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成績幾乎沒有低過95,怎麼初一下學期,就變成了老大難

2021-01-18 專注小學數學

以前網上有個段子說:你的朋友會騙你,你的家人會騙你,但數學不會,因為你不會的就是不會。

經常在網絡上看到不少網友發出這樣的質疑:小學數學成績具有很大的欺騙性?

有人贊成有人反對。不過小學數學好的孩子初中未必好,這還真不是危言聳聽。我們看過在小數數學每次考試,幾乎沒有低於95分的情況,到了初一下學期,數學成了老大難的例子也不是個例。

總是轉不過彎來,儘管孩子也很努力,成績依然不理想。家長焦慮,孩子也無奈,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我們從眾多的案例中分析了原因,發現問題出在這:

01小學和初中數學思維不同。

小學是數字數學。計算題幾乎都是純數字計算,平常考試中,不是奧數難度級別的,實在不行死算也能得出正確答案。

初中數學可就不一樣了,字母代替了數字。在小學數感沒養成,想死算也死算不了。而且比如一些化簡單求值的題。如果直接把數值代入計算,不好意思,哪怕你最後得數正確,也是白忙一場,一分都不給。必須得先化簡到不能再化簡為止,此時再代入題目給出的條件,然後得出正確結果。這是初中與小學最大的區別。

網上有網友調侃:小學老師上課教做包子,考試就考做包子;初中老師上課教做包子,考試會考做餅子;高中老師上課教做包子,考試會考擀麵條甚至做粉條!

小學就題論題可以取得好成績,初中你要有廣義的思維,跳出數字的束縛。

02小學很多題得出答案就行。

對於過程相對而言要求不高。尤其是求面種的圖形,想當然的去做題,你看著那個角像直角,直接就把這條件用上了,最後還真就得出正確答案了。到了初中,我們看重的更多是過程,要了解你的思路,需要一環套一環,特別是幾何的證明。如果一個角沒有畫直角標誌或者沒說兩線段垂直,我們是不可以直接用這個條件的。需要我們簡單證明這個角是直角。

到小學五年級以後,大家就有必要開始多運用方程來解應用題。有句話叫學以致用,當學習了方程之後,把它運用上,可提高解題速度,簡化理解題目過程。而且這也有利於初一學習和靈活使用一元一次方程。

那麼小學成績和初中成績的關係到底有沒有關係?其實大概率上來講,初中成績好的,大部分都是小學成績好的。當然也有小學成績一般,初中逐漸趕上來的。但相對來說比例要小很多。畢竟初一是小學的延伸。之後難度再升級。

03學習態度與習慣沒能轉變

不少孩子在學習態度與習慣上吃大虧。

初中成績要想持續的好,說白了就是學習態度、習慣、方法和能力(能力到高中階段比較很重要)。請注意這四個詞語的順序。

大部分在初中成績下滑的孩子,和學習態度與習慣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他們可能還停留在小學時的學習態度,感覺小學也是這樣過來的,也沒怎麼花多少時間,考得也還不錯,都能到95上下。但初一了,課程驟然翻倍,每一門的課程量也增加了不少,所以上課的進度方面比小學快了不少。因此課堂上精力不集中,課後自己補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

有位女生在小學階段雖不算拔尖,但也算班級成績較好的一類,偶爾表現不錯還能考上班級第一第二,總體算是班級第一梯隊的孩子吧。

但初中到了中學實驗班,她和眾多的優秀同學一起,短板馬上就顯現出來了:聽課質量不高(以為和小學一樣不用太專注課後突擊一下就行),但事實告訴我們這種情況比想像得要嚴重一些。

求陰影面積

學習步驟沒嚴格按照老師要求(比如作業改錯反思總結等環節)等,學習耐受力不夠

基於這些因素,導致該女生現在整體學習狀況處於實驗班班級中下。

所以從小學拔尖初中能否繼續拔尖?要看小學考試成績拔尖是建立臨時抱佛腳帶來的?還是日常踏實的積累的上?這兩者是有著本質的區別。

數學這門課程,它的連貫性太強了。你前面沒學會的知識點,到後面會不斷地被放大。數學來不得半點假。當基礎學紮實了,知識點自然就能靈活運用了。

小學數學優秀,到初中卻變成了老大難,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中留下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影響孩子上大學的不是高考,而是小學三年級和初一,為什麼這麼說
    清華大學的一名教授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過,影響孩子前途的並非是高考,而是初一和小學三年級,很多人聽後都表示很疑惑,其實道理非常簡單,學生的成績並非一蹴而成,是經過日積月累之後才得到的進步,很顯然考取大學也是。影響孩子上大學的不是高考,而是小學三年級和初一,對此你怎麼看?
  • 小學養成好習慣真心很重要!【帆果教育】
    我孩子在這方面確實是小學時欠了帳,現在各科學習都很緊,每天作業一大堆,哪有時間培養閱讀啊,更沒養成讀書習慣,有點時間他寧願假裝看英語,也不去讀讀看看雜誌什麼的。  語文閱讀差也導致了數學應用題的理解差,初一數學應用題文字那個多,有時他讀幾遍都建立不起已知條件的聯繫。  所以在小學一定要培養好孩子的讀書習慣,多讀書語文成績不會差哪去。
  • 家長如何做,才能幫助小學成績優秀的孩子爬過初一面臨的作業陡坡
    升入初中後,孩子們突然要面對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和生物等七門文化科目的作業。有一些作業無法快速適應,就會出現成績下滑的現象。這個時候,很多孩子往往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這應該算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我把它稱為「七年級學生遇到了作業陡坡」!
  • 小學數學成績低於50分,老師讓「留級」,好心勸阻還是別有用心?
    小學連續三年數學成績低於50分,老師建議留級小學主要學習數學、語文、英語三大主科,語文和漢語都是基礎的拼音、漢字和字母,沒什麼含金量,只要認真都能會,而有一定難度的就是數學了,有一定的簡單運算,現在小學數學題都比較彎彎繞繞,沒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很難學好。
  • 小學成績優秀的孩子,往往逃不脫「初中危機」,初二問題更為明顯
    小學到初中過渡不是斜坡式的上升,而是呈階梯式。編 輯:柔山身邊的家長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我家孩子小學成績一直很好,門門功課都能滿分,怎麼一上了初中之後,成績連及格的達不到了?」的確,如果小學時候不簡單,那以後就更沒有簡單的時候了。那麼小學具體是哪些地方簡單呢?以數學為例,給大家分析一下:除去難題、偏題、怪題,孩子在小學1-4年紀的時候都是以計算能力的培養為主。
  • 家長抱怨:數學考這麼低,不背概念怎麼行?
    數學好往往其他科目差不到哪,數學不少其他科目再好也差點意思。小學生要是語文或其他科目沒考好,家長往往是抓背誦、抓聽寫。要是數學考不好,就像攤上了大事,家長開始琢磨著是不是該補課了,是不是該買題了。但也有家長反其道而行,她認為孩子數學沒考好是背誦的原因。數學沒考好,不背概念怎麼行?
  • 小學成績有欺騙性?三年級數學全班平均分99.6,網友:假的
    先舉個例子吧:與我們同在一個縣城的小學,某次全縣統考,這個學校三年級有個班,全班平均分99.6。對於這個分數,老師們議論紛紛,覺得不可思議。也就是說,這個班級,在這次數學統考中,絕大多數同學,考了100份,剩下少數幾個,考了99或98分。不過,小學三年級的數學,一點也不簡單,難道,是考試漏題了?
  • 新初一到底要不要上預科班?
    對於即將升入新初一的學生來說,將面臨一系列的適應過程。這種適應不僅包括思維形式和學習方法的轉變,還有知識的跨越和內容的深度。   新學期第一次期中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科,則主要集中在數學科目。相比之下,參加過新初一預科班的學生,成績則顯得遊刃有餘,輕鬆自如。
  • 「迎春杯」數學競賽—中國教育在線小學頻道
    「迎春杯」是北京市的一項傳統中小學賽事,開始於1984年,首屆杯賽是由北京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研究部主持,由北京市數學會協助,中小學數學教學報承辦。「迎春杯」數學競賽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起,發現優秀的數學特長生,推動北京中、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等主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 寒門女孩小學成績差,卻以696分考上北大,母親:她遇上了好老師
    在農村裡,三個孩子同時上學,只靠一人打工養家,日子過得並不是很好。二、屈詩穎現在是一個女學霸,但是她並非天生聰明在小學的時候,她的成績很差。她的母親說:「在一二年級時,兒女沒讀什麼書,語文和數學加起來都不及格。」
  • 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法之消元法,初一數學同步知識點講解與練習
    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初一下學期數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本章節主要講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求解與二元一次方程組應用題。能夠準確快速地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才能大大增加二元一次方程組應用題的正確率。希望本文能夠對一些想預習初一下學期數學知識的同學有所幫助。對於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法掌握不太好的初三、初二學生也可以學習一下。本文為基礎篇,拔高篇會後續更新,喜歡的小夥兒們可以先關注我。好了,下面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消元法」吧!什麼是「元」,為什麼要消元?
  • 七年級數學下:基礎題+提升題,鎖定95%考點,全對期末穩拿第一!
    七年級數學下:基礎題+提升題,鎖定95%考點,全對期末穩拿第一!數學學習需要非常紮實的基礎能力,只有掌握了基礎知識,之後的數學學習才會相對輕鬆。對於基礎紮實的優等生來講,理解能力也比較強,能夠在短時間內理清知識點的內在聯繫,考前練習就是比較難的題目。
  • 《智慧學習方程式》:孩子成績為什麼會斷崖式下滑?
    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學習體驗,小學時大家數學成績都不相上下,大部分學生不是考96、97,就是98、99,甚至考滿分的都很多。但到了初中,從初一下學期開始,很多孩子數學成績就表現出明顯的斷崖式下滑,不是一點點往下降。
  •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學期,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學期,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小數實質上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其依據是十進位位值原則。明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一、小數的意義通過分米數改寫成米數,說明十分之幾的數用一位小數來表示。
  • 以前的小學不開設英語,現在能否也取消,大家都從初一開始學!
    本人70後,90年初中畢業,我上小學那會,是沒有英語課的。真正開始學英語,是在初一。 80年代,全國可能都是這樣,小學是不開設英語課的。但到了90年代,小學開始學英語了,最開始是從三年級開始學,現在很多學校從一年級就開始學了。
  • 理解數學的邏輯,快速提升數學成績
    數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像一個龐大的、多層次的、不斷生長的、無限延伸的網絡。高層次的網絡是由低層次網絡和結點組成的,後者是各種概念、命題和定理。各層次的網絡和結點之間是用嚴密的邏輯連接起來的。這種連接是客觀事物內在邏輯的反映。在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愈來愈離不開數學,我們天天享受著數學的服務,但許多人可能根本不知道!
  • 初一女孩寫56 本小說 30 萬字,被爸爸全部給撕碎了
    小女孩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寫小說,到了初一就已經寫了56本小說,30多萬字。 她喜歡文科,也喜歡寫作,所以她的文科成績不錯。 但是理科成績就弱了一點。 可她不是沒有努力,而是盡力之後,也很難把成績提上來。 「其實我特別想學好數學,但是我天生長了一顆文科的腦子,就是學不懂那些數學知識……我想我一輩子努力也追不上班上那些同學了。」
  • 學好數學,需要理解數學的本質
    看大家在討論小學數學和奧數的內容後,她提出了自己的過來人經驗。根據我自己的學習經驗,確實如此。學好奧數,不等於學好數學;學好數學,不等於學好奧數。當然,這兩者可以同時學好,不過本質上不是一個東西。我的奧數水平很差,只在五年級的時候參與過一次奧賽尖子班海選,尖子班第一次培訓完考試就被刷下來了。
  • 金牌老師「熬夜」整理:吃透這14張圖,初中3年數學從沒下過120分
    ,可是一到初中就開始走下坡路,孩子自己又找不出原因,家長很是著急,不知道該如何提升孩子的數學成績?  小學數學中,只涉及到學習一些簡單幾何圖形周長、面積的計算,但是升入初中以後,幾何的應用明顯難度加大,會涉及到一些證明。很多同學在學習幾何的時候都感到困難,不會發散自己的形象思維。在學習圓相關的知識的時候,對一些圓相交、相切、相離的知識也總是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