再現江湖情。關注我,十裡春風俠客行,持續更新中。

相關焦點

  • 如果有第四次華山論劍,新五絕會有誰?
    ,第三次華山論劍在神鵰俠侶結局。華山論劍顧名思義,是以論劍為名,實為比武,點評江湖的武林高手,華山論劍,會選出前五名,分別代表東、西、南、北、中。「中」為五絕之首,實力最為強大。第一次華山論劍,產生的五絕,分別是:中神通王重陽、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第二次華山論劍,沒有名號,榜首為歐陽鋒,其餘的四位大多數認為是:郭靖、一燈大師、黃藥師,周伯通。
  • 《射鵰英雄傳》中,華山論劍的五絕是坐井觀天,還是真的厲害?
    但是後面隨著北丐、東邪、西毒等一一登場,丘處機的武功就遠遠不夠看了,足以看出五絕的厲害。 而且從五絕命名可以看出來,五人分別在天下東南西北中不同方位,相距甚遠,可以說是每一個區域的代表人物。
  • 若王重陽沒死,參與第二次論劍,結局如何?老頑童一句話說出答案
    金庸武俠射鵰三部曲中,有過三次華山論劍,第一次華山論劍時,奪得頭籌的是全真教的創始人,中神通王重陽。排在王重陽之下的,另外四位分別是: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第一次華山論劍,五絕戰鬥了七天七夜,最後王重陽以壓倒式的優勢,取得第一,另外四位對於這場敗仗,是輸得心服口服,對王重陽的武功,是五體投地的佩服。
  • 25年一度的3次華山論劍,從王重陽到楊過,近100年縮影金庸江湖
    金庸用射鵰三部曲幾乎奠基並定型了他的江湖世界,其中《射鵰英雄傳》既是開山之作,也是成就最大的一部。在射鵰江湖中最出名的武林盛事就是25年一度的華山論劍,射鵰中有兩次,神鵰中有一次,其後再沒有。金庸用跨度近百年的三次華山論劍縮影他的江湖世界,隱秘地傳達出3個江湖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 射鵰三部曲所有高手華山論劍誰能贏?答案很明顯,看看楊過的招式
    其實這個問題要看從什麼角度來探討,若只是點到為止的高手對決,那麼這些高手之間其實是很難分出高低的,不過若是實實在在的「死鬥」的話,那麼答案其實就十分明顯了。 一、三部曲頂尖高手 有資格參與華山論劍的人自然都是各部作品中的頂尖高手了,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初代五絕,畢竟第一次華山論劍就是圍繞這五人展開,「南帝」段智興、「北丐」王重陽、「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以及最終奪魁的「中神通」王重陽。
  • 如果有第四次華山論劍,他們五人必將上榜!
    第三次華山論劍之後,評出了新五絕,分別是東邪黃藥師、南僧一燈大師、中伯通周伯通、西狂楊過,北俠郭靖。除了楊過與郭靖之外,東邪、南僧、中伯通雖說武功很高,但年近古稀。而到了第四次華山論劍,可能老一輩的五絕已經損失殆盡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盤算一下。
  • 第一次「華山論劍」前十大高手排名,王重陽不是第一,周伯通墊底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還未出生前江湖曾有一次武林盛會叫華山論劍,這次盛會是為了爭奪九陰真經的歸屬,天下間高手齊聚華山之巔進行比武論劍。王重陽奪得論劍第一,獲得中神通稱號,其餘四人則獲得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稱號,五人一起被稱為天下間最厲害的五大絕頂高手。
  • 二次華山論劍的真實目的,其實是洪七公主導下的高層洗牌
    五絕或多或少都有損失,因此在射鵰英雄傳的開始幾章,江湖上五絕級別的人物沒有露面。黑風雙煞和丘處機就是武林最高水平了。在這期間,江湖本身算是風平浪靜,大家都願意看到目前的平衡。丘處機一次偶然闖入牛家村,是煽動整個江湖權力洗牌的翅膀。橫空出世的除了未來的第一人郭靖,還有嘉興煙雨樓之約。
  • 他若參加華山論劍,天下就沒五絕什麼事了!
    既然卓不凡在天龍不受待見,那麼他若是在射鵰時代會如何呢,他去參加華山論劍又會是怎樣一種場景?長劍一挺,劍尖上突然生出半尺吞吐不定的青芒。群眾中有十餘人齊聲驚呼:「劍芒,劍芒!」那劍芒猶似長蛇般伸縮不定 。劍芒是卓不凡獨一無二的標配,劍芒不是劍氣,劍氣無形,劍芒有形,它在本質上與劍氣有區別。
  • 如果倚天的江湖有華山論劍,哪五人有資格受到邀請
    雙鵰時代的江湖,華山論劍無疑是最高規格的武林盛事。第一次和第三次華山論劍,分別評選出了老五絕和新五絕,堪稱江湖上的天花板人物。可惜到了倚天時代,再也沒有華山論劍的故事了。那麼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如果倚天的江湖重啟華山論劍,哪五人有資格受到邀請呢?有兩個問題需要說在前面。首先是時間問題,我們知道,倚天的故事時間跨度極大,開篇時張三丰和郭襄還是少男少女,轉眼間一百年過去,張三丰已經是武林泰山北鬥級的人物了,而郭襄早已入土幾十年了。所以,我們必須明確時間範圍。
  • 老頑童五絕之首,是尊老還是實至名歸,郭靖楊過比之如何?
    「華山論劍」一直是許多武俠讀者比較喜歡討論的,在《射鵰》時期有過兩次華山論劍,第一次王重陽力壓眾人,大家打心底承認王重陽為天下第一。第二次,歐陽鋒倒練《九陰真經》在與黃藥師交手時,東邪使出自己拿手武功,彈指神通可是被歐陽鋒一口咬到黃藥師中指,黃藥師等人不願與瘋了的歐陽鋒計較,就戲稱「歐陽鋒」為天下第一!
  • 洪七公與歐陽鋒,同為華山五絕,整體武功誰更強?
    首先雙方交手五次,從這些切磋之中,可以直接看出二人的差距。初次比武便是華山論劍,五絕大戰七天七夜,王重陽奪得天下第一,其餘四絕難分伯仲。然而此番交手,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還未練至爐火純青,倘若神威大發,恐怕歐陽鋒也無法招架。當然有一點毋容置疑,北丐和西毒內力難分高低,欲分出強弱,恐怕只有耗盡內力,方可決出勝敗。
  • 第二次華山論劍後,武功進步最大的三個人,第一洪七公,第二郭靖
    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被稱為射鵰三部曲,射鵰三部曲中,有著名的華山論劍,華山論劍一共論了三次,前兩次發生在射鵰英雄傳中,最後一次發生在神鵰俠侶中。第一次華山論劍產生的五絕大家想必比較熟悉,分別是:中神通王重陽,北丐洪七公,南帝段智興,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當然,第一次華山論劍得要排除林朝英,如果林朝英參與第一次華山論劍,則原先的五絕,會有一個被踢出局。
  • 《射鵰英雄傳》:鐵掌水上漂裘千仞,沒有參加華山論劍的真正原因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全真教王重陽為了平息江湖上因為《九陰真經》而掀起的血雨腥風自擔重責,邀請江湖上的一流高手齊聚華山一決雌雄,以此來定《九陰真經》的歸屬。如此自信和氣概,當真是震古爍今。
  • 能否擊敗瘋癲的「五絕之首」歐陽鋒
    一位是「北俠」之稱的郭靖。另一位是第二次華山論劍的「五絕之首」歐陽鋒。兩人曾經多次有過對決。但是,小編想知道郭靖真正的武功水平,還有他能否擊敗曾經的「五絕之首」歐陽鋒。下面,小編將要仔細分析雙方實力。小編先介紹一下郭大俠以及他的實力。郭大俠是小編平身最敬佩之人。他武功蓋世、義薄雲天、為國為民、性情直率。這多優點才能形容出郭靖。那麼他的武功又是如何呢?郭靖師從洪七公。
  • 華山論劍時惜敗於王重陽,洪七公若練全了降龍十八掌,結果如何?
    眾所周知,華山論劍的起因,是一群江湖高手爭奪一部武學寶典《九陰真經》,為了公平解決真經歸屬權問題,相約於華山之巔比武論劍。參與此次論劍的一共五人,分別是桃花島主黃藥師、白駝山高手歐陽鋒、大理段氏高手段智興(一燈大師)、丐幫幫主洪七公、全真教掌教王重陽。
  • 「金庸武俠」臺北「華山」論劍
    26日在臺北華山文創園開展的「金庸武俠——華山論劍」,催生讀者夢想發芽。  展覽依天下「五絕」——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分為五區以及憶金庸區,包括歷經一甲子的金庸小說首刊連載報樣、絕版書真本、書信、墨寶、倚天劍、屠龍刀等百件珍藏。
  • 第二次華山論劍中,實力排天下第一的是歐陽鋒嗎?錯.是洪七公
    《倚天屠龍記》中,天下豪傑並起,就是為了爭奪倚天劍和屠龍刀,因為屠龍寶刀,天下第一,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 郭襄之問:兩次華山論劍,為何沒有少林寺高僧出手?
    尤其是那寬大的石級山道和奔瀉而下的五道瀑布,令少林之威嚴立顯。望著連綿的屋宇,郭襄不禁出神,腦子裡浮現出了一個問號:少林武功,源遠流長,為何兩次華山論劍,卻沒有少林高僧出場?對於這個問題,她做了兩個猜想。一個是,寺中武學好手自忖並無把握,生怕墮了威名,索性便不去參加了。另一個是,眾僧修為精湛,名心盡去,武功雖高,卻不想與旁人爭強賭勝。
  • 周伯通未參與華山論劍,不識歐陽鋒和洪七公,與黃藥師何來交情?
    金庸先生小說《射鵰英雄傳》中,老頑童周伯通並未參與首屆華山論劍,當時也不在場,他第一次與歐陽鋒、洪七公見面時,互相之間都不認識,但他第一次與黃藥師見面時,卻認識黃藥師。周伯通與段智興相識,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那他黃藥師又是如何相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