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臺積電張忠謀宣布2018年6月退休!

2021-01-17 摩爾芯聞


10月2日,臺積電TSMC在臺股收盤後發布重大訊息,現年86歲的董事長張忠謀將於2018年6月股東大會後退休,公司由雙首長平行領導接續,劉德音將接任董事長,魏哲家擔任總裁。

 

張忠謀董事長宣布:「本人將在此屆董事任滿,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後退休。本人將不續任下屆董事,亦不參與任何經營管理部門工作。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後,臺積電將採取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度,劉德音博士將擔任董事長,魏哲家博士將擔任總裁。所有現任董事除張董事長外,均已同意被提名並於股東會選舉後續任下屆董事,並同意支持自下屆起之上述雙首長平行領導」。

 

自張忠謀於1987年創立臺積電,並一手締造全球晶圓代工領域龍頭老大,已是三十年。早在2005年,張忠謀就在考慮退休和交接問題;臺積電也從2013年開始實行劉德音、魏哲家擔任共同執行長職務,希望能夠進行平穩的權力過渡。

 

張忠謀在退休宣布公告中如是說,短短百字,感人至深:

 

過去三十餘年創辦及奉獻臺積電,是我人生中非常興奮、愉快的一段時期。現在,我想把我的餘年保留給自己及家庭。德音、哲家兩位自2013年起就擔任共同執行長職務,表現優越。我退休後,在德音、哲家兩位領導下,以及大致不變的董事會監督及支持下,我有充分信心,臺積電將持續『再創奇蹟』!」



1987年,臺積電橫空出世,改寫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格局

 

早期,半導體公司多是從IC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到銷售都一手包辦的整合元件製造商(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 俗稱IDM),如英特爾 (Intel)、德州儀器 (TI)、摩託羅拉(Motorola)、三星 (Samsung)、飛利浦(Philips)、東芝 (Toshiba)等。

 

然而,由於摩爾定律的關係,半導體晶片的設計和製作越來越複雜、花費越來越高,單獨一家半導體公司往往無法負擔從上遊到下遊的高額研發與製作費用,因此到了1980年代末期,半導體產業逐漸走向專業分工的模式──有些公司專門設計、再交由其他公司做晶圓代工和封裝測試。

 

其中的重要裡程碑莫過於1987年臺積電 (TSMC) 的成立。臺積電的創立和興盛,標誌著整個半導體產業革命性的重塑:首先,晶圓代工廠變成了一個依賴度很高的專業;其次,純晶圓廠為Fabless代工的模式,讓新進入半導體行業的人,不再需要投資工廠就能創辦半導體公司,從而大大降低了晶片行業的創業門檻,促進了整個產業和技術應用的繁榮。

 

作為晶圓代工產業的開拓者和絕對龍頭,臺積電的營收和利潤和市場佔有率是絕對驚人的。根據數據顯示,臺積電2016 年營收同比成長 11% 至 294.9 億美元,利潤超過150億美元,市佔率也逼近六成(59%)。與之相對比,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營收成長 10%,市佔率維持在 11%。第三名的聯電成長 3%,市佔率下滑 1 個百分點至 9%。而從過去幾年臺積電的發展和其他潛在競爭對手的市佔看來,臺積電的領先地位無法撼動。


根據半導體行業觀察之前的統計,從2009年起智慧型手機的爆發性增長以來,搭上這波便車的臺積電發展迅猛,營收屢創新高,稅後利潤也呈整體上升態勢。從去年以來甚至一度超過Intel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這種絕對領先帶來的經濟影響也是明顯的。


56歲創業,張忠謀締造了最會賺錢的華人科技公司


張忠謀(1931年7月10日出生),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創始人,現任臺積電董事長,有「晶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之稱。27歲作為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碩士生,他與半導體開山鼻祖、英特爾公司創辦人摩爾同時踏入半導體業,與集成電路發明人傑克-科比同時進入美國德州儀器公司。1972年,先後就任德州儀器公司副總裁和資深副總裁,是最早進入美國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層的華人。1985年,因理念不合,張忠謀辭去在美國的高薪職位返回中國臺灣,受臺灣方面邀請出任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1987年,張忠謀在臺灣新竹科學園區創建了全球第一家專業代工公司——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臺積電),並迅速發展為臺灣半導體業的領頭羊。

 

56歲創業的張忠謀,不但一出手就改寫半導體產業格局,而且一手締造了最會賺錢的華人科技公司:

 

2002年,半導體業剛剛走出低迷,臺積電就以超過50億美元的年營收,作為全球第一家,也是最大一家專業晶圓代工公司,進入半導體產業前10名。此後,臺積電更一路狂飆,穩居世界第一。

 

2015財年,他的臺積電以1671億營收穫得淨利潤604億,其利潤規模是臺灣最大企業、營收8872億的鴻海精密231億淨利潤的2.6倍;是營收3950億的華為369億淨利潤的1.6倍;是營收1028億的騰訊288億淨利潤的2倍多,也領先阿里2016年財年(營收1011億)427億淨利潤將近180億(註:貨幣單位均為元/人民幣)。

 

獲利能力可謂冠絕群雄。而這樣的獲利能力,對臺積電來說,已不是一年兩年,而是保持了幾十年。

 

然而,臺積電晶圓代工帝國的締造者,86歲的創始人張忠謀,只擁有公司0.5%的股份。由於臺積電過去一年的股價上升了了25%,作為創始人的張忠謀身價終於突破了十億美刀,對於他所締造的商業帝國來講,並不算多。或許這些志在書寫歷史的人,他們最關注的永遠是企業本身。

 

哈佛大學著名管理學教授麥可波特曾經這樣總結張忠謀對世界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貢獻:不但創造了自己的行業(純晶圓代工業),也創造了客戶的行業(無晶圓設計業)。



2005年交班換帥卻以失敗告終,張忠謀回歸掌權

 

早在2005年6月,時年74歲的張忠謀就宣布辭去臺積電總執行長職務,放權給其一手培養起來的接班人蔡力行,自己只任董事長。

 

當時,蔡力行在臺積電工作20年,從廠長做起,可謂張忠謀的左膀右臂。但2008 年金融海嘯期間,蔡力行不但未能領導臺積電應對好形勢,甚至還一度滑向深淵。2009年第一季,臺積電的營業收入比上一季跌了差不多40%,毛利率跌到20%以內。更慘的是,整整一季,臺積電的產能利用率只有4%。再加上據傳言,蔡力行一意孤行推行的強制裁員措施,觸及了張忠謀所主張的誠信第一的底線,於是張忠謀動議董事會,罷免了蔡力行。

 

這一次交班以失望和失敗告終,張忠謀在78歲高齡重回臺積電任CEO,同時兼任董事長職位。他的回歸可謂力挽狂瀾:2010年Q1,臺積電成為臺灣1300家上市公司中獲利最高的企業,全年營業收入突破4000億臺幣,市值衝上2兆元臺幣,股價漲幅達30.65%,此後憑藉智慧型手機的大潮,成為智慧型手機供應鏈中至關重要的企業。

 

正式宣布退休——雙長制會是一個最終狀態嗎?

我們先來看一下退休消息宣布的時機,主要還是由於臺積電站穩在先進位程市場的絕對領先地位,據 IC Insights 最新統計,臺積電在 40nm以下製程2017全年營收約可達 185 億美元,市場份額高達 86%,且其金額是格羅方德、聯電與中芯三家 40 nm以下製程營收的 7 倍之多;加上2017年9月29日,臺積電突然宣布公司3nm製程新工廠將會留在臺灣;並在明年6月張忠謀正式退休之前,留下足夠的時間裕量來應對權利交接中可能發生的問題。


劉德音(左)張忠謀(中)魏哲家(右)(1月,臺北市內)


據公告,公司由雙首長平行領導接續,劉德音將接任董事長,魏哲家擔任總裁。過去,關於誰將正式接班,大家是霧裡看花,莫衷一是;今日終有定論,花開兩朵,各有擔當,劉、魏共同帶領臺積電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據此前媒體報導,魏哲家經常出面負責有關和政府打交道的公共事務;劉德音則常列席電供貨商管理大會。在法說會時,張忠謀丟出由兩人回答問題時,也是劉德音針對未來前瞻規劃的多;魏哲家則回答臺積電目前現況的多。某種程度也可看出在決策前瞻規劃,張忠謀認為劉德音特質勝於魏哲家。

 

事實上,接班人問題,已經成為擺在半導體行業知名公司創始人面前的普遍難題。這些大多數在上世紀70、80年代起家的創始人們,到如今普遍都已經進入暮年,不管是自己的下一代還是培養的職業經理人,在影響力、號召力甚至能力方面都很難與自己匹敵。雙長制的出現,又何嘗不是因為年輕一輩的歷練,尚未到達能夠真正地全面接手前一輩靈魂人物的高度?只能留待交出實際的業績答捲來證明。


此次,已經86歲的張忠謀再度退休,很可能是這位明星掌舵人的正式謝幕,復出的可能微乎其微。張忠謀一手創辦的臺積電,能否在新接班人的帶領下走到更遠的地方?


文/半導體行業觀察


【關於轉載】:轉載僅限全文轉載並完整保留文章標題及內容,不得刪改、添加內容繞開原創保護,且文章開頭必須註明:轉自「摩爾芯聞MooreNews」微信公眾號。謝謝合作!

【關於投稿】:歡迎半導體精英投稿,一經錄用將署名刊登,紅包重謝!來稿郵件請在標題標明「投稿」,並在稿件中註明姓名、電話、單位和職務。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MooreRen001或發郵件到 jyzhang@moore.ren

相關焦點

  • 重磅!張忠謀宣布退休!
    10月2日,現年86歲的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宣布將於2018年6月退休,公司由雙首長平行領導接續,劉德音將接任董事長,魏哲家擔任總裁。   臺積電公告如下:      張忠謀董事長宣佈:」本人將在此屆董事任滿,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後退休。本人將不續任下屆董事,亦不參與任何經營管理部門工作。
  • 張忠謀明年6月退休、劉德音接董事長,未來臺積電將面對的三大挑戰
    集微網綜合報導,臺積電10月2日公布重大訊息公告,宣布現年86歲的董事長張忠謀即將於2018年6月退休,由現任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劉德音接臺積電董事長、另一位共同執行長長魏哲家將擔任總裁。張忠謀宣布:「本人將在此屆董事任滿,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後退休。本人將不續任下屆董事,亦不參與任何經營管理部門工作。
  • 張忠謀退休: 魏哲家負責蘋果、劉德音負責高通,昨天股價平歷史新高;高通聯發科頻砍價,蘋果新機銷況不明,臺積電營運風險升
    張忠謀 2 日宣布,2018 年 6 月股東會後將退休,不再擔任臺積電任何職務,未來臺積電將採雙首長平行領導制,由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劉德音接任董事長,另一位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魏哲家擔任總裁。外資認為,臺積電接班計劃長期來一直備受投資人關注,隨著張忠謀明確宣布,未來將由劉德音與魏哲家共同領導,應有助消除投資人疑慮。
  • 裸退的臺積電張忠謀
    臺積電將於6月5日舉行股東會並改選董監事,這也是張忠謀最後一次主持股東會,由於張忠謀堅持裸退「不續任董事、不接顧問、 不擔任榮董」,依規劃將由現任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劉德音接任董事長,做為公司的最高決策代表;另外一位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魏哲家則接任總裁,必須向董事長及董事會報告;劉德音、魏哲家兩人共同領導模式,被外界稱為「雙首長制」。
  • 臺積電張忠謀告別秀:每天賺10億!
    法說會上,臺積電公布2017年全年營收新臺幣9774.47億元,同比增長3.1%,全年稅後純益為新臺幣3431億元,同比增長2.7%,每股EPS為新臺幣13.23元,再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張忠謀告別:我會想你們的臺積電今日(1月18日)召開2017年第4季法人說明會,由董事長張忠謀、共同執行長劉德音、魏哲家及財務 長何麗梅共主持。
  • 後張忠謀時代的臺積電
    曾有晶片行業人士向AI財經社回憶,張汝京曾私下向他確認,當時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差距只有一兩年,甚至他只要9個月就能趕上新竹那個老大哥,並預計90nm的工藝將超過臺積電。但張忠謀已經在籌備反擊戰。直到2009年,中芯國際宣布與臺積電籤訂和解協議,將向臺積電分期4年支付2億美元現金,同時向臺積電發行新股及授予認股權證,交易完成後臺積電將持有中芯國際10%股份。張忠謀和臺積電的這次反擊,不僅讓中芯國際元氣大傷,也拖垮了其腳步。中芯國際靈魂人物在這場訴訟中成為犧牲品,張汝京「主動」退出自己一手建立的公司。
  • 完美謝幕,臺積電告別張忠謀時代!
    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今天(6月5日)退休,董事會推舉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劉德音擔任董事長,另一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魏哲家擔任總裁及副董事長
  • 讓對手發抖的張忠謀,還是要退休了
    手握臺積電股份不到1%的董事長張忠謀,身價因此水漲船高,個人財富達到10億美元。然而,前幾天,張忠謀老先生卻意外地對外宣布,「明年6月上旬的股東大會之後,我就退休了。過去30幾年,創辦了以及奉獻了臺積電,是我個人人生當中非常興奮愉快的一段時期。現在我要把我的餘年,保留給自己和家人。」要不是他的滿頭銀髮,或許,大家都忘了他已是86歲高齡,退休是情理之事。
  • 臺積電斷供華為背後:任正非的命,張忠謀的運
    作者|秦海清編輯|張洋2018年3月,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拜訪深圳華為總部,平日裡穿著隨意的任正非,特意換上了西裝。張忠謀當時還有3個月就要徹底退休,他拜會的目的是希望任正非日後多多關照臺積電。那一年,華為給臺積電貢獻了8%的營收,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第一是蘋果。 兩位巨頭怕是沒有料到,美國對華為的制裁突然而至且層層加碼,搞得華為沒法「關照」臺積電,只能與與臺積電「執手相看淚眼」。
  • 劉、魏兩人延續張忠謀經營風格 迎來臺積電一輪新盛世
    此前,張忠謀退休,劉德音接任董事長,魏哲家擔任總裁一職,臺積電正式進入劉、魏共治時代。兩人接班迄今,正好迎來臺積電一輪新盛世。劉、魏兩人正式接班這900多個日子以來(從2018年6月5日至2020年12月10日),臺積電股價上漲123.5%,換算之,市值增加了7.5兆元新臺幣。股民也更樂於擁抱臺積電,劉、魏接班前,臺積電股東人數為34萬9991人,最新的統計數字是57萬8777人,900多天內,增加了近23萬人。
  • 臺積電張忠謀的雙面人生:華為的金牌盟友 大陸半導體的冷面殺手
    張忠謀出生於1931年,比任正非大13歲,畢業於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與半導體開山鼻祖以及英特爾創始人戈登·摩爾同年踏入半導體行業。1985年張忠謀從德州儀器退休回到臺灣任工研院院長,1987年創辦晶片代工企業臺積電。巧合的是,這一年找不到工作的任正非在特區深圳創辦華為,華人企業家的「絕代雙雄」登上舞臺。
  • 臺積電將減少加班列入關鍵KPI「半導體教父」張忠謀的哈佛人生
    6月5日,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參與臺積電職場生涯的最後一次股東會,正式交棒退休,臺積電進入了「後張忠謀時代」。張忠謀,這個時代的產業巨人,一生戰績彪炳。臺積電因為張忠謀31年的掌理,成為市值近7萬億新臺幣的世界級巨無霸。2017年底,臺積電迎來 30 周年慶之前,張忠謀宣布來年 6月會正式退休。
  • "晶片大王"張忠謀:19歲上麻省理工,56歲創建臺積電,稱霸全球
    晶片大王"張忠謀就是科學技術發展洪流中的佼佼者。"晶片大王"的成長經歷  張忠謀1931年7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他的出生日期著實不能算是一個好時期。1931年9月18日,敵軍在中國東北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事變,並陸續在全國各地製造事端,意圖挑起戰爭。
  • 臺積電:張忠謀正式開始交棒了!
    ,董事長張忠謀提名劉德音和魏哲家,象徵臺積電兩位共同執行長正式開始接班之路,市場預期,臺積電營運和獲利能力十分穩定,尤其在先進位程上一路過關斬將,張忠謀將在2年內正式交棒,劉魏先進入董事會做準備!       臺積電14日召開董事長,除了市場預期的宣布股利政策、資本支出、員工獎金外,意外宣布董事會將新增兩位成員,也就是臺積電兩位共同執行長劉德音和魏哲家。      臺積電指出,公司董事人數為10人,將於2017年的股東常會中增選二名董事,授權董事長提名劉德音和魏哲家為董事候選人,將於6月8日的股東常會中議決。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世界盃球隊身價榜,臺積電張忠謀退休,滴滴車費...
    臺積電張忠謀退休 新領導班子接任昨日,臺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正式退休,87歲的晶片大王離開奮鬥了30年的臺積電。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強人時代」落下帷幕。在昨日的股東大會上,張忠謀宣布卸任董事長,不再擔任任何董事職位。而未來臺積電將執行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劉德音接任董事長,是公司最後的決策者;魏哲家擔任總裁,領導和經營公司,向董事會報告。
  • 臺媒:蔡英文將宣布由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任APEC代表
    【環球網報導】亞太經合會議(APEC)將於11月30日至12月4日召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APEC自1989成立以來,今年首次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辦。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稱,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10日)上午10時將宣布由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擔任臺灣地區代表參與領袖峰會,這是張忠謀第4度出任代表。張忠謀(左)與蔡英文資料圖(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APEC上半年取消或延後多數會議及活動。
  • 「半導體教父」張忠謀,他創建臺積電稱霸全球,掌握華為晶片命運...
    張忠謀1931年出生於浙江寧波,是地地道道的寧波人。父親曾任寧波市鄞縣財政局長,母親是清代著名藏書家徐時棟的後人。抗戰期間,張忠謀一家顛沛流離,輾轉遷徙於南京、廣州、重慶、上海、香港之間。1941年香港遭日本佔領,一家人來到重慶,張忠謀進入重慶南開中學就讀。1949年,18歲的張忠謀考上了美國哈佛大學。隨後,張忠謀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專攻機械工程,獲得機械系碩士學位。
  • 為何臺積電如此強悍?張忠謀是如何做大臺積電的?
    早在1985年,張忠謀就接受了臺灣省邀請,出任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兩年後,張忠謀趕在政策紅利的大風口,創辦了臺積電!……第二,「晶片大王」張忠謀1931年出生的張忠謀,19歲時從哈佛轉學至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專攻機械工程;1954年,張忠謀獲得麻省理工學院機械系碩士學位!
  • 張忠謀回顧創辦臺積電過程,談臺灣半導體業的未來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接受竹科廣播電臺的專訪,23日播出了上集20多分鐘訪問內容。張忠謀首度暢談退休後的生活,表示很習慣,也透露原本打算寫的15萬字自傳下冊內容,將聚焦於從美國德州回臺後的生涯為主。他也坦言,創辦臺積電過程很興奮,雖不見得一定很辛苦,但有遇到很大挫折。
  • 臺積電運動會!劉德音主持,發4.68億紅包!羨慕…
    這是創辦人張忠謀退休後的首場運動會,本屆運動會由新任董事長劉德音主持。運動會上,與往年一樣給員工派發紅包。據悉,此次員工收到1.2萬元(文中貨幣單位均為新臺幣)的大紅包,總金額共計4.68億元,高於去年張忠謀最後一次參加運動會時所發的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