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後」,最近,一首合唱版的《可惜不是你》在微博走紅,網友紛紛點讚:感動,聽哭了!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感受一下別人家的大學和老師吧!
》》》河北師大合唱團《可惜不是你》走紅網友紛紛點讚:感動,聽哭了!
視頻截圖
近日,河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合唱團《可惜不是你》的排練視頻走紅網絡,引得網友紛紛轉發、留言。
歌詞中描繪了一次重逢,一個熟悉的語氣,一段溫馨的回憶,一條走了一半的路,陪伴到最後的"可惜不是你"。
網友聽後,紛紛點讚,誇讚唱的好聽。
輕鬆活躍的課堂氛圍加上優美的和聲讓人羨慕不已……
也有人感動於歌曲意境,說大家都是有故事的人。
有人說,那個吻讓我猝不及防!
還有人說,又是別人家的大學!
據了解,合唱版的《可惜不是你》是河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藝術團合唱團的一個表演曲目。
》》》視頻拍攝者:瞞著拍攝沒想到會這麼火
視頻拍攝者董奇也是該合唱團的一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段視頻拍攝於4月12日,合唱團成員均來自聲樂專業大一、大二的同學,因為大一的同學不太熟悉作品,所以這是兩個年級女生的首次合作。而由於當時是女生的合唱,他沒有參加,又聽著覺得好聽,就拍下來放上了網。
他還說:「我當初只是在QQ上發了視頻,而後被人轉發到微博上的,那時候也沒想過會那麼火,因為我也是瞞著他們拍攝的。」董奇還透露,「指揮老師駱嶺本人非常隨和、平易近人,專業能力非常強,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至於視頻中的嘟嘟嘴男生,也是該合唱團的一員,與視頻拍攝者是室友,兩人關係非常好。
》》》授課老師:視頻走紅,到現在都還沒有反應過來
視頻中的駱嶺老師表示:「《可惜不是你》這個視頻只是合唱團日常排練的情景記錄,對於視頻的走紅,到現在都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勸誡同學們要珍惜青春年華,不負大好時光。要把這個當成動力,繼續努力,為觀眾呈現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駱嶺作為河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一直擔任本科教學的和聲學、合唱指揮等課程的教學工作,並負責學院藝術團合唱分團的團長、指揮工作。
據了解,視頻中上課排練的合唱表演是在準備5月份學校「叩響音樂之門」系列音樂鑑賞會的專場演出。
》》》遺失的美好:感嘆光陰易逝懷念學生時代
看到視頻,也有不少同學感慨,曾幾何時,我們都有過那樣一段懵懂的青蔥歲月,我們穿過的情侶裝是校服,我們拍過的合影是畢業照的合影。「但可惜不是你,那些錯過和遺憾,都將會成為我內心的一份沉澱,也會是我走下去體驗幸福的激勵。」
很多網友在感嘆光陰易逝,時光匆匆,最後陪在自己身邊的不是當初那個你。但那個教會你愛與被愛的人,那些關於青春的點點滴滴,都值得你銘記在心底。願每一個人都好好把握當下,珍惜眼前人。
》》》《可惜不是你》歌詞
作詞:李焯雄
這一刻突然覺得好熟悉
像昨天今天同時在放映
我這句語氣原來好像你
不就是我們愛過的證據
差一點騙了自己騙了你
愛與被愛不一定成正比
我知道被疼是一種運氣
但我無法完全交出自己
努力為你改變
卻變不了預留的浮現
以為在你身邊那也算永遠
仿佛還是昨天
可是昨天已非常遙遠
但閉上我雙眼我還看得見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後
曾一起走卻走失那路口
感謝那是你牽過我的手
還能感受那溫柔
》》》別人家的老師:還有這些老師火爆你的朋友圈
我們平時喜歡稱呼有親和力、受歡迎的老師為「別人家的老師」,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還有哪些別人家的老師火爆了你的朋友圈。
河北師大教師仇海平「和詩以歌」傳播中華文化走紅網絡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近日,河北師範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副教授仇海平帶領他的留學生走上央視《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將《關雎》唱給世界聽。
和詩以歌登上央視火爆朋友圈幾日來,仇海平和他的學生們這刷爆了朋友圈。事情緣由還得從4月6日晚央視播出的《經典詠流傳》說起。
4月6日,央視《經典詠流傳》播出了河北師大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副教授仇海平和他的留學生們合唱的《關雎》,這絕對是一個龐大的國際合唱團,這些留學生大部分來自印度尼西亞,還有一部分來自奈及利亞、俄羅斯、巴基斯坦,仇海平帶著他們為大家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表演。一時間,這首歌傳遍了全國。
節目中,仇海平用印尼民歌《哎呦,媽媽》的曲調唱響中國詩經《關雎》,一開口,節目現場便沸騰了。
為什麼會選擇這種方式唱出《關雎》給大家聽?仇海平說:「《關雎》是中國的一首民歌,用了比興的手法,而印尼民歌《哎呦,媽媽》同樣用了比興的手法,而且他們兩者的節拍也差不多,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有助於留學生更快地去了解《關雎》。」
仇海平早在2005年就在學校開設了歌詩音畫課,這是一門古詩詞歌曲鑑賞課,每堂課的結尾仇海平都會帶著學生們學唱一首歌曲。2013年,仇海平從河北師大文學院轉到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後,也嘗試用唱歌的方式進行漢語國際教學。
「作為一名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的教師,我們需要想不同的方法儘可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我們用一種比較活潑的方式,比如用學生自己國家的音樂曲調來唱我們的古詩詞,用他們熟悉的來學習不熟悉的,這樣,學生會更快喜歡上古詩詞,有助於幫他們理解古詩詞的內容以及意境。也可以更好地傳播和推廣中國的傳統文化。」
在《經典詠流傳》的驚豔亮相,仇海平這種「和詩以歌」的教學方式立馬在朋友圈引發熱議,尤其是曾經有幸聽過他講課的學生更是「炸了鍋」,紛紛回憶起仇海平穿上漢服給大家上課的場景,還會抱著古琴演奏一曲……
高數老師課間唱《吻別》走紅唱歌后學生上課更認真
3月25日,一則蘭州理工大學高數老師課間唱《吻別》的視頻引起網友關注。視頻中,一位年輕老師站在講臺上,拿著手機和話筒,忘情地唱著,而背後黑板上還留著整齊的高數板書。網友紛紛留言說「別人家的老師」,還有學生表示,老師不僅自己唱歌,還會隨機點名讓同學上臺唱歌。該老師表示,因為高數比較難,上課也比較累,想通過唱歌讓同學們換一下腦子,放鬆一下。
蘭州理工大學大二學生蘇勇說,他聽同學說張老師習慣在課間給同學唱歌,慕名前去旁聽,剛好把張老師在課間唱《吻別》的那一幕錄了下來。「同學們下課後基本也都留在教室裡聽他唱歌,大家都很開心」。視頻傳到網上後,本校一些沒有聽過張老師課的同學紛紛表示羨慕、要去蹭課,也有網友調侃其為「別人家的老師」、「被高數耽誤的歌手」。
看到同學們和網友的反應,張老師笑著說,唱歌是其個人愛好,能得到同學喜歡很開心,「在工科學校,這樣的老師比較少,同學們也覺得比較有趣吧。」
(人民日報微博、河北師範大學官網、長城網、北京青年報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