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了一篇關於保險公司排名的文章,反響還算不錯,發現大家非常願意看這類排行榜,當然也包括保險產品的排行。
但保險產品又非常特殊,保險責任同質化嚴重,某款產品並不是適合所有人買。
畢竟,保險需要考慮個人喜好(比如品牌、定期or終身等)、健康狀況、預算、家庭情況(比如家族病史等)、財務狀況等。
所以,「重疾險哪個保險公司性價比高」這個問題,根本不會有答案,或者說,1000個人有1000種答案。
所謂「性價比」,並不是很多保險從業者或消費者理解的「價格低」,而是「性能」和「價格」平衡。
這裡的性能包括:品牌、保險責任、健康告知、高發病種全面性、理賠嚴寬度等等。
所以,重疾險哪個保險公司性價比高?對比維度不同,結果不同。
今天,我們從保險責任、高發病種全面性兩個維度,來看看目前熱銷單次(含身故責任)重疾險哪個性價比高。
保險責任
特別提醒:排名不分先後
(點擊可查看大圖)
1.重疾保障
目前來說,重疾額外賠付已經屬於行業標配,但主體公司這一方面確實不盡如人意。
2.輕中症保障
中症保障也屬行業標配,主體公司的太平人壽、新華保險也引入中症責任,賠付基本保額50%。
3.身故責任
所謂含身故責任,就是所謂「返還型」一種,終身未理賠重疾,身故則給付100%基本保額。
4.價格
對於普通人而言,最終買哪款重疾險,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預算。
可以看到,雖然產品形態相同,但價格差距並不小,最貴和最便宜之間,保費差距能達到3500元左右。
特別提醒:保險的初衷是為了防止家庭經濟被改變,但如果買保險的保費已經給家庭經濟造成壓力,那從根上就錯了!
高發疾病全面性
國內重疾險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高發重疾屬行業規範,不管是重疾舊定義下的25種,還是重疾新定義後的28種,從疾病定義、理賠標準甚至排序都一模一樣。
但中輕症屬各家公司自主定義,區別還是不小。
由圖可知,沒有任何一家保險公司完全覆蓋高發重疾對應的高發輕中症。
當然,判斷輕中症責任的優劣,還需要考慮其它幾個層面:
賠付次數賠付比例考慮家族病史理賠標準
1.賠付次數
輕症均為多次賠付,比較特殊的是陽光人壽i保終身重大疾病保險設置了分組,降低了多次賠付概率。
2.賠付比例
主體公司首次賠付比例均不高,U1S1,都快2021年了,輕症賠付比例還停留在20%,確實有點不太合適。
3.考慮家族病史
比如,阿爾茨海默症(老年痴呆)這個病具有很強的遺傳因素,雖然重疾有嚴重阿爾茨海默症保障,但缺失相應輕中症使理賠門檻變高。
如果家族有相關病史,儘量選擇重疾、中輕症有相關疾病保障的產品。
4.理賠標準
這裡著重說一下輕微腦中風這個病種,一般要求是這樣:
「二擇一」理賠,其中要求一肢或一肢以上肌力在3級或3級以下。
再來看看太平人壽福祿終身重大疾病保險關於輕微腦中風的理賠標準:
要求一側肢體,一字之差,理賠難度大增,這是文字遊戲?
重疾險哪個保險公司性價比高
看完上述簡介,單從某個方面來判斷重疾險哪個保險公司性價比高屬實有點難。
除了保險責任,還需要考慮品牌、價格、健康狀況等等。
比如女性乳腺結節3級,A產品除外承保、B產品正常承保,但A公司名氣沒有B公司大,那該選哪個?
再比如同樣的產品,A公司每年5000元,B公司每年2000元,但B公司又沒有A公司名氣大,這3000元又是否能接受呢?
保險,從來不是個簡單的買賣行為,但有句話肯定是對的:
不管哪款產品,都有優點和不足,就好比談戀愛,能喜歡他/她的優點,也要能接受其不足。
如有更多疑問,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