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刮骨療毒」中的是什麼毒?骨科醫生解釋全過程!

2020-12-23 唯醫骨科

作者:鮑哲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60醫院骨病科

我們都知道在《三國演義》中刮骨療毒講的是神醫華佗為武聖關羽治療胳膊箭傷的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體現了關羽勇敢無畏和堅強的意志,同時也說明了三國時期醫術高明。

那麼從現代醫學角度看,刮骨療毒的故事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操作?

一、史書中的刮骨療毒

由於羅貫中的三國版本在民間的廣泛流傳,大多數人了解的刮骨療毒也是術中所描述的情況。

話說關羽暮年戰於樊城,被毒箭傷到右臂,青腫疼痛,不能運動。華佗初步診斷後說,此法可治,只需要立一根柱子,上面釘一隻大環,請關羽將傷臂穿於環中,用繩索系住,再取厚被蒙住將軍頭臉,然後方能動手療毒。

關羽聽了後哈哈大笑,說不需要這些準備,直接動手就可以。於是華佗以尖刀割開關公皮肉,直到骨頭。華佗用刀刮盡骨頭上的毒後,敷上藥,用線縫合。

關公因此稱華佗為神醫,華佗則稱關公為天神。可謂醫患之間的千古佳話。

但是三國志原文中和三國演義有部分出入:三國志中關羽的確中了箭傷,但是後來傷口痊癒,但每到陰雨天,骨頭經常疼痛。

醫生說:"箭頭有毒,毒已深入骨髓裡,應當剖開手臂打開傷口,刮骨頭除去毒素,這個隱患才可以除去。"關羽便伸出手臂讓醫生剖開它。

相信華佗大家都很熟悉,他是有史可載的我國第一位外科醫生。在原文當中,並沒有說那位醫生是華佗。

歷史上華佗死於公元208年,而關羽中箭在公元219年,兩者相差十一年,華佗再有通天之能,也不能在地府給關公療傷。可見羅貫中用了小說家的虛構筆法。

二、刮骨療毒中的外科技術

我們回顧刮骨療毒的全過程。

首先第一個疑問就是,關羽中的是什麼毒呢?

有後人流傳故事中所說是「烏頭」,烏頭既是中藥也是毒藥,烏頭鹼主要作用於神經肌肉系統,使之先興奮後抑制,甚至麻痺,烏頭鹼還可直接作用於心肌,並興奮迷走神經中樞,致使心律失常及心動過緩等。

古代作為箭毒,塗在箭頭上中箭即倒。因吸收快,故中毒極為迅速,可於數分鐘內出現中毒症狀。可是看出,烏頭是一種快速發作的毒藥,如果關羽真的中了此毒,根本不可能自然痊癒或者等到救治。

大部分毒素,是經過血液循環傳播,而不是單一地附在骨頭上,單純刮骨也不可能去除全身的毒素。中毒最深部位在骨髓,只要把這裡刮乾淨就能解毒顯然不可能。

那麼關羽的箭傷到底是中毒還是另有其因呢?

從三國志中「每至陰雨,骨常疼痛」的表現看,影響關羽傷口的並不是所謂的毒,很有可能是慢性骨髓炎。在受箭傷後,由於箭頭往往攜帶大量汙染物,古代人對於細菌感染並不知情,如果傷口未能及時清創治療,會有大量死骨或異物存在。

所謂的「刮骨」,其實就是去除胳膊上肌肉和骨頭的壞死組織,防止感染進一步擴散。從現代醫學看,通過外科手術對死骨及骨髓腔內炎性組織進行治療,可以稱為刮骨。

那麼這個所謂的骨髓炎清創術真的可以像書中描述的那樣簡單順利的完成嗎?

無論什麼樣的外科手術都會面臨三大問題,感染、出血、疼痛。

古代沒有無菌術,在小說中看到,華佗對手術刀進行了沸騰加熱,這只是最基本的消毒。卻依舊無法避免空氣中和皮膚上的細菌汙染。

關公即使真天神下凡,免不了還要被術後感染折磨一番。要知道,在抗菌手段成熟前,很多古代的外傷病人都是死於感染。

倘若關公真是強壯過人,依靠自身的抗感染能力強熬過了這一關,手術面臨的第二個難點就是解剖問題。

我們都知道醫生手術之前要學習人體的解剖結構,但是在古代可沒有現在這麼完整的解剖課程供人學習。

切開手臂時難免碰到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等)、肌肉、血管。只要動刀時損傷到了神經,關羽術後手臂一定癱瘓,青龍偃月刀也只能封存啦。更不用提對切斷了動脈血管,大出血不能止血,如果真按書中血流盈盆描述,關公基本也就休克了。

我們知道華佗發明了麻沸散,一種類似於今天麻藥作用的藥物,小說中為了凸顯關羽的神勇和男子氣概,並沒有提到使用麻沸散。倘若真是華佗動手術,為何放著麻藥不用呢。

現代手術中使用麻醉已經司空見慣,在古代,被手術活生生痛死卻不少見。關羽雖是一代武聖,但是一個人在疼痛狀態下,是無法做手術的,疼痛狀態下,表現為肌張力很高,全身產生應激反應,即使意志力再強,也不可能控制疼痛下的身體反應。

另外還包括失血後的抽搐及幻聽。因此對於關公刀入骨髓而巋然不動這部分,我們且當做戲說。

刮骨療毒是根據史書戰傷事件而藝術加工的一個小說片段,以現代醫學的眼光來解毒,這件事雖然有著一定的外科學基礎,但是在很多操作上依然缺乏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相關焦點

  • 關羽的「刮骨療毒」是怎麼一回事?
    關羽問怎麼辦,華佗提出了「刮骨療毒」的治療方案:「當於靜處立一標柱,上釘大環,請君侯將臂穿於環中,以繩系之,然後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開皮肉,直至於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藥敷之,以線縫其口,方可無事。」關羽於是與馬良弈棋,伸出右臂讓華佗去割。對這次手術過程,咱先來看《三國演義》的記載,再看《三國志》的記載。
  • 關羽刮骨療毒的事件到底是否存在,那麼又是誰給關羽刮骨療毒的呢
    但是在三國演義當中描寫的是關羽連酒都沒喝,其實小編覺得這一點是不可能的,要是關羽不喝酒便能刮骨療毒,要麼說這個毒確實很厲害,已經沒時間將自己灌醉了。要麼說關羽當時已經疼的不行了,絕對不會出現電視劇當中關羽一身輕鬆地場面。認識五穀雜糧,所有地觸覺感覺都是一樣地,當一個人在被動到筋骨地時候,其實是非常疼痛地。
  • 史上四大「刮骨療毒」猛將,關羽只能排老二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記載: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 為關羽刮骨療毒的其實不是他,小說中只是虛構的故事
    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三國演義》中,名醫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這一節故事。但歷史上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人真的是名醫華佗嗎?原文是這樣寫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名聲大震,在攻打樊城時被曹仁弓弩手所傷,右臂中箭,翻身落馬。
  • 三國那些事兒 歷史上真正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人是誰?
    三國那些事兒 歷史上真正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人是誰?時間:2020-12-30 18:38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國那些事兒 歷史上真正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人是誰? 在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中,有許多 的經典橋段,關雲長刮骨療毒就是其中一個。
  • 《三國演義》中,關羽刮骨療毒時跟馬良下棋,這盤棋最後誰會贏?
    這件事是記載在史書中的真實事件,從這件事裡,我們能夠看到關羽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雖然有些人對關羽的這番作為有些微詞,感到他有炒作自己之嫌。但是如同金聖歎先生所說的,雖然我也想像關羽那樣來做,可是我確實做不到啊。一、歷史上關羽刮骨療毒的經過。由於關羽的刮骨療毒確實驚世駭俗,所以陳壽專門將這件事鄭重其事的寫進了《三國志關羽傳》中。對於這件事,在《關羽傳》上是這樣記載的。
  • 《三國演義》的漏洞:華佗已死數年,為何還會為關羽刮骨療毒?
    在小說第七十五章《關雲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中,關羽攻打樊城時,右臂中了一支毒箭,毒性攻入骨內,右臂青腫,不能運動,眾將四處尋訪名醫,神醫華佗聽聞關將軍乃是天下英雄,今中毒箭,特前來醫治。關羽中毒箭後確有刮骨療毒這一事件,在《三國志·關羽傳》中有明確記載:羽嘗味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灸引酒,言笑自若。
  • 替關羽「刮骨療毒」的醫生,究竟是華佗,還是另有其人?你知道嗎
    一般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可能都比較敬佩關羽的鐵血丹心、俠骨柔情、義薄雲天。不過,關羽戎馬一生,雖然戰功赫赫,但也難免有受傷的時候,而最令關羽難受的應該是在他攻打樊城時,被曹仁的弓弩手用毒箭射中右臂,導致右臂差點被廢,於是就出現了一位神醫為他「刮骨療毒」,最後關羽的手臂被徹底治好。
  • 華佗去世11年,關羽才被毒箭射中,那真正給關羽刮骨療毒的是誰?
    不少讀者對於三國時期所發生的故事都擁有濃厚的興趣,這要歸功於《三國演義》塑造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形象,蜀國大將關羽更是獲得了眾多的粉絲,喜歡關羽的理由也很簡單,他武藝高超,一身正氣,為人忠誠,刮骨療毒的故事,更是彰顯硬漢的本色,歷史上真的發生過這樣的故事嗎?
  • 關羽「刮骨療毒」情節,放在古代靠譜嗎?
    除了戰場上的奇謀外,蘊含於《三國演義》中的科技文化元素也可謂琳琅滿目,而就醫學而言,書中最為出彩的莫過於「刮骨療毒」這一節了。話說關羽暮年戰於樊城,被毒箭傷到右臂,青腫疼痛,不能運動。正當義子關平等眾將急得團團轉之時,救星華佗乘小舟來到。以尖刀割開關公皮肉,直至於骨。用刀刮骨,悉悉有聲,血流滿盆。華佗刮盡其毒後,敷上藥,用線縫合,此臂伸縮如故,不再痛楚。
  • 《三國演義》中,替關羽「刮骨療毒」的究竟是華佗?還是另有其人
    一般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可能都比較敬佩關羽的鐵血丹心、俠骨柔情、義薄雲天。不過,關羽戎馬一生,雖然戰功赫赫,但也難免有受傷的時候,而最令關羽難受的應該是在他攻打樊城時,被曹仁的弓弩手用毒箭射中右臂,導致右臂差點被廢,於是就出現了一位神醫為他「刮骨療毒」,最後關羽的手臂被徹底治好。
  • 刮骨療毒背後的真相:神醫不是華佗,羅貫中留下善意的謊言
    刮骨療毒的故事《三國演義》第七十五回「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後世流傳很廣的故事:曹軍毒箭射中關羽,「箭頭有藥,毒已入骨,右臂青腫,不能運動。」可是關羽眼見奪取攀城在即,不肯撤兵回荊州修養。眾將只得四處尋找良醫,神醫華佗聞訊。
  • 閒話三國:從兩者的表現看關羽刮骨療毒和夏侯淳拔矢啖睛誰更狠
    引言:我們常常用關羽刮骨療毒來凸顯他的勇敢,據說關羽中箭之後,華佗為他割開腐肉,刮去骨頭上的毒,關羽不僅沒有麻醉而且還與人下棋,談笑風生,這也是《三國演義》很經典的情節。獨眼將軍夏侯惇再說關羽刮骨療毒關羽刮骨療毒是發生在關羽圍樊城之時被弓弩手所傷,右臂中箭,翻身落馬。
  •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刮骨療毒和周瑜火燒赤壁是假的,真相是什麼呢?
    中華上下5000年,出了不少的英雄豪傑,尤其是三國中有我們非常熟悉的一些名將和智者,而三國演義中典故更是突出了他們的英雄氣概和足智多謀,然而有些典故並非是真的,只是羅貫中先生在尊劉思想的影響下,為了劇情的需要而做了改動,那麼我今天就說下其中被改動的典故。
  • 華佗真的為關羽「刮骨療毒」了嗎?原來真實的歷史是這樣,太意外
    除了戰場上的奇謀外,蘊含於《三國演義》中的科技文化元素也可謂琳琅滿目,而就醫學而言,書中最為出彩的莫過於「刮骨療毒」這一節了。 掩上書卷,凝神細思,我們不禁會對這段故事的真實性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刮骨療毒」這事兒果真靠譜麼?首先一點便是事件的時間問題:華佗去世時乃是建安十三年,死因也並非演義中所描述的要斧劈曹操腦袋,被曹操誤認為刺客,而是由於撒謊妻子生病,拒絕赴許昌為曹操治病,因而被殺。到了關羽圍攻樊城的建安二十四年,華佗已經故去十年,總不可能從土裡蹦出來為關公刮骨。
  • 到底是誰為關羽刮骨療毒呢
    三個國家都有赫赫名將,蜀國五虎將中關羽排名第一。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現在山西運城)。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記載,他指揮的最厲害的戰役是水淹七軍。「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 三國歷史: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其實根本不存在的,你信嗎
    在我們上小學的時候,我們肯定都知道《刮骨療毒》的故事,講述的是關羽在攻打樊城之時被龐德的毒箭射中了左臂,疼痛難忍,找到了當時的名醫華佗為其刮骨療毒,治癒手臂!你知道嗎?其實這個《刮骨療毒》故事是《三國演義》中杜撰的,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根本沒有刮骨療毒這回事,你信嗎?為什麼這麼說呢?
  • 關羽刮骨療毒不算啥,此人臉上連中6箭卻紋絲不動,已被供奉千年
    說到這裡很多人立刻就會想到關羽的「刮骨療毒」,這個橋段無論是在《三國演義》中還是《三國志》中都有出現,只不過《三國志》沒有《三國演義》那麼誇張一邊刮毒一邊還在下棋,不過可以確定「刮骨療毒」是真實發生過的。《三國志》原文記載:「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右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
  • 他是三國第一神醫,發明了最早的麻醉藥,為關羽刮骨療毒
    他是三國第一神醫,發明了最早的麻醉藥,為關羽刮骨療毒文明古老的中華民族,曾湧現出了無數的能人異士,他們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人類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被後世人們稱為外科鼻祖的神醫華佗的故事吧。
  • 關羽中毒箭時,華佗已去世11年,刮骨療毒的真人是誰?
    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現代)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641,閱讀約2分鐘在古代,醫療水平相對落後,但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完善了中醫的治療手段和方法。華佗是外科第一人,還研製出麻肺散。「刮骨療毒」的故事出自《三國演義》。關公率兵向樊城進發,卻中了敵人的毒箭。他的右臂疼痛難忍。但為了不擾亂軍心,他拔出毒箭,繼續指揮戰鬥。然而,毒藥很快蔓延開來,傷口正在腐爛。戰士們前去詢問治療方法。最後一位神醫叫華佗,主動上門為關羽治病。關羽喝了點酒,然後採用最原始的方法刮骨療毒,從而讓體內的毒氣很快消散,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