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安娜貝蘇
雖然難免辛苦,但願我們都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
近日,42歲劉濤雙十一直播11小時的消息衝上了微博熱搜。
從晚7點開播,到凌晨3點才下播,連播8天,創造了2.2億元的銷售額,堪稱「最強打工人」。
還記得今年5月份,劉濤官宣入職阿里,5天後首次直播帶貨,觀看量就超過了2000萬,4小時銷售額超過1.48億,熱度直逼專業頭部主播薇婭和李佳琦。
有網友說:「劉濤真是一個幹什麼成什麼的神奇女俠」。
其實,這位神奇女俠並沒有別的魔法,只是比別人多了萬分的努力和付出。
退掉演員的光環,劉濤每一次直播,都在堅持「專業」二字。
直播開始前,她會盡心盡力挑選產品,親自把關每一個細節。
產品文案裡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個段子,每一句話怎麼演繹,具體到每一個表情,她都要琢磨很久。
直播時,她全程面帶微笑,始終保持高昂的熱情,小到收納袋,大到海景房,都如數家珍。
有一次,為了慶祝觀看人數達到2000萬,甚至不顧形象在直播間玩起了倒立。
網上有一份劉濤轉行直播過後的時間表:
凌晨00:30分,一批人準備睡覺時,劉濤在直播間聲情並茂地講解產品;
凌晨01:00,大多數的加班族已進入夢鄉,劉濤在看直播策劃,產品信息;
凌晨3:00,很多人已進入了深度睡眠,劉濤還在開直播復盤會議。
團隊的很多年輕人,都直呼熬不過濤姐,問她累嗎,劉濤只是雲淡風輕的一句:「這是我的常態。」
轉行直播的明星有很多,但唯有劉濤,成為了其中的佼佼者。
與其把她的成功歸結為所謂的幸運,歸結為 「明星效應」,不如說這是她的「專業效應」。
哪有什麼不請自來的幸運,不過是有備而來的努力。
那些看似輕而易舉獲得的成績,早就在背地裡經過了百轉千回的磨鍊。
前兩天,李佳琦又有好消息傳來。
雙十一預售直播,他賺足39個億,首次反超薇婭。
在預售直播前,系統曾預估過李佳琦和薇婭的銷售額,當時薇婭領先李佳琦兩個億。
但是李佳琦在客單比薇婭低200元的情況下,總銷售額反超薇婭1個億。
凌晨的直播間裡,熱鬧非凡,李佳琦敲鑼打鼓,賣力地吆喝。
有人笑稱:「大半夜敲鑼打鼓讓大家不要睡,起來剁手,大概只有李·喪心病狂·佳琪才能做得出來了。」
次日熱搜上甚至出現了#第一個讓我不睡覺的男人#,相關話題曝光率過億。
屏幕前的李佳琦永遠是情緒飽滿,金句頻出。
但前臺的光鮮,都是臺下的汗水換來的。
曾有記者報導過李佳琪的工作日程表:
他每天晚上7點開始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一點,直播結束後卸妝、復盤,凌晨4點睡覺,中午12點到5點選品,繼續準備晚上7點的直播。
日日如此,年復一年。
工作之餘,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
他曾在一次採訪中自曝,來上海三年時間,他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直播上。
他的身邊都是同事,幾乎沒有朋友。
即使因為過度勞累導致暴瘦,直播時必須帶上支氣管炎噴霧,他只能趁著直播間隙的十幾分鐘咪會瞌睡,完全不敢停下來。
「如果一天不直播,你的粉絲就可能被其他9999場直播吸引走。」
別人看得到李佳琦的風光,看不到他的孤獨和疲憊,看得到他的成績,看不到他的拼命。
沒有人是一夜爆紅的,所有光鮮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心酸,所有臺上一分鐘的展示,背後都是數年臺下默默的積累。
每種你所羨慕的生活背後,必定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艱難歷程。
中國首富李嘉誠,從16歲起就在茶館跑堂,每天天不亮就開始勞作,到了午夜還沒辦法休息。
相聲界翹楚郭德綱,年輕時候曾在商場櫥窗給路人表演才藝,換取2000元的表演費。
籃球之王科比見過凌晨四點的天空,孔雀公主楊麗萍連續20年沒吃過主食。
這個世界,其實很公平,你想要得到多少,必定要用相應或者更大的代價去換。
所以,請你記得,越想被人羨慕,就越是要不怕辛苦。
只有極致的拼搏,才配得上極致的風景。
2020年9月23日,央視新人中唯一的80後嚴於信首次亮相《新聞聯播》。
節目播出後,嚴於信的播報收到了一致好評,網友紛紛讚嘆:「真是年輕有為,既帥氣又沉穩大氣。」
也有人說,他實在運氣太好了,這麼年輕就能進入央視工作。
然而陪伴著他這份「運氣」的是,9年時間裡凌晨的朝陽。
早在2008年,嚴於信就加入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音部,在進入央視前,他主持了9年的《朝聞天下》。
節目的播出時間是早上6點至9點,嚴於信每天至少設3個鬧鐘,凌晨4點趕到單位,6點準時露面。
這一堅持,就是9年。
極度的自律和數年沉澱下來的專業能力,終於換來主持《新聞聯播》的機會。
想起早年華少的一個訪談,他在節目中堅定地表示:
「千萬不要用一夜成名去否定一個人。」
這個時代,人們渴望捷徑,渴望一夜暴富,卻不曾想過,世上最難的那條路,其實就是最簡單的那條路。
前段時間,康輝「口播」22分鐘準確無誤這一話題在網上引發熱議。
當晚,康輝主持《新聞聯播》時,需要臨時插播一條重要新聞。
康輝臨危不亂,全程保持微笑,字正腔圓地念完了一萬八千多字長達22分38秒的新聞稿。
播報過程中,條理清晰,展現了超強的業務水準。
一時間,康輝圈粉無數。
對外界的種種讚譽,康輝曾在去年的新書《平均分》裡寫到:
「我不是播神,也從沒見過什麼神,無限趨近完美的工作,只能靠每一次的認真仔細,小心翼翼一點積累。」
每個最後成了角的人,都經過了千錘百鍊。
所有信手拈來的從容,都是厚積薄發的沉澱。
這世上從來沒有一夜成名,只有百鍊成鋼。
《奇葩說》第三季有一集辯題:「懶是否是人類之光?」
姜思達和黃執中辯論完畢之後,郭德綱做了這麼一個總結:
「如果演員都用功,就能成為侯寶林的話,這一場相聲七段,七個侯寶林,誰第一,誰最後?
老天爺就是這麼設計的,有人是開場的命,有人是中間,有人就是墊底。
所以,勤奮的就勤奮吧,懶的就好好歇著吧,這是天道。」
世界上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順應了人性,在日復一日的麻木中,過著庸庸碌碌的人生。
但總有那麼百分之二十的人,願意跟人性的懶惰較勁,懂得隱忍,懂得有目標的堅持。
他們願意用陰冷的、疼痛的,不那麼體面的經歷,去換一個金光閃閃的人生。
所以,不要羨慕別人的光鮮,而是自己拼盡全力地跑起來。
人生其實很公平,你付出的每一次努力,走出的每一步路,命運其實都幫你做好了標記。
終有一天,當你回頭,那些吃過的苦,受過的累,都將化為夜空中閃亮的星星,指引你走上光明的坦途。
雖然難免辛苦,但願我們都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
與朋友們共勉。