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謝幕,臺積電告別張忠謀時代!

2021-02-25 快芯網

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今天(6月5日)退休,董事會推舉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劉德音擔任董事長,另一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魏哲家擔任總裁及副董事長。

臺積電今天召開股東常會,由張忠謀最後一次主持,順利完成董事全面改選,結果一如臺積電事先規劃,除張忠謀外的4名董事與5名獨立董事都順利連任,張忠謀正式退休。同時,宏碁創辦人施振榮、邦菲(Sir Peter L.Bonfield)、延吉布斯(Thomas J. Engibous)、陳國慈、史賓林特(Michael R. Splinter)5人也順利連任臺積電獨立董事。

臺積電股東會後,隨即召開董事會,推舉劉德音擔任董事長,魏哲家擔任總裁及副董事長。臺積電董事會預計明天繼續第2天的議程。

劉德音為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機暨電腦資訊博士,曾擔任世大集成電路總經理、臺積電南廠區副總經理、先進技術事業資深副總經理、營運資深副總經理、共同營運長及共同執行長。魏哲家為美國耶魯大學電機工程博士,曾任新加坡特許半導體資深副總經理,及臺積電南廠區營運副總經理、主流技術事業資深副總經理、業務開發資深副總經理、共同營運長和共同執行長。

權衡兩人,張忠謀認為劉德音想得多,安排他擔任董事長,希望能為臺積電決策做最後把關;魏哲家則是決策快,由魏哲家擔任總裁,領導經營公司。張忠謀認為兩人個性有很強互補,希望兩人未來能起1+1>2的效果。

大陸半導體進步快 仍落後臺積電5至7年


張忠謀預期,未來5至10年大陸半導體產業將會有相當大的進步,但還是會落後臺積電5至7年。他也相信,10年後世界還是一樣需要臺積電。

張忠謀表示,很難預料5至10年後的情況,因為很多事情都可能發生,很多事情在1至2星期就可能發生,如中美貿易爭執可以有很多變化,也很可能會影響大陸半導體未來5~10年的發展。

若依當前的走向預測,張忠謀預期,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未來5~10年將會有相當大的進步,不過,臺積電也會有很大的進步,大陸半導體與臺積電的差距還是會一樣,會落後臺積電5至7年。

張忠謀表示,臺積電30年前選對了行業與商業模式,沒有東西可以取代矽集成電路,相信10年後世界還是一樣需要臺積電。假如沒有臺積電將會影響全世界數10億人,像是在中國大陸沒有手機是沒有辦法支付交易。而10年後,會有新型智慧型手機會出現,未來講到AI,裡面用的還是用臺積電矽集成電路。科技進步,半導體也會跟著成長,臺積電也一定要好好的做,維持臺積電在矽集成電路領導地位。

在股利政策方面,張忠謀說,以自由現金流量狀況看,今年的確可以每股配發新臺幣10元現金股息,不過,這樣會把所有自由現金流量都發光,一點都沒有彈性,沒有伸縮餘地。

張忠謀表示,臺積電是非常資本密集的公司,資本需求不可預測,不應該把所有的自由現金流量都發完,且臺積電股利政策希望能維持穩定,甚至能每年上升一點,因此往年都發放自由現金流量的70%至75%。

臺灣半導體產業界人士熱評


曾任職臺積電的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表示,張忠謀在半導體業在國內與全球產業貢獻和地位無庸置疑,臺積電是聯發科最重要的夥伴之一,聯發科和臺積電有長期緊密合作關係。

在臺積電副董事長暨創意電子董事長曾繁城心中,張忠謀更是一位不斷追求進步且令人敬佩的長官。曾繁城說,對他而言,張忠謀不論在做事、休閒或事業上,都追求不斷地進步,讓他獲益良多。

臺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表示,臺積電是真正的臺灣之光,市場價值多次超越英特爾(Intel)和豐田(TOYOTA),張忠謀退休也代表活到老、做到老的例子。臺灣土地小,可是產業和人民很有活力,在全球資訊產業產值舉足輕重,臺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產業領先,是顯示臺灣產業有志氣的好例子。

作為臺積電長年的合作夥伴,英偉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盛讚張忠謀是全世界最棒的CEO之一,且永遠精力充沛。黃仁勳說:「誰說年紀大的人不能繼續管理公司?張忠謀在企業管理的角度上,一點都不老」。

群益金鼎證券總經理趙永飛盛讚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是很優秀、很有前瞻性的CEO,張忠謀看得長遠,奠定臺積電在業界的龍頭地位。張忠謀雖然退休,但由於臺積電已有良好的基礎,短期內的產業地位不致有太大改變。

國巨董事長陳泰銘表示,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對半導體產業做出巨大貢獻,把大部分的寶貴歲月,貢獻給產業,張忠謀這時候交棒,有其人生規劃。

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陳慧明回憶,張忠謀是少見的世界級領導者,「臺灣可以找到100個和張忠謀一樣聰明的CEO,卻沒有一個有一樣的高度。」因為高度決定一切,讓張忠謀創造非凡的臺積電。張忠謀的一生,可以用一個字形容,英文來說,這個字是integrity(正直),中文來說,則是「高度」,兩者具有相同意義,是張忠謀給臺積電塑造的文化,也是他和臺積電締造非凡成就關鍵。

他進一步表示,從幾個層次看出張忠謀的不同凡響。第一,臺積電是世界級公司,臺灣稱得上世界級的公司不到三家,臺積電規模又是最大,其次,領導臺積電時期,張忠謀能直接對談英特爾、蘋果,國際化能力更是一流,第三,論政治,藍綠都佩服張忠謀,這種人鳳毛麟角,而且即便到中國、美國,也無人不曉,更重要是,罕見爭議。

陳慧明指出,臺灣或許找得到100個跟張忠謀一樣聰明的CEO,卻沒有一個有同樣的高度,而高度決定一切。論現在的主客觀條件,也難再塑造一個張忠謀,但不代表臺積電的接班人沒有能力,經歷長年經營,現在的接班人也獲得法人圈相當肯定。

行業交流、媒體合作請聯繫:微信ICzhoukang

投稿請發至郵箱:icinside01@163.com

相關焦點

  • 後張忠謀時代的臺積電
    這也可以看出,在任何時代,包括前幾年盛行網際網路輕模式的時候,那些手握供應鏈核心資源的「重型企業」,都不會輕易失去話語權。張忠謀所創立的臺積電正式將Foundry晶圓代工從一個副業做成一個主業。而張忠謀則更早地預見到了這一趨勢。
  • 臺積電張忠謀告別秀:每天賺10億!
    晶圓代工廠臺積電今(18)日下午舉辦法說會,董事長張忠謀親自現身主持,他在公司法說會尾聲表示這是他任內親自上陣的最後一場法說會,以「我會想念你們」這句話感性向法人告別。法說會上,臺積電公布2017年全年營收新臺幣9774.47億元,同比增長3.1%,全年稅後純益為新臺幣3431億元,同比增長2.7%,每股EPS為新臺幣13.23元,再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張忠謀告別:我會想你們的臺積電今日(1月18日)召開2017年第4季法人說明會,由董事長張忠謀、共同執行長劉德音、魏哲家及財務 長何麗梅共主持。
  • 裸退的臺積電張忠謀
    今年 6 月,他將正式從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積電」)退休,不再擔任任何董事職位。懷念一個時代,也懷念一個典範人物。三十年前,張忠謀的一個理念改變了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運作模式,就此開啟了半導體專業代工的時代。其實,人生很難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去規劃。
  • 為何臺積電如此強悍?張忠謀是如何做大臺積電的?
    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咱們臺灣省對於高科技人才是極其渴望的,對於高新技術企業的幫扶也是空前的!早在1985年,張忠謀就接受了臺灣省邀請,出任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兩年後,張忠謀趕在政策紅利的大風口,創辦了臺積電!
  • 臺積電張忠謀宣布2018年6月退休!
    自張忠謀於1987年創立臺積電,並一手締造全球晶圓代工領域龍頭老大,已是三十年。早在2005年,張忠謀就在考慮退休和交接問題;臺積電也從2013年開始實行劉德音、魏哲家擔任共同執行長職務,希望能夠進行平穩的權力過渡。
  • 謝和博淺談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先生
    1、 少年時代:居無定所,顛沛流離。張忠謀 1931 年生於浙江寧波。1931年—1940年,一家人為避戰亂輾轉遷徙於南京、廣州、重慶、上海、香港,成人之前,張忠謀已居住過 6 個城市,在 10 個學校念過書,相當長時間內都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
  • 臺積電斷供華為背後:任正非的命,張忠謀的運
    川普的禁令正式生效,臺積電無法繼續為華為生產晶片,一對緊密的合作夥伴,被生生拆散。任正非起於微時,一路跌跌撞撞養成華為,卻在暮年還要遭遇致命一擊,相比臺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他的命實在太差了。張忠謀當時還有3個月就要徹底退休,他拜會的目的是希望任正非日後多多關照臺積電。那一年,華為給臺積電貢獻了8%的營收,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第一是蘋果。 兩位巨頭怕是沒有料到,美國對華為的制裁突然而至且層層加碼,搞得華為沒法「關照」臺積電,只能與與臺積電「執手相看淚眼」。
  • 臺積電張忠謀生於寧波,長於大陸,真心希望臺積電為國效力
    再說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和張忠謀曾經是美國德儀的同事,張汝京比張忠謀晚離開美國十年,同樣創建了一個晶片代工廠,叫世大積體。據說一個莫名的電話要求 「世大積體」被臺積電收購。一氣之下,張汝京跑到上海創辦中芯國際。
  • 臺積電:張忠謀正式開始交棒了!
    ,董事長張忠謀提名劉德音和魏哲家,象徵臺積電兩位共同執行長正式開始接班之路,市場預期,臺積電營運和獲利能力十分穩定,尤其在先進位程上一路過關斬將,張忠謀將在2年內正式交棒,劉魏先進入董事會做準備!       臺積電14日召開董事長,除了市場預期的宣布股利政策、資本支出、員工獎金外,意外宣布董事會將新增兩位成員,也就是臺積電兩位共同執行長劉德音和魏哲家。      臺積電指出,公司董事人數為10人,將於2017年的股東常會中增選二名董事,授權董事長提名劉德音和魏哲家為董事候選人,將於6月8日的股東常會中議決。
  • 臺積電將減少加班列入關鍵KPI「半導體教父」張忠謀的哈佛人生
    6月5日,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參與臺積電職場生涯的最後一次股東會,正式交棒退休,臺積電進入了「後張忠謀時代」。張忠謀,這個時代的產業巨人,一生戰績彪炳。臺積電因為張忠謀31年的掌理,成為市值近7萬億新臺幣的世界級巨無霸。2017年底,臺積電迎來 30 周年慶之前,張忠謀宣布來年 6月會正式退休。
  • 如何在半導體界成就傳奇:圖說張忠謀的臺積電人生
    張忠謀是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創始人,現任臺積電董事長,有「晶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之稱。  27歲那年,作為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碩士生,他與半導體開山鼻祖、英特爾公司創辦人摩爾同時踏入半導體業,與集成電路發明人傑克-科比同時進入美國德州儀器公司。
  • 對臺積電叛將梁孟松如何評價?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說話了
    臺積電前營運長蔣尚義確定回鍋中芯擔任副董後,同樣出身臺積電的中芯聯合執行長梁孟松隨即向董事會閃辭。 3年前梁孟松加入中芯時,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雖不評論,但也透露,梁在離開臺積電前很忠心,唯一讓他覺得好感打折的原因,是梁跑來跑去(先後去三星、中 芯)。
  • 「半導體教父」張忠謀,他創建臺積電稱霸全球,掌握華為晶片命運...
    臺積電是全球第一大晶圓代工廠,市場上一些最著名的晶片就是由臺積電生產的,如華為麒麟晶片、蘋果A系列晶片,高通晶片等,都是由臺積電生產的。在全球晶片代工領域,臺積電市場份額高達52.7%,可謂一枝獨秀。臺積電的創始人,就是著名的企業家張忠謀。
  • 張忠謀「大放厥詞」!網友回應:是中國市場養活了臺積電!
    張忠謀老謀深算?眾所周知,華為雖然有設計晶片的實力,但一直受制於晶片的製程。這麼多年來,華為海思晶片一直由張忠謀的臺積電代工。而張忠謀最近一段言論可以說是徹底火了,張忠謀表示,中國大陸應該專注於晶片設計,製程交給臺積電就好了。這話說得雖然有道理,但讓我們聽著很不舒服。意思就是讓華為安分一點,不要什麼都想搞,可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咱們也不能把生殺大權交給你臺積電啊!
  • 臺積電押錯寶,張忠謀與蔡英文暗生嫌隙?
    當天,島內科技界大佬紛紛出席,甚至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與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來了一個時隔二十多年後的首次同臺,二人握手破冰。 不過民進黨當局卻沒有對這有意義的40周年有更多的表示,當天,蔡英文、賴清德還有蘇貞昌都未到場。據臺媒披露,蔡英文等人不到場可能是為了避免尷尬,雖然在前些時候,蔡英文和張忠謀還相談甚歡。
  • 張忠謀: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臺積電
    「他們不是依法辦事的官僚,而是那大時代下的特殊產物,」她在書中強調,「比較貼近現實的看法,應該是將他們看作中國傳統的以經世致用為職志的知識份子 ……他們讀過傳統經典、用毛筆批公文、寫律詩絕句。更重要的是,他們承繼了中國知識分子自鴉片戰爭以降的整體屈辱及救亡圖存的使命感。他們學習工程與財經,只是因為認為救臺灣以工業救臺灣最有效。」
  • 斷供華為,臺積電放棄內地市場,張忠謀到底在「謀」什麼?
    對臺積電斷供能否見招拆招,決定了華為未來的生死存亡。 文理雙修的天才 張忠謀出生於1931年的浙江,父親是政府官員。在長大過程中,張忠謀感受最大就是兵荒馬亂。因為戰爭,張忠謀一家一直在香港、重慶等地奔波。
  • 張忠謀:用30年把臺積電打造成為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商
    然而對方一去不回,直到張忠謀打電話聯絡,才發現原來他已找到願意接單生產的工廠,不需要自己蓋廠,所需的資金也大大降低。張忠謀上周五在接受彭博社專訪時說,這次事件「讓我有了投建一家純粹的晶片代工製造商的想法。」3年之後,張忠謀創辦了專為他人代工製造晶片的臺積電。「我當時其實很失望,但也讓我產生了靈感,」張忠謀回憶說。
  • 關於臺積電,張忠謀果然說對了!
    光刻機是晶片生產的最核心設備,如果說在光刻機領域,荷蘭的製造商ASML稱自己是第二的話,那麼全世界沒有敢稱第一;同樣在晶片領域,如果臺積電說自己是第二,那麼世界上沒有敢說自己是第一。作為全世界晶片代工企業的領頭羊,臺積電之所以無法被超越是因為,臺積電開創晶片代工模式以來的高速發展。
  • 臺積電是怎樣煉成的(四):聯電和臺積電、張忠謀和曹興誠,臺灣半導體產業的「雙雄」對決
    作者 | 王義偉photo | 圖蟲創意當張忠謀和他的臺積電在臺灣島內風生水起之際,張汝京也在美國德州儀器大放異彩。現在回過頭看,張忠謀和張汝京應該是德州儀器發展史上最出色的兩個中國人。兩年後,他回到出生地大陸,從此加入到了篳路藍縷的大陸半導體產業建設隊伍,也陷入了與張忠謀的恩怨糾纏之中。場景回到臺灣,張忠謀創立臺積電,加上之前就已擔任聯電的董事長,所以臺灣電子產業的大半個江山都在張忠謀的手中。當然,張忠謀的真正心思,只能是臺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