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三國第一神醫,發明了最早的麻醉藥,為關羽刮骨療毒
文明古老的中華民族,曾湧現出了無數的能人異士,他們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人類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被後世人們稱為外科鼻祖的神醫華佗的故事吧。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平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華佗從小就立志拯救黎民百姓於水火,濟世救人,解除人民的痛苦,於是他就潛心鑽研醫學,遍訪名師學習各門各派的醫術,他給人治病,總是要具體病症具體診治,因人因時而異,講求對症下藥,他的足跡行遍了大江南北,經華佗診治的病人都是藥到病除,由於他生活在戰亂年代,因此外傷病人特別多。
為了減輕外傷病人在治療時的痛苦,華佗通過反覆實踐,研製了一種藥物,給受傷病人用上後,使病人麻木,在做手術時,病人就沒有了疼痛感,從而減輕了病人的痛苦,取名麻沸散,該發明甚至到現在我們都還在使用,也就是現在外科醫生給病人做手術時打的麻藥針,華佗被世人稱之為外科聖手。
讀過三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被毒箭射傷後,華佗特意從江東趕來為關羽刮骨療傷,關羽為了感謝華佗為自己治好了手臂,用重金答謝華佗,可華佗分文不收,華佗行醫數十年,總結出很多經驗,他特別提倡疾病重在防治,平時要注重養生,要加強身體煅練,活動筋骨,增強自身的抵抗能力,華佗曾根據老虎,鹿,熊,猿和飛禽的各種動作發明了五禽戲,用來強身健體。
五禽戲是一套能夠使人身體的肌肉和關節都能得到鍛鍊的健美體操,它能活動筋骨,疏通氣血,華佗認為只要人的氣血通暢了,人就不會生病,精力就會望盛,當時的名士陳登生了病,面紅耳赤,身發高燒,找了很多醫生去醫治都不見好轉,最後他令人把華佗請去為他看病,華佗看了看陳登的氣色,斷定陳登得的這種病是因吃一種魚引起胃裡長了一種蟲子,華佗對症下藥,使陳登把蟲子全都吐了出來,陳登的病很快就好了。
華佗臨走時,告訴陳登說,他的這種病三年後要復發,特地提醒陳登注意,果然三年後陳登的舊病復發,派人去請華佗時,華佗的家人講華佗上山去採藥去了,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陳登沒有等到華佗回來就因病去世了,華佗行醫數十年,對內科,外科,婦科和針灸都非常精通,尤其是外科,被後人稱之為外科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