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致震撼!華語戰爭片難以超越的5部佳作

2020-11-18 騰訊網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 1950年新中國一周年國慶晚會上,毛澤東寫出了這首《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此後不久,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

2020年,在「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我們的大銀幕上將久違的迎來一系列以此為題材的影片。

其中最受矚目的,無疑就是剛剛上映的,由管虎、路陽、郭帆三位導演聯合執導,吳京、張譯等人主演的《金剛川》了。

就在今年八月,因疫情而關停半年的影院復業後不久,管虎導演的另一部戰爭片《八佰》,也在幾經波折後登陸了大銀幕。

截至目前,《八佰》票房已達到31億,不僅是今年的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冠軍,更成為了2020全球電影票房榜首位,這也是中國電影首次拿下這個位置。

幾乎所有優秀的戰爭片,在拍攝過程中都註定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不但要背靠行之有效的工業體系,很多時候更要獲得國家力量的支持,才能讓一些武器和事件出現在銀幕之中。

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盤點五部優秀的華語戰爭題材電影。

我將以影片故事發生年代的順序,為各位進行介紹,因此排名不分先後,無一不是華語影史不可多得的佳作。

1《投名狀》導演:陳可辛年份:2007

陳可辛用這部影片第781次證明了自己是類型片全才,幾乎是想拍什麼就能拍好什麼。

當然,是在不遭遇刪減的情況之下。

如果你看過這部影片,但看的不是126分鐘的未刪減版,那我建議你找來重看一下,兩者間是6分和9分的區別。

影片故事改編自清末四大奇案之首的刺馬案。

片中不但對清末大規模使用槍炮火器的攻城戰有詳盡的展現,更是對那個國家、信仰、人倫統統混亂不堪時代下的政壇險惡與民生多艱,做了相當具有代表性的概括。

「一將功成萬骨枯」,在《投名狀》中得到了完美詮釋。

一個渴望從體制內改革現狀的理想主義者,面對腐朽且貪婪的既得利益者們,悲劇結局是註定的。

如果你看過影片後,只記住了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飾演的三兄弟,而忽視了片中三位各懷鬼胎的大人,那你還只停留在第二層,電影其實已經在第五層。

你甚至可以將其看成創業公司與BTA之間的故事。而三位大人之上,還有慈禧太后。

單論戰爭戲份,片中的舒城之戰,也堪稱華語影史古裝戰爭場面最佳,甚至不需要加之一。

這部清朝官場版《中國合伙人》,當年獨攬了金像、金馬的雙料最佳影片。

其幕後團隊中諸多名字,都是這十幾年來中國電影一直活躍在最前列的中堅力量,比如監製加編劇之一的黃建新,剪輯許宏宇等等。

2《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勝年份:2011

影片上下兩部投資高達7億臺幣,至今仍是中國臺灣地區投資最高的電影,總時長達276分鐘,書寫出了一部貨真價實的賽德克民族史詩。

《賽德克巴萊》上下兩集曾合併為一集在大陸上映,刪減多達110分鐘,如果你當初看的是這個版本,這邊也建議你重看完整版了吶親。

影片改編自史實「霧社事件」,講述了自1895年《馬關條約》籤訂以來,日本侵略者和生活在臺灣山區的原住民賽德克人間,近半個世紀的對抗史。

日本在片中自詡「文明」,經濟與科技落後的賽德克人被他們視為「野蠻」,影片所呈現的衝突並不只是在武力、利益上,更是在民族認同感上,日本人想要「教化」賽德克人,居高臨下的傲慢使得失敗和遭遇反抗成了必然。

與日本人一樣,賽德克人將自盡也視為一種儀式,但不同在於,日本人自裁是為了謝罪,賽德克人把自盡視作一種反抗的終極形式,一種死得屈辱,一種死的悲壯。

影片拍攝到後半段時,經費一度告急,導演魏德聖得到了來自整個臺灣影壇的幫助,片尾的感謝名單幾乎囊括了臺灣娛樂圈半壁江山。

可見,在讓子孫後代銘記日本侵略者罪行這件事上,兩岸文藝工作者態度是相當一致的。

3《大決戰》三部曲導演:李俊 / 蔡繼渭 / 韋廉 / 楊光遠 / 景慕逵 / 翟俊傑年份:1990-1992

這可能是當今世界上只有我們國家才能創造的「奇蹟」,在那個電腦特效尚未在國產電影裡普及的時代,《大決戰》三部曲,如紀錄片一般,真槍真炮真坦克的重現了解放戰爭三大戰役。

整個三部曲參演的群眾和官兵,數量達到了28萬之巨,恐怕即便是在中國影史上,這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壯舉了。

因為影片拍攝呈現的場景實在太過壯觀,在此後的無數影視作品中,《大決戰》的畫面屢屢被當做影像資料引用。

在我小時候,甚至還一度以為那些戰爭畫面是真實的歷史影像。

《大決戰》最為人稱道的一點,就是對交戰的國共雙方在戰略、戰策層面的寫實還原。

我們能從中看到,中共領導的人民軍隊勝在是民心所向和的的確確棋高一著,一切在波折中又顯得那麼順理成章,金玉其外的國軍潰敗實際是一種必然。

4《集結號》導演:馮小剛年份:2007

在經歷「夜宴」的現象級滑鐵盧後,馮小剛用「集結號」證明了自己不是只會拍喜劇,而是也能拍出嚴肅大片。

即便影片在當年有著頗多口碑爭議,但在時隔多年後回看「集結號」,相信絕大部分觀眾都不能否認,它絕對是到目前為止21世紀國產戰爭片中位置很高的作品。

首先,它聚焦的不是隊伍,而是個人。

雖然影片故事橫跨了幾十年中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但導演把視線幾乎都投射在那位叫穀子地的軍人身上,這在以往的國產戰爭片中實屬少見。

這是一部珍視個人價值的追尋與實現的電影,之所以還能如此厚重,是因為這個個人,代表的是我們沒能記住他們名字的無數先烈。

5《紅海行動》導演:林超賢年份:2018

華語最佳現代戰爭片,沒有之一,甚至可以說是唯一。

這不是一部創造超現實奇觀,展現個人英雄主義的動作片。

而是一部徹頭徹尾,力求還原現代戰爭面貌,以一場接一場接觸戰組成的戰爭片。

也只有這樣的戰鬥規模,才足以配得上「戰爭」這個字眼。

影片雖然是改編自葉門撤僑真實事件,但卻是主要講述了一場發生在虛構國家的虛構軍事行動。

導演林超賢把文戲高度壓縮,為接連不斷的狙擊戰、巷戰、潛入戰、坦克戰騰出篇幅,影片基本做到了每一場動作戲在華語影史上都在打開先河。

豐沛的戰場細節,以及海軍支持下的真槍真炮真軍艦實拍,更是讓《紅海行動》在戰爭片領域有了裡程碑級的地位。

自建國以來到上個世紀末,中國出產了諸多優秀的背靠國家力量生產而出的,重大歷史題材戰爭片、軍教片。

但到了電影市場化的初期,需要極大量資本支持和較高工業水準支持的戰爭題材,不可避免的成了少數派。

相關焦點

  • 近5年來口碑最好8部華語戰爭片,《戰狼2》第六,《八佰》僅第四
    2015年,吳京戰爭片《戰狼》大受歡迎,斬獲5.45億人民幣票房。近5年來,從2015年到2020年,大銀幕出現了不少華語戰爭片,其中有不少聞名於世的敗筆之作。譬如李晨導演處女作,女友範冰冰全力支持《空天獵》,豆瓣評分5.0 ↓群星雲集,耗資6500美元《大轟炸》,豆瓣評分2.8 ↓鹿晗大戰外星人科幻戰爭片《上海堡壘》,豆瓣評分2.9 ↓正如硬幣有正反兩面,有敗北之作自然也有成功之作。今天,指影俠帶你去看看近5年來口碑最好的華語戰爭片,哪幾部你貢獻了票房?8.
  • 一部華語戰爭片火了,《八佰》好在哪?
    華語戰爭片,《戰狼》是無法企及的高度,50多億的票房創造了華語片的記錄。而就在三天前,另一部華語戰爭片上映了,它就是管虎導演的《八佰》。在點映的時候票房就高達1.8億,被稱為&34;,讓人不得不感慨中國電影製作的水準真是越來越高了。
  • 《建軍大業》今日上映 獲贊華語最優戰爭電影
    此前,電影《建軍大業》已在全國範圍內舉辦了多場提前觀影,觀眾們均表示十分驚喜,「震撼熱血,十足過癮」,更有不少業內人士看好該片最具暑期檔票房冠軍之勢。在此特盤點電影《建軍大業》九大精彩看點,一覽這部暑期檔最強片的精彩之處。
  • 8部最強華語戰爭片,《紅海行動》僅排第二,第一名知道的人不多
    劉德華主演《異域》上個世紀80年代,國產片掀起第二波戰爭片熱潮,代表作品有《高山下的花環》《大決戰》等,但數量規模遠不如五六十年代。這裡以豆瓣評分為標尺,羅列八部評分超過8.0分的華語戰爭電影(含港臺片),以供大家品評。8.《地雷戰》8.0分小時候特別愛看的電影之一,本片的一大特點是將嚴肅的戰爭趣味化,在片中很難看到戰爭的殘酷,反而讓人對戰爭有一種嚮往。本片喜劇氛圍很濃,本片的趣味性可以跟《小兵張嘎》《紅孩子》等相提並論。7.
  • 硬漢吳京自導自演,戰爭片戰狼系列,這是無法逾越的經典電影佳作
    吳京的《戰狼2》是一部名副其實的戰爭電影佳作,它也創造了華語影視票房的最高的記錄而且我覺得之所以《戰狼2》可以成為一部佳作原因離不開它的形式和內容,吳京把個人英雄主義和國家的實力和國家的關懷,進行了一個完美的融合,在這部電影裡面,得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張揚和釋放
  • 豆瓣評分最高的4部「特種片」,黑鷹墜落第三,第一難以超越!
    豆瓣評分最高的4部「特種片」,黑鷹墜落第三,第一難以超越! 最後的那場戰爭戲裡,比利回憶起他與敵人交火的細節,以近乎紀錄片的風格捕捉了這場戰鬥裡每一個血淋淋的細節。
  • 第28屆華鼎獎復盤世界電影佳作,華語片衝獎之路更為開闊
    第28屆華鼎獎復盤世界電影佳作,華語片衝獎之路更為開闊韓浩月當《流浪地球》與《小丑》、《寄生蟲》爭奪最佳,當王景春與傑昆·菲尼克斯競爭影帝,當易烊千璽與美、英、法年輕演員角逐最佳新人……第28屆華鼎獎的提名名單,再次將華語電影與影人,推向一個世界性的電影創作「競技場」,而這次,人們分外期待華語電影能夠展示新氣象
  • 華語動作片百餘部佳作大盤點,喜歡的朋友拿去
    電影讓中國功夫走向了世界,中國功夫讓電影更加精彩,二者佳偶天成般的結合,為觀眾奉獻了最具看點了商業類型——動作片,經過數十年的演變,動作電影已經可以用神乎其技來形容了,讓我們重新走入那刀光劍影的江湖,回顧60年來動作電影的經典佳作吧! 1、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 7集伊拉克戰爭片《殺戮一代》:堪稱現代版《兄弟連》,連《使命召喚》都向它致敬!
    不要錢就可看的30部韓國精選電影不要錢就可看的20部日本精選電影20部精選世界佳作影片和國產解禁片不要錢就可看的20部少見的經典電影40部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滬語)國產電影及禁片34部戰爭電影最強集結50部20部國產被禁的獨立電影BBC《二戰全史》26集國產禁片16部華語電影大觀30部周星馳精選電影集錦50部黑馬佳作電影50部
  • 評選2010年代百大電影,6部華語片入圍
    《速度與激情7》,「速激系列」的巔峰之作,保羅·沃克的遺作,當未來「速度與激情」沒有了「速度」的時候,淪為套路化製作的時候,人們必定會想起這部真正用了心思的商業佳作。《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只要地球不毀滅,「星戰系列」能拍10部電影是肯定的。迪士尼在適當的時候拿出了一部「情懷殺」,即便口碑方面褒貶不一,但對數以億計的星戰迷來說,這就是一份新時代的超級禮物。
  • 四十年前最震撼的5部災難片,部部都是經典!
    之前我們已經分三期,推薦過1990年~2019年的三十部災難片了,在以往的推薦中,我們都是每十年推薦10部災難片。>不過災難片本就屬於電影中一個較小的類型片,限於技術水平1990年以前拍攝的災難片更是非常少,最後我們只精選出了5部電影進行推薦。
  • 十大經典戰爭電影,你曾被哪部震撼到過?
    5、《太陽之淚》,總體來說《太陽淚》是一部比較成熟的好萊塢式戰爭片。不單單講戰爭,也講愛情、親情、民族大義、國際關懷。如同一碗八寶粥,老少皆宜。可惜的是,這碗粥熬得時間偏短,只是靠題材、男女主角演技來支撐,沒有一個方面刻畫的非常透徹,因而在看後就像在夏天喝了瓶冰鎮汽水,爽快片刻,之後也只剩下一連串無味的氣嗝。
  • 彩虹島暑假資料片「神魔戰爭」震撼揭秘
    彩虹島暑假資料片「神魔戰爭」震撼揭秘 來源: 盛大 發布時間:2013-07-10 11:23:18 轉到個人空間   盛大2D時尚網遊《彩虹島》,暑期特推經典版震撼資料片《神魔戰爭》。
  • 這是史上最成功的華語演唱會,劉德華承認自己難以超越
    99年演唱會,是華語演唱會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劉德華本人也說過自己以後也難以超越。99年演唱會之所以會那麼成功,首先是給人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視覺享受,首次將爆破、煙花、魔術這些特效搬到了舞臺上,給觀眾帶了全新的視覺震撼。在演唱歌曲《假裝》的時候,更是大膽配上了機車美女熱舞,不但貼合歌曲本身的意境,更讓觀眾看得熱血沸騰。
  • 五部難以超越的仙俠劇,胡歌上榜3部,你若一部沒看可惜了
    五部難以超越的仙俠劇,胡歌上榜3部,你若一部沒看可惜了古裝仙俠劇作為經久不衰的電視題材,一直為觀眾們所喜愛,演員們的經典的古裝扮相,優美颯爽的打鬥場面,滿足了男女觀眾的口味,而要說到經典仙俠劇,那這五部絕對是不能錯過的存在,五部難以超越的仙俠劇,胡歌上榜3部,你若一部沒看可惜了。
  • 60部超燃的災難片,錯過一部都可惜!
    起災難片,大伙兒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燃爆的場景、逼真的特效、讓人深思的話題、還有超高的票房。災難片總有一種讓人難以抗拒的魔力。《流浪地球》豆瓣評分:7.9華語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大片!2.《摩天樓》豆瓣評分:7.5人性宗教,權勢責任,消防災難片,實在過癮。
  • 五部華語高分戰爭片:《戰狼2》排名靠後,《紅海行動》只能第三
    作為小編最愛的類型片之一,國產戰爭片從發展至今不僅源遠流長,更是經久不衰。尤其是在近幾年來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和發展中,更是湧現出了不少經典力作。今天,小編就自個看過的,也是個人心目中最經典的五部高分戰爭片給大家做個簡單點評,影荒的你可以選擇收藏。
  • 5部宇宙題材電影推薦:場面精彩震撼,極致特效燃爆你的眼球
    爆肝整理5部震撼的太空科幻電影,趕緊收藏!第5部《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第4部《太空旅客》>由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這裡是電影小捕快,片慌就來這裡!
  • 這樣的華語片,還是很罕見的
    點亮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的木衛二導語一直沒有再談去年幾部重要華語片:《熱帶雨》、《陽光普照》、《然而在馬來西亞等地方,華語片的刪減情況,其實更有學問,也更具參照意義。「我們因痛苦而相遇」有一種電影,我們是因為名字而看,就像談戀愛我們看臉一樣。這部《夕霧花園》就是這樣。
  • 華誼兄弟發布第六季「H計劃」 20部重磅佳作加碼電影主業
    此次公布的2018-2019 「H計劃」第六季最強片單,包含了馮小剛、徐克、管虎、賈樟柯、田羽生、陸川、李蔚然、陳正道、呂樂、非行、潘安子、是枝裕和、瀧田洋二郎、巴塔薩·科馬庫、彼得·伯格、保羅·費格、皮埃爾·莫瑞爾、道格·裡曼、瑪嘉·莎塔琵等國內外知名導演的20部新作,勢必將在未來的中國電影市場攪動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