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以往的都市情感劇,《因為遇見你》從中國傳統文化找尋突破口,以時尚的現代生活為筆,以古老的刺繡技藝為線,勾勒出極具張力的故事圖景。
經過三十多年的耕耘,都市情感劇已成為國產類型劇的一片「沃土」,出產了眾多閃耀螢屏的優秀熱播劇。在都市情感劇逐步類型化、製作模式日趨成熟的同時,也開始表現出「過度開墾」的跡象,無論是在婆媳、夫妻、代際等人物關係層面的輪替,還是從自由戀愛、婚姻危機到情感犯罪等主題觀念的轉向上看,都漸漸呈現出創新的無力感。都市情感劇還有創作空間嗎?如果有,該如何揉進新元素,完成都市情感劇在創新上的「救贖」?
在這個問題上,《因為遇見你》或許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不同於以往的都市情感劇,該劇從中國傳統文化找尋突破口,以時尚的現代生活為筆,以古老的刺繡技藝為線,勾勒出極具張力的故事圖景。劇情圍繞「刺繡」事業展開,講述了因一場意外陰差陽錯生活在餛飩店的女主人公張果果,憑藉過人的刺繡天賦和善良之心逆襲時尚圈的勵志故事。這是國產都市情感劇向內探求,挖掘中國文化資源的創新之作,國粹刺繡與都市情感的首次聯袂不僅造就了本劇未播先火的高熱度,更為都市情感劇的文化探索與劇制創新提供了一種參考範式。
《因為遇見你》以國粹刺繡為線穿起了全劇的人物關係與衝突設置。在人物關係的塑造上,以「刺繡」為圓心,刻畫出兩代人與兩種關係的敘事圈層。首集開局便上演了刺繡世家金縷閣中大嫂宋秀華與二嫂徐卉婕之間的繼承人之爭,而這段充滿權謀爭鬥的妯娌關係亦如同「線頭」一般牽引著下一代張果果、張雨欣這對非親姐妹的錯位人生。藉助中青兩代演員的不俗演技塑造出「顧家與寬容」「事業和好勝」兩種不同類型的女性形象。「刺繡」聯結了劇中人物「遇見」的種種可能性,但本劇對於「刺繡」的理解不止於國粹這一「面子」,更致力於探討文化傳承的「裡子」,並依託情節衝突加以詮釋。本劇在展現人物愛恨情仇的同時,始終在回應「傳統文化」如何在時尚的現代社會得以存續和發展這一問題。不同的刺繡文化傳承觀念不僅是大嫂與二嫂矛盾爭鬥的分水嶺,也通過代際關係傳承給新一代繡徒張果果與張雨欣,前者堅持「以愛之名」刺繡,後者則一心追求像「刺繡」一般璀璨奪目的人生。在兩種不同觀念的碰撞中向觀眾傳遞正確的價值觀。
作為都市情感劇的一次文化探索,《因為遇見你》一方面為國產都市情感劇貢獻了新的創作靈感,另一方面也賦予中國傳統文化技藝復興的可能性。無論是人物塑造、情節設定,還是服飾穿搭、道具配飾,為觀眾呈現一幅傳統文化與都市時尚交融而成的華美繡作。
然而,從類型劇的層面上看,《因為遇見你》依舊沒有逃離當下都市情感劇普遍滑向青春偶像劇的大趨勢,「秀肌肉」「顏值論」的製作傾向隨處可見,甚至為展現「高顏值」增加不必要的情節,使本劇的後半段顯得拖沓而不緊湊。此外,劇中使用「車禍」「失憶」「換子」「復仇」等俗套的老梗來刻意製造矛盾,推進劇情的發展,令本劇多多少少有「炒冷飯」的嫌疑。都市情感劇之所以能在中國電視螢屏長盛不衰,關鍵在於都市生活變化萬千,為此類作品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和想像空間,就本劇而言,設置「遇見」的可能性有千萬種,又何苦只取這一瓢飲?
虛火漸退 影業「新舊勢力」何去何從之光線傳媒
虛火漸退 影業「新舊勢力」何去何從之阿里影業
揭秘騰訊、愛奇藝、搜狐視頻合作分帳內幕
「跑男」「教母」俞杭英離職?《綜藝報》獲本人回應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並附上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登錄手機版「綜藝+」m.zongyijia.net
*「綜藝」訂閱號投稿及業務聯絡:182-1013-1956,135-2158-7321
*「綜藝」訂閱號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微博、網易、搜狐、百家號、UC訂閱號、UC頭條號、360眾媒、界面等媒體平臺。
現在請長按二維碼圖片,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