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刮骨療毒不算啥,此人臉上連中6箭卻紋絲不動,已被供奉千年

2020-12-23 起叔讀史記

評定一個將軍的素養如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看他能不能忍,尤其是在忍痛這方面。在古代帶兵打仗的將軍,為了鼓舞士氣難免要帶頭衝鋒陷陣,受傷也是在所難免,但是將軍不能倒下,他要繼續指揮戰鬥,這時候就需要看這個人可以抗下多少的痛了。

說到這裡很多人立刻就會想到關羽的「刮骨療毒」,這個橋段無論是在《三國演義》中還是《三國志》中都有出現,只不過《三國志》沒有《三國演義》那麼誇張一邊刮毒一邊還在下棋,不過可以確定「刮骨療毒」是真實發生過的。

《三國志》原文記載:「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右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關羽刮骨療毒已是能忍之至,但是和雷萬春比起來卻又弱了一籌。雷萬春出生於701年,是唐代範陽郡涿縣人。他自幼習得武藝,身手十分了得。不僅如此頭腦也極為的靈活,讀書常觀其大略瞭然於胸。

在四十八寨赤松山有一個叫「磨鏡老人」的隱士精通權術和兵法,下山時偶然間遇到了雷萬春,老人見雷萬春天分極佳,於是收其為關門弟子。雷萬春就這樣在四十八寨待了16年的時間,習得一身武藝,各門兵法也是了如指掌。

雷萬春有著一腔抱負,同時也有自己的實力,不過卻生不逢時,沒有機會展現自己。後來經自己的結義兄弟長雷海青推薦,投奔了真源縣令張巡,等待時機報效國家,機會很快就到來了。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以奉密旨討楊國忠為名在範陽舉兵,率領15萬叛軍南下,開啟了唐代玄宗末年(755年)至代宗初年(763年)的安史之亂。

叛軍僅僅有了半年的時間,就接連攻克了河北諸郡直至洛陽,第二年又攻克了長安的門戶潼關,唐玄宗嚇得逃到了蜀中。連下數個重鎮,難道是大唐的氣數已盡了?

不,在河南睢陽還有七千名軍士,他們悍不畏死抵禦著叛軍強勁的步伐。二十叛軍攻城,睢陽軍士整整堅守了十個月,將叛軍牢牢地擋在了江淮門外。

其中有一道意氣風發的身影,給予了唐軍的將士無限鼓勵,這個身影正是雷萬春。當時的雷萬春將軍正在城頭督戰,叛軍發現後萬箭齊發,雷萬春的面門足足中了六箭。為了穩定軍士,雷萬春將軍紋絲未動,敵軍還以為是個木頭也便沒有再射箭了。

不過最後很可惜,這座素有「江淮之蔽屏,河洛之襟喉」稱譽的睢陽還是沒能抵住20萬叛軍的進攻,城陷後雷萬春與張巡同遭殺害。雷萬春雖死卻已完成了報國之志,以身殉國青史留名。迄今為止仍有許多寺廟供奉著雷萬春與張巡的靈像。

相關焦點

  • 關羽刮骨療毒的事件到底是否存在,那麼又是誰給關羽刮骨療毒的呢
    三國當中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讓眾多人對關羽崇拜至極,但是大家可能忽略了一個細節,這段情景只是出現在了三國演義當中,而在三國當中並沒有詳盡的描寫,這麼一個大事件在正史當中會沒有具體的描寫嗎?這一點是讓人們感到十分詫異的。那麼關羽刮骨療毒的事件到底是否存在,那麼又是誰給關羽刮骨療毒的呢!
  • 關羽的「刮骨療毒」是怎麼一回事?
    《三國演義》第75回記載,關羽指揮襄樊戰役期間被曹軍的一名弓弩手射中了右臂,回營拔出箭,發現右臂已青腫,原來箭頭有毒,毒已入骨,情況很嚴重。這時神醫華佗恰好趕到,判斷箭頭上有「烏頭之藥」,已「直透入骨」,如果不早治,這條胳膊就得殘廢。
  • 為關羽刮骨療毒的其實不是他,小說中只是虛構的故事
    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三國演義》中,名醫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這一節故事。但歷史上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人真的是名醫華佗嗎?原文是這樣寫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名聲大震,在攻打樊城時被曹仁弓弩手所傷,右臂中箭,翻身落馬。
  • 關羽「刮骨療毒」中的是什麼毒?骨科醫生解釋全過程!
    作者:鮑哲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60醫院骨病科 我們都知道在《三國演義》中刮骨療毒講的是神醫華佗為武聖關羽治療胳膊箭傷的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體現了關羽勇敢無畏和堅強的意志,同時也說明了三國時期醫術高明。
  • 三國那些事兒 歷史上真正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人是誰?
    三國那些事兒 歷史上真正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人是誰?時間:2020-12-30 18:38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國那些事兒 歷史上真正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人是誰? 在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中,有許多 的經典橋段,關雲長刮骨療毒就是其中一個。
  • 華佗去世11年,關羽才被毒箭射中,那真正給關羽刮骨療毒的是誰?
    不少讀者對於三國時期所發生的故事都擁有濃厚的興趣,這要歸功於《三國演義》塑造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形象,蜀國大將關羽更是獲得了眾多的粉絲,喜歡關羽的理由也很簡單,他武藝高超,一身正氣,為人忠誠,刮骨療毒的故事,更是彰顯硬漢的本色,歷史上真的發生過這樣的故事嗎?
  • 《三國演義》的漏洞:華佗已死數年,為何還會為關羽刮骨療毒?
    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先生所描寫的關羽的勇武絕倫不僅表現在戰場上,也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其中,「刮骨療毒」一段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小說第七十五章《關雲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中,關羽攻打樊城時,右臂中了一支毒箭,毒性攻入骨內,右臂青腫,不能運動,眾將四處尋訪名醫,神醫華佗聽聞關將軍乃是天下英雄,今中毒箭,特前來醫治。
  • 史上四大「刮骨療毒」猛將,關羽只能排老二
    「刮骨療毒」這個成語,形容意志堅強,經過《三國演義》小說和電視劇的渲染,更是早已家喻戶曉。正史裡面記載的「刮骨療毒」有四次。一、時代:東漢末年人物:關羽時任職務:蕩寇將軍醫療工具:刀關羽「刮骨療毒」並非小說家虛構,而是史書有明確記載。
  • 《三國演義》中,關羽刮骨療毒時跟馬良下棋,這盤棋最後誰會贏?
    這件事是記載在史書中的真實事件,從這件事裡,我們能夠看到關羽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雖然有些人對關羽的這番作為有些微詞,感到他有炒作自己之嫌。但是如同金聖歎先生所說的,雖然我也想像關羽那樣來做,可是我確實做不到啊。一、歷史上關羽刮骨療毒的經過。由於關羽的刮骨療毒確實驚世駭俗,所以陳壽專門將這件事鄭重其事的寫進了《三國志關羽傳》中。對於這件事,在《關羽傳》上是這樣記載的。
  • 閒話三國:從兩者的表現看關羽刮骨療毒和夏侯淳拔矢啖睛誰更狠
    引言:我們常常用關羽刮骨療毒來凸顯他的勇敢,據說關羽中箭之後,華佗為他割開腐肉,刮去骨頭上的毒,關羽不僅沒有麻醉而且還與人下棋,談笑風生,這也是《三國演義》很經典的情節。夏侯惇在戰場上有拔矢啖睛的狠人舉動,同樣關羽也有刮骨療毒的過人魄力,要比較兩人哪個更狠,確實不太好比較,要說哪個更疼?我個人覺得是夏侯惇,要說哪個表現得更加從容和魄力,我覺得是關羽。先說夏侯惇拔矢啖睛夏侯惇拔矢啖睛是在呂布攻打小沛劉備的時候發生的。
  • 刮骨療毒背後的真相:神醫不是華佗,羅貫中留下善意的謊言
    刮骨療毒的故事《三國演義》第七十五回「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後世流傳很廣的故事:曹軍毒箭射中關羽,「箭頭有藥,毒已入骨,右臂青腫,不能運動。」可是關羽眼見奪取攀城在即,不肯撤兵回荊州修養。眾將只得四處尋找良醫,神醫華佗聞訊。
  • 《三國演義》中,替關羽「刮骨療毒」的究竟是華佗?還是另有其人
    一般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可能都比較敬佩關羽的鐵血丹心、俠骨柔情、義薄雲天。不過,關羽戎馬一生,雖然戰功赫赫,但也難免有受傷的時候,而最令關羽難受的應該是在他攻打樊城時,被曹仁的弓弩手用毒箭射中右臂,導致右臂差點被廢,於是就出現了一位神醫為他「刮骨療毒」,最後關羽的手臂被徹底治好。
  • 三國歷史: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其實根本不存在的,你信嗎
    在我們上小學的時候,我們肯定都知道《刮骨療毒》的故事,講述的是關羽在攻打樊城之時被龐德的毒箭射中了左臂,疼痛難忍,找到了當時的名醫華佗為其刮骨療毒,治癒手臂!你知道嗎?其實這個《刮骨療毒》故事是《三國演義》中杜撰的,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根本沒有刮骨療毒這回事,你信嗎?為什麼這麼說呢?
  •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刮骨療毒和周瑜火燒赤壁是假的,真相是什麼呢?
    關羽刮骨療毒關羽在大家心目當中的形象,除了武藝超群之外,意志力也是非常強,談笑間刮骨療毒,這個典故大家都應該知道講的是關羽率軍攻打樊城,不小心中了龐德的毒箭,箭毒一發作,眼看著關羽就要性命難保,幸好神醫華佗正好從附近路過
  • 關羽「刮骨療毒」情節,放在古代靠譜嗎?
    除了戰場上的奇謀外,蘊含於《三國演義》中的科技文化元素也可謂琳琅滿目,而就醫學而言,書中最為出彩的莫過於「刮骨療毒」這一節了。話說關羽暮年戰於樊城,被毒箭傷到右臂,青腫疼痛,不能運動。正當義子關平等眾將急得團團轉之時,救星華佗乘小舟來到。以尖刀割開關公皮肉,直至於骨。用刀刮骨,悉悉有聲,血流滿盆。華佗刮盡其毒後,敷上藥,用線縫合,此臂伸縮如故,不再痛楚。
  • 替關羽「刮骨療毒」的醫生,究竟是華佗,還是另有其人?你知道嗎
    一般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可能都比較敬佩關羽的鐵血丹心、俠骨柔情、義薄雲天。不過,關羽戎馬一生,雖然戰功赫赫,但也難免有受傷的時候,而最令關羽難受的應該是在他攻打樊城時,被曹仁的弓弩手用毒箭射中右臂,導致右臂差點被廢,於是就出現了一位神醫為他「刮骨療毒」,最後關羽的手臂被徹底治好。
  • 到底是誰為關羽刮骨療毒呢
    三個國家都有赫赫名將,蜀國五虎將中關羽排名第一。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現在山西運城)。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記載,他指揮的最厲害的戰役是水淹七軍。「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 抗美援朝:信仰的力量,邱少雲烈火焚身,比關羽刮骨療毒痛千萬倍
    三國時的關羽有一段刮骨療毒的故事,千古傳誦。一說起這,人們的腦海裡馬上浮現出這麼一幅場景:關羽任由神醫華佗在自己的手臂上切割,割開皮,割開肉,然後只聽見刀子刮骨頭的聲音。伴隨著這切骨之痛的聲音的,就是關羽談笑風生的開懷大笑。他泰然自若地與別人下棋,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般。這種風度、風採當屬三國武功之神——關羽!
  • 關羽中毒箭時,華佗已去世11年,刮骨療毒的真人是誰?
    「刮骨療毒」的故事出自《三國演義》。關公率兵向樊城進發,卻中了敵人的毒箭。他的右臂疼痛難忍。但為了不擾亂軍心,他拔出毒箭,繼續指揮戰鬥。然而,毒藥很快蔓延開來,傷口正在腐爛。戰士們前去詢問治療方法。最後一位神醫叫華佗,主動上門為關羽治病。關羽喝了點酒,然後採用最原始的方法刮骨療毒,從而讓體內的毒氣很快消散,恢復。
  • 華佗真的為關羽「刮骨療毒」了嗎?原來真實的歷史是這樣,太意外
    除了戰場上的奇謀外,蘊含於《三國演義》中的科技文化元素也可謂琳琅滿目,而就醫學而言,書中最為出彩的莫過於「刮骨療毒」這一節了。 掩上書卷,凝神細思,我們不禁會對這段故事的真實性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刮骨療毒」這事兒果真靠譜麼?首先一點便是事件的時間問題:華佗去世時乃是建安十三年,死因也並非演義中所描述的要斧劈曹操腦袋,被曹操誤認為刺客,而是由於撒謊妻子生病,拒絕赴許昌為曹操治病,因而被殺。到了關羽圍攻樊城的建安二十四年,華佗已經故去十年,總不可能從土裡蹦出來為關公刮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