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好≠電子大好,手機仍在砍單,電腦雖然暢旺,但須防提前透支

2020-12-25 阿爾法工場研究院

作者:老駱電子

導語:臺積電對「整體」電子產業而言,已經不像以往那樣具備「全方位」的指標意義。

前言

上周,是臺積電(NYSE:TSM)開完法說會的隔周,結果上證綜指下跌1.06%,深證成指下跌0.99%,創業板下跌0.84%,臺灣電子指數大跌2.30%,申萬電子申萬指數更是大跌3.81%。

我們說了很多次,近一年來臺積電對「整體」電子產業而言,已經不像以往那樣具備「全方位」的指標意義。但國內依然有不少人會直觀地以為臺積電產能滿載,就認為「整體」電子產業當然會跟著不錯,然後對外表示「風險已經充分釋放」,正是「全面布局電子」的好時機。

其實,臺積電是著重於高端製程,又是全球10nm以下稀缺資源,跟「整體」實際產業狀況會比較脫鉤。臺積電產能之所以滿載,是因為客戶不敢抽單,而客戶之所以不敢抽單,是因為一旦抽單之後,稀缺的產能立馬就會被別人搶走,而之後如果還想再次下單,就必須乖乖地重新排隊,所以造就了臺積電高端製程始終是滿載的現象,也因此容易讓人誤以為「整體」電子產業都可以樂觀看待(這點十分重要,各位千萬不要再看到臺積電滿載,就直接認為風險充分釋放;A股市場從來不缺瞎喊的噪音,然後大跌了都沒聲音)。

上上周臺積電法說會釋出「樂觀」信息(它的樂觀是對自己,不是對「所有」電子產業),也提出對2Q20的展望,認為高效運算HPC依然強勁(如電腦、伺服器、雲端、AI加速器、網通設備、5G基建),可抵銷手機晶片出貨下滑,仍可維持與1Q20相當的表現。

不過臺積電同時也坦承,因為疫情而造成訂單修正的現象,預料會從下半年開始陸續反應,因此對下半年的展望相對也較為保守。

本次臺積電法說會所透露的信息,與我們之前研判「需求萎縮、手機砍單、電腦暢旺」的核心觀點大致相同。

以目前的跡象來看,除了電腦(含電腦周邊)和高效運算(含伺服器)還不錯以外,其他多數消費電子(尤其是手機)訂單能見度從2Q20下旬起已經開始模糊,3Q20更是一片空白,近期電子產業還是不容過度樂觀。

目前NB/PC類產品雖然依然強勁,旺季可以說是提前報到,而且部分企業訂單甚至排到夏秋之際(雖然也不排除有over-booking的可能),但以目前的跡象來看,6月份之後,NB/PC市況可能會出現逐月向下的走勢,主要是因為個人消費者該買的都已經買了,歐美企業採購潮(十多年前叫做換機潮)也把3Q20及未來的旺季需求提前在2Q20反應了。

上面講的是電腦,這段我們說一下手機。目前消費者荷包普遍緊縮的情況下,部分人士預期的「報復性消費」應該很難成立,尤其大家不太會在2Q20~3Q20這段期間去購買5G新機,而這段期間推出5G的只有安卓陣營,因此安卓手機砍單就砍得比較激烈。那麼蘋果的5G新機iPhone 12呢?

正常多數理智消費者,就算他本來想在3~4月、2Q20~3Q20購買安卓5G手機,但現在因為可支配所得減少了,這股安卓消費潮已經往後遞延了,而越往後就越接近蘋果發布時點,這股消費潮預料也會先等iPhone 12發布之後,再來決定究竟要買安卓或者蘋果,於是安卓購買力只會薄弱,不太會出現「報復性消費」。

剛剛也說了,NB/PC是提前發酵、提前反應未來的需求,2Q20季底前,這股NB/PC的需求也很有可能會轉弱,相關個股的股價在5~6月間也可能變得不再具有吸引力。

本周即將邁入4月份最後一周,到了5~6月那個時候(尤其是6月份),資金可以考慮轉進比較確定的蘋果AiP概念股、蘋果聲學概念股(如長電科技、環旭電子,和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再到了6月份,更要重新關注季底作帳行情的EPC總包工程商(如太極實業、亞翔集成)。

另外,近期也可以留意斯達半導。國際功率器件與IGBT大廠英飛凌,因為疫情而關閉部分產能,使得斯達半導因此具有取代效應,其2Q20在華宏半導體(港股)的投片量預料也將明顯增多,預料將是國外疫情下的國內受益者之一。

最後提醒一下,A股的一些漲價題材概念股(如MLCC被動元件、記憶體內存),現階段最好不要再繼續追了;國外/海外類似的概念股是可以short來賺錢的,而lone only的A股則很有可能會套在相對高點。

產業邏輯

日前臺積電釋出相對「樂觀」的信息,乃是集中在高效運算領域,如:電腦及其周邊、5G基站設備、高效運算伺服器、基礎建設類等領域,但同時也說到手機晶片出貨其實是下滑的(除了蘋果A14處理器維持進度,其他手機相關晶片是下滑的)。臺積電所講的趨勢方向,跟我們連續好幾周說的內容也差不多,就是「需求萎縮、手機砍單、電腦暢旺」的核心觀點。

這裡再多說一下,近來臺積電的經營狀況,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具備「全方位」指標意義,臺積電高端製程滿載的現象,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整體」電子產業都可以樂觀以對(這點非常重要,不再是「全方位」、「整體」電子,大家一定要弄清楚)。

從疫情爆發以來,1Q20一開始只是供給不順,當然「被缺的料」就會繼續漲價,只不過漲價議題新鮮程度,目前也已經大不如之前了(CIS圖像感測、記憶體、面板、被動元件…等都還在漲價,只是漲價議題目前已經不夠性感了,甚至未來還可能出現跌價)。

隨著疫情蔓延到許多國家/地區,使得2Q20全球經濟下滑已成定局,連帶使得購買消費電子產品的意願也跟著下滑、需求萎縮,企業開始憂心「成品變成庫存」,接著就會發生推遲/減產/砍單等現象。

不過,從4月份起包括AMD、Intel和Nvidia等國際大廠,都已陸續推出CPU/GPU新平臺,都將進一步推動NB/PC類的電腦新品周期向上,同時也因為全球目前都籠罩在疫情陰霾下,使得遠距辦公、線上教學與宅經濟需求同步增溫(不單只是國內1Q20的需求,現在連全球各地2Q20的需求也明顯提升,尤其歐美出現企業大量採購潮),因此展望2Q20趨勢,當手機需求萎縮之際,只有電腦和電腦周邊依然逆勢增溫

在這樣的背景下,臺系OEM/ODM大廠廣達、仁寶及英業達,還有NB/PC類大廠宏碁、華碩及微星,在3月底4月初皆已對2Q20釋出樂觀訊息(尤其廣達NB預料2Q20季增將逾40%,伺服器增長力度也十分強勁,趨勢與臺積電所言一致),我們也可以持續看好AMD概念股的通富微電,以及CPU/GPU概念PCB的勝宏科技、電腦周邊PCB依頓電子,當然還有NB/PC相關的零組件,如:

長盈精密、春秋電子、福蓉科技、傳藝科技、勝利精密、勁勝智能、萊寶高科、雷柏科技…等,散熱相關的飛榮達,以及印表機概念的納思達、鼎龍股份,還有Wi-Fi概念的卓翼科技、紫光股份、星網銳捷、天邑股份…等。尤其AMD概念股通富微電,我們講了好幾個月了,各位依然可以重點關注。

原本蘋果定於9月份推出iPhone 12系列手機,目前看來勢必往後推遲,但依然趕得上聖誕節旺季(然後明年1Q21淡季不淡?今年底有跨年行情?)。屆時蘋果應該會推出4款iPhone 12手機,其中有2款高端機型預料會搭載由臺積電所代工的蘋果A14處理器(5nm製程)、高通X55數據機(7nm製程),同步支持Sub-6GHz及mmWave豪米波雙頻段。

支持豪米波的機型,將會搭載AiP模組。這個AiP模組主要由臺灣地區的日月光投控和景碩,以及長電科技旗下星科金朋韓國廠所拿下,臺積電則意外落馬。而AiP模組所需的BT封裝載板,則由三星集團旗下三星電機SEMCO及樂金集團旗下LG Innotek為主,其次是臺灣地區的景碩。

這種AiP是立基於SiP的基礎上,除了用IC載板進行多晶片SiP系統級封裝外,還用到Fan-Out扇出型封裝技術,如此可以整合多晶片,而且效能比光是以IC載板為基礎的SiP為佳,因此預料真正的高頻5G時代,AiP封裝技術會成為熱門投資議題。

將來一支5G手機至少要用到3~4個AiP模組,把各類RF元件、電源管理晶片、毫米波天線…等都整合進去,所以將來日月光投控和長電科技的重要性就與日俱增了,而臺股的日月光投控如果很好,A股的環旭電子當然不會太差。

接著我們說一下在海外有設廠的「母以子貴」概念股。我們之前也多次提到,其實在中長期趨勢下,就算沒有疫情幹擾,諸多國際品牌大廠所配套的產能,繼2018年中美貿易衝突之後,仍然加速將產能移往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地區,鴻海富士康就是其中之一(順勢思考一下,A股有什麼公司,是有機會可以承接富士康出走之後的國內市場?這類公司從單一零件、模組部件、整機組裝……通通都有,預料也會涉入iPhone組裝業務,未來仍會是很大的白馬股)。

尤其最近美國政府呼籲美國企業撤離中國,隨後日本政府也資助日本企業撤出中國,原本素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大陸,境內的產業上中下遊本來就已經出現破損,未來國際訂單預料也不再集中單壓在中國大陸。

所以,有些A股上市公司,也早早布局海外生產基地,如我們一度首推的智動力,其主要生產基地幾乎都在越南(越南產業聚集和就近供貨效果顯現),不但中美貿易衝突的影響較小,本次疫情的負面影響也較小。

所以,我們也可以順勢衍生出一個安全的議題,就是看哪些電子製造業,是加速在海外設立生產基地的,這些公司至少未來面臨的風險相對會比較小、抗風險能力相對比較強,一旦遇上基本面騰飛就會如虎添翼,比如在越南的有立訊精密、工業富聯、環旭電子、歌爾股份、智動力…等,在馬來西亞有通富微電,新加坡也有長電科技,在印度則有光弘科技、聞泰科技、合力泰…等(然而最近印度比較不妙)。

目前多數國際航運仍處在半中斷狀態,其他國家/地區又相繼封城,因此缺件缺料的疑慮依然存在,而一般電子零組件的BOM表裡「料、工、費」當中,料的佔比也不小,往往30~50%,有的甚至高達60~70%以上,這些來料加工比例越高的零組件廠,現階段受缺料的負面影響比較大,當然股價也會受到影響。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叫做物極必反,比如成本結構料的佔比超過85~90%以上的CCL覆銅板,如果又是「老牌的」覆銅板企業,像是生益科技和建滔積層板(港股),很多折舊都折完了(我們指的是既有的覆銅板生產線折舊,不是新投入的非覆銅板生產線,如新設的PCB生產線),幾乎沒有費,而且工的佔比也不高,整個成本結構90~95%幾乎通通都是料,這類的工廠在外部環境極其惡劣的情況下,反而比別人容易存活來,why?

當別人正在擔心物流缺料、擔心被上遊漲價、擔心終端需求萎縮、擔心成品變成庫存、擔心資金斷鏈、擔心公司倒閉……,但是「老牌的」覆銅板廠在面臨外部環境極其惡劣的情況下,頂多部分停機待料、部分暫不生產,其實整體也虧不到哪裡去,一旦環境轉佳、恢復正常,立馬全面開工量產,整個業績彈性就會變得相當巨大,當然屆時股價彈性就可以想像了。

各位當然還可以自己去找一些物極必反的概念股,就是「料、工、費」三項幾乎通通都是料,而沒什麼工跟費的,這類企業就跟「老牌的」覆銅板的生益科技和建滔積層板(港股)一樣,都是進可攻、退可守,都是目前狀況下的優質選擇。

講完了物極必反的「老牌的」覆銅板廠,我們接著再提一下缺料而導致的漲價。目前CIS圖像感測、LCD面板、DRAM記憶體、MLCC被動元件……等關鍵零組件雖然都還在漲價,但漲價議題已經不夠性感了(其實還可以預見,不久之後即將出現跌價)。

關於漲價議題,各位一定要知道,除了A股是long only的市場外,海外股市大多是既可以long又可以short,多空兩邊都可以賺錢。因此海外國際大廠,之前當然不會錯過任何機會,找各種理由來支持產品漲價,讓自家公司股價大漲、順勢做多。

但是,各位也一定要注意,一旦到了相對高峰,這些國際大廠就會開始傳出市場反轉、需求萎縮、供過於求、產品跌價,接著再來順勢做空(所以近期大家會同時聽見多空交雜的聲音,原因之一就是在測試空方力量大不大)。

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各位就會知道,這些海外國際大廠,其實是很有可能在近期對外表示,說受到疫情影響而導致下遊需求萎縮,所以漲價趨勢不如預期、漲不動了,甚是還會出現跌價。

比如,日前DRAMeXchange已指出,預料3Q20之前,下遊需求將會進一步萎縮,使得記憶體庫存難以去化,連帶將削弱採購力度,導致DRAM價格上漲受阻,而NAND Flash價格則可能下跌。

這跟我們之前說的「終端買氣觀望 → 新機推出延後 → 開案進度推遲 → 成品變成庫存」的道理是一樣的,接著就會發生推遲/減產/砍單等現象,其實這類現象早在2月中下旬就已經開始發生了。表面上2~3月間乃至於4月份,5G新機發布歸發布,但量產速度其實是趨緩的,甚至某些機型還出現減產抽單的現象,而且舊款4G機型的庫存也多偏高,當然就會出現砍單了(發布歸發布,面子還是要顧;發布完了就直接減產/砍單)。

時序邁入4月份以來,除了電腦(含電腦周邊)和高效運算(含伺服器)還不錯以外,其他多數電子零組件(尤其是手機)訂單能見度從2Q20下旬起已經開始模糊,3Q20更是一片空白。

華為P40才發布沒多久就面臨直接砍單的窘境(華為上周又推出Nova 7系列三款新機),整體國產安卓如華為、Oppo、Vivo、小米等,近期砍單都有20~40%不等的幅度,三星砍單更是高達30~50%,就連我們原本認為比較穩定的蘋果可能都有20%。

這就是我們說的,企業擔心「成品變成庫存」,接著在供給端上就會發生推遲/減產/砍單等現象,尤其表現在手機相關零組件。

展望2Q20各類手機趨勢,面臨砍單的現象確實都很明顯,尤其安卓陣營比較激烈,蘋果舊機型砍單幅度則相對較小,且近日蘋果iPhone SE2新機出爐,而臺積電幫蘋果代工的A14處理器也維持進度,因此蘋果陣營還是相對穩定一些。所以,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2Q20蘋果概念股跌下來都是比較好的買點。

原先我們認為的「春天看安卓、秋天看蘋果」,現在「春天看安卓」的春天已經延後了,預料會堆疊到夏天,再加上「秋天看蘋果」也會在夏天開始熱身(即便iPhone12幾乎確定會推遲,但夏天仍然是重頭戲),都會加深夏天基本面向上的力度(然而現在看來,6月份前後復航的難度不小)。

核心觀點:慎防2Q20需求萎縮,惟電腦及其周邊持續暢旺--安卓守、電腦攻,接著蘋果紅通通?

本周即將邁入4月份最後一周。日前臺積電法說會釋出相對「樂觀」的信息,乃是集中在高效運算領域(如:電腦及其周邊、5G基站設備、高效運算伺服器、基礎建設類等),但同時也說到手機晶片出貨其實是下滑的,其實跟我們連續好幾周以來講的差不多,就是「需求萎縮、手機砍單、電腦暢旺」的核心觀點。

從1Q20疫情爆發以來,世界工廠的中國大陸一開始只是供給不順,但是現在是全球經濟下滑,隨著2Q20全球終端需求萎縮幅度加大,各品牌手機在2Q20都面臨推遲/減產/砍單的命運。

另一方面,全球遠距辦公、線上教學需求增溫,對於電腦及其周邊產品的需求水漲船高,尤其歐美企業湧現大量採購潮,因此2Q20在手機領域風險越來越高的同時,只有電腦及其周邊相關還能持續向上。

不過,以目前的跡象來看,電腦類的NB/PC是提前發酵、提前反應未來的需求,2Q20季底前,這股NB/PC的需求也很有可能會轉弱,相關個股的股價在5~6月間也可能變得不再具有吸引力。

到了5~6月那個時候,資金可以考慮轉進比較確定的蘋果AiP概念股、蘋果聲學概念股(如長電科技、環旭電子,和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再到了6月份,更要重新關注季底作帳行情的EPC總包工程商(如太極實業、亞翔集成)。

所以,在手機領域方面,原先我們認為的「春天看安卓、秋天看蘋果」,現在因為疫情的影響而使得「春天看安卓」的春天已經延後,預料會堆疊到夏天,加上「秋天看蘋果」也是從夏天開始準備的,因此夏天的基本面還是可以期待。

從整體趨勢來看,儘管短期有疫情影響,但整體而言2020年仍有4個值得留意的觀點。

1) 基本上,在2020大趨勢下,全年像是:光學鏡頭、CIS圖像感測、3D sensing、ToF飛時測距、CPU/GPU高效運算(如AMD概念的通富微電)、伺服器、SiP/AiP先進封裝、SLP類載板、FPC軟板…等都還不錯。

2) 從2019年年初至今,相對已經處於高位,但2020仍可繼續上行的,則包括:工業類PCB(包括通信、基站、交換機、伺服器…等領域的PCB,尤其現在有疫情幹擾,如果GDP組成當中的消費不太行,預料更會加強基礎建設類的投資)、TWS耳機(蘋果AirPods供應鏈亦澄清,目前並未接獲砍單通知)、散熱模組、射頻與率波器及天線…等,這些領域也一直很好。

3) 已經低迷很久的、處在景氣底部,但很明顯2020可望出現拐點的,則像是:NB/PC電腦類產品(包括CPU/GPU概念,如通富微電、勝宏科技)、複合材料機殼(如NB機殼大廠巨騰國際、在越南設廠的智動力)、電池模組、Mini LED、被動元件MLCC與Chip-R(風華高科、三環集團雖可受益,但漲價議題已不夠性感)、記憶體內存(兆易創新雖可受惠,但已有跡象指出3Q20漲價將會受阻甚至跌價)…等。

4) 目前景氣已經出現部分壓力、風險可能因此偏高的,像是:非工業類的其他多數PCB(除了前述通信、基站、交換機、伺服器…等工業類PCB尚佳之外,近年華南一帶非工業類PCB大肆闊產,目前已供過於求,現在又有疫情肆虐),以及安卓陣營的三星概念股、華為產業鏈(華為自己砍單很兇,而且還有美國政府的長臂管轄權威脅),這些我們可以視情況,部分再斟酌一下。

此外,近期也可以留意斯達半導,它是一家以IGBT為主的功率半導體晶片公司,產品電壓覆蓋100~3,300V,主要下遊應用在工業控制、新能源汽車、白色家電及光伏風力發電等領域。近期國外疫情較為嚴重,國際大大廠英飛凌關閉了部分產能,使得斯達半導因此具有部分程度的替代效應,其2Q20在華宏半導體(港股)的投片量預料也將提升,是短期內受益者之一。

剩下其他細節的部分,我們就說一下Mini LED。今年2020蘋果推出Mini LED背光的iPad Pro和MacBook,而京東方A、TCL科技、深康佳A等亦將推出Mini LED背光電視及顯示器,使得2020年LED行業景氣度可望逐漸復甦,這些對三安光電、聚飛光電等LED公司都是明顯的利好(然而東京奧運宣布推遲,此舉對光電顯示面板則為利空)。

近期利好

日前臺積電法說會釋出「樂觀」信息,認為高效運算依然強勁(如電腦、伺服器、5G基建),可抵銷手機晶片出貨下滑。而臺積電按計劃為蘋果量產A14處理器,疫情對臺積電高端產能需求負面影響不大(臺積電的樂觀是對它自己,不是對「所有」電子產業)。

疫情繼續推升2Q20遠距辦公、線上教學向上,因此間接帶動電腦及電腦周邊相關產業鏈的二次旺季向上。從4月份起,包括AMD、Intel和Nvidia等國際大廠,都陸續推出CPU/GPU新平臺,預料將推動電腦及電腦周邊新品周期向上,通富微電、勝宏科技、巨騰國際(港股)可望持續受惠。

蘋果發布iPhone SE2,採A13仿生晶片(與iPhone 11系列相同),官網定價399美元起,一般預料2Q20將出貨900~1,000萬支,全年達2,000~2,500萬支,有助於近期蘋果概念股信心回補。蘋果全罩式耳機預料將由歌爾股份獨家供應,但初期出貨量及需求度應該也不會太高。

華為繼摺疊手機Mate XS之後,日前又再發表P40系列旗艦機種,一口氣推出P40、P40 Pro以及P40 Pro+等三款新機,上周又推出Nova 7、Nova 7 SE和Nova 7 Pro等三款新機(但發布歸發布,面子還是要顧,P40才發布沒多久就直接砍單)。

受疫情影響而導致消費降級,此對小米集團(港股)也許比較有利。

GDP的構成要素裡,如果消費不行,那麼勢必會加強投資或工業類基礎建設,同樣會帶動5G基站、數據中心、高效運算伺服器、散熱模組……等相關領域增長,當然直接利好工業類PCB滬電股份和深南電路,以及其上遊覆銅板生益科技、建滔積層板(港股)。

風險提示

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立基在6月份前後,冀望屆時物流和全球航運全面恢復,各電子零組件積極回補庫存、集中拉貨,因而加深5~6月、6~7月基本面向上的力度。但萬一6月份並沒有恢復呢?那麼屆時集中下單、回補庫存的預期也會幻滅。

受疫情蔓延幹擾,目前國際航班大幅減少,國際物流也受到波及,空運費用上漲高達三至五倍,再加上零組件缺貨、部分國家的發貨通關卡住等影響下,華為已下調第1季營收目標。受疫情蔓延幹擾,各地物流運輸、國際航運、相關防疫規定……等影響,現階段上中下遊各個環節的產能利用率尚未恢復,原本預計6月份前後得以舒緩,現在看來還會延遲。

目前NB/PC類產品雖然依然強勁,而且部分企業訂單甚至排到夏秋之際(不排除有over-booking的可能),但以目前的跡象來看,6月份之後,NB/PC市況可能會出現逐月向下的走勢,主要是因為個人消費者該買的都已經買了,歐美企業採購潮也把3Q20及未來的旺季需求提前在2Q20反應了。

近來臺積電的經營狀況,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具備「全方位」指標意義,臺積電高端製程滿載的現象,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整體」電子產業都可以樂觀以對(客戶依然死守臺積電先進位程產能,紛紛選擇暫時忽略下遊需求萎縮的風險,是因為丟失臺積電高端產能所帶來的風險更大)。臺積電同時也坦承,因為疫情而造成訂單修正的現象,預料會從下半年開始陸續反應。

近期美日德等國政府要求其企業撤離中國,由政府資助搬遷費用。原本素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大陸,境內的產業上中下遊本來就已經出現破損,未來國際訂單預料也不再集中單壓在中國大陸。美日德等國動作,對其他在華外資企業具有指引作用,預料將緊隨其後跟著出走,產業鏈破損及失業影響消費問題雪上加霜。

華為日前高調發布P40系列三款新機,但好景不常,供應鏈傳出P40系列原出貨目標1,600萬支,才發布沒多久就直接砍單20~30%(這就是我們說的「發布歸發布,面子總是要顧」,發布完了、面子有了,接著實際下單萎縮或直接砍單)。

每隔一陣子就會傳出美國政府要對華為採取限制措施,以長臂管轄權來約束各企業向華為海思提供晶片及相關技術如EDA工具。為此,華為海思已加速將部分晶片交由中芯國際(港股)代工,但其最先進的14nm製程也落後臺積電大約6年,預料華為海思整體能夠轉單中芯國際(港股)的比例應該不高。

諸多臺系供應鏈共同指出,華為早已啟動智慧型手機砍單,由4G手機延伸至5G手機,以去化高達4,000~5,000萬支的庫存,然而華為海思儘管下修了在臺積電的5G手機晶片投片量,但並未下修5G基站和網通設備處理器訂單,華為通訊設備基礎建設類業務依然向上(不過因為疫情政治化的氣氛下,歐美國家正醞釀抵制華為通信設備)。

日本東京奧運延期進而影響整體消費力度,使得大尺寸TV面板需求落空,4月份TV面板報價已經下跌,預料5月份跌幅還會擴大(然而NB/平板等中小尺寸面板可逆勢增長,報價微幅上揚)。

蘋果原定9月份發布的iPhone 12新機勢必推遲。該iPhone 12樣機原本必須在3月底、4月初期進行試產才趕得上9月份發布,且必須要求美國、臺灣地區及其他國家/地區工程師親臨現場共同調校相關參數,並非遠程電話會議得以解決,日前受疫情幹擾而無法有效進行,而此時程的推遲也將影響相關供應鏈(一般新機要經過三個流程:工程驗證測試EVT → 設計驗證測試DVT → 生產驗證測試PVT;第一個的EVT在原定3月底完成,現在拖延至4月底、推遲一個月)。

全球車市萎縮,進而影響車用電子出貨表現。

近期儘管DRAM、MLCC、LCD面板……等關鍵零組件都還在漲價,但是漲價題材已經不夠性感,而DRAMeXchange業已指出,預料3Q20前下遊需求將會萎縮,使得記憶體庫存難以去化,連帶將削弱採購力度,將導致DRAM價格上漲無力,而NAND Flash價格則可能下跌。

小結

兩周前,我們已經不再建議追逐三星概念股,手機相關零組件在2Q20的風險越來越高,只有電腦和電腦周邊相關在2Q20還能持續向上。

本周新增蘋果概念股的AiP封裝長電科技及環旭電子、聲學及耳機的立訊精密及歌爾股份。以及海外受疫情影響而使國內企業間接受益概念,如:英飛凌關廠而受益的斯達半導。此外,新基建相關概念股,則包括:滬電股份、深南電路、生益科技、瀾起科技、樂鑫科技……等。其他可留意相關議題,則包括北鬥衛星系統、央行數字貨幣。

單一題材相關標的:AMD概念封測股通富微電;CPU/GPU概念PCB勝宏科技;「老牌的」覆銅板廠,如生益科技和建滔積層板(港股);工業類PCB相關(同時也是新基建概念股),如滬電股份、深南電路、生益科技;AiP天線級封裝概念的長電科技、環旭電子;光學概念半導體族群,包括韋爾股份、晶方科技、華天科技、長電科技;MLCC概念風華高科、三環集團;記憶體內存股兆易創新。

2Q20仍然看好的集中在NB/PC類:繼1Q20中國之後,全球2Q20遠遠距辦公、線上教學與宅經濟增溫,電腦及其周邊相關概念股(包括CPU/GPU概念),如:通富微電、勝宏科技、巨騰國際(港股)、長盈精密、春秋電子、福蓉科技、傳藝科技、依頓電子、勝利精密、勁勝智能、萊寶高科、雷柏科技。

中長期投資者2Q20起可逢低布局蘋果概念股:主要先以AiP天線級封裝概念的長電科技、環旭電子為優先,其次是聲學及耳機概念股的立訊精密、歌爾股份,再來是鵬鼎控股、東山精密、領益智造、工業富聯……等其他蘋果概念股。

全年依然看好之標的:立訊精密、通富微電、滬電股份、長電科技、環旭電子、水晶光電、領益智造、工業富聯、京東方A、三安光電、長信科技……。特別建議關注京東方A與三安光電後市的變化(我們從一些產業競合關係的趨勢演變,約略可以研判二者未來應該會有變化)。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好≠電子大好,手機仍在砍單,電腦須防提前透支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阿爾法工場」(ID:alpworks),作者:老駱電子,36氪經授權發布。原標題:《臺積電好≠電子大好,手機仍在砍單,電腦雖然暢旺,但須防提前透支》 臺積電對「整體」電子產業而言,已經不像以往那樣具備「全方位」的指標意義。
  • 臺積電2020年銷售額增長率達25.2% 創歷史新高
    目前全球範圍內只有臺積電和三星的工藝能夠達到7nm,在臺積電與三星長期的競爭中,臺積電往往製程上的領先和擁有更大的客戶基數佔上風。另有分析師稱,臺積電2020年的銷售額也受到其最新的5nm工藝製程製造的晶片出貨量的推動,該工藝於去年第二季度投入量產,主要用於製造手機等消費電子領域的晶片。
  • ​臺媒:高通將拋棄三星,轉奔臺積電
    聯發科2021年加強與臺積電在先進位程合作,第一季6納米天璣1200系列5G手機晶片進入量產,下半年將推出5納米天璣2000系列晶片。業界預期,高通為了鞏固5G手機晶片龍頭地位,2021年底發布的下一代高階5G手機晶片Snapdragon 895(S895)將重回臺積電投片,預計第四季採用臺積電5納米量產,初期季投片量達3萬片,並逐季拉高投片量至2022年第二季。
  • 【享】被「砍單」的請進!買了蘋果在線商城麥克風和機器人被「砍單」的請進!
    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裡查到蘋果在境內的公司主體有蘋果電子產品商貿(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100006684048308)和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000607426876P),具體起訴哪個作為普通消費者是很難分清的,索性直接都作為被告,並且把母公司Apple Inc.也追加為被告。
  • 剛剛,臺積電打破多項紀錄!
    按平臺劃分,智慧型手機晶片仍是臺積電營收的主要來源,在營收中所佔的比例高達47%,高性能計算機晶片貢獻臺積電二季度33%的營收,物聯網晶片在營收中所佔的比例為8%,汽車晶片為4%,數字消費電子產品晶片為5%,其他為3%。當提及華為對臺積電業務影響時,臺積電發言人表示:「臺積電將完全遵守所有規定,不接受任何相關新訂單。
  • 臺積電終於對華為下手了!砍掉華為20%晶片訂單:中芯國際全力支持
    臺積電「砍掉」了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20%的晶圓產能分配。據說原因是因為華為近期由於谷歌的技術封鎖,丟失了很多的海外市場,整體的海外銷量不佳,導致海思的庫存較多,存在較大的風險,所以砍掉了20%華為的訂單。華為確實在海外市場上出現了業績的下滑。
  • 海南離島免稅新政落地實施 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人氣旺
    圖為在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蘋果手機櫃檯吸引了眾多民眾。 駱雲飛 攝圖為遊客在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諮詢華為電子手錶。 駱雲飛 攝圖為在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眾多電子產品上架吸引民眾。 駱雲飛 攝圖為在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時尚電子生活館吸引了眾多民眾。 駱雲飛 攝圖為民眾在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體驗華為手機。 駱雲飛 攝圖為民眾在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選購免稅洋酒。 駱雲飛 攝7月1日,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新政策落地實施。在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時尚電子生活館吸引了許多民眾前來詢問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手錶等電子產品的價格。
  • 電子產品要全線漲價了!晶片供應緊張,臺積電帶頭提價
    相應的,各大晶片代工廠,包括臺積電、三星、中芯、聯電等,產能都排得比較滿,這一方面讓這些晶片大廠的營收屢創新高;但另一方面市場的供不應求以及大量的訂單也讓這些代工廠有點喘不過氣來。由於客戶的需求過於旺盛,現在大多數晶片代工廠,都開始醞釀提升晶片代工的價格。以臺積電為例,本來臺積電的大客戶下單,都有一定的折扣優惠。
  • 摩根大通分析師預測:臺積電將提前獲英特爾大單
    【TechWeb】9月11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摩根大通分析師昨日發布報告預測,臺積電將提前獲英特爾大單。臺積電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英特爾提早為新晶片做準備,以此推算,臺積電2022年上半年就能開始量產英特爾中央處理器(CPU),比預期還早六到十二個月。
  • 失去華為,臺積電活得還好嗎?
    更可怕的是,臺積電不僅成熟製程穩定供貨,先進位程領先一步,下一代的3nm也已開始布局。也就是說,只要想在製程領先,不管是蘋果、華為,還是高通、英特爾,沒有誰能繞過臺積電的支持。海思退出,高通、蘋果、聯發科替補作業做得又快又好,臺積電的工廠門口自然排起了長隊,華為剛一退場,蘋果、高通、聯發科就立刻替補而上。
  • 敦泰電子尋求獲得臺積電更多產能 以滿足TDDI晶片需求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7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晶片代工商臺積電近幾年在晶片工藝方面走在行業前列,領先的工藝和較高的良品率也使他們獲得了大量的晶片代工訂單,在終端市場需求回暖的情況下,已有眾多晶片供應商尋求獲得臺積電更多的產能
  • OLED屏缺料,國產品牌手機砍單
    雖然在營銷上,續航強迫症仍然是各大安卓陣營手機廠商宣傳的核心要點之一,包括電池容量、無線充電和快充技術等。  不過除了這些原因外,業界傳出的信息顯示,今年蘋果iPhone的iOS系統為了適配明年的LTPO新型背板技術做出的某些驅動調整,導致有所謂的低亮度「綠屏門」出現,雖然蘋果通過系統升級解決了部分問題,但卻引起了蘋果對面板廠商的品質重視,導致面板廠的內部良率有所降低。
  • 臺積電、聯電掌門人終...
    聯發科又回到了臺積電近日,知名數碼博主@手機晶片達人在微博上爆料,最近聯發科的電源管理晶片又回來投臺積電了,之前覺得臺積電的價格貴,轉到了聯電,現在聯電漲價限制產能,只好又回來投片臺積電。信息顯示,OPPO持有瀚巍電子10.24%的股份,為該公司的第三大股東。榮耀5G手機入網 明年規劃出貨量超過1億臺最新消息顯示,榮耀V40系列新機已經入網,搭載聯發科5G旗艦處理器天璣1000+,2021年規劃出貨量超過1億臺。榮耀新機為5G手機,將搭載庫存的聯發科5G旗艦處理器天璣1000+。
  •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示:三星是厲害對手,臺積電還沒贏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示:三星是厲害對手,臺積電還沒贏 旺材晶片 發表於 2020-12-09 09:04:31   近年來
  • 完美謝幕,臺積電告別張忠謀時代!
    臺積電股東會後,隨即召開董事會,推舉劉德音擔任董事長,魏哲家擔任總裁及副董事長。臺積電董事會預計明天繼續第2天的議程。劉德音為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機暨電腦資訊博士,曾擔任世大集成電路總經理、臺積電南廠區副總經理、先進技術事業資深副總經理、營運資深副總經理、共同營運長及共同執行長。
  • 臺積電訂購13億新設備,2納米開展明確,股價火速完成填息
    臺積電18日收盤價267元,19日除息開盤參考價265元,根據臺證交所資料,臺積電除息交易日,發行市值減少518億元,佔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約17.32點。臺積電已改採每季配息,現金股利配發月份訂為每年1月、4月、7月及10月。此前曾於6月24日除息,配發2018年每普通股現金股息8元,6個交易日完成填息。
  • 雙十一好貨提前搶,蘇寧11.1超級秒殺日,手機電腦開門紅
    這裡就不得不提下蘇寧這次11.11全民嘉年華更新了,因為不同於往年,現在開始就已經可以在蘇寧上提前搶購心儀數碼,此次隆重推出了手機電腦開門紅,11.1超級秒殺日,瘋狂的購物優惠我們將提前開啟。蘇寧這次開啟的11.11全民嘉年華好貨提前搶的活動。極大的照顧了真正想購買產品,又想享受到實惠的朋友。
  • 舊手機、舊電腦……家庭「電子垃圾」該如何處置?
    近日,市民高先生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留言求助:家中積攢了十多部淘汰的舊手機和電腦,該如何妥善處理?  隨著數位化時代發展,電子產品的更新迭代越來越快。放在家裡佔地方,扔了怕汙染環境,賣二手擔心信息安全……淘汰了的舊手機、舊電腦等該如何妥善處置,困擾著不少人。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
  • 遭遇電商任性「砍單」怎麼辦?
    雙十二來了,又一波網購浪潮襲來,大家都準備好了嗎?「買!買!買!」當你熬夜蹲直播秒殺,終於買到心儀已久的好物,心滿意足地去睡覺,第二天醒來卻發現訂單被商家取消了!如果遭遇電商「砍單」,我們作為消費者應該怎樣保護自身合法權益?舉個「慄子」01某電商促銷期間,王女士在該電商網站購買一批高爾夫球桿,並支付相應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