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秀』琉璃工房:讓中國的美麗向全世界說話

2021-02-17 海峽商業地產

如今華人世界,關於琉璃的工作室數量早已不可勝數。也許對很多人而言,琉璃就是加入各種氧化物燒制而成的有色玻璃作品,或是藝術裝飾的一種帶色陶器。但對琉璃工房而言,琉璃,不僅是一種材質,一種創作的媒介,更是一種精神,一種生命。

1987年,楊惠姍、張毅兩位電影人離開影視行業,創立琉璃工房,從一無所知的開始到如今琉璃工房成為當今華人世界極具規模的琉璃藝術與文化品牌,這中間有著怎樣的困難與堅持,他們的作品又在訴說著什麼樣的故事?

一位是臺灣七十年代家喻戶曉的演員,曾榮獲臺灣金馬獎和亞太影展獎最佳女主角。一位是臺灣重要導演之一,擁有臺灣金馬獎和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的殊榮。楊惠姍、張毅兩人正值演藝事業如日中天之際,毅然離開電影行業,投身當時對臺灣相當陌生的現代琉璃藝術,創立中國第一個琉璃藝術工作室——琉璃工房。

 

剛成立之初,工作夥伴只有七位,因選定「脫蠟鑄造法」為主要發展的創作技術,不料竟讓他們面對了三年半的困境,飽經無數的失敗挫折。張毅老師介紹說:「為了完全掌握脫蠟鑄造的技法,我們還曾到美國紐約實驗玻璃工作室進修,當年我們是像玩拼圖遊戲一樣,整套工序是漸進的摸索出來的。」

1991年琉璃工房受邀於日本晴海舉辦世界性工藝展,也因這次的參與,他們驚訝的發現,這個一直在摸索學習的「脫蠟精鑄法」,早在中國漢代就已出現。在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的陵墓中,有一件琉璃耳杯,也是中國距今約2100年前,最早的古琉璃器皿。對於琉璃工房而言,這是山窮水盡後的柳暗花明。「轉眼突然知道我們以為只有法國人才會做的,卻早已跟中國人掛上關係。」自此,琉璃工房決定要將失傳了兩千多年的脫蠟鑄造法重現人間,讓中國琉璃在此重新出發。

所謂琉璃脫蠟鑄造法,在其主要的過程中,所需的耐火石膏模是經由蠟膜加熱後脫除取得,再經由琉璃原料鑄造而成為琉璃作品。琉璃脫蠟鑄造法的工序十分複雜,需經過12道工序方能完成一件作品,每道工序都不能有任何失誤,否則易使作品碎裂、或產生不規則氣泡或雜質。此技法的優點是可以極精美細微地呈現作品的細節,無限拓展琉璃的創作空間。

 

從埋首於孤獨辛勤的成長學習中抬起頭來發現,中國四周廣鱌千年泥土底下,竟是處處埋藏著琉璃的光芒時,給所有琉璃工房的人帶來的震驚是難以言喻的。「我們開始去翻查資料,挖掘技法卻未能尋找到任何秘籍。我們看到的,只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最後,我們領悟了一個精神概念——尊重和傳承。」

沒有一代人可以獨自完成一門藝術,只能是有人先悟先走,後人承繼發揚。因為琉璃工房,今日華人地區超過百家以上的琉璃工作室,也同樣使用這個技法。在世界琉璃藝術蓬勃發展,卻獨缺中國琉璃的情況下,琉璃工房將中斷數千年的中國「琉璃」文化傳承下來,對於琉璃工房來說,這不僅是使一門藝術重開風氣,獲得新的生機,更重要的,是維持住一種文化精神,就是學習尊重傳統,學習尊重自己,然後覺悟要如何尊重別人。

仔細觀察琉璃工房作品你會發現,每個作品的底部都刻著一個用鋼鑽鐫刻的號碼,如"68/2750",這表示此作品限量製作2750件,68則表示是第68件。「限量是為了節制那些無限制銷售在市場上受歡迎的作品的可能。琉璃工房提倡永遠不斷地創作,以利潤主導一切的量產製造模式,完全違背琉璃工房的『創作意識』。」

從全無所知的在黑暗中摸索,到如今將琉璃提升到過去全世界不曾有過的水平,這背後是琉璃工房一直秉持著「有益人心」的理念在進行創作。


張毅老師介紹說,「琉璃工房的核心創作原素第一個是從傳統的佛像到無相,佛像創作在創意中不斷的改變與突破,第二個是花系列主題的創作改變;這兩系列的共同點是「不斷地」。甚至包括其它的系列,包括琉璃工房各品牌的作品系列,這25年,都是在「有益人心」的理念基礎上不斷地「做」。」

25年,對琉璃工房來說,「有益人心」是最重要的,25年是一個證明,沒有中途放棄,沒有任何變質,始終如一的證明;當所有人都看淡,不看好,沒有給任何正面支持的時候,琉璃工房依然堅持著自己的理念走到今天。

琉璃工房的作品,歷來以通透澄澈,豐富琉紋,雕塑的立體表現,閃耀著中國的民族情感。2001年,琉璃工房進一步推出LIULI LIVING時尚家居設計,以琉璃延展到生活,廣泛融取中國元素,以有趣的、創意的設計概念,體現生活的多向性。2002年,藝術家楊惠姍為女性設計的LIULI PLUX觀念佩飾,將琉璃和925純銀完美結合,以女性觀念、非塵俗的價值,創造出個性鮮明的女性主張。

 

楊惠姍老師說:「我想藉由琉璃的光與影的特質創作佩飾,講述對生命的感悟。希望做全世界沒有類似風格的佩飾,它無關乎虛榮,可以樸素,可以華美,可以充滿意志,也可以柔情似水。琉璃佩飾呈現的不只外表的美,更是述說一段故事,一種主張。」

「楊惠姍的重要性在於,她是這個民族第一次出現的這樣一個人:用琉璃的材質,抒寫自己民族的語言——包括對生命的觀察、價值、意義,甚至包括對社會的關懷……」張毅老師補充道。

 

1996年,琉璃工房決定跨出臺灣,在上海七寶成立工作室。至今日,琉璃工房早已遍布北京、廣州、深圳、重慶、天津等大陸的各大城市,置身於福州王府井百貨內,你也能一睹琉璃工房藝廊的風採。

堅持以開放心態永遠不斷創作的琉璃工房,從題材、元素和色彩表現,都在不斷的突破極限。如今,琉璃工房在全球已然成為琉璃藝術的代名詞,已於亞洲與歐、美等地設立七十家藝廊。不僅作品多次受邀至日、美、英、意、德、法等國展出,尚有超過20件作品,獲世界級重要博物館的永久典藏,全世界至少有32位國家元首,接受過琉璃工房作品作為贈禮。

 

以中文命名,不用英文,不用法文,是琉璃工房在述說著中國的民族文化與歷史情感。鎖定中國風格,將中國文化帶向全世界,宣告所有人,透過中國人的手,可以作出頂尖的琉璃藝術品,和世界各國相比毫不遜色。張毅老師說:「我們想做的事情是做不完的,因為目標還沒達到,那個讓自己的民族、社會更好更進步的目標還沒達到之前,我們是不會停止的。」

相關焦點

  • 琉璃工房的丫嬛總經理
    對前金馬獎導演張毅而言,這二十年來,他與楊惠姍共創琉璃工房,造就亞洲最大文化創意產業,背後,也有這麼一位「丫嬛總經理」──王秀絹。六月十三日下午,上海新天地星光熠熠。應上海電影節邀請而來到中國的國際巨星莎朗.史東(Sharon Stone),血拼一天後,一擲萬金包下「透明思考」餐廳獨自用餐。透明思考是張毅和楊惠姍繼「琉璃工房」後的第二個事業。
  • 江境Gallery x 琉璃工房 | 空間與琉璃的盛宴
    年,一對來自電影界的夫婦:「金馬影后」楊惠姍和導演張毅創立了琉璃工房從摸索、實驗到令人激賞的作品他們一步步喚醒了12道嚴格的琉璃工序用澄澈透明的材質,讓中國琉璃藝術在失落千年後再一次閃耀國際舞臺  前:張毅 後:楊惠姍琉璃工房研發復興「脫蠟鑄造」技術讓中國的美麗向全世界說話經過30餘年發展已成為世界琉璃藝術代表工作室之一先後榮獲DFAA
  • 贏商品牌秀丨琉璃工房 火爐裡的天工自拙 詮釋中華文化之美
    西施赴吳時,淚水滴在「蠡」上,日久天長,人們可見首飾中似有淚光流動,故名為「流蠡」,以後訛為琉璃。漢代樂府中《陌上桑》在描寫採桑少女秦羅敷的樸直美麗時說:「頭上倭墮鬢,耳中明月珠。」有人說:這種用作耳飾的「明月珠」即玻璃。過去,不少中國人認為中國古代時的玻璃,是從國外傳來的。但經過考古人員考證,中國的玻璃生產技術有著自己的淵源。
  • 新鮮出爐——琉璃工房打造2015金點設計獎全新獎座
    過去僅限臺灣廠商報名,然而,有鑑於華人市場的快速崛起及全球經濟潮流的轉變,去年首度邁向國際化,將報名資格開放為全球華人市場,並立下「全球華人市場最頂尖設計獎項」的新定位,目的便是在華人設計產業取得發言權,進而向全世界提出華人優質生活的主張,果然報名件數屢創新高,今年共收到來自臺灣、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澳門、德國、丹麥、泰國、紐西蘭等地共2360件作品,較去年的1901件大幅成長了24%
  • 彩雲易散琉璃脆——琉璃工房
    滿滿寶聚吉祥船存錢罐臺灣的琉璃界,琉璃工房與琉園同樣如雷貫耳、大名鼎鼎,且兩者淵源甚深,並都為臺灣琉璃藝術的發展起了扛鼎之力,雙雙成為臺灣琉璃界標誌性品牌,無人能悍。琉璃對【琉璃工房】而言,是西漢中山靖王墓琉璃耳杯的琉璃,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彩雲易散琉璃脆"的琉璃,是"藥師經"裡的'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的琉璃。琉璃,對琉璃工房而言,不僅是一種材質,更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
  • 【大都會店】琉璃工房|金馬影后&琉璃藝術家——楊惠姍的前世今生
    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澄澈// 起楊惠姍,人們的第一反應是「琉璃女王」,因為她復活了距今2200多年漢代的一門技藝,成為中國現代琉璃藝術的奠基人。 日本著名收藏家由水常雄在交談時說:其實中國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出現過脫蠟鑄造技法,建議他們去看河北省滿城縣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琉璃耳杯。
  • 中國移動·會客廳 | 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楊惠姍:從電影圈投身到琉璃世界,差點傾家蕩產,卻從未後悔
    小說被認為是「張愛玲、白先勇之後,少見的中國文字風格」。   楊惠姍,臺灣著名演員,曾連續兩年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被評為「中國電影一百年100大明星」之一。    1987年,兩人創立琉璃工房,投身現代藝術,成為當今華人世界極具規模的琉璃藝術與文化品牌。
  • 獨家 琉璃工房張毅、楊惠珊夫婦:自己前世就是漢代的琉璃工匠
    「裡面沒有一件是中國造的。我在想我們來做中國琉璃,或許是一條很好的出路。」出路必然對應著困境。在電影界浮沉11年的楊惠姍在那時已經出演了124部電影,多次獲得「金馬獎」和「亞太影展」的肯定。而丈夫張毅也是臺灣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獲「金馬獎」最佳導演的殊榮。不過,榮譽等身的他們並不決定繼續向前。
  • 原創新番『多田君不戀愛』發布聲優情報 『平假名男子』劇場版動畫18年2月上映-日刊和邪
    曾經製作過『月刊少女野崎君』、『刀劍亂舞-花丸-』、『NEW GAME!』等作品的動畫工房,上個月宣布將製作一部原創的TV版動畫,名為『多田君不戀愛』,將在2018年播出。這部動畫集結了動畫工房的精銳製作人馬,可以說是動畫工房明年力推之作。近日,官方公布了這部動畫的8位聲優信息,同時這8位角色的插畫也已經對外公開。
  • ...美麗鄉村講解員大賽『江北組團』、『大安頂組團』、『大龍門...
    「富春山居•味道山鄉」美麗鄉村講解員大賽『江北組團』、『大安頂組團』、『大龍門組團』、『壺源溪組團… 2020-07-19 1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曉風印月x琉璃工房 | 以藝術之美,譜寫生活之詩
    美麗,用英文來表達可以是beautiful,可以是charming,每個人對美的理解可能會有不同,就像美的表現形式,可以藉助於建築、自然或藝術,但不同的美總有相通點,美或許也是一種玄學。7月25日,曉風印月琉璃工房藝術展暨寧波綠城鄞奉城市展廳優雅盛放,把藝術之美、生活之詩、自然之靈,融入建築之中,為寧波帶來一次美輪美奐的江境盛典。
  • 永遠的明燈 琉璃工房、琉璃藝術博物館創始人張毅先生辭世
    張毅先生和楊惠姍女士自1987年創立琉璃工房以來,始終堅持東方哲思的創作語言。張毅先生曾經說,只有文化,才有尊嚴。琉璃工房永遠不斷地創造有益人心的作品,琉璃是我們對歷史、對文化的嚮往,是我們對民族文化的使命感。琉璃工房、琉璃藝術博物館全體夥伴對張毅先生的辭世滿是無限追思。
  • 【飆馬野郎】 從『負數』向『0』邁進!
    誠如他本人所言:我的人生已經是『負數』了,我只想回到『零』而已啊。不過,想要真正走上『通往勝利之路』,就一定需要『男子漢的價值觀』作為引導。」而另一主角傑洛,他令我感觸最深的成長當屬『男人領域』了。在面
  • 【琉璃工房】2020鼠年新作上市
    很多人好奇,琉璃工房的創作是怎麼開始的?藝術總監楊惠姍、創意總監張毅以及團隊是如何分工?
  • 琉璃工房 | 2020鼠年新作上市
    很多人好奇,琉璃工房的創作是怎麼開始的?藝術總監楊惠姍、創意總監張毅以及團隊是如何分工?
  • 《鍊金工房 ~黃昏之鍊金術士三部曲~ DX》新情報公開!
    雖然表情生硬又不太愛說話,但個性溫柔為家族著想。●守護世界知識的圖書館女主人『愛絲卡&羅吉的鍊金工房 ~黃昏天空之鍊金術士~ DX』「黃昏」系列的第2部作品。使用古老鍊金術的愛絲卡和學習最新鍊金術的羅吉相遇,互相協助重振開發班並了解「黃昏」之謎。
  • 『食戟之靈』第三季片頭曲ZAQ演唱 『JOJO的奇妙冒險』真人電影冒頭十三分鐘公開-日刊和邪上午版
    近日官方又宣布了『食戟之靈 餐之皿』的OP演唱者信息,著名動漫歌手ZAQ將演唱第三季的OP。目前OP的歌名並未確定,不過單曲CD的發售日確定在今年的11月8日。動畫『食戟之靈』改編自附田祐鬥原作、佐伯俊作畫、料理研究家森崎友紀協力於集英社旗下的漫畫雜誌『周刊少年JUMP』上的連載作品。第一季的劇情講述到秋之選拔賽預賽,第二季的劇情從秋之選拔賽本戰到實地研修篇。
  • 反轉實力 LEE HI『Zai Live 在現場』驚豔首秀,中國粉絲實力應援
    Live 在現場』27日首日開唱LEE HI用實力驚豔中國歌迷,從未如此值回票價!一連三日的『Zai Live 在現場』上周三首日開秀,韓國人氣新星LEE HI 李遐怡首次登上海外舞臺表演,實力表現一如既往;整場演出驚喜連連,也讓到場歌迷直呼實力過硬,體驗過癮!
  • 致匠心,千年技藝下的琉璃之美
    1987年,楊惠姍、張毅在臺灣創立了華人世界第一個琉璃品牌——琉璃工房。如今,琉璃工房在全球已成為琉璃藝術的代名詞,楊惠姍與張毅被譽為當代琉璃藝術的開拓者與先鋒。琉璃工房於大陸及港澳臺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美國等地設立八十餘家藝廊,不僅作品多次受邀至日、美、英、意、德、法等國展出,更有超過20件作品,獲世界級重要博物館的永久典藏。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至少有上百位國家元首,接受過作為贈禮的琉璃工房作品。
  • 『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黃文秀事跡觀後感學習心得
    關於『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黃文秀事跡觀後感學習心得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黃文秀事跡觀後感學習心得,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感動中國,黃文秀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