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不是坑,只是保險公司銷售目的不一樣。
對於小公司來說,沒代理人,少渠道,想活下去或搶佔市場佔有率,只能靠產品性價比,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爆款產品都出自小保險公司。
大保險公司不一樣,代理人、銀行、經紀/代理公司......渠道在手,保費不愁,為衝擊更高的保費規模,在渠道量固定的情況下,保險的價格當然越高越好。
代理人也一樣,佣金和保費掛鈎。同樣賣出一單,當然推薦你買更貴的產品。
國人普遍對保險不太了解,如果買保險迷信大品牌,很可能買到性價比不高的產品。
下面以平安福為例,來說說這個話題:
平安福,平安保險暢銷產品TOP5,2019年貢獻保費157億元,位列平安保費貢獻前5大中的第3位。
今年4月,平安福升級為2020版,剝離長期意外險,變身為「含身故責任的終身重疾險」,在此之前,平安福是一款終身壽險,與重疾險、長期意外險等搭配銷售,對外號稱「1份價格,3份保障」,聽上去噱頭很足。
然而仔細研究,平安福槽點不少。
1、並不是人人都適合買終身壽險
壽險,簡單理解就是保生死,定期壽險保一段期限,終身壽險保終身,因為人固有一死,所以終身壽險一定會賠,定期壽險不一定。
聽上去終身壽險更好,但天上不會掉餡餅。
買同樣的保額,終身壽險比定期壽險貴10倍不止,一個經濟不富裕的家庭,有必要嗎?但代理人可不會告訴你這些。
劃重點!
並不是人人都適合買終身壽險!
終身壽險更傾向於理財,適合家庭經濟穩定且富裕的人,買一份終身壽險,指定受益人,可把生前財產按照自己的意願分配,繼承人還不用交遺產稅。
定期壽險槓桿高,花比較少的錢,就能夠買到高額保障,適合有階段性高保障需求的人,比如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經濟頂梁柱、收入還不太穩定的年輕人等。
2、輕症賠20%、無中症保障
目前,市面上的很多熱銷重疾險同時保重疾、輕症、中症,輕症賠付比例最高40%,能賠3次,中症賠付比例最高60%,最多能賠2次。
平安福輕症賠付比例20%,明顯比較低,賠得比較少。沒有中症保障,一些已經被認定為中症的疾病,在平安福的責任裡是輕症,賠的也少了。
3、無輕症保費豁免功能
輕症保費豁免是指,如果保障期間被保人得了輕症,後續的保費不用交,保障依舊有效。
這是一項非常人性化的責任,很多熱銷重疾險自帶這項功能,平安福2020沒有。
4、價格貴
30歲投保平安福,基本保額50萬,每年基礎保費1.2萬,市面上同類產品普遍在8000以下。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具體不多說了。
總而言之,除非你特別有錢,或者對平安這個品牌情有獨鍾非他莫屬,否則不建議投保平安福,性價比實在是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