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了心抱美國大腿?英法德決定出兵印太,日韓印澳都選邊站

2020-12-25 東南1號

美國即使經過疫情的洗禮依舊是表現得十分硬氣,對於霸權主義這一塊也是拿捏的死死地,想要掌控權力就必須有盟友的支持,所以在美國的軍事威脅下很多盟友都是保持著「被自願」的心態 不得不表面立場。

印太地區將會面臨巨大威脅

12月8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美國正在試圖挑戰聯合國地位,歐盟已經傾向於美國了,只有聯合國依舊處於中間地帶堅持不動搖,這並是不美國想看到的。

這種局面對於東歐和俄羅斯來說並不是一個穩定的局面,而且印太地區和東歐一樣都在面臨巨大的挑戰。拜登想要複製歐巴馬時期的政策,聯手盟友圍攻對手,在12月7日,美日聯合進行了軍演,而且此次的軍演陣容也是相當的龐大,美國有1000人,日本有4000人,軍演會一直持續到12月15日。

美國的軍演最近是相當的頻繁,在此之前美日印澳就進行過聯合軍演,日本表示會一直支持美國,而英國也趁機表態想要加入美國隊伍,並且表示會將「伊莉莎白女王號」派至太平洋地區進行聯合軍演。看著英國加入戰局,法國也要適時表明立場,法國的海軍參謀長表示軍演是多邊關係的展現,也是法日合作的重要信號,法國的航母也在蠢蠢欲動了。各國紛紛緊盯印太地區也會對國際局勢造成一定的壓力,這是對中俄赤裸裸的挑釁。

美國霸權主義在不斷膨脹

獲得了法日印德澳韓多個國家的支持,也會讓美國的實力大增,在印太地區的掌控上必定會十分的強大。美國一直都想通過軍演的方式來增強對歐盟和北約的掌控,不過看起來無堅不摧的聯盟其實也是漏洞百出。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每個國家都想要不勞而獲,值得一提的一點是,韓國對於多方軍演,均沒有想要加入的意思,或許是韓國不想蹚這趟渾水的,儘管之前美日澳印進行了軍演,韓國依舊屹立不動。

不管法日印德澳到底是什麼樣的心思,但是他們都要依賴美國生存,美國的政策決定了他們的國家立場,這種被動的選擇並不是一件好事,只有自身獨立之後才能獲得更多的主動權。「打鐵還需自身硬」,不管在何時何地自身強大才是真的強大,過於依賴美國最後只會成為「炮灰」中的一捧,沒有任何好處。

相關焦點

  • 要跟美國一條道走到黑?英法德決定出兵印太,日韓印澳紛紛選邊站
    川普時期美國一直奉行美國優先以及單邊主義政策,讓美國與歐洲盟友關係迅速惡化,如今這一情況正在發生改變,各國希望能夠和拜登執政下的美國加強合作。西方國家向美國示好德國一直希望能夠和美國加強合作,想要確定自己在歐盟的領頭羊地位。
  • 川普賞賜日印澳首腦,意圖不要太明顯,俄怒斥印度背棄莫斯科
    美國專門給日印澳三國發勳章,意圖不要太明顯,這就是川普一直在搞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既然是大家合作,那麼就應該是平等關係,但是川普搞這麼一出,顯然是把合作夥伴當成了自己的手下。注意這個勳章的名字,叫"功績"勳章,也就是說,你立功了,美國賞賜你一個勳章,完全是一種上下級關係,表示美國看到了合作夥伴做出的貢獻。
  • 「澳鐵」是這樣煉成的:被母國拋棄,只能抱上新大腿
    說起來澳大利亞這跟美國還真不是一般的鐵,對美國人來說簡直就是澳鐵,凡事都以美國馬首是瞻。在美國針對我們的道路上,澳大利亞也是鬧得最歡的。一共有13.4萬英印和澳大利亞軍隊向日本人投降,其中有1.5萬澳大利亞士兵被俘,最後超過1/3都死在了日本戰俘營裡。 日本在攻下新加坡4天後,就派了200多架戰機轟炸了澳北部的達爾文港,炸死了230人,受傷400多人,甚至日本的潛艇都開進了雪梨港,日本人的瘋狂舉動讓澳大利亞徹底慌了。
  • 韓國驅逐日本船隻,美國印太盟友圈內訌不斷,日韓矛盾再現!
    毋庸置疑,日韓船隻對峙事件又是由雙方領土糾紛問題引發的,而此前日韓曾為此多次發生類似對峙事件,正因為如此日韓關係遲遲得不到改善。甚至雙方關係始終處于波折狀態,即便是作為日韓共同盟友的美國,也無法進行調和,因為偏袒任何一方都將引發另一方不滿。然而,日韓作為美國亞太最重要兩個盟友,雙方關係持續冷淡,這無疑對美國開展亞太軍事行動不利。
  • 印太又現新代理人?兩大強國鐵了心倒向美國?外媒:各自心懷鬼胎
    美國為了實行霸權統治,全球尋求「代理人」已經是各國心照不宣的事情了。有外媒對此發表過很有意思的評價,稱川普在歷任美國總統之中「鶴立雞群」,以往的美國總統爭先恐後當群主,川普卻熱衷「退群」。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即使美國想「世人皆醉我獨醒」,各大代理人也不會放它「獨善其身」。
  • 澤連斯基抱錯大腿,烏克蘭成美國大選犧牲品:俄軍應該出兵解放之
    日裡諾夫斯基指出,美國的大選賦予了俄羅斯新的機遇,因為基輔當局不僅在國際社會上選邊站隊,一直在抱美國的大腿,並且在美國的大選當中也選邊站隊,基本上都把寶押在了川普身上。
  • 鐵了心抱美國大腿?烏克蘭要求軍人學英語,還要讓美國提供教材
    據環球網報導,烏克蘭國防部宣布了最新的軍隊教育改革計劃,要求軍人學英語,還要讓美國提供教材。要知道烏克蘭不是沒有自己的語言,這麼做估計是為了討好美國。外界對烏克蘭此舉非常驚訝,讓本國軍人學習外國語言在很多國家眼中是一種喪失尊嚴的行為,但烏克蘭政府毫不在意,似乎鐵了心的抱美國大腿。
  • 美國突然對越南出手了,日韓印德也未能倖免
    當前拜登雖然已經被認定是下一任總統,但是其真正上臺的時間是明年1月,因此當前仍舊是川普在執掌美國,目前美國政府的整體對外風格仍舊是非常強勢,其做出的一些決定依然是令人意想不到。在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以外,越南以及瑞士都將無法跟美國達成有關問題的雙邊協議,並且兩國都會遭受到到一些美國的處罰。
  • 軍事|咦,美日印澳馬拉巴爾軍演突然降格了,原來各懷鬼胎啊!
    要知道,即便前些年沒有澳大利亞參加,美日印在「馬拉巴爾」軍演拉出來的可也都是看家大傢伙—— 儘管級別檔次不同,可這都是航母或者類航母,這三條艦湊到一塊,演習質量可想而知並不低。 2018年,演習地點改關島附近海域。這裡有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最大軍事基地。外界解讀認為,這次演習是在為川普「印太戰略」發出明確信號。 去年,日本「加賀」號直升機航母、「五月雨」號通用驅逐艦和「鳥海」號宙斯盾驅逐艦高調參加馬拉巴爾演習。
  • 蓬佩奧組「反華會談」,美日印澳蛇鼠一窩,還說中國沒朋友被孤立
    蓬佩奧千裡迢迢來到東京,就為了過嘴癮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周二出席在日本東京舉行的「四方會談」,美日印澳四國外長都將出席討論印太地區的安全議題。西方觀察人士頗有些自視過高,中國看不上美日印澳蛇鼠一窩蝟集一團式的「劣質朋友圈」,在後疫情時代,「被孤立」和「沒朋友」的不是中國,而是單邊霸權主義傾向愈發顯著的美國。
  • 絕不向美國低頭?美誠邀韓國加入美日印澳四方會談,竟遭到拒絕
    但是無論是軍演還是會談,韓國都通通缺席,到底是因為什麼呢?美誠邀韓國參加「四方會談」,但遭拒絕據了解,前段時間美國國務卿抵達日本訪問,還和日、印、澳三國舉行「四方會談」。會談過後,四國發表聲明,稱將加強合作,為印太地區的安全和發展作出共同努力。
  • 遏華聯盟又添新成員,七國軍艦將齊聚印太,日媒:封鎖網形成
    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卻將中國視為眼中釘,並企圖形成遏華聯盟,制約中國的發展。自川普上臺後主張「美國優先」的政策,中美關係也因此跌落谷底。為進一步形成對華包圍圈,美國更是將印太地區稱為美國重要的戰略區域,意圖重新建設印太地區秩序。步入2020年,中美兩國關係的對立形勢逐步加劇,美國計劃在印太地區形成「小北約」,以加大對華包圍圈。
  • 看看拍賣會上的那些印都啥樣
    邊款:1、甲申秋月叔孺觀。2、此印讓翁所刻未署款,叔孺補記之。而傅抱石所刻「抱石所得印象」以及吳湖帆所刻「張英寶藏」印,為兩位傑出畫家罕見自作印,傅氏所作「印風放逸瀟灑」;而吳氏印風則顯然取法浙派,篆刻功力不可小覷。
  • 美國的「印太戰略」與臺灣地區的戰略選擇
    王衛星:美國的「印太戰略」與臺灣地區的戰略選擇川普上臺後,推出「印太戰略」,其主要目的是遏制中國崛起,維持美國始自冷戰後的唯一超級霸權地位。去年底以來,美國政府連續出臺《國家安全戰略》《國防戰略》《核態勢評估報告》等三份頂層戰略文件,明確把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特別是通過打「臺灣牌」,對華形成牽制效應。
  • 又添新對手:美日印澳軍演後,英法也要在中國近海演習,德也跟著
    「馬拉巴爾-2020」四國海上聯合軍演分為兩個階段,從11月初到20日,美、印、日、澳四國聯合參演。第一階段,印度興致勃勃,出動了不少軍艦,可三國僅出動包括美國「麥凱恩」號驅逐艦,澳大利亞「巴拉瑞特」號護衛艦及日本「大波」號驅逐艦3艘艦船,陣容似乎有些大跌眼鏡。第二階段的演習,加入了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母。
  • 菅義偉會見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兩人叫囂:中國在印太地區「別太...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在東京會見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戴維·貝爾格,兩人表示,「反對中國在印太地區日益增長的自信」。兩人還就東海和南海問題發表看法,並表示同意在日美同盟的基礎上保持威懾力。會談中,他們還同意加強與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國家的團結的重要性。
  • 美日印澳在印度洋軍演,勿慌,且當四小丑在泳池苦練狗爬式
    今天吃飯之餘,聽聞同事們驚慌失措食欲不振的述說:"美日印澳四國在印度洋搞聯合演習,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啊."秋褲先生立馬不合時宜的捧腹大笑,嘴裡的菜林飯雨瞬間自作主張的飛射而出,罪過罪過,浪費糧食了,嚴重破壞了四面楚歌的悽慘氣氛。眾人大怒,非要俺給個合理解釋,否則把俺變成豬八戒。
  • 蓬佩奧訪印叫嚷「聯印反華」 莫迪或為豪賭付出代價
    美國哈德遜研究院印度與東南亞項目總監阿帕娜·潘迪27日指出,蓬佩奧和埃斯珀在大選關鍵階段頂著染疫風險赴印,是希望展示美國政府對印度的重視。協議籤署會後,蓬佩奧再次鼓吹必須應對「中國威脅」,稱美國「與印度人民站在一起」。埃斯珀也挑撥稱,「鑑於中國日益增加的侵犯和破壞穩定活動」,美印合作尤其重要,稱BECA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美印兩國關係「強大、有韌性且不斷發展」。
  • 罕見邀請印澳參加峰會,或要建圍堵中國包圍圈
    據界面新聞報導,英國在2021年是G7峰會的主席國,該國罕見地邀請印澳兩國參加峰會,表現出了清晰的友好信號。外界並不吃驚英國會邀請澳洲,畢竟兩國的關係本來就緊密,還同是五眼聯盟的成員。而英國對印度釋放出的合作意向才是大家關注的重點,甚至不少人都認為,英國這是要搞小團體嗎?
  • 從美國海軍重建第一艦隊,解析後川普時代的印太戰略
    為此美國海軍有必要將原本第七艦隊防衛的範圍切成兩半,一是西太平洋地區,仍屬於第七艦隊的勢力範圍之內。第一艦隊方面,未來的作戰範圍則以南中國海到印度洋為主,一南一北全面掌握印太地區的海上樞紐。由此可見,美國對中國的軍事防堵,不會因為拜登上臺執政而有所改變。而且在談及中國時,布瑞斯威特的敵意卻格外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