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的《中餐廳4》豪華陣容開播,本以為新一季會延續上一季的「明學」,黃曉明又會因為一些言語被狙出圈。沒想到第一被觀眾吐槽的對象竟是趙麗穎。開店上來就關門生悶氣流淚,讓妹妹李浩菲和黃曉明輪番安慰開導她。
後面更是因為沒有多少後廚幫工的鏡頭,在彈幕上瘋狂被一些粉絲批評幹活太少,偷懶還愛散發焦慮情緒,說她耍小脾氣等等。可實際情況又完全不是這樣,趙麗穎這波被批真的值得職場新人吸取教訓一番。
節目兩期下來,看得出趙麗穎的焦慮情緒有點重,正片裡節目組一直在突出她在操心餐廳的進度,後期也一直給她焦慮的臉部特寫。以至於不少觀眾在彈幕上批評,有人說她是問題來了不解決,只會私下抱怨,不見她在後廚幫忙等。
這些批評聲音一出,趙麗穎的粉絲就不樂意了,開撕節目組是惡意剪輯,製造矛盾。明明在會員plus版本裡趙麗穎忙前忙後,打掃前臺、負責收銀、洗刷上菜、收拾餐具,就是正片不給鏡頭而已。
把正片和會員plus一起看,會發現黃曉明四個人都在後廚有交流很熱鬧。兩位大廚花式煮菜開玩笑,李浩菲連洗碗蹲馬步後都有梗。呈現出來的梗多,自然都被大家誇後廚四人氣氛好,後期把幹活的鏡頭重點全部剪輯給後廚那邊。
而趙麗穎前廳那一邊,後廚忙著備菜時她在外面一人擺桌椅擦拭,製作菜單,來客人後負責點單上菜和解決客人用餐問題,關店時算帳和擺弄桌椅歸位,可惜這些在正片裡只有幾個一晃而過的小片段。
那麼問題來了,在職場工作中,如何才能讓自己幹活被該看到的人看到?
從趙麗穎被「一剪沒」就可以知道:無論在哪一個職場中,做事情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做的事情要被該看到的人看到。一句給職場小白的心得:職場不僅要有能力,也要喊得大聲,現在社會已經不流行酒香不怕巷子深,看明星給自己宣傳和寫小論文就是如此。
趙麗穎這事,幹得多被一剪沒等於白幹,這是混職場的大忌。還好她有粉絲替她抱不平,而真實中可是只有自己吃虧。
節目裡趙麗穎一會擔心這個,一會操心那個,她就是完全搞錯了自己的定位。只想對她喊一句:該醒醒吧,你是作為明星來錄綜藝,不是真的在經營餐廳,賺錢不會給分紅,賠錢也不會怎麼樣,多開幾句玩笑比悶頭做事討巧太多。
做綜藝最關鍵的是就是要在鏡頭前做事,話簡單一點,多說笑、多和他人互動才是正題內容,一切要以節目效果為優先考慮。一個人幹活算帳打掃,那還不如直接拍一部紀錄片就好,後期難處理,觀眾看著也無聊。
節目組其實也為難。趙麗穎被一剪沒後,粉絲就扒出節目正片裡後廚剪輯多個鏡頭重複利用,對於趙麗穎前臺工作一閃而過也是無奈,實在沒有什麼牢牢抓住觀眾的內容。
了解趙麗穎的粉絲也知道,她一直性格就是如此,老公馮紹峰參加綜藝就透露過,自己拍戲會臨時抱佛腳,開拍前半小時才背臺詞,而趙麗穎完全不一樣,沒有提前背好臺詞覺都不睡不好。
這次《中餐廳》也是,喜歡什麼事情提前策劃準備好,免得到時候混亂。
所以從來都不是趙麗穎偷懶幹活少,而是做的事幹的活沒有被該被看到的人看到。自己初入職場時,曾和另外一個同事搭檔做事。情況就是如此,明明累活都是自己做得多,但結果是頂頭領導覺得另一位同事更好。
直到別人提醒才明白,事情做得差不多,但人家更懂得表現和宣傳自己。大概懂得這套規則後,工作郵件會群發抄送,加班會花式發朋友圈,定期主動反饋自己的工作內容,開會適時表達自己的看法,切莫去逃避低調。總之要經常讓上級感知到自己的價值和存在。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趙麗穎初入《中餐廳4》這個職場就是吃了這個悶虧,主要就是她自己一人在前廳做事,其他人都在後廚互動,要兼顧大部分觀眾就只能給她鏡頭少一些,再加上她只顧埋頭做事,綜藝觀賞性也會差一些。作為節目嘉賓,所做的一切沒能被觀眾看到,等於就是白幹,還落下一個偷懶的誤解。
現在的職場很需要自己努力7分也要表現得像努力了10分,安安靜靜當田螺不討好。過程很重要,表現也很重要。做事一定要讓該看的人能夠看到,不光是最終結果要讓領導看到,自己幹活的進度和操作也要時不時宣傳一下。
很多職場新人就是太關注結果如何,幹活時悶不吭聲一心只想交出一鳴驚人的好成果。但其實每件事操作下來都會有很多變數。唯有在每個節點讓人看到自己的付出和努力,這樣即便結果確實不盡如人意,那至少自己的付出不會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